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下天垂宇,倚阑干、月华都在,大明生处。扶木元高三千丈,不分闲云无数。谩转却、人间朝暮。万古兴亡心一寸,只涓涓、日夜随流注。奈与世,不同趣。
齐封冀甸今何许。百年间、欲招不住,欲推不去。闸断河流障海水,未放游鱼甫甫。叹多少、英雄尘土。挟客凭高西风外,问举头、还见南山否。花烂熳,草蕃蔗。
霞下天垂宇,倚阑干月华都在,大明生处。
在霞光下,天宇广阔,我倚着栏杆,月光洒落其中,大明(指光明美好的事物)诞生的地方。
扶木元高三千丈,不分闲云无数。
高耸入云的树木,有三千丈高,无数的云彩被它隔开。
谩转却人间朝暮。万古兴亡心一寸,只涓涓日夜随流注。
人们的生活时光匆匆流转,历经千年的兴衰变迁只能留下微小的痕迹,而时间却如细流一般不断流淌。
奈与世,不同趣。齐封冀甸今何许。
我却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不同趣味。齐封冀甸是古代的行政区划名称,指的是现在的山东河北河南陕西一带。
百年间欲招不住,欲推不去。闸断河流障海水,未放游鱼甫甫。
百年之间,欢愉的时光很快过去,不可留住;悲伤的时光却又难以抛却。闸断河流,阻挡了海水的流动,游鱼无法畅游。
叹多少英雄尘土。挟客凭高西风外,问举头还见南山否。
叹息着多少英勇的人物沦为尘土。我乘坐巴士,随着西风飞向远方,抬头问,南山是否还在?
花烂熳,草蕃蔗。
鲜花盛开繁茂,草木葱茏。
《贺新郎(次韵费五十九丈□□题秋山阁有感时事)》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借景抒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霞下天垂宇,
Undertherosyclouds,theskystretches,
倚阑干、月华都在,大明生处。
Leaningontherailings,themoonlightshines,heraldingthebirthofanewday.
扶木元高三千丈,
Talltreesreachthreethousandzhang(aunitoflengthinancientChina),
不分闲云无数。
Countlessleisurelycloudsintermingle.
谩转却、人间朝暮。
Invain,themundaneworldrevolvesdayandnight.
万古兴亡心一寸,
Intheriseandfallofcountlessages,theheartremainsunchanged,
只涓涓、日夜随流注。
Flowingsteadily,dayandnight,likeatinystream.
奈与世,不同趣。
Yet,itdiffersinessencefromtheworld\'spursuits.
齐封冀甸今何许。
WhatisthestateofQi,Feng,andJitoday?(referringtoancientterritorialdivisions)
百年间、欲招不住,欲推不去。
Withinahundredyears,desirescannotberetainednorpushedaway.
闸断河流障海水,
Thebrokensluicedamstheriverandblocksthesea,
未放游鱼甫甫。
Preventingthefreeswimmingoffish.
叹多少、英雄尘土。
Sighingforthecountlessheroeswhohaveturnedtodust.
挟客凭高西风外,
Accompaniedbyguests,leaningontherailing,outsidethewestwind,
问举头、还见南山否。
Iraisemyheadandask,canIstillseethesouthernmountains?
