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送友人之黔南

作者:薛能(唐代)

衡岳犹云过,君家独几千。心从贱游话,分向禁城偏。
陆路终何处,三湘在素船。琴书去迢递,星路照潺湲。
台镜簪秋晚,盘蔬饭雨天。同文到乡尽,殊国共行连。
后会应多日,归程自一年。贫交永无忘,孤进合相怜。

66

诗文译文

衡岳犹云过,君家独几千。

心从贱游话,分向禁城偏。

陆路终何处,三湘在素船。

琴书去迢递,星路照潺湲。

台镜簪秋晚,盘蔬饭雨天。

同文到乡尽,殊国共行连。

后会应多日,归程自一年。

贫交永无忘,孤进合相怜。

诗词的主题是薛能送别友人离开长安前往黔南的情景。诗人措词简洁,通过构思丰富的场景和用词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祝福和友谊之深。

首先,诗人提到衡岳(衡山),虽然是山地区,但云彩却笼罩其上,暗示着友人即将踏上一段充满艰险与困难的旅途。而诗人的家乡只是几千里之遥,远离了友人,情感上的距离拉开了。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心中对贱游离话的执着,表示友谊之真挚,愿一直与友人相伴,即使处于禁城之中,心思也依然向着友人离去的方向偏移。

诗中隐晦地表达了友人的旅途的未知和艰险,陆路的终点和三湘之间,美丽的江湖之旅令人遐想。琴书迢迢而行,星路照耀,描绘了友人向远方的旅途。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友人的抵达,以及友人与他人共同用餐的情景,将离别与相逢交织在一起。

最后,诗人表达了再次相见的期望,虽然将是相隔多日,归程将需一年的时间,但友谊与亲近将永无遗忘。贫贱和交往情谊将使友谊长久保持并相互怜爱。

整首诗词以简洁短小的篇幅和清晰流畅的语言,传递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以及友谊的贵重和珍重。通过描绘友人的旅程,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并强调了友谊的牢固与持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是唐代薛能的一首优秀作品。

诗文赏析

衡岳犹云过,君家独几千。

心从贱游话,分向禁城偏。

陆路终何处,三湘在素船。

琴书去迢递,星路照潺湲。

台镜簪秋晚,盘蔬饭雨天。

同文到乡尽,殊国共行连。

后会应多日,归程自一年。

贫交永无忘,孤进合相怜。

诗词的主题是薛能送别友人离开长安前往黔南的情景。诗人措词简洁,通过构思丰富的场景和用词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祝福和友谊之深。

首先,诗人提到衡岳(衡山),虽然是山地区,但云彩却笼罩其上,暗示着友人即将踏上一段充满艰险与困难的旅途。而诗人的家乡只是几千里之遥,远离了友人,情感上的距离拉开了。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心中对贱游离话的执着,表示友谊之真挚,愿一直与友人相伴,即使处于禁城之中,心思也依然向着友人离去的方向偏移。

诗中隐晦地表达了友人的旅途的未知和艰险,陆路的终点和三湘之间,美丽的江湖之旅令人遐想。琴书迢迢而行,星路照耀,描绘了友人向远方的旅途。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友人的抵达,以及友人与他人共同用餐的情景,将离别与相逢交织在一起。

最后,诗人表达了再次相见的期望,虽然将是相隔多日,归程将需一年的时间,但友谊与亲近将永无遗忘。贫贱和交往情谊将使友谊长久保持并相互怜爱。

整首诗词以简洁短小的篇幅和清晰流畅的语言,传递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以及友谊的贵重和珍重。通过描绘友人的旅程,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并强调了友谊的牢固与持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是唐代薛能的一首优秀作品。

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

其他诗经

送张阃幕兼素借陈石斋诗稿 其二

送张阃幕兼素借陈石斋诗稿 其二,明代,李东阳,

空山野食无烟火,灵籁天声自管弦。我亦从今断荤饮,为公重和石斋篇。

69

鹧鹄天 暮春口占

鹧鹄天 暮春口占,清代,周翼椿,

仄仄轻寒褪袷衣。清和天气夏来时。雨馀新绿连云暗,风过残红满院飞。

焚百和,理金徽。新词自咏送春归。春驹不识韶华去,犹逐馀香飐粉衣。

68

题袁氏东隅书舍

题袁氏东隅书舍,明代,陈嘉言,

积善君家庆有馀,林泉静处乐安居。元回庭下梅先发,春到窗前草不除。

风气入帘生几席,芸香满架润诗书。丈夫自有飞腾志,晚驾蒲轮就聘车。

40

苏州十咏 其二 木兰堂

苏州十咏 其二 木兰堂,宋代,范仲淹,

堂上列歌钟,多惭不如古。却羡木兰花,曾见霓裳舞。

62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西园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西园,唐代,李德裕,

