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饷酒

作者:陆游(宋代)

忘忧自古无上策,欲饮家贫酒杯迮。

今朝鹊喜报远饷,未坼赤泥先动色。

鱼长三尺催脍玉,巨蟹两螫仍斫雪。

勿言地僻少过从,清风明月俱吾客。

驱除二竖走三彭,零落眼花生耳热。

陶然酣卧听松声,媿尔公卿足忧责。

5

诗文译文

忘忧自古无上策,

欲饮家贫酒杯迮。

今朝鹊喜报远饷,

未坼赤泥先动色。

鱼长三尺催脍玉,

巨蟹两螫仍斫雪。

勿言地僻少过从,

清风明月俱吾客。

驱除二竖走三彭,

零落眼花生耳热。

陶然酣卧听松声,

媿尔公卿足忧责。

诗文简析

《石洞饷酒》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

诗文赏析

诗词的开头,作者表达了忘却忧愁是自古以来最好的策略,意味着他希望通过饮酒来排遣忧愁。然而,他的家境贫寒,只能喝着家里的廉价酒。然而,今天早晨,喜鹊传来了远方送来的美酒,这让他高兴不已。他说这酒还没有打开,但红色的泥土已经开始变色,这是因为他内心的喜悦已经溢出。

接下来,作者用鱼和蟹的比喻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说鱼长到三尺就催促着被切成薄片的玉石,而巨蟹的两只螯还在斩击着雪花。这里的意思是,他的心情如此喜悦,以至于他感觉自己能够做到不可能的事情。

作者告诫读者不要说这个地方偏僻,缺少过客。因为他在这里有清风和明月相伴,他觉得自己已经是最好的客人了。

然后,作者描述了他驱赶走了两个讨厌的人,而又迎来了三个好友。这里的“二竖”和“三彭”可能是指具体的人名,也可能是泛指讨厌的人和好友。他感到自己的眼睛有些花了,耳朵也有些发热了,这是因为他过于兴奋和激动。

最后,作者陶醉地躺下来,倾听松树的声音。他自嘲地说,他这样安逸自在,让那些公卿们都感到羞愧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态和对忘却忧愁的追求。他通过描述自己的喜悦和心境,表达了对清风明月的喜爱和对繁琐世事的超脱。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其他诗经

摘芳词·莺声寂太平时

摘芳词·莺声寂太平时,近现代,宋一鸿,

良夜迢迢低玉绳,望双星。罗衣偷卸若为情,细叮咛。

拗住银钩红烛背,悄无声。是何意态意怦怦。问卿卿。

52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五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五,宋代,汪元量,

