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生憎上九关,诸公衮衮遂难攀。
面颜已老尘埃里,精力虚捐薄领间。
束带敢言趋玉陛,横戈犹忆戍天山。
新春自笑摧颓甚,鼓吹东风拜胙还。
虎豹生憎上九关,
诸公衮衮遂难攀。
面颜已老尘埃里,
精力虚捐薄领间。
束带敢言趋玉陛,
横戈犹忆戍天山。
新春自笑摧颓甚,
鼓吹东风拜胙还。
这首诗词描绘了陆游的自述和对时代的思考。陆游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无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
1.诗的题目《十二月二十七日祭风师归道中作》是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写作的,显示了陆游对这一时刻的重视和他对祭拜风师的虔诚之情。
2.第一句诗\"虎豹生憎上九关\"表达了陆游对困境和难关的感叹。\"虎豹\"象征着强大的敌对势力,\"上九关\"则代表着困难险阻。这句味着面对艰难局面,陆游倍感压力。
3.第二句诗\"诸公衮衮遂难攀\",\"诸公\"指的是朝廷官员,\"衮衮\"表示其权势显赫。这句诗抒发了陆游对官僚体制的不满和对官员的难以接近的感叹。
4.第三句诗\"面颜已老尘埃里\"表达了陆游对自己岁月流转和衰老的感慨。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历了很多风雨,面容已被尘埃覆盖,暗示了他在世事纷扰中的疲惫和无奈。
5.第四句诗\"精力虚捐薄领间\"表达了陆游对自己精力的衰竭和对境况的无奈。他感叹自己的精力已经消耗殆尽,处于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状态。
6.第五句诗\"束带敢言趋玉陛\"展现了陆游的胆识和对真理的追求。他敢于言辞直率地向玉帝陈述自己的观点,表达了他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
7.第六句诗\"横戈犹忆戍天山\"是对过去战斗经历的回忆。\"横戈\"象征着战斗和战争,\"戍天山\"则是指边疆的战斗地区。这句诗表达了陆游对过去战斗岁月的怀念和对英勇战斗的回味。
8.最后两句诗\"新春自笑摧颓甚,鼓吹东风拜胙还\"表达了陆游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新生的希望。他笑自己在新春时节的颓废沉寂,期待东风的吹拂,希望状况能够好转。\"鼓吹东风拜胙还\"暗示着陆游希望能够借助春风的力量,摆脱困境,重拾昔日的荣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对时代的思考。他对现实的困境感到压力倍增,对官僚体制和社会现象的不满也表露无遗。然而,他依然怀揣着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对过去战斗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这首诗词以深沉的情感和思索展示了陆游作为文人士子的独特视角和内心世界。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乡士李英才得老潘墨法善作墨梅复喜作诗艮斋目以三奇赠之七字予复同赋云,宋代,杨万里,
吾乡李君磊嵬胸,夜持云梯倚秋空。月中夺得修月斧,斫倒南山千岁松。
束归丹灶和玉桂,燧出绿雾霏鸾龙。捣成玄圭与苍璧,洒作横枝岁寒色。
庾岭霜林和靖园,掇入生绡供戏剧。幻松作璧璧作梅,豪气勃郁尚不开。
琼艘满釂梅雪下,吐出西湖有声画。
用招明叔之韵简胡兄仲威并属明叔,宋代,赵蕃,
一白不尽茶,妙试在茗粥。相马不举肥,干也更画肉。
士当何如观,一语可以卜。我生嗜朋友,有馀补不足。
