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

48

诗文译文

每天送别的时候泪流满面,

摘下杨柳上的新芽已经折尽,

希望西山上不再有树木,

不再让人流泪如悬悬之水。

诗人用“朝朝送别泣花钿”表达了离别之时的悲伤,泪水如珠宝般滴落。诗中的“折尽春风杨柳烟”描述了诗人摘下杨柳上的新芽,意味着春天的烟雾折尽,也暗示了诗人与爱人的离别之情。

诗人希望“愿得西山无树木”,意味着希望离别的痛苦能够消散,不再有树木见证离别的伤感。最后一句“免教人作泪悬悬”表达了诗人对悲伤的抗拒和反抗,不愿让泪水成为永久的悬念,形容离别的痛苦和悲伤。

整首诗词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悲伤的反抗和希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大自然相融合,表达出深刻的离别之情和对离别的思考。

诗文简析

《折杨柳》是唐代才女鱼玄机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悲愁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悲伤的一种抗拒与反抗。

这首诗的

诗文赏析

每天送别的时候泪流满面,

摘下杨柳上的新芽已经折尽,

希望西山上不再有树木,

不再让人流泪如悬悬之水。

诗人用“朝朝送别泣花钿”表达了离别之时的悲伤,泪水如珠宝般滴落。诗中的“折尽春风杨柳烟”描述了诗人摘下杨柳上的新芽,意味着春天的烟雾折尽,也暗示了诗人与爱人的离别之情。

诗人希望“愿得西山无树木”,意味着希望离别的痛苦能够消散,不再有树木见证离别的伤感。最后一句“免教人作泪悬悬”表达了诗人对悲伤的抗拒和反抗,不愿让泪水成为永久的悬念,形容离别的痛苦和悲伤。

整首诗词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悲伤的反抗和希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大自然相融合,表达出深刻的离别之情和对离别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凄婉的语言,抒发了女性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对于人生境遇的痛苦和抗争。

鱼玄机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其他诗经

重五日入山由苗栗至大湖

重五日入山由苗栗至大湖,清代,梁成楠,

溪行有深湍,山行无寸土。当暑践炎石,似鱼游热釜。

对岭见深林,林深防猛虎。杀人饮其血,手把髑髅舞。

68

赋小桐

作者:黄庶(宋代)

赋小桐,宋代,黄庶,

小桐才几尺,气压百岁樗。雨露意未饱,风月韵已孤。

凤凰肯寂寞,燕雀空踟蹰。天地有和气,想为桐之腴。

我愿刳作琴,献上九重居。坐使薰风还,虽死骨不枯。

46

【双调】对玉环

【双调】对玉环,元代,未知作者,

歌舞婵娟,风流胜玉仙。拆散姻缘,柳青忒爱钱。佳人蓦上船,书生缘分浅。

几句新诗,金山古寺边。一曲琵琶,长江秋月圆。

30

双双燕

双双燕,清代,李慈铭,

渗金艇子,趁青幔风前,载愁容与。山光鬓影,同斗镜中眉妩。

才听柔声雁橹,已渐入、菱歌深处。多情晼晚红霞,半带寒烟汀渚。

延伫,蘅皋日暮。托浅浅微波,暗通心愫。沅江香歇,来共水荭花语。

消得斜阳几度,又撩乱、天边孤鹜。何时约定红栏,看足五湖风雨。

70

九歌 河伯

作者:屈原(先秦)

九歌 河伯,先秦,屈原,

与女[1]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2];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3];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惟兮水中;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纷兮将来下[4];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5]。

54

挽诗

作者:王褒(明代)

