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礼部阁老转韵离合见赠(时为秘书监)

作者:张荐(唐代)

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弘雅重当朝,弓旌早见招。
植根琼林圃,直夜金闺步。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
间阔向春闱,日复想光仪。格言信难继,木石强为词。

27

诗文译文

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

弘雅重当朝,弓旌早见招。

植根琼林圃,直夜金闺步。

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

间阔向春闱,日复想光仪。

格言信难继,木石强为词。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是张荐写给当时担任礼部阁老和秘书监的官员的一首回赠之作。诗中以自己移居与这位官员为邻为幸事,赞颂他的才学和仕途的光辉。诗人表达了对官员的敬佩和赞美,以及对他所追求的高尚品德和文化修养的推崇。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官员的赞美和敬佩之情。首句“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表达了作者与官员成为邻居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与官员交往的机缘。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官员的才学和仕途的光辉,称他为\"弘雅重当朝\",表示他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和文化修养。诗中还提到官员的才华早已被人们所瞩目,早已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如“弓旌早见招”。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官员的赞颂之情,称他在高贵的宫闱中行走,品行高尚。诗的最后两句“格言信难继,木石强为词”表达了作者对官员的格言和言论的崇高价值,认为它们难以被继承,只能以木石为词纪录下来,显示了作者对官员的言行的推崇和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辞章赞美了当时的官员,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追捧。通过对官员的才学、仕途和品德的赞颂,诗中展现了对高尚品德和文化修养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这样的品德和修养的崇尚。

张荐

张荐[唐](公元七四四年至八o四年)字孝举,深州陆泽人,张鷟之孙。生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卒于德宗贞元二十年,年六十一岁。敏锐有文辞,专治周官、左氏春秋,占对详辨,为颜真卿叹赏。大历中,李涵荐任史官。代宗、德宗时,充史馆修撰,为裴延龄所忌。三使回纥、回鹘、吐蕃,累宫御史中丞。卒,谥宪。荐著有文集三十卷,及灵怪集二卷,《新唐书艺文志》并行于世。

其他诗经

齐天乐•庚申三月重过象坊桥

齐天乐•庚申三月重过象坊桥,清代,陈匪石,

番风过尽春如梦,纷纷坠红谁管。絮逐云飞,尘随马起,时霎轻寒轻暖。

经行未懒。正如血斜阳,凤城西畔。隔叶黄莺,数声啼破翠云晚。

探芳前事暗省,小桃依旧笑,何处人面。锦瑟年华,秋千院落,禁得柔肠几转。

天涯望眼。怕残缬无多,寸波难剪。点素成缁,纻衣和泪浣。

26

罥马索 白下逢谭左羽,即送其游吴趋

罥马索 白下逢谭左羽,即送其游吴趋,清代,龚翔麟,

古秦淮,一片粼粼白蘋水。水楼歌扇,可怜零落斜阳里。

城南草绿,钿车人少,不是当年长干里。甚饮徒船舣松门,偏问伤心六朝事。

燕子。双双早趁,初蜂瘦蝶,露杏香边闹春意。来听廊腰帘纤,雨吹堕玉梅残蕊。

画帘挑烛,才话离情,又一声声琼签起。怪整装、酒城遥盼,催挂轻帆冷云底。

39

秦台

秦台,近现代,吴金水,

为小天下上秦台,岳色河声安在哉。返照依稀馀赤县,浮云飘渺接蓬莱。

多才徐福竟不反,彊圉始皇空自哀。大国无文等蕞尔,尽揽不必凭崔嵬。

36

题直翁胡重器诗卷

作者:胡奎(明代)

题直翁胡重器诗卷,明代,胡奎,

直莫如虞帝之琴弦,曲莫如任公之钓钩。直弦可弹太古调,曲钩谩掣金鳌头。

人心取舍各有道,曲钩何如直弦好。在天勿作弯弧星,在地当为指佞草。

直翁直翁听我歌,出门纷纷岐路多。我愿万斛舟,不涉九曲河。

我愿千里足,不驰九折坡。翁今有子鸣朝珂,履道坦坦平不颇。

董狐之笔如操戈,千秋万古名弗磨。翁当馀年养太和,子孙世居安乐窝。

50

减字木兰花 和完颜雍词

减字木兰花 和完颜雍词,元代,玄悟玉,

无为无作。认著无为还是缚。照用同时。电卷星流已太迟。

非心非佛。唤作非心犹是佛。人境俱空。万象森罗一境中。

33

九章之三 哀郢

作者:屈原(先秦)

九章之三 哀郢,先秦,屈原,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都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申之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蝉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之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而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维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尧舜之抗行兮,嘹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论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82

