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作者:张抡(宋代)

远公莲社,流传图书,千古声名犹在。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
西方未到,官方先到,冤我白衣吃菜。龙华三会愿相逢,怎敢学、他家二会。

42

诗文译文

远古的仙人留下了著名的莲社,这些故事被流传成书,名声传颂至今。

后来的人们多少都有一些继承和追随,但当轮到我时,我却感到惊讶和困惑。

西方的道教仙人尚未到来,官方却早已到来,我这白衣之人却遭受了冤屈。

我愿意与龙华三会的仙人相遇,但我怎么敢学习他们家的二会之事呢。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张抡在宋代时的心境和遭遇。诗中提到了远古的仙人留下的莲社,这代表了古代文化的传承和流传至今的重要性。后人纷纷继承并传扬这些故事,但当轮到作者时,他却感到自己在这个传承中显得有些突兀和不知所措。

作者用\"西方未到,官方先到\"来表达自己对于官方权威的不满。他自称\"白衣吃菜\",意味着他作为一个普通人,被官方对待得不公平。这可能是作者在文化领域中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也可能是他在官方机构中的职位或地位上遭受的冤屈,但具体情况不详。

最后两句\"龙华三会愿相逢,怎敢学、他家二会\"表达了作者对于与更高级的仙人相遇的渴望,但他也承认自己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这种自谦和敬畏的态度显示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仙人智慧的敬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能力和地位的清醒认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作者在传承文化和受到官方对待方面的困惑和挣扎,表达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仙人智慧的敬仰。这种自省和对传统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情怀和对于自身处境的思考。

张抡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开封(今属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其他诗经

浔州杂歌 其四

浔州杂歌 其四,明代,欧必元,

踏歌明月正当街,口嚼槟榔袖里怀。欢若邀侬江店饮,待侬脱下草头鞋。

84

大涤洞天留题

作者:果老(宋代)

大涤洞天留题,宋代,果老,

烟霞溟濛峰九转,淀泼屏风倚天半。石龙背冷泉声哀,万叠灵鼍飞素练。

江山登临夙所愿,何当骑麟醉游遍。仙人一去不可见,洞天春晚花流远。

92

【双调】湘妃怨 春情柳芽笺

【双调】湘妃怨 春情柳芽笺,元代,张可久,

春情

柳芽笺小锦云缄,蓬岛书来紫凤衔。梨花院静青灯暗,相思情未减,不由人不瘦的岩岩。尘昏宝鉴,香销玉簪,泪满罗衫。

41

虞美人·琵琵弦畔春风面

虞美人·琵琵弦畔春风面,宋代,王千秋,

琵琵弦畔春风面。曾向尊前见。彩云初散燕空楼。萧寺相逢各认、两眉愁。旧时曲谱曾翻否。好在曹纲手。老来心绪怯么弦。出塞移船莫遣、到愁边。

52

游鼓山

游鼓山,宋代,真德秀,

严宸有追诏,趣上太守符。

疲民未苏醒,还雇空踌躇。

来寻灵源盟,喜与佳客俱。

始酌清泠泉,一浣丹墨洿。

超然烦溽中,著身在冰壶。

迟明陟危亭,云涛渺空虚。

烟霏倏一阖,峰峦时有无。

伟哉此绝观,雄压东南隅。

苍崖万仞立,四面环琼琚。

翠木巧蔽亏,亭午清阴敷。

令人澹忘归,似到真华胥。

忆昨泛莲日,选胜邀朋徒。

摩挲岩上刻,慨仰赵与朱。

举觞酹且盟,一节期终初。

重来三址年,恍如隔朝晡。

并游四五人,存者独老癯。

有怀子陈子,感叹为欷嘘。

子抱明月终,我方长涂趋。

颠踣惧不免,儆省当何如。

原言祝同社,著力相携扶。

禅伯亦可人,新结峰顶庐。

老我故倦游,轩冕非所娱。

会须脱尘鞿,来依懒瓒居。

61

赠王介甫

作者:段缝(宋代)

赠王介甫,宋代,段缝,

溪桥久废湮,竹树半攲侧。梦寻六代尘,老构一椽宅。

谁知江令门,犹倒山公舄。霸气消旧朝,歌声慨陈迹。

鼎族昔繁华,荒径今岑寂。愿言辟榛芜,重与开景色。

石叠云自生,渠凿流不息。我幸卜公邻,望衡步咫尺。

晨夕惬素心,把臂共悦怿。西崦带烟樵,南埭钓水食。

底事忧怦怦,相将爱惕惕。或筑吟诗坛,或设谈经席。

焉知才不才,聊各适其适。岸帻豁眼界,挥麈吐胸臆。

陇晴许扶鸠,水涨可

82

谢君仪携酒要客慰唁愁寂二首 其一

谢君仪携酒要客慰唁愁寂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佳客过穷巷,良朋复可要。静缘棋局乱,愁逐酒杯销。

