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长身屹两峰,常撞大吕应黄钟。
将辞邺下刘公干,却见云间陆士龙。
白发怜君略相似,青山许我定相従。
吾今官已六百石,惭愧当年邴曼容。
二老长身屹两峰,
常撞大吕应黄钟。
将辞邺下刘公干,
却见云间陆士龙。
白发怜君略相似,
青山许我定相従。
吾今官已六百石,
惭愧当年邴曼容。
这首诗词是苏轼受到刘景文《西湖席上》的启发而作的回诗。诗中描绘了苏轼与刘景文在西湖席上相遇的情景。苏轼借用了许多意象来表达他们之间的情感。
这首诗词以双句体的形式展开,描绘了苏轼与刘景文在西湖席上的相遇。首两句写苏轼和刘景文两位老者的气质,他们身材高大,宛如两座屹立的山峰,常常撞击着音律,回应着黄钟的声音。这里用音律的形象来比喻他们的对答,显示出他们在文学和音乐方面的才华。
接下来的两句写苏轼将要离开邺城去刘公干的情景,却在云间遇见了陆士龙。陆士龙是苏轼的朋友,这里用云间的形象来表达他们的友谊超越了现实的距离。白发怜君略相似,青山许我定相従,表达了苏轼对刘景文的敬重和友情,他们在思想上相互倾诉,相互扶持,就像山峦相伴一样。
最后两句写苏轼自己的境遇。他现在官至六百石,但对比起当年邴曼容,他感到惭愧。邴曼容是苏轼的老师,他是一个有才华但未被充分重用的官员。苏轼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己官位的不满和对邴曼容的敬意。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苏轼与刘景文的友情和对自己官位的思考,表达了对友情、才华和官场的思索和触动。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形象,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思维和感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题萝村图,清代,弘旿,
汉军李处士,解组买山早。库使一官微,山人八旗少。
心折风雅宗,爵视王公藐。诛茅结轩庐,气直凌三岛。
儒缁相往来,金紫艰谒造。道人上陵归,车骑为纡道。
剪韭烹炰余,挥毫宁草草。人因图益传,事藉诗而表。
畿辅东州偏,岩壑田盘好。当年多隐流,幽栖各奇抱。
耕读嗜静便,终南非捷巧。虽乏经济储,颇挟诗书饱。
肯蹈晋代狂,全叨盛时保。披卷忆旧游,松关梦常绕。
欲吊豸峰青,萝薜烟霞老。惟看野寺僧,败叶石间扫。
平生鉴赏偏,藏弆逾获宝。小记代《说郛》,或助山林考。
征招 柬香雪西明沪上和白石韵,近现代,张伯驹,
关河冷落西风里,离怀易悲秋士。景物异前时,看江山如此。
天涯人倦矣,应知有莼鲈乡思。别后江南,酒痕征泪,满衣都是。
故旧半飘零,重相忆、全非眼前风味。夜雨又西窗,冷云屏十二,世情徒尔尔。
早消尽、欢场豪致。念残岁,满地烽烟,奈欲归无计。
长安送友人之黔,唐代,薛能,
衡岳犹云过,君家独几千。心从贱游话,分向禁城偏。
陆路终何处,三湘在素船。琴书去迢递,星路照潺湲。
台镜簪秋晚,盘蔬饭雨天。同文到乡尽,殊国共行连。
后会应多日,归程自一年。贫交永无忘,孤进合相怜。
宣曲二十二韵,宋代,钱惟演,
绛缕初分后,银鐶未解时。
已障纨扇笑,犹捧玉壶悲。
乞巧长生殿,迎风太液池。
雕屏涵火齐,宝帐隔琉璃。
