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

作者:曹松(唐代)

晓色教不睡,卷帘清气中。林残数枝月,发冷一梳风。
并鸟含钟语,欹荷隔雾空。莫疑营白日,道路本无穷。

99

诗文译文

清晨醒来,晨光无法再让我入眠,

卷帘之间,一缕清新之气流动。

林中只剩残月和几根树枝,

轻拂一下,冷风刺激着我的头皮。

鸟儿们欢快地唱着,仿佛在说话,

湖面上,莲花隐在朦胧的雾气中。

不要怀疑太阳的光芒,

道路是无尽的,延伸到远方。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素材,描绘了一个刚刚醒来的人的体验。诗人描述了晨光无法让他继续入眠的感受,以及卷帘处的清新气息。他注视着残月和几根树枝,用冷风拂动来唤醒自己。同时,诗人也注意到了鸟儿们的歌唱,他觉得这些鸟儿好像在交谈。最后,诗人告诫读者不要怀疑太阳的光芒,道路是无限延伸的。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早晨的景象,给人留下了清新淡雅的印象。诗人利用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诗中使用了寓意的手法,比如将晨光与太阳的光芒相对应,将道路的无穷延伸与人生的无限可能对应。整首诗流畅自然,给人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其他诗经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 其一

作者:龚诩(明代)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 其一,明代,龚诩,

疫疠饥荒相继作,乡民千万死无辜。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

只缘后政异前政,致得今吴非昔吴。寄语长民当自责,莫将天数厚相诬。

91

送李五

送李五,唐代,王昌龄,

玉盌金罍倾送君,江西日入起黄云。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

94

白云山樵歌

作者:沈周(明代)

白云山樵歌,明代,沈周,

白云山,在何处,太和峰下、紫翠堆边是。山中道人玉作斧,惯向云根斫琪树。

束之三万束,凡火不能熂。却使火龙水虎相煅炼,黄婆鼎中七七始成齐。

小服百年饱,大服饱千岁。长生之药元酒味,永不饥兮永不醉。

神仙洞里观棋去,斧柯烂尽不归来,人间甲子须臾事。

48

予不与秋试寓止荒僻中秋前二日孝先仁令叔洌携具过存饮谈良久即事题赠二首 其一

予不与秋试寓止荒僻中秋前二日孝先仁令叔洌携具过存饮谈良久即事题赠二首 其一,明代,王彦泓,

一架藤花偃卧深,到门双骑有铃音。懒为薄俗牢骚面,喜见文人整暇心。

顾曲可曾妨快饮,穷经从未废闲吟。诸君俗事骎骎逼,未必茱萸得共簪。

77

重游龙泉寺

重游龙泉寺,清代,刘鸿儒,

溽暑郁我怀,携朋寻高爽。出城见南山,幽况夙所赏。

龙泉久神异,风雨灵泽广。别来二十年,老健喜重往。

密树结层阴,峭壁当沆漭。㟏岈䆗窱入,薜萝分披上。

蹑翠陟其巅,大千指诸掌。法王宝地尊,霞光罗万象。

景趣犹如昔,理会顿殊曩。探无悟无极,阅有谢有攘。

临兹诸缘空,耳目余清响。留连恣遐瞩,浩浩神气朗。

桃源勿劳思,舍此将焉访。

87

病中睡起折杏花数枝二首 其二

病中睡起折杏花数枝二首 其二,宋代,王安石,

独卧无心起,春风闭寂寥。鸟声谁唤汝,屋角故相撩。

90

一志

作者:韩琦(宋代)

一志,宋代,韩琦,

一志事边徼,难甘景物催。流年花易落,久戍雁频回。

细叶未成幄,飞蚊还聚雷。颠毛从自变,肯使壮心摧。

12

送吴叔巽赴湖州录事

送吴叔巽赴湖州录事,宋代,朱晞颜,

汉廷策第拜殊恩,一日声名四海闻。黄甲共推名进士,青衫独识老参军。

唫鞭细袅清苕雪,游屐閒穿古弁云。从此风流多胜集,好将馀论起斯文。

73

送张德美北上

作者:陈深(宋代)

送张德美北上,宋代,陈深,

廓落江海客,素怀经济才。

年高劳治邑,道直恨无媒。

白发丝千缕,清风水一杯。

功名须老大,行矣莫迟回。

74

句 其十四

作者:徐俯(宋代)

句 其十四,宋代,徐俯,

江南旧时无腊梅,只是梅花对月开。

15

陪诸公步城北分韵得亦字

作者:洪朋(宋代)

