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雨夜泊吴江,明日过垂虹亭)

作者:毛滂(宋代)

寒满一衾谁共。夜沈沈、醉魂朦松。雨呼烟唤付凄凉,又不成、那些好梦。
明日烟江□暝E755。扁舟系、一行螮蝀。季鹰生事水氵弥漫,过鲈船、再三目送。

100

诗文译文

寒满一衾谁共。

夜沈沈、醉魂朦松。

雨呼烟唤付凄凉,又不成、那些好梦。

明日烟江□暝。

扁舟系、一行螮蝀。

季鹰生事水氵弥漫,过鲈船、再三目送。

诗文简析

《夜行船(雨夜泊吴江,明日过垂虹亭)》是宋代诗人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泊船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之情。诗中运用了雨夜、船行等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传达出一种凄凉而迷离的情感。

诗的开头,“寒满一衾谁共”,表达了诗人寂寞的心境。夜晚的寒冷将诗人的被子冻得冰凉,没有人与他共度寒夜。接着,“夜沈沈、醉魂朦松”,描绘了诗人陷入醉意和迷糊状态的心境,借酒浇愁,使得思绪更加模糊。

接下来的几句,“雨呼烟唤付凄凉,又不成、那些好梦”,通过雨声和烟雾的描绘,表现了外界的凄凉和诗人内心美好梦想的破灭。雨声呼唤着烟雾,而那些美好的梦想却无法实现。

最后两句,“明日烟江□暝,扁舟系、一行螮蝀。季鹰生事水氵弥漫,过鲈船、再三目送”,描绘了诗人明天要经过的垂虹亭和江湖的景象。诗人乘坐小舟,行驶在漆黑的夜晚,水面上弥漫着雨水的气息。季鹰是指船名,它在水上行驶,诗人眼送着它渐行渐远。

整首诗以雨夜泊船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孤独、迷茫和无奈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形象独特的描写手法,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以及对美好梦想的渴望和失落。

毛滂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其他诗经

永慕堂为杨大参赋

作者:薛瑄(明代)

永慕堂为杨大参赋,明代,薛瑄,

大化运不息,逝水无停时。依依旧居室,恻怆中肠悲。

书残读遗编,机有馀断丝。斑衣不再舞,寿觞宁重持。

庭前百卉芳,但觉阴阳移。仪容切寤寐,恍惚如见之。

亲心我所安,亲志我所期。心志著且存,大节矢靡亏。

悠哉孝子情,勖此终天思。

54

题湖上废寺二首 其一

题湖上废寺二首 其一,明代,唐顺之,

禅宫旧枕清湖曲,与客寻幽试共登。独树春深初着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台荒曾与施乌食,城化徒闻驻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长似为然灯。

73

送吕晦叔赴河阳

作者:程颢(宋代)

送吕晦叔赴河阳,宋代,程颢,

晓日都门飐旆旌,晚风铙吹入三城。知公再为苍生起,不是寻常刺史行。

52

踏青杨林洲

踏青杨林洲,明代,宋登春,

骅骝蹀躞上芳洲,杨柳青青楚水流。

日暮东风摇百草,不知何处是昭丘。

49

泛舟游曾城阻风

作者:陈宓(宋代)

泛舟游曾城阻风,宋代,陈宓,

奉亲来此别湖山,九日先偷一日闲。

四面平铺苍玉佩,远峰偏结碧螺鬟。

一杯且奉慈颜喜,两载真成短鬓斑。

珍重南风如有意,片帆留滞故相攀。

11

寿叔文

作者:苏轼(宋代)

寿叔文,宋代,苏轼,

烨烨苍龙宿,腾光射斗杓。

嘉时锺间气,□契在丛霄。

感会风云际,承恩雨露朝。

史才资笔削,使指载歌谣。

十载霜威重,*连弊俗消。

赐环归画省,鸣玉率英寮。

典礼还咨伯,寅□合佐尧。

谠言文石陛,正色紫宸朝。

共说门阑喜,谁云天路遥。

一龙今在沼,三凤并仪□。

道在须调鼎,谋深鄙□貂。

高情真邈邈,逸气更飘飘。

仙果虽迟熟,灵椿信後凋。

东山何足羡,会是蹑松乔。

91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作者:苏轼(宋代)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宋代,苏轼,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宝鸡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见于武城。

