宝纛留行殿,肩舆到上方。
明楼通御气,神道仰重光。
柳拂千条翠,花熏百和香。
回銮天已曙,鼓吹入云长。
宝幡留在行殿上,
肩舆抵达山陵之巅。
明亮的楼宇通往皇帝的气象,
神道高仰着庄严的光芒。
柳树轻拂千条翠绿,
鲜花散发着百种芬芳。
回銮天已经破晓,
鼓吹声入云长空。
这首诗词描绘了清明节时,许彬与高苗二位学者共同陪同皇帝前往祭祀山陵的场景。整首诗词以清明节的庄严和恢弘气象为背景,展示了皇帝扈驾前往山陵的盛况。
诗中的“宝幡留在行殿上”意指皇帝的宝幡留在行进的殿阁之上,象征着皇帝的威严和权力。而“肩舆抵达山陵之巅”则描述了皇帝的肩舆抵达山陵的高峰,显示了皇帝的威仪和尊贵。
接下来的两句“明亮的楼宇通往皇帝的气象,神道高仰着庄严的光芒”表现了山陵的庄严和崇高,皇帝的威仪和尊贵。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柳树和鲜花,表达了清明时节大自然的生机和繁盛。最后两句“回銮天已经破晓,鼓吹声入云长空”则描绘了黎明时分,鼓吹声回荡在长空之中,象征着皇帝的威严和权威。
整首诗词以庄严、尊贵、繁盛的景象描绘了皇帝扈驾祭祀山陵的场景,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清明节的庄重和威严,并体现了皇帝的威仪和尊贵。
许彬,唐朝诗人。一作郴,亦作琳,字不详,睦州人。生卒年均不祥,与唐末诗人郑谷同时代。约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即约公元八七三 年前后在世。许彬举进士不第,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郑谷曾为其做过诗,如《送进士许彬》、《闻进士许彬罢举归睦州怅然怀寄》。
题画,明代,沈守正,
一笔数株柳,似麻又似帚。两笔几点山,疑雨复疑烟。
潇湘洞庭邈千里,近在深芦短苇边。微渺丛树两间屋,知是幽人旧薖轴。
风颠雨怪不出门,炊黍烹茶应巳熟。人言此图太草草,胸中丘壑随意扫。
譬如绝代萧疏人,粗服乱头亦自好。
游山五题·游大峒山,宋代,余靖,
十里松桧风,万仞斗峭壁。
阳崖雷自奔,阴壑雪犹积。
势争衡霍雄,地控楚越扼。
胡为千载间,名未光图籍。
物乃因人彰,闻人於在昔。
不逢巢许高,箕山亦顽碧。
我今共游览,逍遥非俗格。
剧论穷古今,玄谈叩虚寂。
攀萝蹑孤峰,和云坐幽石。
濯缨清泠泉,留为不朽迹。
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五首 其一,宋代,陆游,
画桡艇子短驴鞦,野店山邮每小留。瓜蔓水生初抹岸,梅黄雨细欲遮楼。
辽东邂逅从归鹤,海上逢迎得狎鸥。岂是人间偏好异,暮年难复作沉浮。
春晓谣,宋代,张玉娘,
到枕一声莺,晓窗生虚白。烟柳影参差,蔷薇红半拆。
乘风双蛱蝶,欲入珠帘隔。独向花下吟,翠筱剌罗襟。
徘徊吟不就,婢子整瑶琴。抚弦不堪弹,调别无好音。
一弦肠一断,断尽几回心。
子和惠贶佳什惇叙世契诵咏感慨情见乎辞因次其韵,宋代,刘跂,
恭闻裕陵初,文物万古先。仁英所造士,台阁遍招延。
堂堂丹阳公,发轫自宾筵。维我先大夫,整驾亦周旋。
一时起接武,千里称比肩。俱陈曲台议,共校天禄编。
心期久相契,燥湿无改弦。晚登廊庙席,玉笋照华颠。
厩马并飞盖,斋榻连脩椽。到今启事帖,尺牍馀藤笺。
忆我既冠后,群趋集英前。公持柱史橐,水镜资平铨。
谓宜掇上第,击节称奏篇。声名竟寂寂,感遇空拳拳。
事过剧脱兔,迩来三十年。翰墨恍未落,拱水森已圆。
嗟哉最孤露,罪戾深益缠。迷途虽云指,顽质何由镌。
以兹众恶归,白首犹迍邅。屡惊流夜郎,敢望尉通泉。
弦肠恐齐断,身璧欲俱捐。岂知巢倾覆,胎卵却复全。
圣主日方中,照曜无党偏。宸笔下霄汉,一洗空宿愆。
生还出望外,喜极悲泪涟。诗书手自束,衣袂轻欲翾。
犹忧抱沈瘵,针石久未蠲。朅来问医药,蹭蹬淮之壖。
追惟曩时乐,梦破无重眠。畴知王公子,但说副车贤。
持带走穷隶,趣驾来飞旃。劳我鬓霜雪,欢颜语㛹娟。
北堂太夫人,备福独绵绵。往者三殿朝,吾亲亦班联。
问讯逮妻女,悲欢深怆然。升堂一拜阻,自痛久拘挛。
念子事方殷,使客舟车骈。拨忙屡顾盼,尊酒劝留连。
新诗又来辱,巨轴星斗悬。七字健欲活,靡靡争春妍。
夷途取騄骥,武库出戈鋋。骤闻吴叔辩,霍然病欲痊。
感子重拜嘉,傥未沟壑填。西风理归棹,往稼汶阳田。
王途正清廓,天子仁如天。轩冕岂不好,于我亦青毡。
政惟萧丘火,寒焰宁复然。亨衢子当骋,愿言早著鞭。
高闳富令息,犊子亦所怜。世交固未替,更赖清白传。
郑维心用张仲宗韵见赠复次其韵奉酬 其三,宋代,沈与求,
胸中饱世故,了了分白黑。十年客异县,中夜梦乡国。
买邻枕寒溪,此计吾犹及。大恐岁星恶,翻令销福德。
不如早移文,径效山庭勒。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