花烂熳,草蕃蔗。
Flowersbloombrilliantly,grassthrives.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霞光、月光、高大的树木和流动的云朵,表达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作者通过对兴衰和人生短暂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和人世间变迁的感叹。诗中提到万古兴亡,人生短暂,与世间的追求和喧嚣有所区别。作者还借用了齐、封、冀、甸等古代行政区划的名字,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更迭。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缅怀和对自然的向往。作者挟客凭高,迎着西风,抬头问道,是否还能见到南山,展现了对自然景色和远方的渴望。花朵盛开,草木茂盛,再次强调了自然的美好和生机。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追求真实意义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和远方的向往之情。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仙吕】点绛唇 省悟,元代,程景初,
万种闲愁,一场春瘦,迷花酒。燕侣莺俦,煞青云友。
【混江龙】长想着少年时候,拈花摘叶甚风流。见了些春风谢馆,夜月秦楼
马上抱鸡三市斗,袖中携剑五陵游。八个字非虚谬:玲珑剔透,软款温柔。
【油葫芦】一世疏狂一笔勾,从今后都罢手,一场恩爱变为仇。赤紧的红裙
不解嘲风口,以此上青衫紧退揉花手。想着眼底情,眉角愁。则管里云来雨去空
<辶它>逗,终不见下场头。
【天下乐】只被你干赚得潘郎两鬓秋。想着你恩情,也不是永久,恰便似风
中落花水上沤。我恰待踏折他花套竿,撞出锦<囗贵>头,早是咱千自在百自由。
【那吒令】想当初您爱我时,剪青丝半纽。想当初敬您时,赠吟词一首。您
如今弃俺也,断金钗两头。想着您月底盟,星前咒,则怕你悔去也娇羞。
【鹊踏枝】俺如今志难酬,和俺不相投。误了俺雁塔题名。虎榜名留。有一
日博得五花诰在手,则怕你消不得粉面油头。
【寄生草】俺如今时间困,目下忧。三尺剑扫荡红尘垢,万言策补尽乾坤漏,
五言诗夺尽江山秀。若是柳耆卿剥得个紫袍新,你便是谢天香不避黄齑臭。
【尾】深缦笠紧遮肩,粗布衫宽裁袖,撇罢了狂朋怪友。打扮做个儒流,风
月所近新来给了解由。谁信你鬼狐由,误了我谈笑封侯,早难道万里鹏得志秋。
气冲斗牛,胸藏锦绣,钓鳌头谁钓您这乐官头。席上咏妓
万种娇娆,一团俊俏,十分妙。百媚千娇,端的是闭月羞花貌。
【混江龙】他若是含情一笑,朱唇一颗嵌樱桃。梨花玉体,杨柳纤腰。眉黛
春山娇滴滴,眼波秋水绿淘淘。可观可看,宜喜宜嗔。堪怜堪爱,难画难描。拨
银筝音吕韵悠扬,唱阳春白雪依腔调。你便有千金买笑,怎能够一刻春宵。
【油葫芦】喜遇得樽席上猛见了,更那堪情性好,言谈语话那清标。你看那
聪明伶俐诸般妙,更那堪续麻道字无差错。生的来花样娇,柳样柔。知今博古通
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
【天下乐】怎能够玉树同栖翡翠巢?无福的难也波消。自暗约,用心儿访寻
月下老。者莫你能会弹能会歌,能会绣能会描,怎生来少前程无下梢?
【那吒令】离情空懊恼,我魂劳梦劳;缘薄命薄,看明朝后朝。我劝你断肠
籍上除了姓名,姻缘簿上寻个着落,一星星记在心苗。
【鹊踏枝】我与你自量度,是评跋。你若听琴,我便题桥。趁青春年纪儿幼
小,休辜负好前程月夜花朝。
【寄生草】相思病何年尽?姻缘簿甚日了?你看他知轻知重知分晓,不能够
同行同坐同欢笑,到教我添愁添闷添烦恼。怎能够喜孜孜花下燕莺期?几时得笑
吟吟春日鸳鸯效?
