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和吴鹤林舍人送杨帅韵)

万里长淮北,青是汉时山。几年壁垒相望,高枕度春闲。不道草庐家杰,手袖伊吾长剑,驰志在楼兰。钟鼓令秋肃,毡罽胆冰寒。
诗书帅,金横带,玉为鞍。天生如结数辈,虏岂易江南。京索成皋此际,东郭韩卢俱困,故老正争看。琳檄未能草,冯铗直空弹。

25

诗文赏析

万里长淮北,

青是汉时山。

几年壁垒相望,

高枕度春闲。

这首诗词以长淮北地区为背景,描绘了那里青山苍翠,如同古代汉代的山景。多年以来,两地之间有着相互监视的边界,但此刻作者却能安然躺在高枕之上,尽情享受春天的悠闲时光。

不道草庐家杰,

手袖伊吾长剑,

驰志在楼兰。

诗中提到了一个名叫杨帅的人物,他在边境的草庐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英雄本色。他将长剑藏于袖中,表达了他心怀忠诚之情,志向远大,希望能够事业有成,成就一番伟业,就像古代的楼兰国一样。

钟鼓令秋肃,

毡罽胆冰寒。

诗书帅,金横带,

玉为鞍。

作者描述了边境的严寒环境,秋天的寒意透过钟鼓的声音和士兵们的鼓励变得更加明显。士兵们身着厚重的毡罽,勇敢地面对这冰冷的寒冬。他们的心中装满了忠诚和勇气,他们佩戴着金横带,马鞍上镶嵌着珍贵的玉石,烘托出他们的英勇形象。

天生如结数辈,

虏岂易江南。

京索成皋此际,

东郭韩卢俱困,

故老正争看。

这里描写了边境的形势。诗中提到了数代以来,边境一直都是紧张的,敌人的入侵不容易阻挡。作者提到了一些地名,如京索、成皋、东郭、韩卢,暗示了敌人的威胁和困扰。尽管如此,老一辈的人们仍然坚定地站在边境上,争相观望,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忠诚。

琳檄未能草,

冯铗直空弹。

最后两句诗描写了作者的无奈和沮丧。琳檄是指上书的奏章,未能写成说明作者的抱负未能实现,而冯铗是指冯铗的弹琴,直接空弹表示了作者的心情郁闷,无法发泄。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境的士兵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边疆安宁的关切和对忠诚、英勇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自己理想未能实现的失望和无奈之情。整首诗词节奏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苍凉和豪迈的感觉,展现出宋代士人对国家和家国情怀的真挚抒发。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其他诗经

丙子年起元日早朝

丙子年起元日早朝,明代,郭之奇,

千门淑气向青阳,一望庭煇上紫光。自合风云烟阙下,最浮葱郁瑞楼央。

臣人率土同三祝,圣主深宫念八方。殊锡上卿能虎拜,独惭微贱点鹓行。

96

倾杯乐 陈松英女生毕业纪庆

倾杯乐 陈松英女生毕业纪庆,清代,杨玉衔,

山川盘郁,林峦胜处毓英雄。有时閒气偏钟。博白头衔不栉,盐白撒寒空。

陋井源双角,脂粉香浓。惠泉九龙。洗清思、更玲珑。

况济南、经舍家风。南楼在望,想老人英俊,少年同生。

女好何羡罴熊。

49

【般涉调】哨遍 硬谒十载驱

【般涉调】哨遍 硬谒十载驱,元代,董君瑞,

硬谒

十载驱驰逃窜,虎狼丛里经魔难。居处不能安,空区区历遍尘寰。远游世间,波波漉漉,穰穰劳劳。一向无程限,刬地不着边岸。镜中空照,冠上虚弹。诗书有味眼生花,岁月无情鬓成斑。长铗归来,壮志难酬,功名运晚。

【幺】世事谙博看.人情冷暖谁经惯?风帽与尘寰,遍朱门白眼相看。腹内闲,五车经典,七步文章。到处难兴贩,半纸虚名薄官。飘零吴越,梦觉邯郸。碧天凤翼未曾附,苍海龙鳞几时攀。困此穷途,进退无门,似羝羊触藩。