销金帐下忽天明,梦里无情亦有情。

何处乱山可埋骨,暂时相对坐调笙。

25

和韩答张辙寄曹梦良

和韩答张辙寄曹梦良,宋代,王十朋,

故旧别云久,话言犹未聆。岁暮念愈剧,宵长梦形频。

忆昔始倾盖,相看俱妙龄。参乎方越席,鲤也才趋庭。

乐泮共采藻,泛江同食萍。玄深探羲画,狂妄窥麟经。

端能辨箕荄,未省分雷霆。卷帙发晨架,膏油燃夜棂。

君才富八斗,我字识一丁。轻愿苦窘幅,高屋钦建瓴。

低头愿为愈,割席终惭宁。结游指寥廓,约泛航清泠。

骥足骋天骏,鳌头缗海腥。涂远困尘鞅,棹回阁寒汀。

壮怀誓白水,愤气干青冥。孤屿散形影,双溪隔沧溟。

耿耿月遥共,悠悠门独扃。论文忆李白,对酒怀刘伶。

乡校鼓沂瑟,颂章赓鲁駉。濯暑振风袂,破寒操雪舲。

胜游仿栗里,雅会脩兰亭。瓶罄沽瓮蚁,烛残照囊萤。

猖狂却大雅,酩酊还独醒。槐市忽飞诏,英才先振翎。

短檠歌慷慨,长剑磨晶荧。旧耻雪赤壁,奇功收井陉。

高价压群玉,新文丽繁星。乡闾借光艳,庠序资仪刑。

随群袍暂白,唾手衫当青。残生适孤苦,举足方伶俜。

文房泣遗泽,座右悲先铭。犬马不填壑,凫鹥卒同泾。

射缟服彊箭,撞钟施寸筳。惟求免场屋,讵望扬王庭。

师旋约奏凯,案就期脱囹。势屈战徒力,命奇文不灵。

秋翼困燕雀,春苗害蟊螟。日念返桑梓,愿言和鸾铃。

溪山有偕隐,风雨无独听。悬崖踏苍翠,怪石穿珑玲。

豹闲眠雾窟,鸟倦栖云屏。世情自翻覆,交态长芳馨。

岁时觉荏苒,咫尺如飘零。盈亏屡瞻桂,开落频观蓂。

欲去废负米,念来方祝蛉。何时掺子手,一笑空吾瓶。

注目杳云雁,缄书附原鸰。鄙吝伫涤胃,钝顽资发铏。

得得戒徒驭,迟迟趋阙廷。犹胜炙手辈,奔走趋公厅。

26

杏花天(杏花)

杏花天(杏花),宋代,高观国,

玉坛消息春寒浅。露红玉、娇生靓艳。小怜鬓湿燕脂染。只隔粉墙相见。
花阴外、故宫梦远。想未识、莺莺燕燕。飘零翠径红千点。桃李春风已晚。

55

【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滔

【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滔,元代,周文质,

过多景楼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咏蟠梅

梨雪旋绕东风,谁屈冰梢,怪压苍松?绿萼含香,枯根层结,春信重封。清味远嫌蝶妒蜂,老枝寒舞凤蟠龙。夜月朦胧,疏蕊纵横;瘦影交加,碎玉玲珑。

二色鞋儿

轻摇环佩丁东,半露新荷,半掩芙蓉。花柳些些,霞绡点点,锦翠弓弓。绿绫扇轻拈落红,茜萝尖微印苔踪。心恨难通,裙底鸳鸯,出落雌雄。

78

【中吕】粉蝶儿 怨别画阁萧

【中吕】粉蝶儿 怨别画阁萧,元代,陈克明,

怨别

画阁萧疏,那里也玉堂人物,间别来音信全无。拆鸾凰,分莺燕,生离开比目。闷恹恹瘦损肌肤,粉慵施朱唇懒注。

【醉春风】这些时缕带尽了三分,罗裙掩过半幅。临行时曾说几时回,我与你数,数。去时节正遇着春分,回来时必然夏至,到如今又过了秋暮。

【醉高歌】更阑香冷金炉,夜静灯残画烛。今宵有梦归何处,那里也吹箫伴侣?

【红绣鞋】愁寂寞萦牵肠肚,病恹恹瘦损了身躯,则我这鬓云松意懒甚时梳。茶饭上无些滋味,针指上减了些工夫,尘蒙了七弦琴冷了雁足。

【普天乐】意徘徊,心忧虑。知他在科场应举。翰院迁除?峥嵘在画阁中,显耀在兰堂处。闪的人冷冷清清捱朝暮,想薄情负我何辜?扑籁籁两行泪珠,闷恹恹九分病苦,气丝丝一口长吁。

【上小楼】也是我今生分福,多管是前生合注。那里也画眉张敞,掷果潘安,傅粉平叔?不弱如待月张生,偷香韩寿,谒浆崔护?则我这孤辰运命该天数。

【幺篇】愁和闷眼倦升,闷和愁眉怎舒?愁的是情思昏昏,神魂飘荡,鬼病揶揄。闷连着华狱三峰,巫山十二,黄河九曲,则我这骨捱捱命归泉路。

【十二月】四时景光阴迅速,更和这秋景萧疏。疏剌剌风摇翠竹,淅零零雨洒苍悟。画檐间玎玎当当铁马,戍楼中滴滴点点铜壶。

【尧民歌】呀,我恰才望夫山上问个实虚,他可在竹林寺里寄情书?多管在秦楼谢馆笑欢娱,柳陌花街恋娇姝。踌橱,薄情忒狠毒,因此上扯碎了姻缘簿。

【耍孩儿】赶苏卿何处双通叔?到做了三不归离魂倩女。想当日碧桃花下风鸾雏,山和水阻隔着万里程途。山隐隐绕天涯怎觅青鸾信?水茫茫淹海角难寻锦鲤书,两般儿无归路。桃源洞墨云荏苒,武陵溪烟水模糊。

【一煞】身似水上萍,命如风内烛,月初圆又被阴云布。蓝桥下水波涛万丈浸了海峤,袄庙火烈焰千层接着太虚,两桩儿本是无情物。玉簪折何时再接,冰弦断甚日重续?

