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闻庭树鸦鸣有感

作者:陆游(宋代)

鸟鹊栖我庭,将旦辄散去;此岂厌所栖,亦以饮啄故。

一饥能驱人,扰扰无晨暮;不然亦已矣,岂乐尘土污。

我有茆三间,自少鲜外慕,力耕自足食,鸡豚亦可具。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

六年枫林下,不知岁月度。

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

醉归每自笑,不负此芒屦。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

秋风送片帆,更上剡溪路。

18

诗文译文

鸟鹊栖我庭,将旦辄散去;

此岂厌所栖,亦以饮啄故。

一饥能驱人,扰扰无晨暮;

不然亦已矣,岂乐尘土污。

我有茆三间,自少鲜外慕,

力耕自足食,鸡豚亦可具。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

六年枫林下,不知岁月度。

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

醉归每自笑,不负此芒屦。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

秋风送片帆,更上剡溪路。

诗文简析

《晚闻庭树鸦鸣有感》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晚上听到庭院里乌鸦的叫声所引发的感慨。

诗文赏析

鸟鹊栖我庭,将旦辄散去;

此岂厌所栖,亦以饮啄故。

一饥能驱人,扰扰无晨暮;

不然亦已矣,岂乐尘土污。

我有茆三间,自少鲜外慕,

力耕自足食,鸡豚亦可具。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

六年枫林下,不知岁月度。

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

醉归每自笑,不负此芒屦。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

秋风送片帆,更上剡溪路。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庭院里乌鸦的感慨。乌鸦栖息在作者的庭院中,每天早晨一到,它们就飞散而去。作者认为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厌倦了这个地方,而是因为它们需要觅食。作者觉得人也是如此,一旦饥饿来袭,就会扰乱人的生活,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但即使没有饥饿的困扰,人们也不会满足于平庸的生活,不愿意沉溺于尘世的污浊。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自己的生活情况。他有三间简陋的茅屋,从小就渴望离开这个地方,向往外面的世界。他靠自己的努力耕种来维持生计,可以自给自足,也能养鸡养猪。尽管晚上有时会因为工作而错过召唤,但他像兔子一样快速奔跑回家。在枫林下度过了六年,却不知道岁月如何流逝。尽管身体已经残破,但他依然能够强健地走遍山野,沿途畅饮美酒。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常常自嘲笑自己,觉得自己没有辜负这双草鞋。

作者一生都热爱追求离尘的生活,即使年老,仍然希望能够实现这个愿望。秋风送走了片帆,他更加坚定地踏上了剡溪之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境况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自由生活的执着追求。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其他诗经

诗偈 其一五九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五九,唐代,庞蕴,

尘六门前唤,无情呼不入。二彼总空空,自然唇不湿。

从此绝因缘,葛五随缘出。惟有空寂舍,圆八同金七。

52

【双调】风入松

作者:商衟(元代)

【双调】风入松,元代,商衟,

嫩橙初破酒微温,银烛照黄昏。玉人座上娇如许,低低唱白雪阳春。谁管狂风过处,那知瑞雪屯门。

【乔牌儿】画堂更漏冷,金炉篆烟尽。厮偎厮抱心儿顺,百年姻两意肯。

【新水令】晓鸡三唱凤离群,空回首楚台云褪。枕上欢,霎儿恩。漏永更长,怎支持许多闷?

【搅筝琶】萦方寸,两叶翠眉颦。万想千思,行眠立盹。半世买风流,费尽精神。呆心儿掩然容易亲,吃不过温存。

【离亭宴煞】客窗夜永愁成阵,冷清清有谁存问?汉宫中金闺梦断,秦台上玉箫声尽。昨夜欢,今宵恨,都只为风风韵韵。相见话偏多,孤眠睡不稳。暮云楼阁景萧疏,秋水泛萍湖。几双鸣鹭蒹葭浦,昏鸦噪争宿林木。锁闲愁朱扉半掩,约西风绣帘低簌。

【乔牌儿】倦将鸳被舒,愁把黛眉蹙。戍楼寒角声凄楚,引初更催禁鼓。

【新水令】夜深香烬冷金炉,对银釭甚娘情绪。和泪看,寄来书。诉不尽相思,尽写做断肠句。

【搅筝琶】心怞忬,刚道不思虑。除饮香醪,醉时节睡足。但合眼见他来,欲语从初。言不尽受过无限苦,恰欲待欢娱。

【离亭宴煞】秋声儿也是无情物,忽惊回楚台人去。酒醒时鸾孤凤只,梦回时枕剩衾余。塞雁哀,寒蛩絮,会把离人对付。翠竹响西风,苍梧战秋雨。

44

春旱天多风赠深甫

作者:刘敞(宋代)

春旱天多风赠深甫,宋代,刘敞,

春旱天多风,十步不见人。自非势利役,谁肯轻出门。

我亦闭户居,寂寞卧晏温。叹息中庭花,散随扶摇翻。

百芳半摧折,白日或翳昏。安得超尘埃,高乘云雷奔。

壮心更激烈,中热生肺肝。愧君忧陋巷,眷眷迂轻轩。

高论清我怀,忽然失冥烦。

89

霖雨诗

作者:曹毗(魏晋)

霖雨诗,魏晋,曹毗,

洪霖弥旬日,翳翳四区昏。紫电光牖飞,迅雷终天奔。

63

有酒失于虔州陆郎中肱以诗谢之

作者:崔橹(唐代)

有酒失于虔州陆郎中肱以诗谢之,唐代,崔橹,

醉时颠蹶醒时羞,曲糵推人不自由。叵耐一双穷相眼,不堪花卉在前头。

85

享太庙乐章。大成舞

作者:魏徵(唐代)