欲买词人赋,空传狎客诗。
蔗浆销内热,琼蕊疗朝饥。
绮蒂桃初熟,红心草欲披。
凌波渡罗袜,向日翳华芝。
素脸分丹柰,香津滴紫梨。
龙梭随振素,獭髓补凝脂。
蓬饵重阳节,金针七夕期。
玉膏尝滵溢,翠盖逐葳蕤。
弦急哀随指,歌长恨入眉。
青鸾惟有舞,赤凤可能疑。
下蔡迷还易,平阳破未知。
髻高钗自坠,腰细佩长垂。
出恐严钟晚,归嫌钿幰迟。
辘轳惊晓梦,鹦鹉漏春思。
魂怨惟愁断,肠柔已自危。
璧珰萤影度,琼户藓花滋。
掩鼻谗难诉,披图悔岂追。
祇应金带枕,聊为达微辞。
从军兴平,宋代,罗公升,
废墟起寒烟,饥鼠意自妥。
十年行脚处,重到无一可。
乾坤钟厄会,推择乃及我。
东皋两犁手,长戟三岁荷。
治丝惭益棼,杯水不救火。
穷山高马齿,华屋实野果。
平生疏懒报,岁晚困羁锁。
有如醉行人,日暮路益左。
未须说神仙,大福在无祸。
但当求蒲团,不须梦狨坐。
余常爱杜牧之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之句还山居适当此时讽味不已有概于余心者用为韵作十绝 其七,宋代,程俱,
桑阴绕扶疏,墙下亦已树。柴门不须关,野老自来去。
陈蒲塘送端砚用韵为谢 其一,宋代,萧立之,
龙渊打底为谁来,半瓦残砖愧不才。天上分星涵水镜,人间有石等舆台。
忽惊万里诗翁眼,如发千年地媪胎。鬼夺客偷关梦寐,吟边时与理烟煤。
图志歌,元代,黎崱,
安南版图数千里,少是居民多山水。东邻合浦北宜邕,南抵占城西大理。
古来五岭号蛮夷,肇自陶唐有交阯。其在成周为越裳,重译曾来供白雉。
秦名象郡汉交州,九真日南接其地。汉初赵陀总雄据,乃命为王免诛徙。
继因高后禁关市,陀复怙强随僭伪。即称帝与中国仵,戕害边民严武备。
汉家自是起兵戈,每战无功罢力士。汉文修德不事武,释罪不诛封赵氏。
陀因感德称藩臣,遂使婴齐来入侍。方物珍奇岁贡输,传袭子孙给五世。
吕嘉谋叛暗兴兵,故杀其王并汉使。武皇一怒奋天戈,千里精兵扫凶秽。
路侯博德勇有谋,破越如同破竹势。分为九郡置官守,南越从兹国乃废。
中华闻化遍九州,渐教远人通礼义。光武初除新室难,未遑选擢南方使。
糜洽二女逞奸雄,娣名徵侧妹徵贰。招呼要党据南交,威服百蛮无与比。
侵边寇灭六十城,一立为王一为帅。堂堂汉将马伏波,苦战三年常切齿。
分军驱逐到玺溪,贼酋授首悉平治。广开汉界极天南,铜柱高标传汉史。
命官遣将镇其民,德政清新多惠施。至于士燮善抚绥,贵重一方人所念。
国政纷纷吴蜀在,争为壁垒陈交界。境入汉制宋齐梁,兴诛相承如一轨。
悠悠阅世迨隋唐,始号安南今乃是。张舟始作都护时,修筑罗城制军器。
高骈威信行在彼,此邦人人多慢易。咸通末岁中国乱,转运遐方肆骄恣。
吴权曲颢矫与杨,篡辱相争民力匮。宋初王氏始封王,丁绝转封黎与李。
李传九世一百年,嗣有陈王来袭位。泰平日久重儒风,礼乐衣冠略初似。
皇元一统自古无,德服万邦恩泽被。陈王纳款三十年,后嗣不道违上旨。
甲申假道征占城,令助军器供饷馈。居然逆命相抗衡,拒捍王师心怀异。
陈王子侄二三人,慕义来归沐恩赐。兴师伐罪出有名,千里鹰扬耀旗帜。
进兵数道会于交,势若雷云驰万骑。其王逃海匿山林,旁及无辜遭罪戾。
师还伏罪进表章,犀象玺珠常踵至。圣心荡荡念斯民,罢战休兵合天意。
南陲从此悉安然,亿万生灵蒙其庇。远人怀德自心归,天下为家当盛际。
小臣居沔拜皇恩,窃禄素餐心自愧。乘间缀缉旧所闻,写作《安南风土志》。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