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犯

篆销余馥,烛堆残蜡房栊晓。寒峭。看杏脸羞红、尚娇小。游蜂静院落,绿水摇池沼。闲绕。翠树底、支颐听啼鸟。
愁风怕雨,弹指春光了。音信杳。最堪恨、归雁过多少。困倚孤眠,昼长人悄。睡起依然,半窗残照。

96

诗文译文

篆销余馥,烛堆残蜡房栊晓。

篆刻的印章贴满了朱红的印痕,烛光燃尽,房间的窗栏上露出了晨曦。

寒峭。看杏脸羞红尚娇小。

天寒气冷。看着杏花脸颊因害羞而泛起红晕,它们还很娇小。

游蜂静院落,绿水摇池沼。

闲绕。翠树底支颐听啼鸟。

蜜蜂在宁静的院子里游弋,绿水摇曳着池塘。悠闲地绕过翠绿的树下,悠然地听着鸟儿的啼鸣。

愁风怕雨,弹指春光了。

音信杳。最堪恨归雁过多少。

忧愁的风儿害怕雨水,转瞬间春光消失了。音信渺茫。最令人悲伤的是,归鸿已经飞过多少次了。

困倚孤眠,昼长人悄。

疲倦地倚在孤独中入睡,白天漫长而安静。

睡起依然,半窗残照。

醒来依然如故,半扇窗户上余留着残照。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安静、寂寥的早晨场景。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篆刻的印章上的印痕,以及烛光燃尽后房间窗栏上的晨曦。寒冷的天气中,娇小的杏花脸颊因害羞而变得红润。蜜蜂在宁静的院子里飞舞,翠绿的树下静静地倾听着鸟儿的鸣叫。然而,忧愁的风儿害怕雨水,春光瞬间消失,音信渺茫,回归的雁已经飞过无数次。白天漫长而安静,人们困倚在孤独中入睡,醒来时,窗户上还余留着残照。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寂寥的景象,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和忧伤Note:TheprovidedanalysisandtranslationarebasedontheunderstandingofthepoembytheAImodel.Interpretationsofpoetrycanvary,andit\'simportanttonotethatpoetryoftenallowsformultipleinterpretations.

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其他诗经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七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七,明代,方献夫,

杨亿前身若再来,词源峡倒莫能回。于今真隐都无事,始觉忘言是脱胎。

87

谷雨江右诗社周年萍乡小石源雅集 其四 游孽龙洞有感其更名为义龙洞用进退格

谷雨江右诗社周年萍乡小石源雅集 其四 游孽龙洞有感其更名为义龙洞用进退格,近现代,陈忠平,

一洞幽深鱼贯行,眼前顽石幻奇形。或为虾鳖依崖立,曾佐龙蛇倒海惊。

过处阴风犹凛冽,当年恶迹渐零星。也无轻怪后来者,竟把妖邪冠义名。

79

贺新郎·拄杖重来约

贺新郎·拄杖重来约,宋代,辛弃疾,

拄杖重来约。对东风、洞庭张乐,满空箫勺。巨海拔犀头角出,来向此山高阁。尚两两、三三前却。老我伤怀登临际,问何方、可以平哀乐。唯酒是,万金药。劝君且作横空鹗。便休论、人间腥腐,纷纷乌攫。九万里风斯在下,翻覆云头雨脚。更直上、崑崙濯发。好卧长虹陂十里,是谁言、听取双黄鹤。推翠影,浸云壑。

90

百一诗 其一

作者:应璩(魏晋)

百一诗 其一,魏晋,应璩,

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名高不宿著,易用受侵诬。

前者隳官去,有人适我闾。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

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所占于此土,是谓仁智居。

文章不经国,筐箧无尺书。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

避席跪自陈,贱子实空虚。宋人遇周客,惭愧靡所如。

65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作者:康珽(唐代)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唐代,康珽,

解绶申知足,归元道益真。离章垂睿作,祖帐别群臣。

紫禁辞明主,青溪访羽人。赏延忠孝著,荣耀故乡春。

38

集自郡城归溪山翁寄诗并和申字韵垂教依韵再呈殊愧迟拙 其一

作者:虞集(元代)

集自郡城归溪山翁寄诗并和申字韵垂教依韵再呈殊愧迟拙 其一,元代,虞集,

暮春长日雨兼风,买得江船未及东。出郭故人邀杜老,辍耕田父讶庞公。

谩从修禊忘溪曲,何用安车遍洛中。旦起紫芝行复长,咏归先与谢崆峒。

19

宿东山寺有谢公井存焉

作者:汪藻(宋代)

宿东山寺有谢公井存焉,宋代,汪藻,

谢公当日此徜徉,千载空馀一径荒。林壑久应无小草,石泉今即是甘棠。

江山似恨功名误,花竹犹含笑语香。投老西州知不反,可堪垂涕笛筝傍。

97

吕子进知睦州予追送累日别后寄之

作者:张举(宋代)

吕子进知睦州予追送累日别后寄之,宋代,张举,

篱鴳云鹏各有程,匆匆相别未忘情。恨君不在篷窗底,共听萧萧夜雨声。

58

忆梁王寺过远桥寄昉师

作者:罗适(宋代)

