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买双鳜鱼

金陵城中无纤鳞,一鱼往往重六钧。

脊梁尃车尾梢云,囱如大武千秋箸。

小港阻风泊乌舫,舫前渔艇晨收网。

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如掌。

洞庭枨子青欲黄,香肤作线醯作浆。

供侬朝吃复晚吃,秃尾槎头俱避席。

可怜秋浦好秋山,侬眼未饱即北还。

江神挈月作团扇,一夜挥风卷波面。

留侬看山仍看江,更荐鲜鱼庖玉霜。

江神好意那可忘,江神恶剧那可当。

13

诗文赏析

舟中买双鳜鱼,

Intheboat,Ibuyapairofmandarinfish,

金陵城中无纤鳞。

InJinlingcity,therearenofishwithdelicatescales.

一鱼往往重六钧,

Eachfishweighssixjin,

脊梁尃车尾梢云。

Itsbackboneislikeacarriage\'stail,resemblingclouds.

囱如大武千秋箸,

Itsgillsarelikethechopsticksofagrandfeast,

小港阻风泊乌舫。

Inasmallharbor,thewindisblocked,andtheblackboatisanchored.

舫前渔艇晨收网,

Infrontoftheboat,fishingboatscollecttheirnetsinthemorning,

一双白锦跳银刀。

Apairofwhitemandarinfishjumplikesilverknives.

玉质黑章大如掌,

Theirjade-likebodiesareasbigaspalms,

洞庭枨子青欲黄。

InDongtingLake,themandarinfishturnfromgreentoyellow.

香肤作线醯作浆,

Theirfragrantskinisusedtomakethread,andtheirfleshisusedtomakepaste,

供侬朝吃复晚吃。

Theyareservedforbothbreakfastanddinner.

秃尾槎头俱避席,

Eventhebald-tailedandtherough-headedfishavoidtheirpresence,

可怜秋浦好秋山。

It\'sapitythatthebeautifulautumnriverandmountaincannotsatisfymyeyes.

侬眼未饱即北还,

Beforemyeyesaresatisfied,Imustreturnnorth,

江神挈月作团扇。

Therivergodholdsthemoonandmakesitintoaroundfan.

一夜挥风卷波面,

Inonenight,thewindblowsandthewavesroll,

留侬看山仍看江。

Istayandgazeatthemountainsandtheriver.

更荐鲜鱼庖玉霜,

Iofferfreshfishtothekitchen,wherethejadefrostresides,

江神好意那可忘。

HowcanIforgettherivergod\'skindness?

江神恶剧那可当。

Icannotwithstandtherivergod\'swrathfulplay.

这首诗词以描写买鳜鱼的经历为主线,通过对鳜鱼的形态、特点和食用方式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和对江河之神的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如鳜鱼的重量、外貌、香肤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鳜鱼的美味和珍贵。同时,通过描绘江神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江河的依赖。

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食和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食的热情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能够体味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其他诗经

秋夕过松陵

作者:武衍(宋代)

秋夕过松陵,宋代,武衍,

月冷江空夜气浓,桂行飞下广庭风。

不知何处神仙过,鹤唳数声烟霭中。

41

题杜少陵小影次韵柳文肃

题杜少陵小影次韵柳文肃,明代,陈献章,

孟子诗肩高耸山,杜陵谈笑古风还。世间还对忧时画,美酒花前已破颜。

62

戏綵堂前海棠

戏綵堂前海棠,宋代,杨万里,

露揉雨渍柳方浓,日晒风曛杏政烘。祗有海棠非旋染,粟来大小便鲜红。

6

立春日词 其四 内廷

作者:晏殊(宋代)

立春日词 其四 内廷,宋代,晏殊,

双金缕胜延嘉节,五綵为幡奉紫廷。春色渐浓人未觉,玉阶杨柳半青青。

52

少年游 其二

作者:晏殊(宋代)

少年游 其二,宋代,晏殊,

霜华满树,兰凋蕙惨,秋艳入芙蓉。胭脂嫩脸,金黄轻蕊,犹自怨西风。

前欢往事,当歌对酒,无限到心中。更凭朱槛忆芳容。

肠断一枝红。

73

春望 其三

作者:薛涛(唐代)

春望 其三,唐代,薛涛,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10

祀潮州三山神题壁 其三

祀潮州三山神题壁 其三,唐代,陈元光,

孤征东岭表,冒雨一登临。再拜烟雾霁,群峰奎壁森。

独山峰耸阁,中谷水鸣琴。明山卉木翳,遥林云雾深。

瞻庙开明贶,平辽断秽祲。神颫号万籁,列宿献千禽。

树尾扬旌帛,山头旋革金。葵阳烘固介,华露润华簪。

鼎立峥嵘势,钟闻杳霭阴。绾荷据口勾,掬水洗怀襟。

瀑石流觞咏,丰碑驻马吟。三山香火地,万古帝王钦。

76

代书寄大资政春卿侍郎

作者:韩琦(宋代)

