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游近村

作者:陆游(宋代)

老人摧颓绝造请,门设常关草生径。

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病。

一日不病出忘归,绕村处处扣柴扉。

水东溪友新酒熟,舍北园公菰菜肥。

平生养气心不动,黜陟虽闻了如梦。

从今病愈即相寻,共听糟床滴春瓮。

11

诗文译文

老人摧颓绝造请,

门设常关草生径。

一年三百六十日,

三百五十九日病。

一日不病出忘归,

绕村处处扣柴扉。

水东溪友新酒熟,

舍北园公菰菜肥。

平生养气心不动,

黜陟虽闻了如梦。

从今病愈即相寻,

共听糟床滴春瓮。

诗文简析

《病起游近村》是宋代文人陆游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自然、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作者身患疾病而出游近村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和对友情的向往。

诗文赏析

老人摧颓绝造请,

门设常关草生径。

一年三百六十日,

三百五十九日病。

一日不病出忘归,

绕村处处扣柴扉。

水东溪友新酒熟,

舍北园公菰菜肥。

平生养气心不动,

黜陟虽闻了如梦。

从今病愈即相寻,

共听糟床滴春瓮。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病中的孤独和无奈。老人身体摧毁,无力去远行,只能请人来造访。他的门常常关着,草木丛生的小径被荒废。诗中提到一年有三百六十天,而作者却有三百五十九天生病,几乎每天都在病痛中度过,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痛苦。

病痛让作者的生活变得迷茫,他甚至会忘记自己一天没有病痛而外出,只能在村子里的每个角落敲门求取柴火。诗中提到了东溪的友人,说友人的新酒已经酿成,舍北园的公菰菜也长得很丰盛。这里描写了友情和乡村生活的美好,与作者当前的病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平生的心境,他一直保持养气的心态,心境沉静而不动摇。虽然听说了许多人的升降,却感觉仿佛是一场梦境,与自己无关。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病愈后希望与友人相聚,一同倾听糟床滴下的春瓮酒声,共享欢乐。

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病中的无奈和对友情的渴望,通过对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同时,诗中的情感也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友情的思念。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其他诗经

伯友夜半酒醒戏举一首

作者:刘崧(明代)

伯友夜半酒醒戏举一首,明代,刘崧,

对酒不能饮,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帻挂云偏。

地迥星联户,风澄露满天。冥冥清夜过,惊起问初筵。

58

正阳关孔子庙诗

作者:林旭(清代)

正阳关孔子庙诗,清代,林旭,

城头簌簌风沙鸣,城边日淡连庙甍。红砖黄瓦制可识,闻人称谓殊莫明。

宫墙大署微堕剥,肃然蘸拜门棂星。异哉州县王命祀,区区有此疑非经。

党庠遂序必有奉,按诸古制良可行。或云盗者构,此说非无徵。

盗亦有道颇附会,棼云教令多经营。包遏地险拥盐利,周遭楼橹终朝成。

往往伪迹未铲尽,因知喜乱缘民情。盗也尝为士,士习袭狰狞。

诗书所不泽,十逢九可憎。至人坚白犹不享,由矛求剑宁无灵。

官军虽至莫敢废,巡检主祀无登鉼。南城骈阗礼天主,老胡传教像悬膺。

榻房旧寺近修复,梵呗经过时可听。徘徊庙下何寂寞,鼯鼠飞殿草生庭。

通都大邑岂异此,啐酒礼毕门长扃。差免园蔬与马厩,博士寒冻无薪烝。

我思圣德如天地,南郊有事享惟精。诚当俎豆戒烦数,何须祠宇论废兴。

饮食必祭意固厚,朝夕而奉礼反轻。在人未坠苟有恃,日月奚与爝火争。

世士矫诬百可笑,拜跽但知利与名。固宜志士慷慨起,引臂疾呼寐者醒。

去年海内兴学会,推原讲习为膺惩。纪年上溯孔子卒,见者适适疑且惊。

过之而反中乃得,不见支屋木引绳。归来伸纸书此意,明朝不复事荒乘。

66

扬州崔行军水亭泛舟望月宴集赋诗

扬州崔行军水亭泛舟望月宴集赋诗,唐代,独孤及,

明月借秋兴,流光在此池。山公顾我厚,酩酊称未疲。

勿谓嘉会易,但忧离别随。饱君醉中德,敢使松心移。

45

古洞閒云歌为莆田笑庭欣上人赋

作者:王褒(明代)

古洞閒云歌为莆田笑庭欣上人赋,明代,王褒,

古洞深几许,閒云日来往。惟应空门居,相知惬幽赏。

笑庭上人不出山,身比浮云閒更閒。松间石榻日应扫,花底岩扉时自关。

纷纷郁郁古洞口,白衣倏忽成苍狗。细观色相了无踪,真空境界那能有。

云来碧峰夕,云去沧江阴。上人笑傲自无心,知向白云深处寻。

30

渔父词一十八首。方契理

作者:吕岩(唐代)

渔父词一十八首。方契理,唐代,吕岩,

举世人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谁。
绝嗜欲,断贪痴,莫把神明暗里欺。

40

途中寄杨涉

作者:于鹄(唐代)

途中寄杨涉,唐代,于鹄,

萧萧芦荻晚,一径入荒陂。日色云收处,蛙声雨歇时。

前村见来久,羸马自行迟。闻作王门客,应闲白接䍦。

12

题天坛二首 其一

题天坛二首 其一,元代,丘处机,

峨峨峻岭接云衢,古柏参差数万株。瑞草不容凡眼见,灵禽只傍道人呼。

凿开洞府群仙降,炼就丹砂百怪除。福地名山何处有?长春即是小蓬壶。

62

清明日约宋正甫黄行之兄弟为东湖之集

作者:高翥(宋代)

