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幽山属汉阳,槿篱疏处种桄榔。
唯有猕猴来往熟,弄人抛果满书堂。
大致
买得幽山属汉阳,
买下了属于汉阳的幽山,
槿篱疏处种桄榔。
在稀疏的槿篱之间种植桄榔树。
唯有猕猴来往熟,
只有猕猴能够经常来往,
弄人抛果满书堂。
他们恣意地玩弄抛果,满堂的书都沾满了果汁。
整首诗词以写景为主,展示了诗人买得幽山,并种植了桄榔树的场景。诗人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用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幽山的风貌。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猕猴来往熟悉抛果满书堂的场景,增添了一丝趣味和生动感。
《买山吟》是唐代于鹄创作的一首诗词,主要描述了诗人买下了幽山,种植桄榔树,而只有猕猴能够经常来往,恣意地玩弄抛果,满堂的书都沾满了他们留下的果汁。
买得幽山属汉阳,
买下了属于汉阳的幽山,
槿篱疏处种桄榔。
在稀疏的槿篱之间种植桄榔树。
唯有猕猴来往熟,
只有猕猴能够经常来往,
弄人抛果满书堂。
他们恣意地玩弄抛果,满堂的书都沾满了果汁。
整首诗词以写景为主,展示了诗人买得幽山,并种植了桄榔树的场景。诗人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用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幽山的风貌。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猕猴来往熟悉、抛果满书堂的场景,增添了一丝趣味和生动感。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展示了诗人对幽山和桄榔树的喜爱,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触动。这里的猕猴,不仅仅是描写一种动物的本身,更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整首诗词简洁明了,用意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自在和美好的氛围。同时,诗中运用了动物的形象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这是一首展示自然之美、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佳作。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正宫】端正好北 忆别,元代,方伯成,
柳飞绵花飘瓣,又一番春事阑珊。蜂迷蝶困莺声懒,感起我愁无限。
【锦缠道南】这其间即渐里相思病趱,清瘦减潘颜。自别来如隔万水千山,
非是他情疏意懒,多应我分浅缘悭。无奈被人讪,妆成科范,将咱好事拦。谩忆
恩和爱,恰一似梦邯郸。
【赛鸿秋北】赤紧的楚阳台险峻似连云栈,武陵溪间隔东洋岸。他将那锦回
文合欢带皆揪绽,绣香囊同心结都拆散;揉损并头花,斫断连枝干。恨不的绕池
塘摔碎了鸳鸯弹。
【普天乐南】少欠下风流难,捱不彻忧愁限。伤心处凤只鸾单,孤眠时枕冷
衾寒。自那日私情犯,料想娇姿遭拘绊。我痛着迷不似今番,愁眉泪眼,恨别离
最易,相见应难。
【伴读书带过笑和尚北】停歇了泥金柬,隔断了衡阳雁,将一段美爱幽欢常
凝盼。为他时晓夜心无惮,怎承望冰人托梦成虚幻?似羝羊触藩,无人驾司马车,
凭谁举梁鸿案?贾充宅频巡看,张京兆情绪悭,沈东阳胆心寒。两眉攒,寸心拴,
将意马锁心猿按。
【刮地风南】降下一天愁共烦,到如今怎辞难?良缘有分非为晚,事从人只
在闲。明月再圆,彩云休散,办心坚管熬得海枯石烂。天若有意天顾盼,终有个
称心间。
【尾声南】才郎有日重相盼,破镜重圆真个罕,把许下心香夜夜还。
南皋见予甬上耆旧集中所录钱侍御帝里篇而叹赏不置即和其作,清代,全祖望,