挽诗,明代,王褒,

荒台草绿鹧鸪飞,剑化龙津事已非。故国遗臣空北望,他乡作客独南归。

新祠海上经秋雨,旧业林间半掩扉。读罢遗文肠欲断,桐城何处一沾衣。

81

题张艾亟斋手校汉隶释源后赠施六上含北亭

题张艾亟斋手校汉隶释源后赠施六上含北亭,清代,全祖望,

读书识字今可希,施郎死死忘其疲。六艺妙处足不朽,上函雅故通精微。

符山堂中大布衣,渺然古心追籀斯。七载寒窗校汉隶,欲以赤手报娄机。

卯柳桃菜纷谬误,我昔泛览多阙疑。二首六身岂易晓,一束二缝亦难稽。

五日之门历所诮,三豕之渡史莫釐。马尾虎穴充谈助,落笔茫茫空累唏。

吁嗟小学已废绝,我亦有目如雾迷。昔者襄阳近临川,署名犹为世所讥。

施即何处得此本,老眼恍然逢珠玑。符山遗书已四散,淮浦带草空离离。

神呵鬼护幸存此,一朝灵物得所归。巧偷豪夺世不少,尚其宝之防速飞。

46

无梦令 诫奢

无梦令 诫奢,元代,丘处机,

陕右人人听我。福地好修因果。天下不如斯,贫富一般行坐。轻可。轻可。轻可骄奢太过。

45

月夜接友人书

月夜接友人书,宋代,赵公豫,

湖水春来泛碧波,伊人暌隔怅如何。梅花著露香还艳,竹叶临风色自和。

形影莫亲凭梦寐,中情频写寄诗歌。鱼书忽喜今宵到,复值堂前好月过。

18

冬晓

作者:龙辅(宋代)

冬晓,宋代,龙辅,

积雨带晴雾,闺中事可夸。

曙窗留镜月,寒髻集钗花。

57

泾溪

泾溪,宋代,蒋之奇,

荡漾溪沙深浅间,群山回抱翠连环。扁舟便欲乘流去,直下山门六刺滩。

53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二

作者:范镇(宋代)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二,宋代,范镇,

濯锦江深惠泽流,西人都未究踪由。耕畴拥耒春还动,织户鸣机夜不休。

讲德定应劳四子,富民须合用千秋。凤凰台上需贤久,却恐龟城作暂游。

34

哭黄省元贡 其二

哭黄省元贡 其二,宋代,员兴宗,

惜昔豺狼路,喧卑燕雀群。谁欤非楚咻,何者避秦人。

黄卷中如律,青云断后尘。幼安湖海趣,百世不荆榛。

31

为汤提刑赋南园玉绣毬花二首 其一

为汤提刑赋南园玉绣毬花二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绣衣持斧旧诗翁,天与奇葩衬绮栊。翠㔩叶攒珠的皪,碧搔头映玉珑璁。

氤氲香雾迷丛蝶,淡沲晴飔飏转蓬。安得素娥斟绿醑,缓歌一阕月明中。

79

雨霁二首 其一

雨霁二首 其一,宋代,方一夔,

次第寻春不恨迟,春光偏在雨晴时。风林窍暖山飞鸟,潭洞门开惊卧螭。

酒冽万家供笑语,土牛千耦乐耘耔。物华又逐年华转,惟有诗人老更衰。

95

送程给事知越州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元耆宁,

请符又作浙东行,六郡争驱绀弩迎。环佩声回尧陛远,旌旗光动禹川明。

山烘橘柚香浮席,溪涨菰蒲翠彻城。人在蓬莱仍昼锦,会稽故事两兼荣。

44

水调歌头·数月已办去

作者:京镗(宋代)

水调歌头·数月已办去,宋代,京镗,

数月已办去,今日始成行。天公怜我,特地趁晓作霜晴。万里奔驰为米,四载淹留为豆,自笑太劳生。父老漫遮道,抚字愧阳城。
君有命,难俟驾,合兼程。故山心切,猿鹤应是怨仍惊。多谢使华追路,不忍客亭分袂,已醉酒犹倾。莫久西南住,汉代急公卿。

6

制幕孙君即益昌舍馆叠石栽竹于盆池索赋

制幕孙君即益昌舍馆叠石栽竹于盆池索赋,宋代,程公许,

好山意度如高人,偃蹇那肯来朱门。青油幕中盛快士,爱山惟恐不能致。

昭亭东望天一涯,武担亦复归迟迟。开窗延得竹君瘦,借竹为媒来石友。

烟云吐吞一席间,瓦盆取月湖海宽。羽书撤警文书省,一炷水沉销日永。

不嗔邻客唤门频,支颐对玩玉嶙峋。平生我亦烟霞痼,强拟为君援笔赋。

破除几许白云腴,肠枯搜搅一句无。昨宵梦怕大刀折,诗债未偿宁许别。

从君差乐休念归,剩借前箸裨筹帷。主公威声劘敌垒,旆旌行拂终南翠。

若携诸吏上峥嵘,容我后乘陪载赓。

62

锦钱馀笑 其十九

锦钱馀笑 其十九,宋代,郑思肖,

生来好苦吟,与天争意气。自谓李杜生,当趋下风避。

而今吾老矣,无力收鼻涕。非惟不成文,抑且错写字。

36

郭吏部请急归吴称寿封君太宜人

郭吏部请急归吴称寿封君太宜人,明代,李攀龙,

水镜清光满蓟门,庭闱双映一寒温。角巾入洛名元重,裘褐依梁道并尊。

白首更偕吴市隐,青云再奉汉宫恩。还朝益妙题才术,湖海微言可具论。

5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