要求栋梁具,必问涧与谷。瑟兮本希声,何能娱世俗。
陈君于为文,笔力见往复。剧称南郡胡,曰此吾类族。
舆篮昨过之,怀刺今来辱。谈间不须臾,未暇问以目。
陈君有江阁,旷瞻不遗粟。非如昧者徒,白昼迷麦菽。
何当约夫君,载酒撷杞菊。我记不足云,渠诗当细读。
蒋颖叔生日,宋代,慕容彦逢,
宗派源流远,家声竹帛垂。灵晖钟岳渎,吉梦袭熊罴。
夙擅乡评美,寻膺国士知。文章追往哲,学识判群疑。
试若穿杨叶,科如摘颔髭。绣衣趋观阙,霜简照轩墀。
谏拂龙鳞逆,身探虎穴危。忠猷耸鸳鹭,直气慑狐狸。
要路淹风鹢,丹心比日葵。使台专漕挽,帅阃肃边陲。
久郁公台望,初还辇毂时。缿筒争讼息,囊櫜寇攘衰。
莲炬惊宵漏,花砖候晓曦。暂分方面寄,复演禁林词。
廊庙先图任,枢衡遂倚毗。雍容承昼接,密勿奉畴咨。
已冠中枢府,犹虚百斛姿。两轓将画鹿,五总旧名龟。
儒效流弦吹,王功镂鼎彝。更增箕翼寿,馀庆在庭芝。
同社中诸子赋百韵,明代,释函可,
猗与洛多士,共此海一涯。惨日无舒景,狞飙不断吹。
昼闻苍兕吼,夜见乱星垂。春尽花未发,秋来草先萎。
况当严凝际,复遇荒歉时。雪大颇充啮,沙多曷任炊。
已看薪似桂,安得稼如茨。食字字欲尽,问神神不知。
求方希辟谷,绕树叹无枝。世路肠千折,人情水半卮。
曳裾向何处,弹铗更依谁。却忆公孙度,难寻钟子期。
马公思设帐,董氏久虚帏。罪积甘缧绁,泪纷比绠縻。
出门徒彳亍,矢志各参差。家远地难缩,愁宽天可弥。
寄书凭塞雁,解佩欠金龟。秪觉丝生鬓,惟馀肉在髀。
囊空存兔颖,貂敝羡羊皮。心腹告山鬼,须眉照碧池。
矮檐常抱膝,永夕独支颐。纵尔贫兼病,幸无磷与淄。
投林藏雾豹,入市怯人螭。鲁国衣冠族,秦中豪杰儿。
岚烟五岭远,文藻六朝摛。鹿走看獒逐,鹤飞并雉罹。
赤髭经火劫,铁嘴试刚椎。君父恩冈极,死生苦不辞。
求仁又何怨,质圣而无疑。智为繁忧长,力因多难羸。
形容虽已槁,精理肯教隳。文偃剩跛脚,香严无卓锥。
但存乞食相,那用买山赀。托钵望城郭,谈经闹边陲。
运颓知莫振,衲破尚堪支。濯足乌龙窟,洗肠白石湄。
长江还淼淼,归鸟正提提。梅坞怀方切,春塘梦独稀。
终朝劳短策,暗室拭长鉟。虹气供吞吐,鲸波静指挥。
四维阴羃羃,两袖冷飔飔。荒冢卧封豕,欹台游瘦狸。
抬眸瞰广漠,纵步陟厜㕒。涕吐牛蛇走,叫呼霹雳驰。
东溟观出日,北镇读残碑。西岫哭义士,南邻舞阏氏。
乾坤仍自阔,陵谷倏然移。倾血倒三峡,招魂到九嶷。
揭开王蠋面,唤起卞壶尸。胆但当空沥,肝惟对佛披。
怪思屠魍魉,险欲狎穷奇。幽意通岩瀑,閒情侣涧麋。
崩崖搜朽骨,古庙索遗词。仙客遇清笑,玄风布和熙。
函关去莫返,华表来何迟。承露浇麻饭,烧檀煮玉饴。
解将新布袋,剖却旧藩篱。尸许从沙暴,车宁荷锸随。
洪涛咒可竭,顽性法难治。屡过扬雄室,每逢安石棋。
冰心互映彻,兰味播芳蕤。交谊久已弃,遗文良在兹。
艰虞深阅历,遒劲共扳追。矻矻千寻石,汪汪万顷陂。
土床容偃仰,缃帙任唔咿。古柏信孤挺,狂猿本不羁。
雄谈裂帧幅,妙句出炉锤。骤雨催吟兴,寒霜沁诗脾。
分题多吊古,造意欲淩巇。残墨堪同赏,新篇足自怡。
桐枯未作爨,松实暂疗饥。二子喜听论,一锜尽成麋。
且抛千载憾,相与片时嬉。小人应学圃,遗老亦敷菑。
岂怼蜮能射,宜安命所施。管宁曾戴帽,尼父欲居夷。
吾道信东矣,先生将何之。只闻囚羑里,畴为献鸡斯。
左氏三都贵,苏卿五字师。傅岩筑以版,渭水钓非罴。
野蕨欣犹采,社莲恨已衰。山东得李白,江左来桓伊。
执耳尔胡让,登坛众所推。吹笙约子晋,击筑邀渐离。
异域留商哻,石人见汉仪。空城招旧帝,青草惜娥眉。
骚续屈平怨,赋添宋玉悲。唱酬浑不厌,来往各忘疲。
酒奈无赀畜,节应到秃持。杂心勿与人,拙目尽教嗤。
此日亦常事,万年定渴思。好将藏洞壑,何必勒钟彝。
取义戒伤激,怀刑嫌近痴。果能了性命,更莫问安危。
凤鸟徒鸣舜,龙图只授羲。滔滔者皆是,蹙蹙若奚为。
世事讵难识,帝心可微窥。浮云无终蔽,皎月岂长亏。
盈则覆之兆,祸兮福所基。举头语诸子,毋自苦嗟咨。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