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谢人分似蜡梅一枝)

香蜡染宫黄,不属世间风月。分我照寒金蕊,伴小窗愁绝。
高标独步本无双,一枝为谁折。压尽半春桃李,任满山如雪。

87

诗文译文

香蜡染宫黄,

不属世间风月。

分我照寒金蕊,

伴小窗愁绝。

高标独步本无双,

一枝为谁折。

压尽半春桃李,

任满山如雪。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枝蜡梅的景象,借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蜡梅是一种花色黄色,芬芳馥郁的花,它的美丽并不属于世间一般的风月景色。诗人将自己比作寒冷中的金蕊(花蕊),而那盛开的蜡梅则陪伴在他窗前,增添了一份忧愁的氛围。

诗人在表达自己孤高独立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这枝蜡梅的赞美之情。蜡梅是高标准的独特存在,没有与之相媲美的。然而,诗人却思考着,这样一枝独特的蜡梅究竟是为了谁而盛开。他思索着这个问题,也让读者思考着,美丽的事物背后是否需要有一个真正的欣赏者。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枝蜡梅的景象,借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蜡梅是一种花色黄色,芬芳馥郁的花,它的美丽并不属于世间一般的风月景色。诗人将自己比作寒冷中的金蕊(花蕊),而那盛开的蜡梅则陪伴在他窗前,增添了一份忧愁的氛围。

诗人在表达自己孤高独立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这枝蜡梅的赞美之情。蜡梅是高标准的独特存在,没有与之相媲美的。然而,诗人却思考着,这样一枝独特的蜡梅究竟是为了谁而盛开。他思索着这个问题,也让读者思考着,美丽的事物背后是否需要有一个真正的欣赏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蜡梅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一种孤高独立的心境。蜡梅作为一种特殊的花卉,被赋予了独特的标志,它的存在超越了世俗的风景。诗人将自己比作蜡梅的花蕊,强调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愁和独特性。

诗人对于这枝蜡梅的赞美和思考,展示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存在的意义的思索。他思考着这样一种独特的美是否需要有一个真正的欣赏者,这也是他对自己存在的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蜡梅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忧愁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读者在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蜡梅的高贵与孤独,以及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存在的思考。

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其他诗经

寄怀龙皋叶大夫

寄怀龙皋叶大夫,明代,霍与瑕,

楼船出京口,晨潮来东海。望望怀中人,沧洲隔烟霭。

春风吹短箫,棹歌声远遥。棹歌自西上,思心随落潮。

瞻望复瞻望,断魂谁为招。

40

杂咏

作者:刘敞(宋代)

杂咏,宋代,刘敞,

今年四十一,发白牙齿脱。未能游逍遥,意每不自豁。

偶寻乐天诗,往在江州日。年几与我同,哀疾与我埒。

伊人了无生,外物均寂灭。而且于形骸,变化难自适。

况我狭中者,万缘日相伐。力小觉任重,忧多使内热。

安能保平和,但有就衰竭。贤哉香山翁,精诚妙前哲。

悬车未六十,鼓缶终大耋。以兹揆损益,亦似有与夺。

至理何心得,吾其守兹说。

69

【双调】行香子

【双调】行香子,元代,马致远,

无也闲愁,有也闲愁,有无间愁得白头。花能助喜,酒解忘忧。对东篱,思北海,忆南楼。

【庆宣和】过了重阳九月九,叶落归秋,残菊胡蝶强风流。劝酒,劝酒。

【锦上花】莫莫休休,浮生参透。能得朱颜,几回白昼。野鹤孤云,倒大自由。去雁来鸿,催人皓首。位至八府中,谁说百年后?则落得庄周,叹打骷髅。爱煞当年,鲁连乘舟。那个如今,陶潜种柳。

【清江引】青云兴尽王子猷,半路里干生受。马踏街头月,耳听宫前漏,知他恁羡甚么关内侯。

【碧玉箫】莺也似歌喉,佳节若为酬,傀儡棚头,题甚么抱官囚,自也羞,则不如一笔勾。锦瑟左右,红妆前后,朦胧醉眸,觑只头黄花瘦。

【离亭宴带歇指熬】花开但愿人长久,人闲难得花依旧,夕阳暂留。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黄橙带露时,紫蟹迎霜候,香醪羡篘,酒和花,人共我,无何有。细杖藜,宽袍袖,断送了西风罢手。常待做快活头,永休开是非口。

