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李逸人旧居

作者:于鹄(唐代)

旧隐松林下,冲泉入两涯。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
茅屋长黄菌,槿篱生白花。幽坟无处访,恐是入烟霞。

60

诗文译文

寻找李逸人的旧居

在古老的松树林下,

一股清泉流淌到两边。

琴书随着弟子们,

鸡犬却在邻家里。

茅屋上长满了黄菌,

篱笆边开放着白花。

幽静的坟墓无处寻觅,

恐怕已经融入了云烟。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于鹄寻访唐代文人李逸人的旧居的场景。诗人在松林下发现了旧居,汩汩流淌的泉水经过两岸。李逸人的琴书随着他的弟子们继续流传下去,他的鸡犬留在了邻家。李逸人的茅屋上长满了黄菌,篱笆上开满了洁白的花。然而,诗人找不到李逸人的幽静坟墓,怀疑他已经融入了烟霞之中。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找唐代文人李逸人的旧居的场景。诗人来到松树林下,看到一条清泉在两边流淌,生活却在邻家。这里的生活简朴自然,茅屋上长满了黄菌,篱笆边开放着白花。尘世繁华被抛在一旁,唯有幽静的坟墓让人无处可寻。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僻静而安详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于李逸人的向往和思念。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歌表达出对高洁纯粹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内心对于自己艰难处境的忧虑。

诗中的“琴书随弟子”表明李逸人有一群学生弟子,他们跟随着李逸人学习音乐和文学。而“鸡犬在邻家”则暗示李逸人可能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府邸,过起了与凡尘脱离的生活。

茅屋上长黄菌、槿篱生白花,呈现了自然山野的景象,突出了李逸人追求简朴自然、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而“幽坟无处访”则透露出作者对李逸人已故的忧思,作者希望能找到李逸人的安葬之处。

整首诗以简练清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朴素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李逸人这位文人的景仰和景慕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内心渴望远离尘世、追求高尚境地的心境。

于鹄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其他诗经

次韵赠周师禹二首 其二

次韵赠周师禹二首 其二,宋代,王庭圭,

昼卧柴门打不开,相逢未识济川才。那知此夜闻猿处,忽有新诗随雁来。

63

景州城外

景州城外,清代,俞得鲤,

曲路重关小有天,招招酒旆解留仙。荒城古塔凌霄汉,古树层台薄晚烟。

灯火前街人似沸,鸡声寒店夜如年。千般总是征途味,留得霜华到鬓边。

38

次韵学士兄秋初 其三

次韵学士兄秋初 其三,宋代,李弥逊,

叶叶彫梧阵阵风,疏云全放月华浓。故人不寄江头信,看尽飞鸿断复纵。

29

题已上人墨梅

作者:郑洪(宋代)

题已上人墨梅,宋代,郑洪,

故园梅树三年别,长忆看花溪雪晴。巧出疏篱便萧散,近遭碧水更分明。

扬州何逊足诗兴,茅屋己公无俗情。画图忽见转愁绝,遥想月华枝上生。

45

仲宣楼登眺

作者:宋褧(元代)

仲宣楼登眺,元代,宋褧,

国家全盛似金瓯,江汉澄清控上游。帝子几时临北渚,庾公何处倚南楼。

云来巫峡祠空在,霜落荆门树自稠。持节重来纾四望,孤怀别有凭阑愁。

68

兰陵王(春雨)

兰陵王(春雨),宋代,高观国,

洒虚阁。幂幂天垂似幕。春寒峭,吹断万丝,湿影和烟暗帘箔。清愁晚来觉。佳景愔愔过却。芳郊外,莺恨燕愁,不管秋千冷红索。
行云楚台约。念今古凝情,朝暮如昨。啼红湿翠春情薄。谩一犁江上,半篙堤外,勾引轻阴趁暮角。正孤绪寂寞。
斑驳。止还作。听点点檐声,沈沈春酌。只愁入夜东风恶。怕催教花放,趁将花落。冥冥烟草,梦正远,恨怎托。

