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无一谐。
盗伤中丞偶不死,利剑白日投天街。
裹疮入相议军旅,国火一再更檀槐。
上前慷慨语发涕,誓出按抚除睽乖。
指撝光颜战洄曲,阚如怒虎搏虺豺。
愬能捕虏取肝鬲,护送密乞完形骸。
笞兵夜半投死地,雪湿不敢燃薪点。
空城竖子已可缚,中使尚作唬儿哇。
退之道此尤俊伟,当镂玉牒东燔柴。
欲编诗书播後嗣,笔墨虽巧终类俳。
唐从天宝运中圮,廊庙往往非忠佳。
诸侯纵横代割据,疆土岂得无离(左亻右瓜)。
德宗末年惩战祸,一矢不试尘蒙(左革右义)。
宪皇初起众未信,意欲立扫除昏霾。
追还清明救薄蚀,屦敕主府拘穷蛙。
王师伤夷征赋窘,千里亦忌毫厘差。
小夫偷安自非计,长者远虑或可怀。
桓桓晋公忠且壮,时命适与功名偕。
是非末世主成败,烜赫今古谁讥排。
贤哉韦纯议北赦,仓卒两伐尤难皆。
重华声明弥万国,服苗干羽舞两阶。
宣王侧身内修政,常德立武能平淮。
昔人经纶初若缓,欲弃此道非吾侪。
千秋事往踪迹在,岳石款记如湘崖。
文严字丽皆可喜,黄埃蔽没苍藓埋。
当时将佐尽豪杰,想此兵祷陪祠斋。
君曾西边为拓本,濡麝割蜜亲劘揩。
新篇波澜特浩荡,把卷熟读迷津涯。
褒贤乐善自为美,当挂庙壁为诗牌。
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无一谐。
盗伤中丞偶不死,利剑白日投天街。
包扎伤口进入相议军旅,国火一再更檀槐。
上前慷慨语发涕,纺出按抚除暌乖。
指挥那里光颜战洄曲,阚如怒虎搏虺豺。
李愬能捕虏取肝膈,护送密乞完形骸。
笞兵夜半投死地,雪湿不敢燃烧薪点。
空城竖子已可缚,中使尚作吓孩子哇。
后退的道路这是尤俊伟,当镂玉牒东燔柴。
想编诗书播后嗣,笔墨虽巧终类俳。
唐从天宝运中倒塌,廊庙往往不是忠佳。
诸侯纵横代割据,疆土岂不是离(左询右瓜)。。
德宗末年惩战祸,一支箭不试尘蒙(左革除右义)。
宪皇初起众人不相信,想要立刻扫除昏霾。
追还清明救日食月食,命令主管府拘穷蛙鞋。
王师伤夷征赋窘,千里也忌毫厘差。
小夫偷安自非计,长者远虑或可怀。
桓桓晋公忠且壮,当时命令恰好与功名和。
是非末世主成败,显赫今古谁讥排。
贤哉韦纯议北赦,仓最终两伐尤难都。
重华声明弥万国,服苗干羽舞两阶。
宣王侧身内修政,常德立武能平定淮。
从前人经纶初若缓,想放弃这条路不是我们。
千秋事往踪迹在,岳石款记如湘崖。
文严字丽都可喜,黄埃蔽没苍藓埋。
当时将佐尽豪杰,想来这兵祷陪祠斋。
你曾西边为拓展本,濡麝割蜜亲老虎揩。
新篇波澜特浩荡,把卷熟读迷津涯。
褒贤乐善自为美,当挂庙壁为诗牌。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蕃来湖州连与叔骥和叔明父叔宝相从又从和叔获见先给事遗墨辄赋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东南名胜白蘋州,人物咸推故国刘。往叹赋归何勇决,今观遗翰许风流。
远斋视我曾青眼,酒正今年成白头。尚喜君家文墨事,到今三世未能休。
偶见元李希籧提举遗墨乞归宾之盖希籧其先世,明代,吴宽,
遗墨持归走僮仆,想见开缄重薰沐。
百年珠玉慨沉埋,袖拂蛛丝光夺目。
遂令短纸一尺余,价压书巢三万轴。
乞邻与人真自惭,艺苑酬功百言足。
夜归解带不成眠,海月亭亭当矮屋。
琅然乌鹊忽惊飞,月下新篇已堪读。
湖湘文种传一家,前有希籧后怀麓。
吴人再结文章缘,几上分明留此幅。
锦囊收贮莫教迟,俗子无知将手触。
后世诸孙更好文,还向吴人获珠玉。
舟至鲁桥遇雨有怀戏绩子明旧句,明代,康麟,
风雨潇潇暗鲁桥,兴怀其奈酒初消。瑶琴有恨惭司马,金屋无情锁阿娇。
宾雁稀疏音信杳,楚天空阔梦魂遥。何时得遂三生约,来向秦楼听凤箫。
芳草吟送李茂容归莆,明代,黄仲昭,
都门积雨晴,芳草增新翠。岐路送君行,感之发长喟。
与君客京华,芳草几荣瘁。草色自年年,王孙归未遂。
高堂伤别离,昕夕几行泪。客心自凄然,况与芳草对。
君今别我去,所恨不同队。安能若芳草,处处随君骑。
凭君向高堂,寄声一相慰。游子倦风尘,久动乡关思。
早晚谢簪缨,归卧云中寺。众草歇芳时,行人会当至。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