【尾声】汉相如有朝归故乡,卓文君多曾亲见睹?一星星自把衷肠诉。将我这受过的凄凉慢慢的数。

6

寄兴 其一

寄兴 其一,宋代,戴复古,

长愿如人意,一生无别离。妾当年少日,花似半开时。

2

春晚久雨排闷

作者:陆游(宋代)

春晚久雨排闷,宋代,陆游,

积雨暗村墟,幽居杂鼀蚓。

泥潦欲升阶,几席或生菌。

壮年多重膇,况我抱宿疢;下床蹑高屐,顾影辄自哂。

客来入我户,亦复为叹悯。

胡不徙高原,再拜谢不敏。

98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作者:杨炯(唐代)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唐代,杨炯,

此地倾城日,由来供帐华。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原野烟氛匝,关河游望赊。白云断岩岫,绿草覆江沙。
诏赐扶阳宅,人荣御史车。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

38

送李廓侍御赴剑南

送李廓侍御赴剑南,唐代,顾非熊,

鸟道见狼烟,元戎正急贤。图书借朋友,吟咏入戈鋋。
山色城池近,江声鼓角连。不应夸战胜,知在檄蛮篇。

30

耒阳杜工部祠堂

作者:徐介(唐代)

耒阳杜工部祠堂,唐代,徐介,

手接汨罗水,天心知所存。固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
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消凝伤往事,斜日隐颓垣。

19

官舍早梅

作者:张谓(唐代)

官舍早梅,唐代,张谓,

阶下双梅树,春来画不成。晚时花未落,阴处叶难生。
摘子防人到,攀枝畏鸟惊。风光先占得,桃李莫相轻。

38

寄来鹤亭主人

作者:虞集(元代)

寄来鹤亭主人,元代,虞集,

德清旧馆何时到,雨后春泉定满池。绿字久无弘景信,紫苔应长少霞碑。

数峰烟树天垂野,千顷鸥波雨散丝。海内交游多老去,为谁溪上放船迟。

63

送徐照还旧山

作者:徐玑(宋代)

送徐照还旧山,宋代,徐玑,

城闉多汨没,宜尔向村居。

蔬茹餐僧饭,香茶读古书。

秋潮侵岸满,晓月带星疏。

相送未相忆,相期同荷锄。

80

唐兴寺怀孟东野

作者:赵蕃(宋代)

唐兴寺怀孟东野,宋代,赵蕃,

蔷薇虽是后人栽,一度春风一度开。

绝怜东野归何处,无复花前把酒来。

25

赠别欧阳全真三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赠别欧阳全真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

几日暄寒候,浑如到岭南。岑岑无药疗,愦愦祇书耽。

雨止隅仍漏,鸢飞潦政涵。君来得披豁,万里散晴岚。

82

秋晴

作者:刘敞(宋代)

秋晴,宋代,刘敞,

浮飙解重阴,白日丽青天。凛凛秋气肃,萧萧风景鲜。

脂车驾我马,览物往于田。幽兴未能尽,中途复来旋。

古人不可及,独往秖自怜。岂若偃吾室,优游以忘年。

8

月夜闻唱歌

作者:刘敞(宋代)

月夜闻唱歌,宋代,刘敞,

满城明月中宵白,淮南唱歌如淮北。春风忽起高入云,馀声却下盘阡陌。

南音俚曲自相知,时复一笑情熙熙。谁道幽兰白雪好,只见独谣应独悲。

87

有怀黄元声时闻在建上诗中所记建上旧游也

作者:朱松(宋代)

有怀黄元声时闻在建上诗中所记建上旧游也,宋代,朱松,

积雨山城久卧痾,起看横港涨晴波。空馀九尺须眉好,奈此一樽风月何。

怀抱故人长在念,经行佳境想重过。东溪回首醉眠处,为问红蕖何许多。

52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四望亭

作者:苏颂(宋代)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四望亭,宋代,苏颂,

高亭春望思无穷,千里人烟指顾中。

比屋如云浓被野,颐颐醇俗乐时丰。

1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