46

【十二月】 正月

【十二月】 正月,元代,未知作者,

年时节,元夜时,云鬓插小桃枝。今年早,不见你,泪珠儿,滴满了春衫袖

儿。二月

踏青去,二月时,则不肯上车儿。强那步,困又止,脱鞋儿,要人兜凌波袜

儿。三月

春三月,花满枝,秋千惹绿杨丝。才蹴罢,舒玉指,摸腰儿,谁拾得鲛绡帕

儿?四月

清和节,近洛时,寻思了又寻思。新荷叶,浑厮似,面花儿,贴在我芙蓉额

儿。五月

曾齐唱,端午词,香艾插交枝。琼酥腕,系彩丝,酒浓时,压匾了黄金钏儿。六月

炎天热,无限时,香汗湿凝脂。谁如我,看定你,睡着时,才敢住了白纨扇

儿。七月

金风动,玉露滋,牛女会合时。人别后,无意思,折花枝,闲倚定桐梧树儿。八月

中秋夜,饮玉卮,满酌不须辞。沉醉后,仰望时,月明儿,便似个青铜镜儿。九月

重阳节,秋暮时,为折傲霜枝。归兰舍,忆旧时,梦魂儿,飞入销金帐儿。十月

长思虑,长叹咨,烟外碧参差。或时诗句,或时词,写相思,无一个胭脂叶

儿。十一月

香闺静,憔悴死,玉壶内结冰澌。沉烟细,袅碧丝,断肠时,纱窗印梅花月

儿。十二月

十二月,十二时,无一刻不嗟咨。他来后,方则是,一团儿,香满了青绫被

儿。嘲女人身长

身材大,膊项长,难匹配怎成双?只道是巨无霸的女,原来是显道神的娘。

我这里细端详,还只怕你明年又长。嘲人桌上睡

难挂芙蓉帐,休题锦绣帏,误了他摆筵席。蟠蟠睡,款款偎,高卧得便宜,

上台盘的先生是你!嘲谎人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

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贪

一夜千条计,百年万世心,火院有海来深。头枕着连城玉,脚踏着遍地金。

有一日死来临,问贪公那一件儿替得您?嗔

怒纷纷心肠恶,气昂昂胆量粗,动不动撒无徒。忒嫉妒更狠毒!有一日命遭

诛,那其间谁来救苦?痴

不知无常路,不识有限身,恰便似睡馄饨。东走投西去,南行却北奔,枉做

世间人,比贪嗔颠倒又蠢。戒

莫作亏心事,休寻舍命因,难再得人身。问甚么腥和肉?管什么素与荤?只

要你认天真,一步步前程息稳。定

静里休作观,光中不见明,杳杳复冥冥。闻香不知异,对乐不听声,放下两

无情,才是个真常小境。蕙

看破无生事,参透悄然机,从些兔狐栖。大则瞒天地,小则入细微,除是自

家知,使唤的泥牛下水。叹世

叹贫富十年运,看兴亡一着棋,昨朝是今日非。绿草随春变,青山不改移,

白发故人稀,恰便似黄叶落东流逝水。日月双飞箭,光阴一掷梭,尘事暗消磨。

轻似花梢露,浮如水上波,贫富待如何?且放开眉间双锁。

过一日无一日,度一年少一年,又何必苦熬煎。论什么贫和富?管什么愚共

贤?头直上有青天,不觉的夕阳又转。嘲贪汉

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充,但开口昧神灵。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

似竞血蝇,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题情

解不开同心扣,摘不脱倒须钩,糖和蜜搅酥油。活摆布千条计,死安排一处

休,恁两个忒风流,死共活休要放手。

惹离恨香罗袖,送愁闷白玉瓯,花和月两风流。闹攘攘莺花市,乱纷纷燕子

楼,似这般几时休?憔悴了方才罢手。

模样儿还依旧,心肠儿转换别,全不似旧时节。海誓都不应,山盟空自说,

想起来暗伤嗟,好恩情不觉的罢也。

泪滴湿香罗袖,泪湮透白苎衫,娇士女俊儿男。一个心肠热,一个眼脑馋,

便死也心甘,俺为他他为俺。

情如诉,心似许,萦系杀病相如。人如玉,花解语,更通疏,知道俺风流受

苦。

桃腮嫩,杏脸舒,红紫间锦模糊。春将暮,风乱鼓,落红疏,谁肯与残花做

主?

