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晤上人诗卷

星星短发茁霜根,今后村非昔后村。

无客雨中能裹饭,有僧月下忽敲门。

佛为摩顶虽真觉,儒劝加巾亦格言。

师不茹荤余止酒,何时煮茗得重论。

0

诗文译文

星星短发茁霜根,

今后的村庄与过去不同。

雨中无客能捆裹饭,

月下有僧忽然敲门。

佛陀虽然摩顶可以真正感受到,

儒家劝人戴巾也有道理。

师傅不吃肉却止酒,

何时能够煮茶重谈论?

诗文简析

《题晤上人诗卷》是刘克庄的一首诗词,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场景,表达了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修行与学问的思索。

首先,诗人通过“星星短发茁霜根”来形容今后的村庄和过去的村庄的不同。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观察和思考。它暗示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人们应该适应变化。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雨中无客能捆裹饭,月下有僧忽然敲门的情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简朴和宁静的向往。无客能捆裹饭意味着生活的艰辛,而有僧忽然敲门则展示了一种虔诚和宗教的存在。这里的雨中和月下都是象征着静谧和寂静的场景。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到佛摩顶和儒家劝人加巾。佛为摩顶虽然真实感受到,儒家劝人加巾也是有道理的。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和儒家学说的尊重和认同。佛摩顶一词指的是佛教修行者摩擦头顶,以增加对于人生的思考和领悟。而儒家劝人加巾则是指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于不同修行和学问的理解和接纳。

最后两句“师不茹荤余止酒,何时煮茗得重论。”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学问的向往。师傅不吃肉只停止饮酒,暗示了修行者要保持清净的身心以追求更高的境界。而何时煮茗得重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喝茶与学问交流的期待,茶作为一种文化和仪式,象征着清静和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寂静的场景和对于修行与学问的思考,表达了对于宁静生活和哲学追求的向往。它通过佛教和儒家的观念,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修行的方式。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平和、思索的氛围,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和哲学的深刻思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其他诗经

颂古二十七首

颂古二十七首,宋代,释云贲,

风月山川共一家,谁来语下定龙蛇。

太白不曾登便殿,笔头昨夜自生花。

6

靖台随军入鹿耳门

靖台随军入鹿耳门,清代,施世骠,

僻峤潢池弄,王师待廓清。海门奔兕虎,沙岛靖鲵鲸。

壁垒翘军肃,朝暾画戟明。霜飞金雀舫,水涨碧波缨。

梐枑火荼列,铃钲鹅鹳成。峰头孤月落,帏帐正谈兵。

82

柳梢青(和张元晖清明)

柳梢青(和张元晖清明),宋代,王庭,

兰亭丝竹。高会群贤,其人如玉。曲水流觞,灯前细雨,檐花蔌蔌。
舞雩初试春衣,听咏歌、童子五六。泽畔行吟,沙汀拾翠,满江新绿。

6

归国遥(暮春遣兴)

归国遥(暮春遣兴),宋代,刘辰翁,

初雨歇。照水绿腰裙带热。杨花不做人情雪。风流欲过前村蝶。羞成别。回头却恨春三月。

47

【仙吕】点绛唇

作者:白朴(元代)

【仙吕】点绛唇,元代,白朴,

金凤钗分,玉京人去,秋潇洒。晚来闲暇,针线收拾罢。

【幺篇】独倚危楼,十二珠帘挂,风箫飒。雨晴云乍,极目山如画。

【混江龙】断人肠处,天边残照水边霞。枯荷宿鹭,远树栖鸦。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黄昏近,愁生砧杵,怨入琵琶。

【穿窗月】忆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冤他。吟鞭袅青骢马,莫吃秦楼酒,谢家茶,不思量执手临歧话。

【寄生草】凭阑久,归绣帏,下危楼强把金莲撒。深沉院宇朱扉亚,立苍苔冷透凌波袜。数归期空画短琼簪,揾啼痕频温香罗帕。

【元和令】自从绝雁书,几度结龟卦。翠眉长是锁离愁,玉容憔悴煞。自元宵等待过重阳,甚犹然不到家。

【上马娇煞】欢会少,烦恼多,心绪乱如麻。偶然行至东篱下,自嗟自呀,冷清清和月对黄花。

84

春日杂赋五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春日杂赋五首 其一,宋代,陆游,

羁怀病思正厌厌,诗卷渔竿信手拈。老境何尝忘一笑,春风也解到穷阎。

残花满地无馀萼,新笋掀泥已露尖。转老转穷君勿笑,熊蹯鱼腹岂容兼。

71

城北青莲院方丈壁间有画燕子者过客多题诗予

作者:陆游(宋代)

