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怀东湖

作者:陆游(宋代)

罨画池边小钓矶,垂竿几度到斜晖,青苹叶动知鱼过,朱阁帘开看燕归。

岁晚官身空自闵,途穷世事巧相违。

边州客少巴歌陋,谁与愁城略解围?

4

诗文译文

罨画池边小钓矶,

垂竿几度到斜晖。

青苹叶动知鱼过,

朱阁帘开看燕归。

岁晚官身空自闵,

途穷世事巧相违。

边州客少巴歌陋,

谁与愁城略解围?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秋日垂钓东湖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情感表达,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困境。

首先,诗中的“罨画池边小钓矶”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湖边景象,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接着,作者提到“垂竿几度到斜晖”,暗示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诗中的“青苹叶动知鱼过,朱阁帘开看燕归”描绘了秋天湖面上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这里,作者通过观察鱼儿的动向和燕子的归来,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的困境和忧愁。作者提到“岁晚官身空自闵,途穷世事巧相违”,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失意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年纪渐长,官位却无所成就,生活的道路也逐渐走到了尽头。

最后两句“边州客少巴歌陋,谁与愁城略解围?”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他身处在边州,周围的人少,文化水平低下,无法找到知音,也无法解脱自己内心的忧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它展示了陆游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价值。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垂钓东湖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情感表达,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困境。

首先,诗中的“罨画池边小钓矶”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湖边景象,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接着,作者提到“垂竿几度到斜晖”,暗示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诗中的“青苹叶动知鱼过,朱阁帘开看燕归”描绘了秋天湖面上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这里,作者通过观察鱼儿的动向和燕子的归来,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的困境和忧愁。作者提到“岁晚官身空自闵,途穷世事巧相违”,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失意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年纪渐长,官位却无所成就,生活的道路也逐渐走到了尽头。

最后两句“边州客少巴歌陋,谁与愁城略解围?”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他身处在边州,周围的人少,文化水平低下,无法找到知音,也无法解脱自己内心的忧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它展示了陆游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价值。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其他诗经

山斋夏夜

作者:黎恺(清代)

山斋夏夜,清代,黎恺,

孤吟竟何待,坐久衣袂凉。不觉月华堕,但闻风露香。

残萤度高树,宿鸟栖丛篁。吾生本淡泊,触景兴弥长。

92

同散叟游龙井蒿老先至

同散叟游龙井蒿老先至,清代,陈曾寿,

灵湫昔龙幸,杰搆周岩阿。兵荒道场歇,寂寞稀游过。

前秋我适来,异境惊难摩。平林绚高岭,浓醉霜容酡。

升堂试泉茗,提汲烦头陀。碧潭泻澄流,泠然奏环珂。

55

行路难儗费昶

行路难儗费昶,清代,曹家达,

君不见,风吹朝华白日变,春愁如缕复如片。始妾自谓可君意,容光伯仲照阳燕。

流苏白玉香屑霏,葡萄海马精金鍊。衣袂压香囊,裙带双鸳鸯。

物物各殊异,要以永不忘。一朝见宠怜,当无生弃捐。

宓妃椒涂岂速化,陈王豆萁叹急煎。安得东风惜杨柳,从教脱絮飞上天。

兰膏粉黛常自弃,传红写翠为谁妍。长羡江淮尺半鱼,逍遥比目游深渊。

87

【越调】柳营曲 金陵故址

【越调】柳营曲 金陵故址,元代,查德卿,

临故国,认残碑,伤心六朝如逝水。物换星移,城是人非,今古一枰棋。南

柯梦一觉初回,北邙坟三尺荒堆。四围山护绕,几处树高低。谁,曾赋黍离离。江上

烟艇闲,雨蓑干,渔翁醉醒江上晚。啼鸟关关,流水潺潺,乐似富春山。数

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回头贪兔魄,失意放渔竿。看,流下蓼花滩。

44

【正宫】鹦鹉曲 寄故人和韵

【正宫】鹦鹉曲 寄故人和韵,元代,吕济民,

心猿意马羁难住,举酒处记送别那《梁父》。想人生碌碌纷纷,几度落红飞

雨。

【幺】瞬息间地北天南,又是便鸿书去。问多娇芳信何期?笑指到玉梅吐处。

朱颜绿鬓难留住,调弄了几拙讷的儿父。算光阴咫只风波,恍着暮晴朝雨。

【幺】怎禁他地久天长,睚不过暗来明去。望桃源雾杳烟迷,梦觉也玉人那

处。

20

题望云思亲图

作者:王翰(唐代)

题望云思亲图,唐代,王翰,

草铺平野树苍苍,游子登临倍感伤。鸿雁去边生客思,白云飞处望亲乡。

山遮故国身难越,水接遥天恨共长。何日得归盱水上,一樽春酒寿高堂。

3

同周晋仙夜宿

作者:高翥(宋代)

同周晋仙夜宿,宋代,高翥,

□□□□□□□,□□□□□□□。

更有诗人穷似我,夜深来共纸衾眠。

78

琵琶亭

作者:刘敞(宋代)

