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除夕

曾闻烧烛照红妆,守岁情同赏海棠。

迎送由人天梦梦,故新泯界夜茫茫。

污巵敝屣行将弃,残历寒炉黯自伤。

一叹光阴离乱际,毋庸珍惜到分芒。

99

诗文译文

曾听说点燃蜡烛照亮妆容,守岁之情如同赏海棠。迎接和送别都是人世间的梦想,过去的岁月已淡忘得模糊。破损的酒杯和破旧的鞋子即将被抛弃,残留的历史和寒冷的火炉只能自怨自伤。唏嘘一声,光阴离乱的时刻已无法珍惜到最后一刻。

诗文赏析

《庚辰除夕》这首诗词以除夕夜为背景,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感伤。诗中通过描绘点燃蜡烛照亮妆容和守岁赏花之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熟悉和珍视。迎接和送别象征着人生中的相遇和离别,以及对未知和未来的憧憬。然而,岁月不可挽回,过去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而现实中的破损与残留则提示着时光的无情和残酷。最后的叹息体现了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对时光的珍惜。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生命脆弱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和存在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除夕夜的情景,通过对节日和岁月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短暂和珍惜当下的主题。同时,通过对物象的描写和暗示,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词以深沉的情感和思索,唤起读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的思考,传达了一种对人生意义和时光珍贵性的思索。

其他诗经

春夏之交四首

作者:孙嵩(宋代)

春夏之交四首,宋代,孙嵩,

悄悄瞻青壁,悠悠瞩翠林。

流莺无一事,声远薜萝阴。

66

河铭

作者:李尤(两汉)

河铭,两汉,李尤,

洋洋河水,赴宗于海。经自中州,龙图所在。昔周诸侯,会于孟津。

鱼入王舟,乃往尅殷。大汉承绪,怀附遐邻。邦事来济,各贡厥珍。

16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南北朝,谢灵运,

絺绤虽凄其,授衣尚未至。感节良已深,怀古亦云思。

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远协尚子心,遥得许生计。

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

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憙。

19

雪,唐代,张南史,

雪,雪。花片,玉屑。结阴风,凝暮节。高岭虚晶,
平原广洁。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千门万户皆静,
兽炭皮裘自热。此时双舞洛阳人,谁悟郢中歌断绝。

49

水阳道中

作者:李兼(唐代)

水阳道中,唐代,李兼,

落日河西岸,春风水北桥。

地迂帆影转,石出涨痕销。

浊酿淋茅滓,頳鳞贯柳条。

几年安稳处,才幸适今朝。

87

诗偈 其一二一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二一,唐代,庞蕴,

家长自饮酒,举家一时醉。失火烧故宅,运水沃空地。

水火当头发,三灾一时起。空中鸠鸽舞,骡来助放屁。

因中无好花,结果亦天理。

37

宝林寺

作者:李邴(宋代)

宝林寺,宋代,李邴,

青灯映独宿,世事忽如遗。

一榻寒无梦,高斋静见诗。

长空消海气,远壑淡幽姿。

欲问无生意,高人不可期。

14

闻笛

作者:严羽(宋代)

闻笛,宋代,严羽,

江上谁家吹笛声,月明霜白不堪听。孤舟万里潇湘客,一夜归心满洞庭。

73

与潘文叔游衡岳四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与潘文叔游衡岳四首 其一,宋代,赵蕃,

欲行雨如蓰,既出云若涌。山高一身微,风动万国汹。

岂唯林木悲,亦为毛发悚。众谓当亟回,吾行便贾勇。

79

西湖四时四首 其一

西湖四时四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

白鹭文鸳鉴里飞,红桥朱阁影参差。疏林密雪皆堪赏,不特寻芳避暑时。

89

和马先生留饮三叠前韵

和马先生留饮三叠前韵,宋代,赵公豫,

招饮醇醪破寂凄,夕阳掩映画楼西。狂澜就下偏维挽,峻岭难登每屐携。

自有珠光能射照,无嫌驭屈作悲啼。连朝拟订盘餐约,谁主僧庖代故妻。

93

句 其二

句 其二,宋代,赵汝燧,

鸟残桃见核,虫蠹叶留痕。

30

和龚翠岩雨中述怀韵

作者:陈深(宋代)

和龚翠岩雨中述怀韵,宋代,陈深,

风流翰墨傅千古,议论文章自一家。

静爱云林披白苧,懒赵闺阖草黄麻。

江山故国闲停櫂,风雨僧窗自沦茶。

甚欲从翁俱隐去,云深何处间桃花。

13

鄡子值风雨

作者:徐俯(宋代)

鄡子值风雨,宋代,徐俯,

重湖浪正起,支川舟不行。急雨夜卧听,颠风昼眠惊。

38

蒲中杂咏 临川亭

作者:赵鼎(宋代)

蒲中杂咏 临川亭,宋代,赵鼎,

卷落银潢天汉涯,坐观河伯势雄誇。游人不识支机石,拟向津梁问客槎。

7

题丁使君浮香亭尝招饮继有三绝次韵谢之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题丁使君浮香亭尝招饮继有三绝次韵谢之 其一,宋代,韩淲,

报政冰溪岁晚时,清心馀韵忽横枝。仙坛观上陵阳子,化鹤千年华表词。

96

蝶恋花 其一 次韵伊一

作者:韩淲(宋代)

蝶恋花 其一 次韵伊一,宋代,韩淲,

未就丹砂须九转。谁把新词,歌绕梁尘遍。拍拍韶华春意满。

揆予初度文何健。

恰是山花汀草远。独乐园林,不梦笙歌殿。灵气仙才非小见。

霞杯漫道蟠桃献。

9

和慎思诗呈同院诸公 其六

作者:商倚(宋代)

和慎思诗呈同院诸公 其六,宋代,商倚,

秋日同文馆,西风昨夜回。燕巢留屋角,蛛网挂墙隈。

书任边韶懒,诗惭匡鼎来。人人皆抱璞,谁是济川才。

42

清明日湖上晚步

清明日湖上晚步,宋代,敖陶孙,

一百五日苦多雨,二十四花能几风。

壮心欲与儿女竞,春事翻成寇盗空。

公私蛙合笙歌里,客主山张图画中。

作意后游仍独醉,西湖莫忘还来翁。

13

寄题听竹亭

寄题听竹亭,元代,柯九思,

送客题诗学楚歌,君归听竹楚山阿。苍竿已觉逢秋劲,乱叶翻疑入梦多。

月满潇湘初鼓瑟,风回阊阖旧鸣珂。杖藜作伴清心耳,惆怅如今鬓已皤。

2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