享太庙乐章。大成舞,唐代,魏徵,

周穆王季,晋美帝文。明明盛德,穆穆齐芬。
藏用四履,屈道参分。铿锵钟石,载纪鸿勋。

81

杂曲歌辞。悲哉行

作者:鲍溶(唐代)

杂曲歌辞。悲哉行,唐代,鲍溶,

促促晨复昏,死生同一源。贵年不惧老,贱老伤久存。
朗朗哭前歌,绛旌引幽魂。来为千金子,去卧百草根。
黄土塞生路,悲风送回辕。金鞍旧良马,四顾不出门。
生结千岁念,荣及百代孙。黄金买性命,白刃仇一言。
宁知北山上,松柏侵田园。

13

送客

作者:胡宿(宋代)

送客,宋代,胡宿,

秋意不自适,况复登河梁。眷言送归客,徙倚见斜阳。

杂佩解席上,斑骓嘶路傍。风云感素节,弦管思清商。

菊残馀老蕊,蕙晚非新香。何以致叩叩,临行持一觞。

44

蜀葵

作者:韩琦(宋代)

蜀葵,宋代,韩琦,

炎天花尽歇,锦绣独成林。不入当时眼,其如向日心。

宝钗知自弃,幽蝶或来寻。谁许清风下,芳醪对一斟。

93

刘泾州以所得李士衡观察家宝砚相示与圣俞玉汝同观戏作此歌

作者:刘敞(宋代)

刘泾州以所得李士衡观察家宝砚相示与圣俞玉汝同观戏作此歌,宋代,刘敞,

李侯宝砚刘侯得,上有刺史李元刻。云是天宝八年冬,端州东溪灵卵石。

我语二客此不然,天宝称载不称年。刺史为守州为郡,此独云尔奚所传。

两君卢胡为绝倒,嗟尔于人几为宝。万事售伪必眩真,此固区区无足道。

57

峨眉山廨

峨眉山廨,宋代,赵汝回,

褐衣蔬食苦吟身,肌骨虽清鬓雪新。

栗里未营三亩宅,桃源已过一年春。

也知官职难痴望,化得妻儿不谇贫。

别写新诗寄乡友,峨眉山下独间人。

39

自荆入沌至鄂凡十日沌中

自荆入沌至鄂凡十日沌中,宋代,员兴宗,

长芦冲短芦,挽船如挽车。

一缕江摇天,萦带千里馀。

时焉忽断岸,依依见幽居。

试问居者谁,此地家焉如。

居十顾我笑,官何问之愚。

一生宅莽苍,岂觉城市娱。

出户舟为步,入户羹为鱼。

田牧我有时,牛羊与之俱。

但愿秔稻丰,俯仰无所须。

山河总白日,城市仍丘墟。

我兴愧其言,劳生叹囚拘。

因笑永民鼠,人大长狙狙。

35

春日田园杂兴五首 其一

春日田园杂兴五首 其一,宋代,陈希声,

香红眩眼缬蕤英,竹杖扶吟纵步行。桑眼蟆含青蕾小,麦须虾磔翠芒轻。

黄花菜圃午风软,绿水秧畦春野平。芳树几声鸠雨过,苍苍柳色弄烟晴。

84

次韵元夕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元夕 其一,宋代,韩淲,

烟月收微霭,春归柳色深。落梅还满眼,啼鸟独惊心。

醉熟醒何益,愁多梦亦侵。银花元夜句,犹记昔人吟。

9

杜季习游恒山谒府帅刘公辄次刘彦常韵作二诗送之 其一

杜季习游恒山谒府帅刘公辄次刘彦常韵作二诗送之 其一,宋代,沈与求,

勇往都忘去路难,胸吞螭虎气桓桓。吴头楚尾三年梦,塞北江南五月寒。

瘦马系门留我别,明珠携袖许谁看。书生自有西江量,何止能濡舌本乾。

66

运使李献甫有书云千山万水之间泥泞劳苦不可胜言者因以诗答之

作者:冯山(宋代)

运使李献甫有书云千山万水之间泥泞劳苦不可胜言者因以诗答之,宋代,冯山,

使车东按宕渠还,霖潦千山万水间。为把仁恩行郡国,肯教愁色到容颜。

高贤本为苍生起,良骥应无白日閒。从此促归天上去,翱翔鹓鹭紫宸班。

87

对猎

作者:宋祁(宋代)

对猎,宋代,宋祁,

黄山横骛晓成围,后骑萧萧万弩随。当路豺狼宜一发,不须回首问狐狸。

24

西苑诗十首 其五 龙舟浦

西苑诗十首 其五 龙舟浦,明代,文徵明,

列殿阴阴水窦连,汉家帝子有楼船。兰桡桂楫曾千里,锦缆牙樯忆往年。

汾水秋风空落日,隋堤杨柳漫青烟。今皇别有同民乐,不遣青龙漾碧川。

7

吴民叶韶荪

作者:海瑞(明代)

吴民叶韶荪,明代,海瑞,

闻说童谣有海龙,公来胼胝浚吴淞。孤忠独断群情靡,一凿能令万派从。

星殒海天光耿耿,月沉秋水色溶溶。应知仙梦游江上,千古烟寒锁曙钟。

53

与介繁广生小集波閒亭次和二首 其二

与介繁广生小集波閒亭次和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孤亭日暮迥生凉,雨浥池头绿正芳。道路驱驰过叱拨,尘埃洗濯拂干将。

公馀授简诗怀壮,醉后披襟语意长。词客几能经僻地,林园此夕有辉光。

9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