代书寄大资政春卿侍郎,宋代,韩琦,

霄躔将欲正三台,促召深思辅翼才。只听燮调光玉铉,若为封駮滞银台。

殿帷延纳君恩厚,经席敷陈圣虑开。命相几时符众望,递中看录白麻来。

51

戊申西洛中秋对月

作者:韩琦(宋代)

戊申西洛中秋对月,宋代,韩琦,

海东推出水晶毬,碧抹晴空暝霭收。素景独宜惟上节,清光无敌是中秋。

家为梵室黄金界,人在天宫白玉楼。当此客途衰病者,敢于诗酒擅风流。

85

观潮行

观潮行,宋代,周端臣,

吴山越山相对青,中有滚滚长江横。长江谁道不曾改,年来一半沙填平。

潮生潮落何时了,万古人间一昏晓。岁岁吴侬来看潮,不知潮送吴侬老。

酒楼笙歌喧醉耳,客帆翻覆云涛里。悠悠哀乐永相忘,空江落日秋风起。

15

夕阳

夕阳,宋代,钱惟演,

远色连高树,回光射逈楼。

自翻归雁影,更急思虫愁。

烟暝长先隔,霞烘久未收。

华灯知可继,惟照洞房幽。

90

蕺山登高

作者:高翥(宋代)

蕺山登高,宋代,高翥,

醉眼横斜看菊枝,又成客裹过佳期。

去年行路犹持酒,今日登高懒赋诗。

老泪怕从衣袖见,闲情但有帽檐知。

阿髯故国才归得,岁岁须来举一巵。

10

寄秋怀 其四

作者:赵蕃(宋代)

寄秋怀 其四,宋代,赵蕃,

我不识裘父,闻之空有年。曾题五字寄,仅以尺书旋。

诸老没已久,故家谁复贤。犹欣得吾子,句法早亲传。

28

古北口守岁二首 其二

作者:刘敞(宋代)

古北口守岁二首 其二,宋代,刘敞,

山尽寒随尽,春归客亦归。一杯分岁酒,送腊强依依。

87

和安止怀予北归怅然有作三首 其二

和安止怀予北归怅然有作三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雨馀风物一番新,得句惭非画手亲。柳眼含烟如恨客,花心凝露欲啼春。

黄鹂出谷方求友,紫燕营巢不避人。独我未沾青帝力,僧窗聊寄幻泡身。

48

送王左丞移镇金陵

送王左丞移镇金陵,宋代,郭祥正,

千艘飞橹入淮湾,竹马争迎旧帅还。牛酒未颁诸邑下,旌旗先谒两山间。

武侯暂拥元戎节,裴度须归上宰班。精义入神遗像在,载瞻堂庑泪重潸。

18

冬景 负暄

冬景 负暄,宋代,刘辰翁,

虽霜晴可爱,容我俯前轩。纵是围燕玉,何如负赵暄。

自怜鲐背痒,敢负太阳恩。已觉曲身直,犹胜挟纩温。

衰年知潦倒,造物足温存。尚有葵心在,何因献至尊。

32

归篷听雨

作者:陈炜(明代)

归篷听雨,明代,陈炜,

眉山有二苏,芳名辉今古。平生兄弟情,一夜彭城雨。

薄俗谁可敦,对面秦越分。同心复同气,三槐美云孙。

伯也秋台英,仲氏东山卧。千里弟思兄,灯火清宵坐。

坐卧情不堪,买棹来江南。小窗欢会处,风雨夜深谈。

相亲情独好,欲别怀偏恶。抗疏入君门,共假还乡乐。

新凉及春秋,同上潞河舟。纵合风雨夕,何曾远道愁。

初听淮水东,点点在孤篷。揽衣不成寐,樽酒沽来同。

再听吴江上,淅沥枕边响。姜被夜正温,谢池草初长。

涓涓江上起,何处无寒声。微因手足爱,胡能激深情。

鸿雁多分张,此会安可常。而况暂归省,不日鹓鹭行。

我家有难弟,别来几经岁。天涯梦寝多,长忆连枝会。

烦君相勉旃,霄汉同飞骞。预扫两家榻,客窗期对眠。

84

闻昌甫斯远成季下瓦窑滩又与伯皋回涂小集成季书院

作者:韩淲(宋代)

闻昌甫斯远成季下瓦窑滩又与伯皋回涂小集成季书院,宋代,韩淲,

八月南豅夜,遥知聚德星。航溪不用楫,解榻卧长瓶。

上下知何往,违离忆屡经。前檐扑山翠,梅叶映窗棂。

100

小饮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小饮 其二,宋代,韩淲,

春云梳月照通衢,灯火摇红入醉呼。拍手儿童唱杨柳,江头人道十分无。

5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