城北青莲院方丈壁间有画燕子者过客多题诗予,宋代,陆游,

明窗短壁拂蛛丝,常是江边送客时。

留滞锦城生白发,不如巢燕有归期。

85

病中夜兴

作者:陆游(宋代)

病中夜兴,宋代,陆游,

病疟秋来久未平,草堂遥夜不胜清。

疾风递响惊林叶,列宿收芒避月明。

百计不能逃白发,一生堪笑役虚名。

钓车且作桐江梦,莫念安西万里行。

40

龙山送客二首

龙山送客二首,宋代,杨万里,

无奈乡愁只强忘,龙山唤起再思乡。

故乡依旧千山外,却被龙山断杀肠。

64

积雨新晴,二月八日东园少步二首

积雨新晴,二月八日东园少步二首,宋代,杨万里,

醉来忽随锦网窝,无柰桃园李绕何。

八角小亭无处坐,见花多处背花多。

68

直宿南宫三首

直宿南宫三首,宋代,杨万里,

独直南宫午独吟,祥云淡淡竹阴阴。

小风慢落鹅黄雪,看到槐花一寸深。

34

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

作者:徐铉(唐代)

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唐代,徐铉,

我持使节经韶石,君作闲游过武夷。两地山光成独赏,
隔年乡思暗相知。洪厓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
珍重分岐一杯酒,强加餐饭数吟诗。

47

酬李补阙雨中寄赠

作者:崔峒(唐代)

酬李补阙雨中寄赠,唐代,崔峒,

十年随马宿,几度受人恩。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
竹窗寒雨滴,苦砌夜虫喧。独愧东垣友,新诗慰旅魂。

81

忆江南·(一名望江南

作者:李煜(唐代)

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唐代,李煜,

一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梦江口、望江梅、

归塞北、谢秋娘、春去也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滴,

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

满城飞絮混轻尘。愁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

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9

作者:韩琦(宋代)

霜,宋代,韩琦,

霜威昨夜肃天区,平晓蒿兰一槩枯。一寤春仁入根本,只凭秋惨及皮肤。

寒锋刺甲过矛戟,皓色禁人著鬓须。料得西风如未紧,且来枝上作明珠。

85

小孤山

小孤山,宋代,赵公豫,

一柱巍然秀不顽,近邻彭泽达沙湾。吴花带雨参差媚,楚柳迎风次第班。

屈子行吟伤放废,渊明归赋爱投閒。劳身未赴安恬计,且向名山几度攀。

69

作者:徐霖(宋代)

梅,宋代,徐霖,

萋萋细碧江南地,上有梅花朔易天。

铁石空余心已尽,霜明日润若为妍。

90

仲弟应符用黎龊龊诗韵作咄咄篇自警家大人用

仲弟应符用黎龊龊诗韵作咄咄篇自警家大人用,宋代,孙应求,

皦皦志士心,玉壶冰露寒。

整冠默危坐,抚卷慨永叹。

胶扰天下事,岂逃吾静观。

是心本如水,风过成涛澜。

蚁或作牛斩,雀常用珠弹。

万境各颠倒,何者为忧叹。

圣学有宗盟,口血应未乾。

进修在覆篑,趋舍防奔湍。

正须极高深,乾坤见倪端。

规摹括四代,宗庙富百官。

譬如入玉府,璆琳杂琅玕。

逢原在左右,谅非登一难。

37

用前韵答谢推官

作者:陆佃(宋代)

用前韵答谢推官,宋代,陆佃,

小立桑阴尚未移,便如相识已多时。锯沙我就玉界尺,点砾君成金屈卮。

灵运自应为佛早,退之今恨学仙迟。当年江左堂前燕,却又飞来未可知。

22

七星坛

作者:吴与(宋代)

七星坛,宋代,吴与,

众山重叠势如环,地古基平数亩宽。山客曾留双燕履,古松犹锁七星坛。

深林产药人难老,碧洞藏龙气自寒。丹灶久空遗迹在,冢中曾见旧衣冠。

8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