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锺山

两山松栎暗朱藤,一水中间胜武陵。

午梵隔云知有寺,夕阳归去不逢僧。

66

诗文译文

两座山峰上长满了松树和栎树,红藤蔓蔓蔓延。

一条河流从中间穿过,胜过了武陵山水的美景。

中午的钟声隔着云雾传来,我知道那里有一座寺庙。

夕阳西下,我回去的路上没有遇到僧人。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玩锺山的景象,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丽和宁静。诗中的\"两山\"指的是山峰,树木茂盛,其中松树和栎树隐没在红藤之中,形成了一幅浓密的画面。\"一水中间\"是指一条河流从两座山之间穿过,作者认为这条河流的美景胜过了著名的武陵山水。午时的钟声从远处的寺庙传来,隔着云雾回荡在空中,这使得作者意识到寺庙的存在。而夕阳西下时,作者回去的路上却没有遇到僧人,表达了寂静和宁谧的意境。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山水的壮丽景色和寺庙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宗教信仰的感悟。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赞美,并通过寺庙和僧人的形象,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整首诗以景写人,以物寄情,使读者在欣赏山水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思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其他诗经

六月六日嘉会代柬 其二

作者:区越(明代)

六月六日嘉会代柬 其二,明代,区越,

不受山阴父老钱,还山亦似出山年。新诗赋就客盈座,白酒来时赪满肩。

麋鹿动惊西华枕,凫鹥不上鉴湖船。岂知刘白赓歌日,绿野堂中几伴仙。

18

古意八首 其一

古意八首 其一,元代,廖大圭,

美人如琼英,被服閒以嘉。独居芳年晏,媒氏绝行车。

当户理清瑟,曲终复咨嗟。山有兰蕙草,水有夫容华。

盈盈绝代色,日夕念无家。

48

次韵弘济过居庸佛院怀幼孜 其二

次韵弘济过居庸佛院怀幼孜 其二,明代,杨士奇,

并登仙阁愧才庸,三十年间进秩同。何日南帆溯潇峡,冢前持酒酹西风。

98

咏怀诗十三首 其四

作者:阮籍(魏晋)

咏怀诗十三首 其四,魏晋,阮籍,

阳精炎赫,卉木萧森。谷风扇暑,密云重阴。激电震光,迅雷遗音。

零雨降集,飘溢北林。泛泛轻舟,载浮载沉。感往悼来,怀古伤今。

生年有命,时过虑深。何用写思,啸歌长吟。谁能秉志,如玉如金。

处哀不伤,在乐不淫。恭承明训,以慰我心。

6

岁寒堂三题 其二 君子树

岁寒堂三题 其二 君子树,宋代,范仲淹,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夭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

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

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

有声若江湖,有心若金璧。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

73

相和歌辞 从军行

作者:李颀(唐代)

相和歌辞 从军行,唐代,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黄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砂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89

石水词二首 其二

石水词二首 其二,唐代,杨巨源,

山叟和云斸翠屏,煎时分日检仙经。天人持此扶衰病,胜得瑶池水一瓶。

2

无题三首 其一

作者:杨亿(宋代)

无题三首 其一,宋代,杨亿,

曲池波煖蕙风轻,头白鸳鸯占绿萍。才断歌云成梦雨,斗回笑电作嗔霆。

湘兰自古成幽怨,秦凤何年入杳冥。不待萱苏蠲薄怒,閒阶斗雀有遗翎。

96

清夜

作者:施枢(宋代)

清夜,宋代,施枢,

客身随取止,一室冷如冰。

景远吟何托,情疏梦不曾。

雨粘初藓壁,风谢欲花灯。

岂是无家者,甘为有发僧。

96

饮御园梅下

作者:王遂(宋代)

饮御园梅下,宋代,王遂,

主人铁石广平心,白玉堂中特细吟。

已觉江南得春晚,悬知塞北更寒深。

放开清影登文局,写出孤芳入素琴。

保养阳和调鼎实,岁寒莫受雪霜侵。

3

咏史 其十二

作者:王称(明代)

咏史 其十二,明代,王称,

翩翩城隅雀,所产得鵋䳢。孰云小可臣,殷祀乃忽而。

正祥不足恃,昏狂祸之基。番番老黄冠,出语惊耄期。

嗟哉倪侯馆,得死乃所宜。

41

古乐府 其三

作者:程垣(宋代)

古乐府 其三,宋代,程垣,

莫嫌秋后扇,明年还六月。凄凉暂离别,恩情难断绝。

100

粉丸

作者:吴宽(明代)

