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晴

作者:陆游(宋代)

万瓦新霜白,一窗朝日晴。

破裘身亦暖,细字眼犹明。

耄喜谵谆语,衰常踸踔行。

登封书不草,力穑报时平。

50

诗文译文

万瓦新霜白,一窗朝日晴。

破裘身亦暖,细字眼犹明。

耄喜谵谆语,衰常踸踔行。

登封书不草,力穑报时平。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早晨,霜白的世界中透过一扇窗户射入了温暖的朝阳。诗人身上的破旧皮袍也感到温暖,他的视力依然敏锐。尽管年老衰弱,但他依然喜欢和他人交流,行走时也保持着稳定。他不草率地写信,力求平稳地度过时光。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早晨景象,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态度。诗中的\"万瓦新霜白\"形象地描绘了大地上覆盖着一层洁白的霜,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而\"一窗朝日晴\"则展示了朝阳透过窗户的光景,给人一丝温暖和希望。诗人身上的破裘虽然破旧,但在朝阳的照射下也感到温暖,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温暖的渴望。诗中的\"细字眼犹明\"表明诗人的视力依然敏锐,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细节的关注。诗人耄耋之年仍然喜欢和他人交流,行走时也保持着稳定,这展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待事物认真负责的态度,他不草率地写信,力求平稳地度过时光。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平稳安宁的追求,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其他诗经

哭稚女雁 其一

哭稚女雁 其一,清代,屈大均,

当年设帨雁门关,代北诸军尽解颜。共道榆林飞将种,明驼莫载木兰还。

23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 其十五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 其十五,明代,唐顺之,

君侯生长在炎洲,塞外层冰草木愁。祗怜军士犹寒色,腊尽辕门不御裘。

65

己亥杂诗 其一二九

己亥杂诗 其一二九,清代,龚自珍,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雠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86

【中吕】普天乐 维扬怀古

【中吕】普天乐 维扬怀古,元代,汤舜民,

问扬州萦怀抱,城开锦绣,花弄琼瑶。红楼百宝妆,翠馆千金笑。一自年来

烟尘闹,月明中声断鸾箫。绝了信音,疏了故旧,老了英豪。金陵怀古

问钟陵纷纷事,衣冠似古,风物随时。台空江自流,风去人不至。晋阙吴宫

梁王寺,费古今多少诗词。山围故国,歌残玉树,香冷胭脂。姑苏怀古

问姑苏繁华地,曾闻鹿走,谩说乌栖。黄金销范蠡身,花露滴西施泪。一代

英雄如昨日,卧麒麟高冢累累。长洲野草,孤城流水,古殿残碑。钱塘怀古

问钱塘西湖路,几番有梦,十载无书。柳边苏小家,花下逋仙墓。总是当年

题诗处,料应来满目荒芜。亭台拽塌,笙歌静悄,风物萧疏。别友人往陕西

有志在诗书,无计堪犁耙。十年作客,四海为有。休言许劭评,不买君平卦。

望长安咫尺青云下,路漫漫何处生涯。知他是东陵种瓜,知他是新丰酒,知他

是韦曲寻花。友人为人所诬赶杭

袖拂瘐公尘,人上杨朱路。襟怀磊块,囊橐萧疏。应门无三尺童,倚闾有七

旬母。锦笺题到关情处,真乃是一般愁一样嗟吁。去则去沧波中白鸥念侣,想则

想瑶台畔青鸾寄语,盼则盼碧天边紫凤衔书。送友回陕

书剑不求官,萍水常为客。嫌的是骑驴灞桥,喜的是走马章台。生来解佩心,

捏尽看花怪。短帽轻衫春风外,等档间袖得香来。青门绮陌,花营锦寨,谁不知

宋玉多才?送人迁居金陵

昨日武林春,明日阳关晚。鲲鹏路远,鸥鹭盟寒。羞将鲁酝斟,笑把吴钩看。

一札征书休辞惮,赤紧的五云深咫尺天颜。头颅未斑,功名莫懒,富贵何难!眼

落处是田园,脚到处为乡党。须开笑口,休断情肠。春风朱雀桥,夜月乌衣巷。

恰便是离却人间居天上,更三般儿绝胜钱塘:瞻九重乾坤荡荡,看六市人烟穰穰,

听五更珂锵锵。

芳草短长亭,流水东西渡。满怀怅怏,举步趑趄。非酬击楫歌,不献凌云赋。

地阔天高金陵路,有纶竿何处无鱼。说甚么光阴迅速,愁甚么云山间阻,问甚么

松菊荒芜。送丁起东回陕(斯人学煅炼)

玉立照青春,金匮消白日。调和内景。运化玄机。虽无胶漆情,还有醇醪味。

执手河梁君须记,再相逢何处追随。知他在华阳武夷?知他在丹山赤水?知他在

玄圃瑶池?

26

次韵柳子玉二首 纸帐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柳子玉二首 纸帐,宋代,苏轼,

乱文龟壳殳细相连,惯卧青绫恐未便。

洁似僧巾白氎布,暖于蛮帐紫茸毡。

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

但恐娇儿还恶睡,夜深踏裂不成眠。

49

叶参兵部知湖州

作者:韩琦(宋代)

叶参兵部知湖州,宋代,韩琦,

乡郡分符兔刻银,彯缨清晓别枫宸。驷车归邸夸新绶,鹤表还家谢故人。

度日客樽盈若酒,经春诗笔赋汀蘋。编民应久歌来暮,棠树成阴即旧邻。

32

挽刑部王侍郎诗二首 其一

作者:汪藻(宋代)