琅琦江上无寸土,重趼归来泪如雨。侧身且作芦中行,冥飞频为弋者惊。
头颅出自鲛人室,剩馀一丝不我绝。莫道我身鸿毛轻,雄虹光照枯燐青。
扬雄符命那可读,高庙闻之鬼夜哭。不见茂陵秋芒芒,夜闻马嘶何处望。
嗟哉我家故栗里,回首徒伤急景驶。袖中尚有一卷书,我兄幕府之留馀。
十年以来长钳口,明夷于股更于肘。祗应投之九天门,天门詄荡白日昏。
与人家国良多事,一梦栩栩还起起。是谁读之叩钵催,染豪重吹九死灰。
谢翱方凤良俊物,呕出当年朱鸟血。
温汤和王法曹,宋代,刘攽,
火井传夷檄,炎洲记海隅。仙游空诣绝,方志每多诬。
泛滥浮清沼,渊源自奥区。洪钧从鼓橐,一气审为炉。
烈焰方焚泽,腾波盛溅珠。沃焦难与并,执热谅谁须。
鳌抃终当钓,鲸掀会学屠。此中胜鼎鼐,不复待樵苏。
池馆他年贵,衣冠万乘俱。废兴仍在目,惆怅指平芜。
送贯之兄被召为御史三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
御史得言天下事,吾兄清直副明扬。方当旒扆勤开纳,肯使江湖勇退藏。
贤者虑时心欲破,仁人致主策须长。朝廷宽大生灵急,只在忠臣振纪纲。
吉州仙都观览前守李献父留题,宋代,郭祥正,
乍出锋铓赣石来,仙都忽见五云开。霓幡闪闪排真驭,珠网重重覆绛台。
照水碧莲犹未变,绕坛红杏亦新栽。刘郎去后谁行乐,壁上龙蛇半紫苔。
送吴龙图帅真定,宋代,郭祥正,
读书曾不学腐儒,腐唇烂舌肠焦枯。又不学一诗一赋轻薄子,屑屑场屋名声沽。
西州治邑克肖古令尹,险欲临水投神巫。政成召来御史府,弹駮庸相请赐雷霆诛。
奸邪缩手不敢更侮祖宗法,又荐处士博士登石渠。
富财治水各称任,乃仗斧钺临湘湖。兴学首教士子弟,作碑后吊屈大夫。
明年易节帅瀛莫,铁甲百万秋防胡。公曰承平勿誇武,解藏弓剑宽民租。
诗筒交迎两朝使,镌金刻玉论欢愉。深沈不动若山岳,节制似公谁可俱。
少年天子圣虑远,却顾南国成荒墟。拜公学士往绥抚,曾未期月富民大姓争来居。
秦淮桥倾滞行迈,顷刻指画穷精粗。斩材叠岸役兵校,一物不向民间须。
月光激水夜景午,长虹矫矫当通衢。回思昔人政事美,尽求形像堂中图。
二十二人最豪杰,森森玉树临冰壶。前题姓名后书赞,文章彷佛窥典谟。
昨朝除命下金阙,再备将印严边枢。南民遮道留不得,老幼挽缆相携扶。
愿言早入天朝作丞相,调燮水旱苏寰区。功成异日保身退,西江秋风熟鲈鱼。
犛尾黄雀更珍绝,白糯酿美倾醍醐。醍醐一饮三百盏,琵琶啄木唤舞姝。
舞姝十八如明珠,石榴殷裙蝉翼裾。舞彻轻汗潭香肤,桃花带露燕脂濡。
綵衣班班罗凤雏,问公此乐世有无。此乐世有无,何必更访蓬莱山上神仙都。
和徐之才浮萍,宋代,冯山,
潇洒春容静,飘摇水性柔。根从何处起,身任此生浮。
得地轻依托,随波旋去留。潢污深不采,溟渤望空悠。
花蕊看还落,蕉心久未抽。岂知经夜雨,便欲障江流。
晚入吴歌唱,晴邀汉女游。翠连芳草渡,寒映绿杨楼。
碎剪神工巧,平铺泽国幽。微躯焉足道,浪迹更谁收。
踏破閒行鹭,冲开暖上鳅。但能知委顺,何用校稀稠。
谩欲通河汉,宁虞践马牛。迸从菱芡密,如把芰荷揉。
寂寂苔成阵,纷纷芥作舟。屈骚遗故事,湛赋壮前猷。
蛙跃沾双股,龟行蔽六眸。联居如有守,远近亦无求。
别浦千重恨,吟塘万点愁。生涯随所寓,细域浩难筹。
野色宜茶灶,仙姿泛酒瓯。清芬传涧沚,馀思满汀洲。
暗与莼丝结,多为荇蒂钩。岂专嬉雁鹜,自可覆蛟虬。
助赏名园侧,含悽古道周。纡回差胜梗,汨没尚怜沤。
赴急如趋市,逢枯类转沟。吉祥兴霸业,美荐格神休。
为爱常青眼,难题几白头。新篇盈巨轴,牵强岂能侔。
寄题材夏时甫晓山亭诗,宋代,袁甫,
夏君人中英,讷斋天下士。
襟期修篁友,节操孤松比。
大书晓山扁,山色来棐几。
爱此朝气爽,未明搅衣起。
讷斋我妇翁,颇曾窥涯涘。
结交折辈行,逢人说夏子。
因读晓山吟,令我慨生死。
人世亦何为,仕宦聊尔尔。
熟知死不朽,香比名垂祀。
此人不复得,此诗谁能似。
时甫盍刻石,方山可对峙。
木兰花慢 扬州寿瓜而夹士常,元代,王旭,
醉西湖寿酒,歌旧曲,已三年。喜万里湖山,归来相见,淮海楼边。春风绣衣无恙,唤竹西歌吹共留连。世事浮云千变,灵台孤月长圆。一官聊办买书钱。行橐故萧然。有梦里青山,词中白云,徽外鸣弦。悠悠紫台归路,乐因循、诗酒堕凡缘。借问蓬莱官府,何如平地神仙。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