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葵佳节初经雨。正栏槛、薰风度。满泛香蒲斟醁醑。故人情厚,艳歌娇舞。总是留宾处。
榴花照眼江天暮。醉里春情荡轻絮。岂止卷帘通一顾。今宵酒醒,一襟风露。梦指高唐去。
蒲葵佳节初经雨。
正栏槛、薰风度。
满泛香蒲斟醁醑。
故人情厚,艳歌娇舞。
总是留宾处。
榴花照眼江天暮。
醉里春情荡轻絮。
岂止卷帘通一顾。
今宵酒醒,一襟风露。
梦指高唐去。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景象,以及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蒲葵佳节初经雨,意味着初夏时节的雨水已经过去。正栏槛、薰风度,描述了花园中的栏杆和迎面吹来的清风。满泛香蒲斟醁醑,描绘了酒杯中满满的美酒。诗中提到故人情厚,艳歌娇舞,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厚情感和欢乐的场景。榴花照眼江天暮,描绘了夕阳下江天上榴花的美景。醉里春情荡轻絮,表达了作者陶醉在春天的情感之中,如同飘落的轻絮一般。岂止卷帘通一顾,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不仅仅是一时的相见。最后,今宵酒醒,一襟风露,意味着作者酒醒后的清醒,一身沾满了清风和露水。梦指高唐去,表达了作者的梦想指向远方的高唐。
曾觌(音di迪)(1109-1180) 字纯甫,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西江月》《定风波》(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忆秦娥》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
八月十三日渡海,清代,陈曾寿,
飘飖江海身,南北随所缘。胡今尽室行,别恨翻牵连。
故人重我行,置酒酬诗篇。杂杳集旅舍,伴我共不眠。
侵晨犯宿雾,冲雨寒江壖。登舟不忍去,惜此俄顷延。
最念弱小弟,糊口委吏间。分寸不失步,世好无一缠。
寒暑不假息,后罢往必先。自为无母儿,万劫无人怜。
顾彼下船影,使我泪迸泉。四海复四海,行李叠股肩。
童稚恣欢呼,岸景移当前。申江百万户,倏忽迷空烟。
长风动地至,大波起轩然。房房深闭置,床床困拘挛。
排荡群足跛,轰轕众器掀。披衣起中夜,坚立据船舷。
如山度黑影,猛溅蛟龙涎。高桅插象纬,森若宝网悬。
三星及北斗,左右相周旋。扶摇挟噫气,肃杀盈大千。
万灵诉冤痌,帝所惊喧阗。东方漏微白,晃漾日影穿。
黝铁喷千花,金银忽相宣。炉镕不祥冶,腾踔颠坤乾。
荒荒忍终古,冥冥人世迁。记我初北征,奉母虱朝官。
袖手视陆沉,未衔寸木填。辛亥出国门,梦落西泠边。
晨昏不努力,遗恨存高阡。君亲已两负,性命仍苟全。
安知二十载,孤光回故躔。臣精实销亡,志事何有焉。
岂有尺寸报,酬兹沟壑年。赠行慰好语,予友情邈绵。
恐无南归意,诸弟语尤酸。起伏乱方寸,眼底轻波澜。
海水不尽地,我意真弥天。
【正宫】白鹤子(四首),元代,关汉卿,
一
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二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三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四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十首 其七,宋代,陆游,
穷阨非由命,从来作计疏。妄营资鬼笑,多爱夺狐书。
何事能陶写,惟当尽破除。霜晴宜著屐,不敢笑无驴。
车螯二首 其二,宋代,王安石,
车螯肉之弱,恃壳保厥身。自非身有求,不敢微启唇。
尚恐擉者得,泥沙常埋堙。往往汤火间,身尽壳空存。
维海错万物,口牙且咀吞。尔无如彼何,可畏宁独人。
无为久自苦,含匿不暴陈。豁然从所如,游荡四海漘。
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死生或有在,岂遽得烹燔。
圣俞会饮,宋代,欧阳修,
倾壶岂徒彊君饮,解带且欲留君谈。洛阳旧友一时散,十年会合无二三。
京师旱久尘土热,忽值晚雨凉纤纤。滑公井泉酿最美,赤泥印酒新开缄。
更吟君句胜啖炙,杏花妍媚春酣酣。吾交豪俊天下选,谁得众美如君兼。
诗工镵刻露天骨,将论纵横轻玉钤。遗编最爱孙武说,往往曹杜遭夷芟。
关西幕府不能辟,陇山败将死可惭。
嗟余身贱不敢荐,四十白发犹青衫。吴兴太守诗亦好,往奏玉琯和英咸。
杯行到手莫辞醉,明日举棹天东南。
二月九日游百门泉览□由殿院有诗刻石因用其韵书之并律诗奉呈 其一,宋代,权邦彦,
西山□人巧相逼,兴欲乘风先两腋。犯寒策马古共城,未见春林眩红碧。
土膏浮焰远沄沄,野烧旧痕明皪皪。造幽忽觉累物异,心莹如澄眼如拭。
山根出泉泉涌窦,泓此一样玻璃色。炯然毛发立可数,我欲探之还杖植。
郦元水经陆羽品,甲乙未许来轻敌。径须乘夜□□□,□试飞桡拨云迹。
寒垣奔□□长□,□帽多尘更吹炙。偶来娱此得闲旷,尘土自无何用涤。
境清意彻两相会,坐对行吟一倾臆。鸥鹭飞浮亦闲暇,知我忘机群可入。
拟将笔力出□□,□□才□费雕刻。荒乘野逸不知倦,是乐个中真自适。
暮归穿邑惊市人,应笑新迁二千石。
古诗后十九首 其四,明代,李攀龙,
良会属今日,弹筝倚新声。唱苦令神伤,三变不可盈。
中曲忽自置,踯躅一再行。欲因更促柱,难为听者情。
人生局一世,悠悠终何成。要路多坎坷,先秋惨其荣。
来者率如此,焉知千岁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