忆梁王寺过远桥寄昉师,宋代,罗适,

长忆溪桥避暑时,天风六月袭人肌。水随地脉来无尽,云过山头去不知。

拂面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眉。凭师莫动溪边石,留待东归题好诗。

18

出门膏吾车

作者:郑采(元代)

出门膏吾车,元代,郑采,

出门膏吾车,欲登昆崙丘。昆崙在西极,我家东海头。

十步若九辍,邻巷亦阻修。况兹几万里,而乃复悠悠。

但当努其力,岁晏非所忧。闻道夕可死,圣谟实吾舟。

29

尚方连环歌为孙康侯徵君作

尚方连环歌为孙康侯徵君作,元代,吾丘衍,

尚方结绿蓝田春,鹿卢宛转开龙鳞。神妃辗轮出宫沼,躩落夔螭盘素云。

朝元真人紫霞客,宣室金门晓初入。奚官捧环天语开,调笑耕烟种双璧。

青丝绾空作蓝绶,浅缀流苏玉虹走。归来佩服对虚皇,千秋万岁南山寿。

100

用仲敬先生折桂韵

作者:金涓(元代)

用仲敬先生折桂韵,元代,金涓,

金印悬腰不用黄,丹溪垂钓亦何伤。舟移鹭点青山破,笛弄梅飘白雪香。

月里版图窥窄窄,望中鸿鹄去茫茫。萧曹不是逢隆准,未必姓名千载芳。

62

渡江

渡江,明代,文徵明,

天上仙人七宝幢,玉堂云雾隔晴窗。小山桂树空招隐,秋水芙蓉又渡江。

李广不逢真有数,黄香何用号无双。石头城下西风急,笑对青萍倒玉缸。

63

河传 秋景

河传 秋景,清代,叶小鸾,

风澹。疏阴凉浅。碧汉悠悠。玉钩。柳边挂斜西画楼。初秋。

井梧先自愁。小幔轻云澄练绮。清光美。好把镜奁比。

倚阑干。亸鬓鬟。远山。秋烟点黛弯。

16

王大伾草堂五首 其四

作者:卢楠(明代)

王大伾草堂五首 其四,明代,卢楠,

中堂嘉乐陈,纷华罗锦茵。巴僮激清徵,越女流商音。

一奏惊回飙,再奏生阳春。中人莫云悟,歌者徒劳心。

所以重考槃,永怀嘉树林。

65

述怀五十三首 其三十四

述怀五十三首 其三十四,明代,周是修,

汉国千年固,遥天万里平。那堪风雨夜,梦不到咸秦。

漠漠云山白,悠悠云雁声。令严铁衣冷,雄剑动光精。

男儿生盛世,有身当奉君。但谓奇兵出,边尘日可清。

何知沙漠迥,白首未成名。

29

百花园即事

百花园即事,明代,何南凤,

雨后泉声吼似雷,中天晴照逼窗来。千林蒙润芽应长,百鸟迎光舌自开。

静把好香焚一炷,閒将古教阅周回。门前滴尽千峰翠,分付门人莫浪猜。

3

同蔡抉辉夜月登侯岭

同蔡抉辉夜月登侯岭,明代,余寅亮,

高寄嶙峋望远空,九天风露散溟濛。遥连碧落星堪指,拟泛秋槎路可通。

乍觉笑谈惊宿鹤,不知明月上枯桐。谁言子晋吹笙处,缥缈仙踪约略同。

11

过清远与李廷清

过清远与李廷清,明代,湛若水,

先时此梦报庭清,微服西游计已成。今古此机神莫测,老夫直欲废将迎。

14

春日游金陵牛首山寺漫拟龙门应制之作

春日游金陵牛首山寺漫拟龙门应制之作,明代,张元凯,

万柳暗驰道,飞花度宫阙。匹马碧城隈,晓向长干发。

长干髣髴汉长杨,玉露金茎满路香。仙人高观分鳷鹊,帝子灵台集凤凰。

别有双峰霄汉外,空翠飞来扑衣带。鸟道孤悬出梵林,松涛十里藏天籁。

层岩嘉树郁菁葱,叠嶂流霞一万重。琳宫嵌入云中壁,绣阁徊翔木末峰。

丹青丘壑图难尽,绮错山川望不穷。瑞气祥光蔼畿甸,周京汉苑氤氲见。

鸣凤楼台散若星,凿龙池水澄如练。鹫岭朱幡俯太清,雁堂绀宇千花盈。

明月玲珑菡萏塔,青山窈窕芙蓉城。明月青山恒若此,金仙绣佛同终始。

龙藏岧峣七宝台,麒麟鹦鹉献花来。纤埃除埽空门净,日月照耀中天开。

霓旌披拂云旗展,万乘辉煌曾驻辇。金陵定鼎卜千年,虎踞龙蟠此后先。

五岳区中谁王气,三山海底孰神仙。秖遏北平戎似雨,故遗白下草如烟。

明时未效卷阿颂,在野聊成揽胜篇。

1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