【耍孩儿】待向人前开口实羞赧,折腰处拳拳意懒。这回不免向君前,曲弓弓冒突台颜。故来海上垂钓线,特向津头执钓竿,有意相侵犯。将你个高门诌媚,小子相干。

【六煞】知君廉俭犹清干,据头角轩昂见罕。即非面谕厮过从,将明公焉敢相残?岂不知甜言与我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是多少人称赞,道你量如江海,器若丘山。

【五】也不索闲言赞,冷句儿攒,快疾做取英雄汉。扫除乞俭分开吝,倚阁酸寒打破悭。忙迭办,俺巷来近远,怎地回还?

【四】你是明白与,俺索子细拣,怕行挑剜接补并糜烂。至元折脑通行少,中统糖心倒换难。翻复从头看,则要完全贯伯,分晓边阑。

【三】你要寻走衮,觅转关,上天掇着梯儿赶。襟厮封头发牢结定,额厮拶眉毛紧厮拴。厮蘸定权休散,坐时同坐,赸后齐赸。

【二】你又奔,俺又顽,则要紧无格迸松无慢。皮锅里炒爆铜豌豆,火坑上叠翻铁卧单。无辞惮,大生性耐,不喜心烦。

【一】谩把猾,枉占奸,布衫领安上难寻绽。头巾顶攒就宜新裹,鱼儿钅敖子饼热时赶热翻。消息汤者犯,你便辘轳井口,直打的泉干。

【尾】难动脚,怎转眼?便休推阻根廷款,多共少分明对面儿咒。

71

三薕

作者:杨孚(两汉)

三薕,两汉,杨孚,

三薕大实,实不但三。食之多汁,味酸且甘。藏之尤好,与果相参。

60

怀先祖母二首 其二

怀先祖母二首 其二,近现代,刘雄,

春蚕丝尽吐,蝉蜕委尘埃。兜率原能住,娑婆不可怀。

百年如梦寐,万古费疑猜。闻道岂惜死?行尸空骨骸。

32

中秋前一夕蔎林招登吴山不果移尊篁庵 其四

中秋前一夕蔎林招登吴山不果移尊篁庵 其四,清代,全祖望,

王生遭虐谑,下箸几迟回。虎既帅以听,恣君一饱来。

47

题琵琶亭

题琵琶亭,宋代,王安国,

夜泊浔阳宿酒楼,琵琶亭畔荻花秋。云沈鸟没事已往,月白风清江自流。

6

送鲁子翚廉使之汉中

作者:虞集(元代)

送鲁子翚廉使之汉中,元代,虞集,

封上颂台礼,轻车入汉中。节毛吹渭雨,木叶动秦风。

把酒台基古,驰书岁事丰。朝回倚西阁,日日数归鸿。

22

舟过水口作

作者:徐玑(宋代)

舟过水口作,宋代,徐玑,

舟行遥指福城关,天宇开时地势宽。

二百里溪平似掌,一帆风色到怀安。

95

锦绣溪行

作者:刘敞(宋代)

锦绣溪行,宋代,刘敞,

金霞卷风漾清碧,翠藻玉沙相历历。旌旗不动蛟龙眠,空濛锦绣张春色。

五纹婉转沈吟香,时时飞出双鸳鸯。笑窥贝阙倚瑶瑟,金华射天高下光。

海近蓬莱却清浅,星客浮槎莫轻返。斋房几日餍华芝,瑶席香残舞燕归。

锦绣溪边春几许,欲寻清浅醉芳菲。

45

和尚叔父病目

作者:刘敞(宋代)

和尚叔父病目,宋代,刘敞,

恸器论时事,幽居祇杜门。自然忧未弭,那不眼潜昏。

火齐终无颣,泉沙暂有浑。谁资上池水,洞视一方垣。

68

嘉定六年皇后阁春贴子词五首 其二

嘉定六年皇后阁春贴子词五首 其二,宋代,真德秀,

内殿称觞早,仙班拥翠翘。春来多乐事,人日是明朝。

44

洛阳九日次韵县尉 其一

作者:赵鼎(宋代)

