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八观(并叙)

作者:苏轼(宋代)

《凤翔八观》诗,记可观者八也。

昔司马子长登会稽,探禹穴,不远千里;而李太白亦以七泽之观至荆州。

二子盖悲世悼俗,自伤不见古人,而欲一观其遗迹,故其勤如此。

凤翔当秦、蜀之交,士大夫之所朝夕往来此八观者,又皆跬步可至,而好事者有不能遍观焉,故作诗以告欲观而不知者。

53

诗文译文

《凤翔八观(并叙)》

昔司马子长登会稽,探禹穴,不远千里;

而李太白亦以七泽之观至荆州。

二子盖悲世悼俗,自伤不见古人,

而欲一观其遗迹,故其勤如此。

凤翔当秦、蜀之交,士大夫之所朝夕往来,

此八观者,又皆跬步可至,而好事者有不能遍观焉,

故作诗以告欲观而不知者。

诗文简析

《凤翔八观(并叙)》是苏轼写的一首诗,诗中提到了司马子长和李白两位文人游览名胜的故事。司马子长远离家乡登上会稽山,探寻禹王的葬穴,他克服了千里之遥。而李白则以七泽之观的名义来到荆州,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悲叹和思考,他自怨自艾地感叹没有见到古人的风采,因此他们都非常努力地想要一睹这些名胜胜迹,所以他们的行程如此勤奋。

凤翔是秦、蜀两地的交界处,是士大夫们日常往来的地方。八观是指当地的八个观光景点,这些景点对于居住在附近的人来说,只需稍作跋涉即可到达,但有些热衷于享受生活的人却未能将其全部游览。因此,苏轼写下这首诗,告诉那些想要欣赏这些景点却不知道的人们。

诗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引用司马子长和李白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去名人遗迹的向往和思考。司马子长和李白都是文人墨客,他们对历史和传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为了一睹这些名胜胜迹,不惜千里迢迢的旅程,表现出他们对古人的敬仰和对历史的追寻。而凤翔八观作为当地的名胜景点,虽然离士大夫们很近,但仍有许多人未能将其全部游览。这种情况引发了苏轼的写作欲望,他希望通过诗歌的形式告诉那些想要欣赏这些景点却不知道的人们。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历史名人的追求和现实的遗憾,展现了苏轼对历史的敬重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其他诗经

题宣侍者行卷

题宣侍者行卷,宋代,释云岫,

曾携铁网入海,裹得珊瑚树一株。

莺脰湖边轻借看,十分光彩照吾庐。

55

【南吕】一枝花 叹秀英

作者:商衟(元代)

【南吕】一枝花 叹秀英,元代,商衟,

叹秀英

钗横金凤偏,鬓乱香云亸,早是身是名染沉疴。自想前缘,结下何因果?今生遭折磨,流落在娼门,一旦把躯点污。

【梁州第七】生把俺殃及做顶老,为妓路刬地波波。忍耻包羞排场上坐。念诗执板,打和开呵。随高逐下,送故迎新。身心受尽摧挫,奈恶业姻缘好家风俏无些个。纣撅丁走踢飞拳,老妖精缚手缠脚,拣挣勤到下锹镬。甚娘,过活。每朝分外说不尽无廉耻,颠狂相爱左。应有的私房贴了汉子,姿意淫讹。

【赚煞】禽唇撮口由闲可,殴面枭头甚罪过,圣长里厮搽抹。倒把人看舌头厮缴络,气杀人呵。唱道晓夜评薄,待嫁人时要财定囫囵课,惊心碎唬胆破。只为你没情肠五奴虔婆,毒害相扶持得残病了我。

99

清平乐 其二 和韦庄

清平乐 其二 和韦庄,近现代,顾随,

春风春雨。娇纵垂扬缕。花外关关黄鸟语。恰是新愁来处。

音书不付春鸿。坐看飞絮濛濛。自是东皇无赖,落花休怨东风。

70

咏定林寺桂树

咏定林寺桂树,南北朝,王褒,

岁馀凋晚叶,年至长新围。月轮三五映,乌生八九飞。

34

过李靖祠

作者:王翰(唐代)

过李靖祠,唐代,王翰,

神头岭下卫公祠,楼观穹窿覆古碑。堪笑韩彭真竖子,指挥褒鄂似婴儿。

金戈铁马兴王日,羽扇纶巾灭寇时。战策本期经国用,初心不与乱臣知。

99

蜀州郑史

作者:薛能(唐代)