花底莺声度,林间雨点飘。晚春频一醉,何必拟松乔。

86

东林行

东林行,宋代,郭祥正,

龙蟠大地藏山腹,瑞气蒙笼紫金屋。香炉万丈擎碧霄,二涧斜飞落寒玉。

晋朝遗事唐人辞,皴斮龟螭尚堪读。楼烦真人应梦来,夜斧丁丁神伐木。

安帝亲留步辇迎,灵运开池素华馥。会随流转不成尘,灯焰明明自相续。

游人未达此理元,安得清凉灭贪欲。我今弃官脱尘网,僧宝瞻依无不足。

跨黄牛,骑白鹿,时时自唱无生曲。无生曲,君试听,五音六律和不得,为君写作东林行。

96

偈,宋代,释圆照,

片月浸寒潭,微云满空碧。若于达道人,好个真消息。

50

题天台梁氏聚青山房

作者:王称(明代)

题天台梁氏聚青山房,明代,王称,

绝巘邻沧岛,中峰接上台。林间别阜出,窗外聚青来。

选胜宜招隐,栖幽异凿坯。白云华顶鹤,瀑布石屏雷。

羽客停鸾吹,仙人共酒杯。烟霞林鹿伴,冠盖岭猿猜。

自笑羁尘内,何由避俗媒。凭题紫芝曲,寄谢赤城隈。

11

闻兄茂钦靖节蕲州报

闻兄茂钦靖节蕲州报,宋代,李大同,

狼烽递驿浩茫茫,遂以孤城为国亡。骨肉空教撑远目,貔貅何自□岩疆。

飞缨惨绝羁南越,宝剑谁能借上方。挥泪汨罗招不得,恼人风雨旧池塘。

86

野外罕人事

野外罕人事,宋代,沈与求,

野外罕人事,虽贫心自宽。霜蔬供绿节,社酒泛黄团。

日落归牛近,风微宿鸟安。展书遮老眼,灯火砌儒酸。

7

白云精舍

白云精舍,元代,丁鹤年,

白云何处来,油然在岩岫。下有古精蓝,凌云起华构。

吐吞金碧辉,隐见林泉秀。常从护法龙,低接喷香兽。

觉花映益明,忍草滋逾茂。高僧亦无心,怡悦坐清昼。

安得乘长风,遍界阴凉覆。法雨泽群生,普使跻仁寿。

12

雪后杨礼部邀宴用谢宣城韵分得浊字

雪后杨礼部邀宴用谢宣城韵分得浊字,明代,祝允明,

季冬雪始降,佳气通岁朔。君子良燕会,时哲总延擢。

揖逊粲宾礼,登奏鬯嘉乐。兰薰互沾袭,松颜齐卓荦。

遐览万物昭,无复见黟浊。微言共一契,所寄在绵邈。

46

和栖贤山居韵 其七

和栖贤山居韵 其七,明代,释函可,

閒知茅宇阔,静觉野云忙。僻径人难觅,深山日自长。

鹿携麋入室,雪共雨登堂。自起拨炉火,因烹芦菔尝。

28

别豫章

作者:郑岳(明代)

别豫章,明代,郑岳,

时物新惊眼,幽居已隔年。仳离当盛暑,汗漫越长川。

送客飞江燕,移家上楚船。西山多秀色,相望独依然。

11

答同年杨虞坡

答同年杨虞坡,明代,罗洪先,

齿饮忆初年,心期阻别筵。从兹鹏路隔,那复雁书传。

侪伴村中牧,形骸榻上禅。隐居山是癖,桑户病无痊。

讵意劳华省,相思寄锦笺。投琼惭报称,织罽感荣缠。

骥尾吾惭附,鸿声尔具全。中兴天启圣,大雅岳生贤。

妙质金辞冶,雄才剑割铅。器凝偏镇躁,志敏善攻坚。

削牍尚书署,褰帷司马权。九边清虎落,万里断狼烟。

收隽能兼录,平淮算得先。酒泉戎出塞,瓯脱地屯田。

赏特缘功懋,资深计岁迁。建牙开壁垒,曳履践星躔。

夷性终多谲,皇威自合虔。稍闻移豹旅,旋见避龙泉。

凯吹云中发,恩章日下宣。台阶悬玉重,枢管握符专。

奕世金闺籍,熙朝石室编。勋推唐尚父,碑勒汉燕然。

业盛名难朽,时平拙更便。不须怜颖水,早已戴尧天。

14

除夕

除夕,明代,梁以壮,

诗草能埋少,盘蔬用祭微。趋庭一父在,索饭五儿归。

49

赠朱太宰懋中一首

赠朱太宰懋中一首,明代,黄省曾,

太宰仙台早挂缨,栽花漉酒寄高情。门庐不改齐婴卜,涂巷皆知司马名。

大雅合称金殿首,高标争羡玉壶清。自惭独步非王粲,降德忘年倒屣迎。

2

赠大司马王公廷相一首

赠大司马王公廷相一首,明代,黄省曾,

祢生一剌怀中灭,何事龙门却喜攀。艺苑才名应独步,紫庭风节更谁班。

嵩云河色瞻露气,海日江春慰旅颜。客子今朝欢不及,得将鱼目换珠还。

2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