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中秋玩月)

作者:毛滂(宋代)

碧树阴圆,绿阶露满。金波潋滟堆瑶盏。行云会事不飞来,长空一片琉璃浅。
玉燕钗寒,藕丝袖冷。只应未倚阑干遍。随人全不似婵娟,桂花影里年年见。

45

诗文译文

碧树阴圆,绿阶露满。

金波潋滟堆瑶盏。

行云会事不飞来,长空一片琉璃浅。

玉燕钗寒,藕丝袖冷。

只应未倚阑干遍。

随人全不似婵娟,桂花影里年年见。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诗中以自然景物作为背景,表达了对中秋月光的赞美和对思念的表达。作者通过描写碧树和绿阶、金波和瑶盏等美丽的景物,展示了中秋夜的宁静和祥和。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一丝思念和忧伤,表现在行云不飞来、玉燕钗寒、藕丝袖冷等词句中。最后,作者以桂花的影子作为象征,表示每年中秋都能看到这美好的景象。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中秋时节的美丽和宁静。碧树阴圆、绿阶露满等形象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夜晚。金波潋滟、琉璃浅等形容词的运用,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美丽动人。行云不飞来、玉燕钗寒、藕丝袖冷等描写则透露出一丝忧伤和思念之情,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最后,以桂花影里年年见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中秋夜的美丽和人们的思念之情,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中秋节的浪漫和内涵。

毛滂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其他诗经

喜雨应吴太参二首 其二

作者:孙伟(明代)

喜雨应吴太参二首 其二,明代,孙伟,

坐听檐虚泻沸涛,也知真宰养民膏。北窗梦觉增絺绤,南亩人归罢桔槔。

乡赛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渔舠。雨师先及公田足,为报官家抚字劳。

83

题画莱戏呈石末公

作者:刘基(明代)

题画莱戏呈石末公,明代,刘基,

列鼎羔羊厌腯肥,园官菜把莫嫌微。年来骑士工隳突,此物人间亦见稀。

78

论古 其三

论古 其三,清代,叶舒璐,

鼎足中原势未分,英雄魄力自超群。阿瞒眼底空余子,只重孙郎与使君。

45

【越调】斗鹌鹑 歌姬教坊驰

作者:乔吉(元代)

【越调】斗鹌鹑 歌姬教坊驰,元代,乔吉,

歌姬

教坊驰名,梨园上班,院本诙谐,宫妆样范。肤若凝脂,颜如渥丹,香肩凭玉楼,湘云拥翠鬟。罗帕分香,春纤换盏。

【紫花儿】扶彪煞东风桃李,吸留煞暮雨房栊,吃喜煞夜月阑干。向尊席之上,谈笑其间,意思相攀,且是娘剔透玲珑不放闲,不枉了唤声妆旦。尽可以雾幌云屏,酒社诗坛。

【天净沙】眉儿初月弯弯,鞋儿瘦玉悭悭,脸儿孜孜耐看。琵琶弦慢,青衫泪点才干。

【尾】丽春园门外是浔阳岸,最险是茶船上跳板。一句话悔时难,两般儿爱处拣。

82

初月二首 其一

初月二首 其一,唐代,李群玉,

滟滟流光浅,娟娟汎露轻。云间龙爪落,帘上玉钩明。

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欲为千里别,倚幌独含情。

50

啸斋招集同人赋寒色

啸斋招集同人赋寒色,清代,全祖望,

高穹都缩瑟,不独我萧然。元酒淡无力,孤云闇自怜。

个中参太古,象外识枯禅。安得驺生律,晴光忽满前。

61

裴纶著作见期行日延宿所居既至而裴已行因书寄此

裴纶著作见期行日延宿所居既至而裴已行因书寄此,宋代,张舜民,

都城人事日烹煎,跳出都门意已仙。摩诘旧闻空一室,祖生何事忽先鞭。

尘埃马上同看月,絺绤风中共听蝉。我复西还君北去,箕山颍水自萧然。

4

上清宫花木自夏及秋相续

作者:刘攽(宋代)

上清宫花木自夏及秋相续,宋代,刘攽,

信此神仙地,经时玩物华。残红未零落,暗紫续矜夸。

扫石分文绣,开林碎晚霞。秋风兰菊茂,此去有黄花。

90

除夜宿黄沙馆书怀

作者:张俞(宋代)

除夜宿黄沙馆书怀,宋代,张俞,

穷年抚剑独无眠,世路危疑倦往还。

夜半无人残月白,狐鸣枭啸满空山。

95

负暄四首 其一

作者:刘敞(宋代)