挽刑部王侍郎诗二首 其一,宋代,汪藻,

诏跸南来首赐环,清名谁不仰高山。独操廷尉平反柄,徐步文昌侍从班。

曾子哀矜情得后,皋陶明允罪疑间。中朝正赖公持议,那得超然便不还。

11

三月三十日余有章贡之役陈明叔严从礼载酒见饯于白泉张伯永继至

作者:赵蕃(宋代)

三月三十日余有章贡之役陈明叔严从礼载酒见饯于白泉张伯永继至,宋代,赵蕃,

相从数月间,已复两为别。此身竟何有,百年终是客。

近役不隔州,音问可络绎。江南虚成市,白泉强名刹。

何劳共追饯,令我滋不悦。觞行期月上,月上尊已侧。

我卧四壁空,君归度舟阔。

21

生槐

作者:刘敞(宋代)

生槐,宋代,刘敞,

苒苒庭下槐,苍苍山中桧。臭味久矣殊,荣枯莫相待。

胡为寓形生,曾不异风概。擢干初无根,交阴忽成籁。

死生诣胶漆,幼壮姿姿态。本同非不佳,末异终恐害。

吾意造化巧,淫乐为狡狯。玩此三公才,比之女萝辈。

不然世俗薄,苟合耻刚介。妄彼特立姿,乐附柔弱类。

谁能极物理,且以嘲大块。陶冶如吾言,庸庸亦何怪。

75

范仲山以涧谷居自号为赋二首 其一

范仲山以涧谷居自号为赋二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山林朝市两相忘,寂寂幽居兴味长。雨过竹侵书帙净,风轻花落砚池香。

三杯卯酒醉未醉,一枕午窗凉更凉。人境结庐元不俗,渊明何必定柴桑。

83

又口占小诗五首

作者:李壁(宋代)

又口占小诗五首,宋代,李壁,

归传匆匆一过家,驿亭回首见梅花。

绝知天汉朝宗近,去去方乘犯斗槎。

36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 其十二

作者:陆佃(宋代)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 其十二,宋代,陆佃,

阿谁莲步拟搀先,相见从他次数偏。曾学驻颜知药喜,免教渝约问蓍圆。

春风省识非平日,昏雾中看类老年。闻说上林今更好,一如尧禹旧时天。

53

临江仙 西山同钦叔送溪南诗老辛敬之归女儿

临江仙 西山同钦叔送溪南诗老辛敬之归女儿,元代,元好问,

自笑此身无定在,风蓬易转孤根。羡君归意满离尊。眼中茅屋兴,稚子已迎门。回首对床灯火处,万山深裹孤村。故人天末赋招魂。新诗凭寄取,憔悴不须论。

13

秋日和张温仲韵二首 其二

作者:蔡圭(金朝)

秋日和张温仲韵二首 其二,金朝,蔡圭,

照水疏林万木苍,迎轩爽气一襟凉。有时独听溪舂坐,无事方惊昼景长。

云薄西山聊隐见,烟横白鸟去微茫。可怜骑省多秋思,拘士安能识大方。

88

雪中李世贤招观东坡清虚堂诗真迹

作者:吴宽(明代)

雪中李世贤招观东坡清虚堂诗真迹,明代,吴宽,

茫茫巨海流银沙,光分民舍并官衙。

诗人说诗等说法,四坐缤纷天雨花。

寥寥小巷绝人迹,谁肯柱杖过吾家。

曲中合沓失《朱鹭》,谷口联翩多白鸦。

青葱摇落上林苑,一夜乱缀琼瑶葩。

故人相送定石炭,恶客好饮惟江茶。

清晨忽报有苏墨,折简邀看门频挝。

形疑虾蟆似曾压,技痒虮虱谁为爬。

料知刻本来广右,醉笔漫灭犹堪嗟。

坐当大雪发长笑,新酒正热浮红霞。

69

冬夜遣闷三首呈吴少槐吏部 其三

作者:卢楠(明代)

冬夜遣闷三首呈吴少槐吏部 其三,明代,卢楠,

钟鼓何相报,欢呼促警齐。仗严妨落月,柝罢净鸣鸡。

计过疑疏阔,才轻敢怨携。汉庭循吏在,何必叹羁栖。

71

林泉夏日遣兴 其一

林泉夏日遣兴 其一,明代,林廷玉,

长松覆云盖,蒲叶青以舒。晴光浮帘栊,晓日涵窗虚。

空中罕人迹,数鸟鸣庭除。轩冕岂不贵,耽此山野居。

三十功名路,梦境多忧虞。偶得尘鞅脱,方寸乃裕如。

山翁隔竹篱,酒熟招我胥。团团白玉盘,满贮菖蒲菹。

一醉忘身世,宁复论其馀。

54

小诗代启通谢南北祝寿诸贤

小诗代启通谢南北祝寿诸贤,明代,湛若水,

定超六合到生生,贤哲三千祝永龄。短世息存吾守一,乾坤不管共清宁。

74

已及首夏遂尔寻春与诸同志游胜泉寺时春花已罢遂观源泉怅然啸歌偶而成韵

已及首夏遂尔寻春与诸同志游胜泉寺时春花已罢遂观源泉怅然啸歌偶而成韵,明代,湛若水,

人生百年内,仅有百回春。若遭万日劫,倏忽成灰尘。

古人爱春光,可以怡心神。是春无内外,天地为一身。

何哉浴沂子,暮春六七人。我游坐迟暮,不见春花妍。

大夏草木盛,生意瀰乾坤。何以瀰乾坤,四时本同原。

吾以观源泉,啸歌人不闻。

56

木鱼声

木鱼声,明代,赵完璧,

僧鱼声度晚烟青,索寞松廊徙倚听。缓急自随仙梵落,迢遥已觉睡魔醒。

风前暗点愁城破,月下从教欲海惺。清味空门今不厌,禅关何处好传经。

5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