)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

)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十四日,自宝鸡行至虢。

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

)东去过郿坞,孤城象汉刘。

谁言董公健,竟复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黄金漫似丘。

(十五日至郿县,县有董卓城,其城象长安,俗谓之小长安。

)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

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

岩崖已奇绝,冰雪更琱锼。

春旱忧无麦,山灵喜有湫。

蛟龙懒方睡,瓶罐小容偷。

(是日晚,自郿起至清秋镇宿。

道过太白山,相传云,军行鸣鼓角过山下,辄致雷雨。

山上有湫甚灵,以今岁旱,方议取之。

)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侔。

近山麰麦早,临水竹篁修。

(十六日至盩厔,以近山地美,气候殊早。

县有官竹园,十数里不绝。

)先帝膺符命,行宫画冕旒。

侍臣簪武弁,女乐抱箜篌。

秘殿开金锁,神人控玉虬。

黑衣横巨剑,被发凛双眸。

(十七日,寒食。

自盩厔东南行二十余里,朝谒太平宫二圣御容。

此宫乃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为立也。

神封翊圣将军,有殿。

)邂逅逢佳士,相将弄彩舟。

投篙披绿荇,濯足乱清沟。

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国秋。

绕湖栽翠密,终夜响飕飕。

(是日与监宫张杲之泛舟南溪,遂留宿于溪堂。

)冒晓穷幽邃,操戈畏炳彪。

(十八日,循终南而西,县尉以甲卒见送。

或云近官竹园往往有虎。

)尹生犹有宅,老氏旧停辀。

问道遗踪在,登仙往事悠。

驭风归汗漫,阅世似蜉蝣。

羽客知人意,瑶琴系马鞦。

不辞山寺远,来作鹿鸣呦。

帝子传闻李,岩堂仿像缑。

轻风帏幔卷,落日髻鬟愁。

入谷(音浴。

)警蒙密,登坡费挽搂。

乱峰攙似槊,一水淡如油。

中使何年到,金龙自古投。

千重横翠石,百丈见游aa2。

最爱泉鸣洞,初尝雪入喉。

满瓶虽可致,洗耳叹无由。

(是日游崇圣观,俗所谓楼观也,乃尹喜旧宅,山脚有授经台尚在。

遂与张杲之同至大秦寺蚤食而别。

有太平宫道士赵宗有,抱琴见送至寺,作《鹿鸣》之引乃去。

又西至延生观,观后上小山,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遗迹。

下山而西行十数里,南入黑水谷,谷中有潭名仙游潭。

潭上有寺三,倚峻峰,面清溪,树林深翠,怪石不可胜数。

潭水以绳缒石数百尺,不得其底,以瓦砾投之,翔扬徐下,食顷乃不见,其清澈如此。

遂宿于中兴寺,寺中有玉女洞,洞中有飞泉甚甘,明日以泉二瓶归至郿,又明日乃至府。

)忽忆寻蟆培,方冬脱鹿裘。

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

惟有泉旁饮,无人自献酬。

(昔与子由游虾蟆培,方冬,洞中温温如二三月。

31

湖村

作者:陆游(宋代)