负暄四首 其一,宋代,刘敞,

岁晚天地闭,积阴冻乾坤。大钧止亭育,群鬼私自尊。

窃弄造化柄,擅令众阴存。幽奸发玄漠,死气蒸黎元。

朋党渐相蔽,大辰诉其冤。帝惟百物忧,恐不见阳春。

敕使拘众鬼,朝曦送微温。大明焕幽郁,和气迥昆崙。

初晓尚馀禀,渐高遂增暄。烦冥避穷朔,玉烛调中原。

众蛰久僵俘,今来更腾鶱。微禽鴳与雀,弄影势飞翻。

草木反生意,益思擢鲜繁。潜鱼离冰穴,无数游清源。

嗟我同此庆,兀然坐朝昏。缊袍幸可赖,卒岁无复论。

稍稍出辞气,仰天荷公恩。始知过狐白,愿得陈至尊。

昔宋有愚叟,亦能款君门。况今事西讨,十万罗櫜鞬。

烽火通警急,铁衣绕夷蕃。幸悲堕指魄,少慰无衣魂。

诚使胜挟纩,岂在衣便蕃。斯言出感激,忠信非诈谖。

何由露天听,虎豹守天阍。

16

蚕堂

蚕堂,宋代,马之纯,

桑林倒影媚晴川,中有蚕堂半燠寒。

翟茀先期移过此,鞠衣拂晓定来看。

未眼曲薄心方急,已洗缲盆事始宽。

瞻彼北宫犹若此,田家妇子可偷安。

98

和晏尚书出城口占四首 其一

作者:宋祁(宋代)

和晏尚书出城口占四首 其一,宋代,宋祁,

沆莽团红上晓原,露英风叶隔尘喧。天边一寄冥鸿意,越乙荆凫判自翻。

95

咏东松庵

作者:袁甫(宋代)

咏东松庵,宋代,袁甫,

作意东松访旧闻,山岩窟里梵宫存。

矮楼蛙井身如蛰,峭壁鱼鳞手可扪。

草草反成多景致,悭悭别是一乾坤。

输他饱饭安眠处,朝菲暮烟霞吐吞。

58

有美一人 其三

作者:程俱(宋代)

有美一人 其三,宋代,程俱,

有美一人在南浦,月明采珠光照渚。瑶衣被体金索缕,独抱幽寒沬烟雨。

何当置之白玉宇,为君歌阳春激楚。

74

张廷尉以覃恩追赠其父如己官

张廷尉以覃恩追赠其父如己官,明代,卢龙云,

家世尊儒术,天朝录义方。明经韦氏学,通德郑公乡。

祖泽贻谋远,孙枝孕秀长。昔年空伏骥,岐路且亡羊。

老作诸儒长,先驱六艺场。雄飞淹羽翼,嘉会俨冠裳。

风木多遗恨,庭兰萃众芳。渊源皆道脉,继述总书香。

箱自青三戟,眉谁白五常。不冤仍汉吏,孝友遇周王。

典以覃封重,名兼报绩扬。趋朝初虎拜,展墓已龙章。

恩本沾泉壤,思弥感露霜。报君心独切,裕后庆还昌。

伯仲能方驾,箕裘并肯堂。鸣珂光里闬,岂只羡银黄。

33

感怀三首 其二

感怀三首 其二,明代,周是修,

周旦匡王室,而罹管蔡谤。不资穹鉴明,圣德几沦丧。

二年罪斯得,雷风感天象。怀哉时世远,光泽不可望。

15

题阳明先生像六首 其二

题阳明先生像六首 其二,明代,邹元标,

群贤列圣无他语,惟一惟精只此中。腊底雪消山尽处,柴门夜夜领春风。

18

自龙州至凭祥道中

自龙州至凭祥道中,明代,湛若水,

癸酉王正月,望舒忽已圆。登望凭祥陆,暂辞龙州船。

杭苇始断港,前旌出回峦。隐见万山中,初翳疑无门。

转忽或有通,上与青空连。洒落观群山,芙蓉秀晴烟。

烟与山俱淡,心与境相关。倏然若有得,殊土元同天。

6

平梅岭二首 其二

作者:张弼(明代)

平梅岭二首 其二,明代,张弼,

廿五里街如砥平,东西行李往来轻。寄声海外诸番国,王道平平正好行。

48

赠明斋

作者:张弼(明代)

赠明斋,明代,张弼,

群邪相引入迷途,失却当年照乘珠。要识本来真面目,须从暗里著工夫。

澄潭风静微波敛,碧落云消片月孤。欲净理融真性得,故吾端复在今吾。

6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