洛阳九日次韵县尉 其一,宋代,赵鼎,

谁遣孤标最晚芳,寒蜂冷蝶尚能狂。不禁清瘦西风紧,薄洗铅华晓露香。

照影一樽聊作伴,诛茅三径莫相忘。他年载酒能来否,相见悬知话更长。

18

贺阳帅 其一

贺阳帅 其一,宋代,员兴宗,

使节西来快旧游,淳和一洗蜀鹃愁。文章星斗三千帙,号令风雷六十州。

北虏伫瞻司马相,南夷祇畏卧龙侯。愿君翻出调元手,万亿春兮万亿秋。

25

桃源行

作者:胡宏(宋代)

桃源行,宋代,胡宏,

北归已过沅湘渡,骑马东风武陵路。

山花无限不关心,惟爱桃花古来树。

闻说桃花更有源,居人共得仙家趣。

之子渔舟安在哉,我欲乘之望源去。

江头相逢老渔父,烟水苍苍云日暮。

投午拱手向我言,桃源之说非真然。

当时渔子渔得钱,买酒醉卧桃花边。

桃花风吹入梦里,自有人世相周旋。

酒醒惊怪告俦侣,远近接响俱相传。

靖节先生绝世人,奈何记伪不考真。

先生高步窘末代,雅志不肯为秦民。

故作斯文写幽意,要似寰海杂风尘。

不然川原远近蒸霞开,宜有一片随水人东来。

呜呼神明通八极,岂特秘尔桃源哉。

我闻是言发深省,勒马却辞渔父回。

及晨遍览三春色,莫便风雨空莓苔。

83

鹿泉新居二十四韵

鹿泉新居二十四韵,元代,元好问,

土门西边井陉渡,野日荒荒下汀树。榆关石岭都几程,客梦往往迷归路。

尘埃风雨半生过,尽著筋骸支世故。宁州假馆又两年,未保东来不西去。

山城百家家有山,觌面呈山谁一顾。卖书买得吕氏园,不谓全山举相付。

北崖老作土灰色,拥肿形模一夸父。娟娟正有小峨眉,却立不容亲杖屦。

就中抱犊尤峭拔,望见韩山即攀附。韩王砦头四望阔,全赵米如才数聚。

眼中麾盖天上来,泜水鼓旗纷偃仆。汉家威灵万万古,石子连冈犹虎距。

夏秋众壑会鹿泉,浩浩湍声泻馀怒。西南诸峰不知数,荡海鲲䲔尻背露。

霏烟空翠有无中,百态阴晴变朝暮。灵岩龙泉曾一到,独欠封龙展衰步。

学仙不爱徐童花,李相书龛心所慕。平生怀抱向山尽,老气崔嵬如有助。

岩居枯寂朝市喧,喧寂两閒差有趣。得行固愿留不恶,流坎且当随所遇。

何曾万钱何用许,方丈有山容下箸。管城初无食肉相,黄帽非供折腰具。

明年高筑野史亭,天已安排看山处。多惭不及谢宣城,标出敬亭天一柱。

28

题赵昌画牡丹鹁鸽

题赵昌画牡丹鹁鸽,元代,柯九思,

雕阑玉砌旧承恩,轻吹凝香瑞霭温。宫女传言妃子笑,笑看驯鸽出金盆。

66

闻司谏刘先生佥宪闽中赋怀三首 其一

闻司谏刘先生佥宪闽中赋怀三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羊郡三年别,鸿音万里疏。狂歌燕市酒,涕泪汉庭书。

吾道艰危里,时名想望初。烽烟闽海净,揽辔意何如。

60

答黄用砺明府

答黄用砺明府,明代,卢龙云,

倦游敢道息图南,白社诗篇癖自耽。天地风尘元易厌,渔樵生计也曾谙。

五湖新水供垂钓,三径閒云引盍簪。知尔玄言今既就,问奇谁复似桓谭。

83

送何古林出洞

送何古林出洞,明代,湛若水,

送君出洞去,信手闭三关。君有阳和约,一阳来复还。

8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