琵琶亭,宋代,刘敞,

江头明月琵琶亭,一曲悲歌万古情。欲识当时胁断处,只应江水是遗声。

22

韶石行

韶石行,宋代,郭祥正,

扁舟未下连虞滩,韶石罗列谁雕刓。化工有意露怪变,待彼虞舜来观玩。

泊舟登岸始远览,两峰直裂诸峰巑。青鸾低徊欲下饮,翠凤却舞抟修翰。

蛰龙钁雷怒奋角,帝子出震初峨冠。日光扑扑散金蕊,莲花透澈琉璃盘。

行衣十里仙雾湿,暝色一抹轻绡寒。我将仙崖想韶乐,北风忽变阴漫漫。

松摇长空吼万壑,溪走石脚淙惊湍。遗音自与天地响,听不以耳精神完。

重曈一去无复还,随风波兮陟云间。潇湘洞庭亦何有,竹上血泪千年斑。

九成不作至道息,纷纷后世畴能攀。登韶石兮情飘飘而未尽,饬彼柴车兮且将造乎苍梧九疑之深山。

16

陈文正

作者:岳珂(宋代)

陈文正,宋代,岳珂,

隆兴圣主临盛朝,元臣堂堂冠蝉貂。镇抚百度服天骄,九鼎安固屹莫摇。

凛然遗墨松后凋,美锦不裼璞不雕。百年攸熺均童妖,惜我乔木屈艾萧。

围棋赌墅意自消,后来伟迹何岧峣。我来郿坞鸟焚巢,乃见拱璧污脂膋。

卷藏再拜刻琰瑶,百花藩溷随飘飘。愿续洛谱从午桥,不问处所知春饶。

66

慧聚杂题 月华阁

作者:李乘(宋代)

慧聚杂题 月华阁,宋代,李乘,

依稀瑶径通云隙,藓石模糊数千尺。昂者如飞俯者驰,叠叠寒空翠光滴。

影高中逗日月辉,阴助草灵春不识。王屋壶中体浅深,来者增添爱山僻。

有人隐几每忘饥,姓名自愧樊中客。结庐纵拟续琴歌,却忆猿惊旧山侧。

56

苦阴

作者:吴光(宋代)

苦阴,宋代,吴光,

荒山乾没更节序,浊气拥地愁无边。

非烟非雾不见日,欲雨欲雪难为天。

84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十八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十八,宋代,方一夔,

文章不用世,毫端弄春妍。满听疑可采,蹑空若浮烟。

君尹西都日,琅琅贾董篇。如种田得谷,如凿井得泉。

子虚与大人,缥缈淩云仙。簜节病桑梓,不置巢边鸢。

问君取士意,取士当谁先。勿取春华艳,祇取秋柏坚。

20

次韵稼隐告归

次韵稼隐告归,宋代,方一夔,

我观大瀛海,天水二清廓。谁麾海若来,乐斗万蛟鳄。

风涛拍屯门,溃作无底壑。鬐鬣竖旂幡,牙角利椎凿。

血人不肯吐,安得留残啄。茫茫溯云槎,日夜失栖泊。

归涂三月粮,囊底馀圭勺。平生崒嵂气,磨淬去隅角。

案空萤已乾,匣闭龙不跃。故衣粘蜃气,未洗瘴雾恶。

尔来出白云,奔走乱车铎。有来證奇字,时扣草玄阁。

高棋固饶人,欲学苦无脚。惟君桑梓英,遇合长落落。

申旦首胥溪,险韵当离酌。勿为松菊挽,来占秋堂幕。

44

允迪遣书问讯并寄示与子我唱酬佳句猥及微踪辄用庐字韵为二诗以报嘉惠 其二

允迪遣书问讯并寄示与子我唱酬佳句猥及微踪辄用庐字韵为二诗以报嘉惠 其二,宋代,沈与求,

不从吏议污丹书,恩许怀章返故庐。投老有缘知分溢,排奸无术愧才疏。

胜流踊跃闻归棹,妙语吹嘘慰索居。怀望北辕心已折,忍将时事付轩渠。

3

送范百禄子功学士知谏院二首 其一

作者:冯山(宋代)

送范百禄子功学士知谏院二首 其一,宋代,冯山,

天庭高议破群奸,先帝曾将侍从班。谈笑一辞双阙去,缙绅遗恨十年间。

倾朝每忆刘蕡对,侧席才闻贾谊还。言责逡巡非久计,行看鸣玉上鳌山。

25

中秋对月忆伯仲

作者:胡宏(宋代)

中秋对月忆伯仲,宋代,胡宏,

人在西南分楚越,天转金风更凄切。

此时何事最关情,团圆独对中秋月。

63

行赆有礼辞之世子举陆贾事亹亹见爱谢绝以诗

行赆有礼辞之世子举陆贾事亹亹见爱谢绝以诗,宋代,李思衍,

缘玺南来奉玉音,九重恻怛为民深。

蜀人爰陆命如檄,越使何求陆贾金。

冰雪孤忠臣子事,乾坤生物帝王心。

从今但得天从欲,航海梯山岁岁深。

81

燕城

作者:吴澄(元代)

燕城,元代,吴澄,

燕络中原东北去,吴通上国古今奇。五千里外只如此,数百年来幸见之。

吊望诸坟吾有泪,击渐离筑世无知。西山绵亘三关险,日日毡车铁马驰。

32

张伯雨赠黄精

张伯雨赠黄精,元代,吾丘衍,

山中有灵草,乃云太阳精。况闻天老言,饵之可长生。

故人赤松意,分赠慰我情。玉津比玄芝,采采三秀英。

我愿服此久,飘然出寰瀛。绿发无秋霜,身如羽翰轻。

举臂入霄汉,丹台列高名。手把金芙蓉,与君游太清。

4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