清明日约宋正甫黄行之兄弟为东湖之集,宋代,高翥,

自在嬉游遍四方,不曾孤负独春光。

醉眠芳草衣裳冷,笑嚼名花齿颊香。

既是烟霞令久任,岂应风月断来章。

故人尚有閒情不,相伴湖边举一觞。

16

颂古二十八首 其二十七

颂古二十八首 其二十七,宋代,释道川,

将杖探其水,方知水浅深。路遥知马力,岁久辨人心。

子不孝,父不慈。恭而无礼,亲而有疏。不入惊人浪,难逢称意鱼。

92

和君仪感时书事

和君仪感时书事,宋代,郭祥正,

海角逢春仔细看,一番莺燕展轻翰。约风柳带金争软,着雨梨花玉斗寒。

陇笛不知何处咽,秦筝着意为谁弹。留郎更赋多情曲,直欲豪华将杜坛。

94

邢州咏怀次少陵自京赴奉先韵

作者:王戬(清代)

邢州咏怀次少陵自京赴奉先韵,清代,王戬,

我生天壤间,赋性苦迂拙。清时慕王贡,讵敢说稷契。

一编抱膝吟,辄拟向空阔。倦起出户牖,寓目江天豁。

速化讵无术,妄念颇执热。窃谓科名中,亦可奋伟烈。

每望通籍者,如星欲附月。棘闱一逐队,誓与性命诀。

蹉跎竟无成,资身百凡缺。彼苍何荼毒,更尔衣食夺。

老亲丘壑志,胡为遭斗穴。祸机发强弩,凶波翻溟渤。

相依颂系来,难辞公卿谒。恶名幸逃免,奔走双骭没。

五载一敝裘,脱落类旄节。厚颜对时辈,戒门或被绝。

驱车身万里,饮泣肠寸裂。因归蓬筚内,息影咏明发。

华发映青袍,长年共愁结。篮舆病可御,仙潜指嵽嵲。

倾耳谷鸟幽,徐步石径滑。菽水尽欢欣,歌声殷击戛。

北窗隔戎马,恍游怀与葛。木叶落洞庭,寒风吹裋褐。

饥驱不暇懒,岁暮且复出。箧间世务书,欲上苍龙阙。

举家挥泪送,尚冀涸辙活。割爱就畏途,所遇无故物。

烟尘汝阳道,有情皆懔栗。村落春不生,鬼瞷悬罄室。

夜眠进新炊,蔬齑杂死质。十日抱杞忧,中原怕萧瑟。

万人饱草木,安望千头橘。汉廷免租诏,霈泽到白骨。

劝籴并发粟,新恩口争述。除夕渡大河,气象回异辙。

试临广武望,巨灵蹠突兀。太行亘长云,华彝无断折。

淇澳森呼汹,漳流搅勃窣。停骖问邢州,代马翻恋越。

邑宰有行役,泥涂耻谁雪。公子蒙招邀,慰我思若渴。

自古患难交,圣贤贵有卒。未知主人意,背客潜悲咽。

整衣盼京洛,未往心屡折。待诏满金门,兹行戒仓卒。

崇高卵易压,羁旅檀可伐。思倚数钜公,清言霏玉屑。

欲嫁惜娉婷,不见厕养卒。南国愧妇女,芣苡闲采掇。

36

望春宋公第

望春宋公第,宋代,毕仲游,

宋公池馆旧相招,人比青松更后凋。但怪麒麟犹素壁,不知祥凤已丹霄。

宾筵揖让虽分散,儒馆风流未寂寥。不比填门并拥彗,百年才过即声销。

32

溪上值雨

溪上值雨,宋代,徐似道,

行到溪光竹色间,客怀於此最相关。

无端一阵西风雨,不许从容坐看山。

52

葛溪

葛溪,宋代,许广渊,

樨川仙化后,溪以葛为名。水激翻空白,潭澄到底清。

山多晴倒影,雨过夜添声。月满寒光入,鱼龙患太明。

56

送陈叔方闽县丞

作者:戴栩(宋代)

送陈叔方闽县丞,宋代,戴栩,

两年湘岸听筹声,又向闽峰住冷厅。

可是初阶带朝籍,己闻独荐起斋铃。

秋边梧叶无风下,旱后苗根一雨青。

客路方新世路熟,莫将彩笔斗英灵。

93

锦钱馀笑 其二十

锦钱馀笑 其二十,宋代,郑思肖,

昔者所读书,皆已束高阁。只有自是经,今亦俱忘却。

时乎歌一拍,不知是谁作。慎勿错听之,也且用不著。

87

赠表兄赛景初

赠表兄赛景初,元代,丁鹤年,

萧条门巷旧王孙,旋写黄庭换绿尊。富贵傥来还自去,只留清气在乾坤。

40

题探源

题探源,明代,湛若水,

君家在宝潭,潭中有真源。若欲求至宝,更窥九层渊。

28

早春答吴二彦家

早春答吴二彦家,明代,郑学醇,

茸茸新绿上兰苕,候转东风淑气饶。采笔尔应千象纬,白头吾且醉春宵。

求丹有诀探灵胜,置驿无心到市朝。圣世尽收天下士,筑台何但数燕昭。

40

丙午孟冬黎寇窃发吴训术自病中见寄因避难航海遂和

作者:郑瑛(明代)

丙午孟冬黎寇窃发吴训术自病中见寄因避难航海遂和,明代,郑瑛,

故人卧疾近如何,赖有诗怀祗自磨。苏子加餐须努力,沈郎多病愧吟魔。

半生别业经残燹,万里还家备走舸。风景年来倍萧索,枕间清梦已无多。

4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