西园最多趣,永日自忘归。石濑流清浅,风岑澹翠微。
晓翻红药艳,晴袅碧潭辉。独望娟娟月,宵分半掩扉。

25

半径庐居语父老 其一

半径庐居语父老 其一,唐代,陈元光,

寒猿号岭表,添我哭声哀。万浦驱潮至,愁连拨不开。

二州诸父老,百里载牲来。窍竁成堆玉,坊戎未砌阶。

菜芜间半径,金石耀双台。感怆千秋恨,期消四境埃。

阴扶祈大母,显相赖殊才。兽舞梁山下,龙眠潮海涯。

三杯酬地杰,一杖陟山回。环拜诸公罢,拈香奠晚罍。

83

出北门记所见二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出北门记所见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浮云冒山顶,横碧门与直。所嗟篮舆驶,令我头屡侧。

前瞻亦何有,浮图梯七级。彷佛记遗基,当年居皖伯。

5

题壁

题壁,宋代,赵友直,

三北谁人知管仲,五湖何处觅陶朱。

壁间遗墨还堪睹,吊罢灵魂一束刍。

32

寄刘继邺秀才

寄刘继邺秀才,宋代,郭祥正,

忆昔重游乐,寻春之宛陵。天机织出万山锦,虹桥倒影银河明。

游丝萦空白日暖,好鸟乱响清风生。叠嶂楼中索美酒,坐上客子皆豪英。

诸姬合杂奏弦管,一人妙唱为井琼。玉板斜开厚冰裂,鸳鸯索拍秋波横。

酒盏贪欢不知数,梦入瑶池逃宿酲。谁知一别万事错,荷衣倒着来江城。

青云散尽落青野,长丝掣断无长鲸。乡山好在却归去,当共故人吟此情。

98

王升之绝句以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为韵因次其韵 其十

作者:刘跂(宋代)

王升之绝句以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为韵因次其韵 其十,宋代,刘跂,

夜寒惨不寐,起坐弹鸣琴。之人邈云汉,空杯难独斟。

43

遣兴十首 其四

遣兴十首 其四,宋代,员兴宗,

文到黄初扫地无,我辈乃欲窥唐虞。崇崇笔冢遽如许,劫劫饥坑有是夫。

100

为汤提刑赋南园玉绣毬花二首 其一

为汤提刑赋南园玉绣毬花二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绣衣持斧旧诗翁,天与奇葩衬绮栊。翠㔩叶攒珠的皪,碧搔头映玉珑璁。

氤氲香雾迷丛蝶,淡沲晴飔飏转蓬。安得素娥斟绿醑,缓歌一阕月明中。

79

木兰花慢 寿张可与

木兰花慢 寿张可与,元代,张伯淳,

对黄花烂漫,能几日,又重阳。问眼底湖山,新□□□,别是风光。三台近临吴地,映奎*、明处紫微郎。人道当年豸角,这回收敛秋霜。笑谈。幕府昼偏长。何事最为忙。但宽取一分,一分方便,亦足流芳。山人敢攀宗衮,为东南、民命秉心香。更借南阳菊水,殷勤满注瑶觞。

85

横溪堂春晓二首 其二

横溪堂春晓二首 其二,宋代,虞似良,

田塍常满雨常馀,绿遍溪南我独无。珍重天公不遗物,也分馀润到菖蒲。

85

挽江浦县丞郑公诗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挽江浦县丞郑公诗 其二,宋代,韩淲,

恤典劝天下,诸公誉更多。伤心立门户,遗恨满山阿。

犹记交情旧,时将诗句哦。浮生如意少,薤露忍成歌。

38

题素园图送王二镜岩归里

作者:李宏(清代)

题素园图送王二镜岩归里,清代,李宏,

君自会稽来,挹此东南美。磊节竹之操,虚中竹之理。

君本素心人,合与此君倚。今复洒然归,峭帆问烟水。

如遇会稽竹,道我念无已。

93

晚步

作者:吴儆(宋代)

晚步,宋代,吴儆,

水静偏明眼,山高不受尘。

晴沙栖白鸟,野流集归人。

问字谁持酒,行歌有负薪。

娟娟孤月影,独觉向人新。

99

除夜

除夜,元代,元好问,

一灯明暗夜如何,梦寐衡门在涧阿。物外烟霞玉华远,花时车马洛阳多。

折腰真有陶潜兴,扣角空传宁戚歌。三十七年今日过,可怜出处两蹉跎。

44

兰子野晚节轩

兰子野晚节轩,金朝,冯延登,

华颠益信寸心丹,直道宁论末路难。不叹士元淹骥足,但忧仲叔累猪肝。

篱根佳菊分秋色,檐外长松耐岁寒。几有琴书尊有酒,却愁儿辈觉清欢。

68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四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四,明代,祝允明,

四十不拟老,老状日已至。饮量复减昔,三饮已复醉。

诗来亦信口,甲乙懒排次。遐览天地间,何物如我贵。

所恨每自丧,长失本然味。

2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