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代送李状元)

作者:邓肃(宋代)

执手长亭无一语。泪眼汪汪,滴下阳关句。牵马欲行还复住。春风吹断梨花雨。
海角三千千叠路。归侍玉皇,那复回头顾。旌旆已因风月驻。何妨醉过清明去。

92

诗文译文

在长亭上牵着手,却无言语,

泪眼汪汪,滴下阳关的句子。

牵着马要走却又停住,

春风吹断了梨花的雨。

海角的路有三千重重叠叠,

回去侍奉玉皇,又何必回头看。

旌旗已因风月而停留,

何妨在清明节醉去。

诗文简析

蝶恋花(代送李状元)

执手长亭无一语,

泪眼汪汪,滴下阳关句。

牵马欲行还复住,

春风吹断梨花雨。

海角三千千叠路,

归侍玉皇,那复回头顾。

旌旆已因风月驻,

何妨醉过清明去。

诗文赏析

《蝶恋花(代送李状元)》是宋代邓肃的一首诗,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离别时的无语和眼泪,以及对归程的犹豫和不舍。

诗中的“执手长亭无一语”表现了送别时的无言之别,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泪眼汪汪,滴下阳关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情和离别的痛苦。

诗中的“牵马欲行还复住”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犹豫和不舍,他想要离开,却又停住不愿离去。春风吹断梨花雨,表达了离别时的悲凉和无奈。

诗中的“海角三千千叠路”表现了回程的漫长和辛苦,归侍玉皇,那复回头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眷恋和不舍。旌旆已因风月驻,何妨醉过清明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豪情和无畏。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痛苦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豪情和无畏。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邓肃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其他诗经

癸酉春送杨君雨人北上

癸酉春送杨君雨人北上,明代,曾曰唯,

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马一书生,感时涕江涘。

握手访中原,茫茫不可视。今上古武丁,鼎铛缺双耳。

大川棹腐楫,劲弦控挠矢。翰林养相望,棋枰酒杯底。

何不习吏事,而但讨文史。言官无大谏,徒取圣听鄙。

是以越职言,或从小臣起。大学古成均,诸生与胄齿。

今为鬻爵肆,群蚁奔羊市。高皇重积分,中兴复古始。

司成冢宰争,王言若置屣。嗟古举贤良,选择励廉耻。

晁贾公孙文,犹云累科举。胡乃名世才,时艺斯焉取。

孔孟虽皇皇,亦当事训诂。而况帖括中,安得伊与吕。

安石乱天下,种毒今未已。记诵欺主司,田宅遗孙子。

大车誇闾巷,竿牍害乡里。养士三百年,功效如是止。

齐寇比帝京,寒齿附唇比。困兽思决藩,恐其渡辽水。

西贼秦抵燕,较齐稍缓尔。亦畏走北胡,二寇互表里。

即我粤海中,大鲸相衔尾。百城一参戎,犄角将何以。

墨牧嚼人骨,大吏倒贤否。清惠被弹文,交章荐狼豕。

犯怒长官邪,乃云肃网纪。虽不非大夫,亦当计桑梓。

子昔感神京,帝栋础则圮。万虏城下薄,无人应拊髀。

天子自登陴,朋分挠国是。寄书太息言,天下事如此。

以致圣主疑,有臣不敢恃。大镇工户曹,中官坐协理。

主既疑益深,臣乃化绕指。间有谔谔然,千人而一士。

此行又三岁,抱膝熟摩揣。努力经世务,明明天子使。

若乃逢年事,其道在故纸。黄口拾进贤,沾沾亦自喜。

得之不必才,况子已才美。何事立春江,喃喃话知己。

32

水龙吟 越调梨花

水龙吟 越调梨花,宋代,周邦彦,

素肌应怯馀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

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

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29

日出行

作者:虞集(元代)

日出行,元代,虞集,

日出上城府,日暮当早归。城门已击柝,出郭何焉依?

下马投馆人,空垣月当扉。凉风振庭树,巢鸟屡惊飞。

起坐搔白发,忽如霜草稀。周公不复梦,仲尼故沾衣。

老莱有孺色,传闻惟食薇。求之事已晚,徘徊行道微。

12

子畅尉曹秩满侍亲摄户掾于上饶赋诗二首以送之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子畅尉曹秩满侍亲摄户掾于上饶赋诗二首以送之 其一,宋代,赵蕃,

游君父子间,情谊等骨肉。那知三年度,但谓一日足。

今晨复何事,溪头有行舳。临别惨莫言,裴回谩瞻瞩。

62

燕春台·绣地残英

燕春台·绣地残英,宋代,赵以夫,

绣地残英,画空飞絮,东风又送春归。雨足郊坰,相将翠密成帷。燕莺犹恋芳菲。向枝头、叶底依依。留春不住,绿波渺渺,碧草萋萋。锦帆开晓,彩仗迎熏,峰回路转,月淡天低。红云影里,群仙报道班齐。九奏箫韶,算人间、无此埙箎。步新堤。金鼎调羹也,梅子黄时。

24

大鉴禅师赞

大鉴禅师赞,宋代,释慧开,

菩提无树镜非台,臭口分明鬼擘开。幸是卖柴无事獠,刚然惹得一身灾。

10

跋韩子苍代葛亚卿诗

作者:徐俯(宋代)

跋韩子苍代葛亚卿诗,宋代,徐俯,

夏木阴阴欲放船,黄鹂啼了落花天。十诗尽说人间事,付与风流葛稚川。

67

奉和冯允南二首 其二

作者:范镇(宋代)