江津寄刘之遴诗

江津寄刘之遴诗,南北朝,刘孝绰,

与子如黄鹄,将别复徘徊。经过一柱观,出入三休台。

共擒云气藻,同举霞纹杯。佳人每晓游,禁门恒晚开。

欲寄一言别,高驾何由来。

13

使院忆山中道侣兼怀李约

作者:崔备(唐代)

使院忆山中道侣兼怀李约,唐代,崔备,

松竹去名岳,衡茅思旧居。山君水上印,天女月中书。

旧秩芸香在,空奁药气馀。褐衣宽易揽,白发少难梳。

病柳伤摧折,残花惜扫除。忆巢同倦鸟,避网甚跳鱼。

阮巷惭交绝,商嵓愧迹疏。与君非宦侣,何日共樵渔。

46

渔家傲

渔家傲,元代,丘处机,

夜来又见银河绽。碎剪鹅毛交加乱。染画素山如粉面。

路难辨,迢迢万里如铺练。

密洒高楼风似箭。江边听得渔翁唤。玉作棹竿银索缆。

船行慢。水流冰结梨花绽。

85

嘉祐大行皇帝挽诗十首 其七

作者:刘攽(宋代)

嘉祐大行皇帝挽诗十首 其七,宋代,刘攽,

陵阙俨因山,明中恍下天。燃鱼常照夜,耕象自成田。

鸿洞深投玉,莓苔密瘗钱。涕流昭德舞,无复柏梁篇。

51

沁园春·一笑樽前

作者:王迈(宋代)

沁园春·一笑樽前,宋代,王迈,

一笑樽前,数雄甲辰,几位上台。有唐裴相,徜徉绿野,我朝富老,游戏昆台。淮蔡功成,惊天动地,似胜单车和虏回。谁知道,活流民数万,赛过平淮。君侯初度奇哉。五百岁、三贤前後来。任朱幡西向,不妨为富,义旗北指,也解为裴,将相功名,时来便做,且醉红蕖三百杯。相期处,要千年汗竹,名节崔嵬。

91

偈,宋代,释智尧,

捏土定千钧,秤头不立蝇。个中些子事,走杀岭南能。

69

追和紫霞翁记梦二首 其一

追和紫霞翁记梦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乘云亲到紫皇家,不是人间旧物华。四座散香春结盖,一墀栽玉晓生花。

入盘仙李皆含露,出鼎騠金尚带砂。偶对吟笺追昔事,犹疑鸾凤数行斜。

14

南山晚步简自宣长老

南山晚步简自宣长老,宋代,郭祥正,

雨过南山紫翠深,团团仙露洒衣襟。碧云影里寒猿啸,玉涧声中怨鹤吟。

期赴前林同茗酌,倦投盘石拣萝阴。凭谁寄语谢康乐,安用披榛故远寻。

73

社日无酒戏作

作者:韩淲(宋代)

社日无酒戏作,宋代,韩淲,

世事纷纷不拟知,纵聋何必苦医治。旁观未会醒然意,更道为猪无太痴。

52

次韵秀守苗郎中喜雨

次韵秀守苗郎中喜雨,宋代,沈与求,

旌旆传呼起伏龙,雨翻枯泽已全通。招呼急吹添秋思,袪逐骄阳助岁功。

蝝子有知先避境,葑根无着尽浮空。老农自笑豚蹄祝,惠政流行盍屡丰。

81

古意寄德甫 其一

古意寄德甫 其一,明代,李攀龙,

悠悠我行役,往路殊未央。春华不须臾,奄忽践严霜。

安知疑与喻,风波起褰裳。浮云邈无所,游子依故乡。

长当远别离,何必复彷徨。鸳鸯自踟蹰,黄鹄已翱翔。

96

终慕双挽 其一

作者:钟渤(明代)

终慕双挽 其一,明代,钟渤,

黄河东奔淮水长,威襄世泽流汤汤。庆钟五叶兰蕙芳,千葩万卉皆文章。

安边六策排天阊,清新诗句追盛唐。竹风掠地百草黄,街尘不动狡兔藏。

殊勋懿戚先后光,不虞荆棘生门墙。母翁两手扶纲常,九折不挫百鍊刚。

六阴既剥天回阳,山河永固无沧桑。貂蝉闪日光鹓行,翟冠夺目萱草香。

母恩父德相颉颃,声谐琴瑟宜寿康。天胡不惠降大殃,彩埋双璧十景荒。

23

东山霁望

作者:卢宁(明代)

东山霁望,明代,卢宁,

霁景满崆峒,攀萝入碧空。霞飞平野赤,曙拂乱云红。

似近紫薇座,还参青帝宫。蓬莱何处是,羽翰欲乘风。

73

冒雪过苏筑

冒雪过苏筑,明代,释函可,

所思何必远,挟卷过西邻。相见亦无为,自然不厌频。

犬迎遥识面,雪下尽随身。此日倍萧飒,烧泉意甚真。

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