陪诸公步城北分韵得亦字,宋代,洪朋,

去月霜雪交,咫尺涩如棘。今朝云雾散,春气恍如昔。

九衢慰眼新,百草随意出。俯仰亮有观,兹辰底空掷。

陶谢何许遨,发兴在郭北。净界集两楹,层阁倚百尺。

风日已可人,江山亦德色。四睇感终古,五字办即席。

想见盘礴地,鲜飙生两亦。良游不相待,发函三叹息。

37

定慧相资歌

定慧相资歌,宋代,释延寿,

祖教宗中有二门,十度万地称为尊。

初名止观助新学,后成定慧菩提根。

唯一法,似双分,

法性寂然体真止,寂而常照妙观存。

定为父,慧为母,

能孕吉圣之门户。增长根力养圣胎,

念念出生成佛祖。定为将,

慧为相,能弼心王成无上。

永作群生证道门,即是古菩提样。

定如月,光烁外道邪星灭。

能挑智炬转分明,滋润道芽除爱结。

慧如日,照破无明之暗室。

能令邪见愚夫禅,尽成般若波罗蜜。

少时默,刹地静,

渐渐增修成正定。诸圣较量功不多,

终见灵台之妙性。瞥闻法,

才历耳,能熏识藏觉种起。

一念回光正智开,须臾成佛法如是。

禅定力,不思义,

变凡为圣刹地时。无边生死根由断,

积动寺劳巢穴堕。湛心水,

净意珠,光吞万象烁千途。

抉开己眼无瑕翳,三界元无一法拘。

觉观贼,应时克,

攀援病,倏然净。

荡念垢兮洗惑尘,显法身兮坚慧命。

如断山,若停海,

天翻地覆终无改。莹似琉璃含宝月,

倏然无寄而无待。般若慧,

莫能量,自然随处现心光。

万地门中为导首,一切时中称法王。

竭苦海,碎邪山,

妄云捲尽片时间。贫女室中金顿现,

壮士额上珠潜还。斩痴网,

截欲流,大雄威猛更无俦。

能令铁床铜柱冷,顿使魔怨业果休。

和诤讼,成孝义,

普现群生诸佛智,边邪恶慧尽朝宗,

蝼蚁鲲鹏齐受记。偏修定,

纯阴烂物刳正命。若将正慧照禅那,

自然亏法明如镜。偏修慧,

纯阳枯物成迂滞。须凭妙定助观门,

如月分明除雾翳。劝等学,

莫偏修,从来一体无二头。

似禽两翼飞空界,如车二轮乘白牛。

即向凡途登觉岸,便於业海泛慈舟。

或事定,制之一处无不竟。

或理定,唯当直下观心性。

或事观,明诸法相生筹算。

或理观,顿了无一无那畔。

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计。

慧即定,不同不别绝观听。

或双运,即寂而照通真训。

或俱泯,非党员定非慧超常准。

一尘入定众尘起,般若门中成法尔。

童子身中三昧时,老人分谈真轨。

能观一境万境同,近尘远刹我不通。

真如路上论生死,无明海里演圆宗。

眼根能作鼻佛事,色尘入定香尘起。

心境常同见自差,谁言不信波元水。

非寂非照绝言思,而寂而照功无比。

权实双行阐正途,体用更资含妙旨。

劝诸子,勿虚弃,

光阴如箭如流水。散乱全因缺定门,

愚盲只为亏真智。真实言,

须入耳,千经万论同标记。

定慧全功不暂忘,一念顿归真觉地。

定须羽,慧须闻,

勿使灵台一点昏。合抱之树生毫末,

积渐之功成宝尊。猕猴学定生天界,

女子才思入道门。自利利他因果备,

若除定慧莫能论。

31

雨后看并玉所控诸峰

作者:冯璧(金朝)

雨后看并玉所控诸峰,金朝,冯璧,

并玉如高人,壁立九千仞。一日不见之,令人生鄙吝。

春深木叶敷,秀色益濡润。结茅寄僧蓝,晴碧时得趁。

老宿诧孙峰,隅侍到龆龀。连延青一色,枚数须谛认。

溟濛空翠间,我亦疑未信。朝来云气昏,埋没瑜匿瑾。

如苍梧政愁,湘妃郁思舜。重阴俄解驳,霮濧夕晖衬。

娟娟忽层出,历历分远近。云峰互吞吐,千状才一瞬。

出奇如孙吴,相降如廉蔺。如众星拱辰,如侯伯入觐。

接武如朋簪,承迎如价傧。负固如吴楚,争长如齐晋。

怪诡如夷蛮,骈罗贡琛赆。窘蹙如擒获,系累将就衅。

如应龙神灵,蛰卧时奋迅。如天驷超轶,坰牧税羁靷。

如雄对改容,失箸骇疾震。如猛士无哗,攒槊俟严阵。

独两峰巍然,魁杰俨崇峻。光辅岳柱天,郁为中兴镇。

降生申与甫,周室偾复振。诗传配崧高,百世磨不磷。

34

客中寄丁景行

作者:金涓(元代)

客中寄丁景行,元代,金涓,

半生书剑惜分阴,谁想飘零素发侵。朋社有盟鸥聚散,客乡无信雁浮沉。

潮回断岸沙痕浅,月落幽池树影深。归计未成愁入梦,一灯空伴壁间琴。

93

采石

作者:鲁铎(明代)

采石,明代,鲁铎,

谪仙佯醉上天时,采石江头捉月骑。千古何从见颜色,夜深江月正堪疑。

38

儒释

儒释,明代,释函可,

儒释虽云异,天涯放逐同。五车开道路,一棒击虚空。

梅州惭妙喜,蜀国失文翁。敢谓天将丧,应知吾道穷。

28

鳌峰李别驾暮归鹿步寄之

鳌峰李别驾暮归鹿步寄之,明代,湛若水,

大梅小梅放船归,东洲西洲烟霞迷。鳌峰丈人乘鳌去,甘泉野老望歔欷。

61

送觉山外补之温州

送觉山外补之温州,明代,湛若水,

白云苍苍兮珠江泱泱,觉山之去兮谁与翱翔。

江水泱泱兮山云长,我思觉山兮安可忘。

飞云蒙头兮隐青霞,揽云月兮为家,觉山不来兮令我长嗟。

长嗟兮舒啸,四山暮兮猿鸟号噭。山容蹙兮予怀悄悄,青衿送子兮三水之表。

58

长安道四首 其二

长安道四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

羽林期门儿,下直誇闾里。昨朝旄仗下,肃慎贡楛矢。

36

雨不绝

作者:郑岳(明代)

雨不绝,明代,郑岳,

薄晚看晴色,中宵复雨声。疏钟京国梦,孤烛异乡情。

岐邑劳供应,关山断送迎。行藏信天道,不必问阴晴。

1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