奉和冯允南二首 其二,宋代,范镇,

常望乡山忆翠微,此来时节更春晖。林间怨鹤久招隐,花外啼鹃仍劝归。

云似随人飞缥缥,雨如先道洒霏霏。回思仕宦平生事,六十三年始悟非。

12

除夕二首 其二

除夕二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

买田阳羡笑东坡,三黜穷荒两鬓皤。瘴雾蛮烟添老色,寒灯夜雨强悲歌。

百年富贵欢悰少,一日清閒乐事多。说与故人休大噱,省曹阍者面如何。

43

同家德清侍尚书杨宝学山行先过上岩访家谐季

同家德清侍尚书杨宝学山行先过上岩访家谐季,宋代,程公许,

鹤书杳杳上岩云,锦里安车忽暮曛。二陆久当为世瑞,一夔留与护香芸。

中春涧壑晴如暝,亭午松萝气自薰。倚槛欲歌招隐赋,客尘痼我不成文。

17

义灵庙迎享送神曲 其一

义灵庙迎享送神曲 其一,宋代,游九言,

北固山兮朝晖,鼛鼓奏兮吹篪。盼夫君兮来止,纷老稚兮扶携。

敛芳馨兮荐豆,君弗语笑兮我怀悽。聊相羊兮引釂,慰我愿兮无违。

28

次汪静峰使君见怀韵

次汪静峰使君见怀韵,明代,邹元标,

独向窗前抱膝吟,春来偏觉主恩深。悬崖忽堕仙人露,碧水遥闻宓子琴。

断去葛藤时杜口,坐穿木榻解忘心。青青柏树缘非偶,请听流莺送好音。

62

偶占七首 其四

偶占七首 其四,明代,邹元标,

圣学失其真,由人认识神。识神生死本,仇怨结交亲。

98

赠周世清表弟省祭还南海诗十六韵

赠周世清表弟省祭还南海诗十六韵,明代,湛若水,

尔之慈亲家,乃我表姨母。一体姑舅亲,譬之左右手。

我幼依尔家,直至十八九。读书学尔叔,深衷自天诱。

微此谁开先,终作田舍叟。及我显翰林,尔家运不偶。

一兄罹祸罗,二老宵奔走。尚愧我力微,不能解纷纠。

尔时在弱劣,讵意振周后。爱尔谨慎姿,贞此三尺守。

怜义不怜钱,狱掾于公厚。三考入神州,通藉登选部。

省祭归山田,衣冠贲幽牖。谁莫薄为吏,委吏宣圣受。

曹参以封侯,安期以不朽。高卑不高卑,太山等培塿。

18

闻报

作者:张弼(明代)

闻报,明代,张弼,

驿报新闻惊且疑,斗南楼上倚斜晖。霍光有传何曾读,疏广无金亦自归。

四海碧波鱼上钓,万山明月虎投机。房杜平生立门户,令人矫首一沾衣。

98

张行人银汉遨游图

作者:张弼(明代)

张行人银汉遨游图,明代,张弼,

东溟仙人事游冶,稳骑六气如驯马。双袂翩翩历紫清,回看一道银河泻。

河中谁汎莲叶舟,玉节翠旂张使者。昔日灵槎巳腐烂,换得莲舟更潇洒。

天孙投杼笑相迎,与尔一别三千龄。卯金木子又天水,天下纷纷今几更。

凤阳真人握长剑,汛埽六合开大明。圣子□孙亿万世,三辰五纬皆安宁。

我欲赠尔支机石,□劳远访严君平。但裁十帧文龙锦,为我拜献白玉京。

龙衮纵无分寸阙,庶可以之颁后庭。使者慇勤谢情好,远物奇珍作所宝。

小臣持节遨银河,特访南箕傅岩老。天孙施巧但教民,女织男耕共温饱。

27

简许廷纶尚宝

作者:郑岳(明代)

简许廷纶尚宝,明代,郑岳,

湘源一别几经年,此日重逢已白颠。宇宙有身须任责,朝廷无事岂遗贤。

著书岁晚鹤当户,观物人间云满川。闻道六经犹剩语,天衷妙处祇心传。

38

羊肠河吊古

作者:祁顺(明代)

羊肠河吊古,明代,祁顺,

羊肠之河羊肠坡,山回路转高嵯峨。河中之水有遗恨,触石冲厓生白波。

闻昔蠢苗犯边鄙,封豕长蛇恣吞噬。三军食尽胥沦亡,斗大孤城竟何恃。

元戎率众西南来,威如罴虎声如雷。倒悬欲解一方急,大剪丑类歼渠魁。

柰何将骄师不律,到此仓遑遭覆没。当时积血膏野草,至今白石堆残骨。

山自青青水自流,英雄此恨何时休。古来兵事贵持重,方叔成功有壮犹。

12

杨校尉夜载酒榄江同刘挥使

杨校尉夜载酒榄江同刘挥使,明代,曾仕鉴,

汉代楼船将,君今几叶孙。弈棋陪谢傅,清啸对刘琨。

目断云中戍,情高海上尊。亦知忘偃蹇,列炬出江村。

43

舟次新塘

舟次新塘,明代,何巩道,

树知潮起渐生风,海上斜阳分外红。蚬艇一群围稚子,蔗田十亩住蓑翁。

云边觅路山当岸,波底观心月在空。一日离家情已切,古人何事到辽东。

5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