61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 其三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 其三,宋代,杨万里,

平生玉树伴蒹葭,晚岁春兰隔菊花。咫尺遂初堂下水,寄诗犹自怨人遐。

42

浣溪沙 其七

作者:晏殊(宋代)

浣溪沙 其七,宋代,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78

禅窟寺

禅窟寺,唐代,李山甫,

迟日浓花午,闲云小阴天。

半岩春洞水,万片晚林烟。

惭愧华巅客,来分紫府仙。

倚窗山竹夜,风溜响朱絃。

37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 其八

作者:赵蕃(宋代)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 其八,宋代,赵蕃,

浦口江头艇子呼,有怀逸兴恐成孤。非斗邮传憎尘土,自爱江山入画图。

峰势宛如神峻拔,瀑痕浑似笔浓枯。顾怜文力孱非敌,剩欲追摹忽已逋。

50

秋雨所居漏湿

作者:刘敞(宋代)

秋雨所居漏湿,宋代,刘敞,

皇天不爱物,风雨害秋成。未恨泥涂辱,端忧柱石倾。

淹留惊岁宴,坚卧怅鸡鸣。吾道还如此,商歌天未明。

60

山礬花

山礬花,宋代,张至龙,

漫山白蕊殿春华,多贮清香野老家。

频向风前招蝶使,密通家籍省梅花。

97

寄外用前韵

作者:龙辅(宋代)

寄外用前韵,宋代,龙辅,

未得相携约尚空,小笺一见一忡忡。

妾意原非渌江水,无端只向画桥东。

22

次韵和元舆待制后浦宴集三首 其一

次韵和元舆待制后浦宴集三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往岁遭风洞庭浦,悔不携锄从老圃。昨日金城逢故人,万丈虹蜺思一吐。

更在芙蓉池上游,桂枝为楫木兰舟。舞妓相将棹歌去,疑是西施浣纱处。

皓腕翩翻雪藕丝,婉若游龙或惊鹜。愿公对客少留连,早晚沙堤问归路。

30

过铁瓮城

作者:王称(明代)

过铁瓮城,明代,王称,

大江东去浩无穷,江上孤城势最雄。天地今逢王业盛,山河曾笑霸图空。

寒潮落尽春云白,沙鸟飞来夕照红。欲访遗踪寻海岳,月明跨鹤共凌风。

94

和元长书怀二首 其二

作者:赵鼎(宋代)

和元长书怀二首 其二,宋代,赵鼎,

孤怀讵胜百忧侵,息影由来贵处阴。志谢长嘶走千里,身如倦翼返深林。

云山处处明双目,樽酒时时洗寸心。更赖清诗为陶写,朱弦流水叹遗音。

63

送梁漕帅夔二首

作者:李壁(宋代)

送梁漕帅夔二首,宋代,李壁,

天涯留滞几星霜,两见飞来诏版黄。

止水无私陶静冶,干将不露起颓网。

拭看远服恩波被,转觉朝家德意长。

持此便应归法从,色丝先补舜衣裳。

47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其一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其一,宋代,皇甫泌,

昔在童蒙岁,学礼暨诗书。肃肃秉庭训,罔敢宁斯须。

积习将一纪,心目多勤劬。本此修拙辞,阶之登仕途。

得以施所学,闻者谓之迂。吾道固未行,或嗤为腐儒。

腐诚如所云,儒非吾敢居。时英贱民政,亦诮官之粗。

嘉言屡诒勖,周旋画伟谟。胡不事章句,清贵无加于。

我闻今学者,为人不自图。六朝文物壅,化源由是枯。

华文愧不能,迷深甘守株。古人不得见,临风重欷歔。

2

题汤松年画卷 其二

作者:仇远(宋代)

题汤松年画卷 其二,宋代,仇远,

紫蜡团心栗玉松,荼蘼香色似同宗。因思弄蕊攀条处,花刺勾人晓露浓。

1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