湖村,宋代,陆游,

四十来居湖上村,翩翩七见改初元。

风梢解箨竹过母,露叶成阴桐有孙。

渴鹿出林窥药井,驯鸥掠水傍棋轩。

老人不用夸顽健,时看孙曾浴画盆。

88

蝶恋花 其一

蝶恋花 其一,宋代,晏几道,

金剪刀头芳意动,彩蕊开时,不怕朝寒重。晴雪半消花□□,晓妆呵尽香酥冻。

十二楼中双翠凤,缥缈歌声,记得江南弄。醉舞春风谁可共,秦云已有鸳屏梦。

54

命学士讲书诗

命学士讲书诗,南北朝,谢灵运,

卧病同淮阳。

宰邑旷武城。

弦歌愧言子。

清净谢伏生。

古人不可攀。

何以报恩荣。

时往岁易周。

聿来政无成。

曾是展予心。

招学讲羣经。

铄金既云刃。

凝土亦能铏。

望尔志尚隆。

远嗣竹箭声。

敢谓荀氏训。

且布兰陵情。

待罪岂久期。

礼乐俟贤明。

53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

作者:李煜(唐代)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唐代,李煜,

玉树后庭前,

瑶草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

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

天教长少年。

54

山行

作者:韩琦(宋代)

山行,宋代,韩琦,

山路何曾倦,官程幸不赊。片云无定雨,香草逐时花。

暑序秋天气,农居古室家。乡关勤一望,峰翠列高牙。

87

秋兴 其五

作者:江开(清代)

秋兴 其五,清代,江开,

且剪青菘作晚蔬,饱看秦火未烧书。卞和白璧沽应待,季子黄金术已疏。

燕羽有家留不得,蕉心底事总难舒。吟成独自掀髯笑,富贵浮云过太虚。

37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其三十一

作者:赵蕃(宋代)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其三十一,宋代,赵蕃,

雨来山色暗成愁,雨后波光翠欲浮。山色水光元自好,宦情羁思苦悠悠。

86

与成父弟自严礲同入城晚宿黄岩

作者:赵蕃(宋代)

与成父弟自严礲同入城晚宿黄岩,宋代,赵蕃,

昔人重离合,感慨思功名。

我今迫贫贱,乃作分袂惊。

徘徊未能别,崎岖复同行。

扪萝到黄岩,倚杖日已倾。

摩挲磴道古,开拓窗户明。

道人惯看客,拨火治短檠。

村醪偶提携,霜柑亦包并。

病来不喜饮,一再泻浊清。

道涂今日劳,林壑他年盟。

苏州对床卧,不下五言城。

自经长少公,增重手足情。

细听松竹响,疑是风雨鸣。

披衣更起坐,月出山西更。

47

蕃近有干字韵属教授兄而知县尉曹皆尝用是韵相酬赠亦成一首奉呈并属录事今年未见梅花故及之

作者:赵蕃(宋代)

蕃近有干字韵属教授兄而知县尉曹皆尝用是韵相酬赠亦成一首奉呈并属录事今年未见梅花故及之,宋代,赵蕃,

回首江南千万山,渺如霄汉邈难干。至前不见梅花朵,客里何由老病宽。

往日簿书如束湿,新来诗卷喜频看。我衰才尽浑无奈,倚赖诸君为发端。

83

寄范佑之

作者:刘敞(宋代)

寄范佑之,宋代,刘敞,

吾子世罕识,他时醒亦狂。由来韵高逸,固自得轩昂。

阮籍哭道路,接舆歌凤凰。之人亦岂病,相叹不能忘。

58

题潘几道杲亭

作者:罗适(宋代)

题潘几道杲亭,宋代,罗适,

行尽城西路,为君登杲亭。无云生碧落,看日出沧溟。

逐影成何事,负暄全我形。交情长在目,隔岸数峰青。

70

感春 其二

作者:李复(宋代)

感春 其二,宋代,李复,

三月无馀旬,此日足可惜。桃李不自由,相期偶相失。

黄黄芜菁花,青青陵陂麦。林间晚蝶飞,翩翩竟何益。

前晨游百花,夭艳斗颜色。柳枝弱而细,闲垂亦自得。

今日偶再来,群枝空寂寂。

26

感兴十首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感兴十首 其二,宋代,韩淲,

其谁不欲上云霄,晚节当□事事高。赢得书多垂后学,归来赍志亦徒劳。

4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