【六幺序】眼前面人千里,耳边厢音信杳,隔三千弱水迢迢。闷恹恹鬼病难
熬,意迟迟情思心焦。桃源洞不见分毫,焰腾腾烈火烧袄庙,白茫茫水淹蓝桥。
莫不是我今生撅着相思窖?好教我行眠立盹,梦断魂劳。
【幺】哎,你个多娇,仔细听着:你若是花下相招,月底来邀,琴瑟和调,
同伴吹箫,咱两个一世儿团圆到老,恁时节有下梢。寻一个安乐窝巢,散诞逍遥,
倒大来志气清高。当日个谢天香、李亚仙寻思到,知轻重肯辨清浊,后来受用金
花诰。则学鸳鸯,休学那燕子伯劳。
【尾声】准备着花烛洞房春,安排下夜月笙歌笑,那时节喜喜欢欢宴乐。地
久天长成配偶,一世儿永远坚牢。画堂高怕是么暮暮朝朝,则学那连理树、合欢
带、比翼鸟。宝炉香渐烧,银台灯高照,成就了碧桃花下凤鸾交。
向舜毕秘校席上赠黄州法曹杜孟坚即君懿职方之孙也,宋代,郭祥正,
青天无云日华满,小妓楼中吹玉管。卷帘不信夜霜寒,熏兰酌桂肌肤暖。
黄州之客最少年,醉来口角倾词源。惊龙掣电绕沧海,沙场阵马成功旋。
殿赐新袍织春草,水溢双瞳犀插脑。壮图伫结明主知,带束黄金应未老。
宣城忆拜乃翁时,幕中珠履皆雄奇。至今名姓记僧壁,当年已识麒麟儿。
嗟予老人日零落,两鬓衰蓬眼生瘼。寸心犹欲慕夷齐,险路无缘攀卫霍。
邂逅桐乡逢故人,槐槽泻酿追阳春。形容若画凌烟阁,第一江南寻隐沦。
题南翔寺,宋代,葛天民,
南翔建自梁天监,白鹤不归江自轨。
深禅空忆祖师齐,昔有老堪今有远。
我趁江鸥访远公,远公不有湖天晚。
七岁驱凫有几房,三百苾蒭无半面。
殿阁参差高入云,一堂可着千僧饭。
古柏槎牙不记年,柯如屈铁色苍藓。
古意偏关倦客怀,归舟有句无人遗。
明日中流遇阿英,连宵细说南阉院。
少待崇莲宝塔成,春风共看巢梁燕。
我欲婆娑借数椽,子当力学如吾愿。
一任江花恼杀人,闲边自数飞花处
庄贤良有园在境上作诗相示因和韵,宋代,韩淲,
贺家池上园,自足了一世。是中风味佳,恨我未能至。
纵横十亩宽,想见去荒秽。药苗与菜本,岁久必多置。
人生闲最乐,奚苦事名第。轩裳果可得,不过多仆婢。
争如老山林,庶足远朝市。能吟无自悲,逢酒便须醉。
因公发长谣,休去转觉易。
玉漏迟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元代,元好问,
淅江归路杳。西南仰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入麒麟画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平生吟啸。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四壁秋虫夜语,更一点、残灯斜照。青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金陵与宗瓠川夜话有怀金台旧雅次韵五首 其三,明代,卢宁,
钟阜对长歌,瞻天意若何。帝衢严露析,寝庙起云萝。
国士时堪属,诗名忌更多。平原求使楚,颖脱似君那。
则学以昼索赋梅柳二首 其一,明代,卢儒,
近竹幽妍映雪清,春痕消尽粉痕轻。帐中半落临溪影,邃里横吹《出塞》声。
晓色动愁香宛宛,夜魂追梦玉盈盈。扬州赋咏谁能继,唯有当时水部名。
太学释菜古诗,明代,章懋,
皇明右文治,闾巷兴胶庠。桥门集多士,冠佩纷跄跄。
少窥夫子宫,巍巍数仞墙。仰钻靡所得,矻矻穷十霜。
剽窃糟粕馀,乘时幸飞翔。释褐谒阶墀,对越俨洋洋。
采蘋荐溪毛,执爵灌椒觞。百拜举彝典,报本那可忘。
平生迂腐心,峨冠讲虞唐。曰兹筮仕初,矢心思激昂。
金石励名节,忠孝恒自将。期不负明训,允以酬君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