粉丸,明代,吴宽,

净淘细碾玉霏霏,万颗完成素手稀。

须上轻圆真易拂,腹中磊魂更堪围。

不劳刘裕呼方旋,若使陈平食更肥。

既饱有人频咳唾,席间往往落珠玑。

51

泊金陵

泊金陵,明代,卢龙云,

秣陵佳气郁龙蟠,此地分曹亦汉官。自是两都雄帝业,六朝何事总偏安。

13

秋思新泪

秋思新泪,明代,释函可,

新泪拭不乾,古泪已及趾。二仪清浊分,伤心从此起。

裸虫日汹汹,圣人凿其知。饮食藏兵戈,结绳开祸始。

黄帝学道流,剪灭神农裔。蚩尤纵无良,榆罔恶未极。

大哉夏禹功,泽流应万祀。当桀放南巢,扈从何名字。

直待采薇人,兄弟标忠义。忠义既以明,天下争一死。

荀息殉遗孤,明知是无益。蒯聩命躯车,其仆乃结辔。

画邑布衣流,悬树续齐祀。豫让行何苦,漆身乞于市。

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后世。汉祚当衰微,英雄纷举事。

臧洪据地时,陈容忽扬袂。当日同座人,胡为空太息。

卓哉巴郡守,断头心罔贰。晋惠昔蒙尘,百官皆散溃。

独有嵇侍中,衣血足捍卫。周顗急呼天,卞壶长卧地。

此外亦寥寥,閒居谈名理。唐有藩镇难,诸公何慷慨。

张兴解其尸,张巡抉其齿。杲卿更愤激,钩舌詈不已。

阿弟死希烈,自草表与志。屈强德宗朝,刘乃段秀实。

夺笏直唾面,投床遂不食。乃有孙节度,受锯无绌志。

宋代光前古,编简难尽纪。载观靖康初,十人辟和议。

第一欧阳珣,恸哭深州外。徽言閤室焚,仗剑语将士。

令峸坚执膝,终不拜犬彘。若水挝破唇,彦先刃左臂。

痛惜岳家军,十年一朝弃。淮宁向子韶,建康杨邦乂。

不作他邦臣,宁作赵氏鬼。北兵括地来,屈指数李芾。

取酒饮家人,遍刃无遗类。幕属及潭民,举族多自缢。

林满井无虚,激厉乃如此。亦有赵卯发,亦有江万里。

亦有宣抚陈,亦有少保李。节义或一双,积尸或如垒。

或赴沼自明,或指腹自誓。广王终崖门,陆张随入海。

于赫文文山,义尽仁乃至。平日读诗书,庶几可无愧。

乾坤扫荡来,圣神广栽植。烈烈复轰轰,又非宋代比。

书以白银管,藏以黄金匮。地上反奄奄,地下多生气。

我欲从头哭,泪尽东海水。白日且吞声,歌咏聊尔尔。

63

鼻,明代,释函可,

端然岳立在中央,当面逢人绝覆藏。世上共推能作祖,梦中元不羡为郎。

聪明久让安无事,定静唯闻戒有香。莫为此时难尽掩,故教寒塞嗅清霜。

95

过塘江将访大冢宰王先生有怀阳明

过塘江将访大冢宰王先生有怀阳明,明代,湛若水,

迢迢涉江去,江介生凄风。涉之将奚为,南湖采芙蓉。

美人在远道,我心忧忡忡。登山足夔魅,蹈海多鱼龙。

俯仰天地内,去子谁予从。

73

中亭诗

中亭诗,明代,湛若水,

逍遥上九华,洒落山中央。中央在何处?山水围书堂。

中坐得中心,中道靡狷狂。有如诣道者,广大极高明。

幸逢贤郡主,导我从施汪。施子撰杖履,凌空步中冈。

道夫起中亭,倒影临天光。昊天及明旦,游衍共出王。

人人有泰山,毋曰让未遑。我诗●崖石,千秋永不忘。

95

梁园赏花四首 其一

作者:张弼(明代)

梁园赏花四首 其一,明代,张弼,

鲜飙破阴阴复霁,柏屏槐盖凝花气。牡丹阑珊芍药芳,锦云遮花留青帝。

97

上程碧溪太守

上程碧溪太守,明代,赵完璧,

万里雄图仰德光,扶摇东徙慰穷荒。精忠翊圣风云迥,枯槁回春雨露香。

一变旷闻周礼教,千年喜睹汉循良。清时赤子今何幸,白发丹心世未忘。

7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