蜀州郑史,唐代,薛能,

鸟觜撷浑牙,精灵胜镆铘。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

拒碾乾声细,撑封利颖斜。衔芦齐劲实,啄木聚菁华。

盐损添常诫,姜宜著更誇。得来抛道药,携去就僧家。

旋觉前瓯浅,还愁后信赊。千惭故人意,此惠敌丹砂。

15

诗偈 其一八○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八○,唐代,庞蕴,

惭愧好意根,无自亦无他。无自身无垢,无他尘不加。

常居清静地,知有不能过。旧时恶知识,总见阿弥陀。

23

奉和宋次道游嵩十五韵

作者:刘敞(宋代)

奉和宋次道游嵩十五韵,宋代,刘敞,

嵩峰三十六,皆在青云端。宿昔望见之,恨不生羽翰。

卷脔尘土中,日月如波澜。迩来老将至,更觉行路难。

闻君谢车徒,选胜群峰峦。幽深每独往,神异多所观。

若有真仙子,羽衣白玉颜。吹笙烟雾中,举手留盘桓。

信非人间境,邈与时俗悬。顾怀平生旧,慰以逍遥篇。

三复想在目,令人愧衣冠。处世阔且疏,幼舆亦有言。

一丘与一壑,自谓无间然。安得从君游,解缨弄云泉。

昏昏岁复晏,相望空长叹。

16

宫词补遗 其二

作者:武衍(宋代)

宫词补遗 其二,宋代,武衍,

牡丹春籞正秾华,有旨今年不赏花。剪落金盘三百朵,内批分赐近臣家。

78

秋怀 其四

作者:韩淲(宋代)

秋怀 其四,宋代,韩淲,

我爱渊明诗,超出俗调度。执卷良自羞,在手不忍去。

有时成诵之,行歌倚松树。好风从西来,潇然尚何虑。

三叹或已暮,不知衣上露。俗物忽败人,苍茫认归路。

44

白鹤寺作

作者:戴栩(宋代)

白鹤寺作,宋代,戴栩,

子晋昔游处,平台片石成。

寺名犹记鹤,松响却疑笙。

岩壁飞双瀑,金沙照一泓。

野人岂仙伴,随鹿过溪行。

4

梅花呈孙奇父诸公

作者:胡宏(宋代)

梅花呈孙奇父诸公,宋代,胡宏,

万里春回过短墙,孤标亦似殿年芳。

萧疏月下天然瘦,澹宕风前自在香。

寒色重时花正发,暖烟才禁实先尝。

越人不向梁台路,画角一声堪断肠。

55

送程给事知越州

作者:陈侗(宋代)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陈侗,

夕郎乡思满江皋,昼锦东归意气豪。侯国台门牙戟盛,使君楼艓隼旟高。

琐窗暮入曾批敕,仙殿晨趋罢染毫。曲水春风修禊饮,卧龙山雨望秋涛。

番禺已有金汤惠,秦望应先衮綍褒。莫恋蓬莱便栖志,伫看拂拭吕虔刀。

72

见张运使郎中 其一

见张运使郎中 其一,宋代,周麟之,

风度颙颙白首郎,清朝趋奏久含香。东南德望龙津阔,甲乙科名雁序长。

使节不辞骊驾远,卿家重见戟门光。愿公早入承明去,一试囊中活国方。

63

初出云中

初出云中,元代,李溥光,

吟鞭驴背稳如舟,乍出嚣尘眼界幽。宿雨洗开千里瘴,晴云捲出一天秋。

白鸥黄犊浑相识,绿水青山揖旧游。莫讶旅怀还更好,道人心上本无忧。

31

十四夜同王徐宗梁四君子集灵济宫 其二

十四夜同王徐宗梁四君子集灵济宫 其二,明代,李攀龙,

逍遥玄圃望,清切紫微层。月出三山树,春回万井灯。

无悲田变海,但愿酒为渑。门外金羁影,王孙自五陵。

3

前溪歌 其四

前溪歌 其四,明代,李攀龙,

黄葛生溪边,溪水东西流。枝枝自缠绕,叶叶自绸缪。

2

得耀寰札

得耀寰札,明代,释函可,

相见亦常事,相离费苦思。翻怜三岁过,未了一生疑。

函泪遥相寄,关心久已知。长安春梦好,犹自绕冰池。

67

凛凛岁云暮

凛凛岁云暮,明代,郑学醇,

弱卉瘁微霰,松柏贞隆寒。浮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川原漫浩浩,欲往无轻翰。忧来知夜长,陨涕空汍澜。

华灯列高宴,丝竹不解颜。黄鹄西南来,孤飞独盘桓。

积薪苦见凌,后爱易前欢。彭咸与正则,嘉宠成祸端。

驱车九折坂,始知中险艰。忠诚不见谅,剖心良独难。

6

奉寄族里

奉寄族里,明代,吴与弼,

琴剑南来接孟邻,四桥桑梓托情亲。三年馆谷春风里,谁道今人乏古人。

8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