100

铜柱

铜柱,清代,甘汝来,

丽江炎荒之锁钥,南控安南壤相错。距关一舍分茅岭,汉家铜柱高岝崿。

伏波峻业何峥嵘,英风万古震寥廓。当日楼船下交址,疾扫狂童等残箨。

二徵授首传京师,九真革面复疆索。郡县其地中土同,螳背安敢复张攫。

五季陵迟世多故,部领邪行乃横作。宋元帅征屡无功,包荒无乃太孱弱。

蛮夷犷悍本性习,朝廷驾驭藉方略。将帅岂乏英雄姿,推毂无能专委托。

有明英公亦人杰,功与伏波庶相若。中官继镇求珠犀,纨裤握兵拥帷幕。

遂令封豕肆狂噬,内地旁州恣侵掠。惜哉用武功不究,议祖捐之满台阁。

爵予世及用羁縻,国威如斯亦稍削。今代圣神御区寓,六合以内并包络。

况乃近地非辽绝,岁修贡职尤谨恪。我来行部视边徼,义取诸豫严关柝。

顾瞻前烈迹未湮,来者树立当奋跃。肯念平生马少游,畏此毒气熏蒸瘴乡恶。

60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流杯亭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流杯亭,唐代,李德裕,

激水自山椒,析波分浅濑。回环疑古篆,诘曲如萦带。
宁愬羽觞迟,惟欢亲友会。欲知中圣处,皓月临松盖。

21

长安送友人之黔

作者:薛能(唐代)

长安送友人之黔,唐代,薛能,

衡岳犹云过,君家独几千。心从贱游话,分向禁城偏。

陆路终何处,三湘在素船。琴书去迢递,星路照潺湲。

台镜簪秋晚,盘蔬饭雨天。同文到乡尽,殊国共行连。

后会应多日,归程自一年。贫交永无忘,孤进合相怜。

62

舟中读子进昆仲西游集有怀其人作诗寄之并示成父弟二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舟中读子进昆仲西游集有怀其人作诗寄之并示成父弟二首 其二,宋代,赵蕃,

文士今固有,未闻居一门。松筠无异操,茧蕙若同根。

试问临风读,何如把酒论。兹行羡吾弟,弭楫向湖村。

31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之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之 其一,宋代,赵蕃,

我行向何许,贡江与章江。悠悠异所见,俗变服亦庞。

定迁本中州,来南已殊邦。况此接荒服,寸心那得降。

95

寂历古关道二首 其二

作者:李廌(宋代)

寂历古关道二首 其二,宋代,李廌,

寂历古关道,晓烟寒未分。愁情满秋草,归思隔黄云。

客路自多感,宿酲犹带醺。萧萧倦游意,况乃久离群。

39

和谢师厚见寄

和谢师厚见寄,宋代,范纯仁,

地僻官粗俦侣稀,乡关回首隔残晖。鬓沾楚雾人空老,水落红沙雁自归。

往事寻思都似梦,素期乖失谩知非。东风送雨长西去,心逐轻云日夜飞。

13

吊亡友袁世弼太博

吊亡友袁世弼太博,宋代,郭祥正,

自掩斯人骨,西山秀色低。文章惊早悟,寿夭理难齐。

绝壑沉寒玉,空江没断霓。儿孙今卖宅,感旧只酸嘶。

2

上林归鸦

作者:陈郁(宋代)

上林归鸦,宋代,陈郁,

夕阳鸦背斂残红,万点飞归傍帝宫。

应是上林棲宿隐,可曾惊散月明中。

33

白云亭

作者:吴与(宋代)

白云亭,宋代,吴与,

高城顿崇冈,上与白云遇。昔贤此登临,怀古得佳句。

结亭自何人,岁月更已屡。古篆仅存名,颓檐飒将仆。

我来访遗踪,环赏惬幽趣。鸠工扶垫隉,选木换隳蠹。

津梁五道人,悉力愿相赴。经营未终月,突兀见翚翥。

英英苍梧云,朝莫此屯聚。时从南山来,倏向高岩去。

去来本无心,虚亭日新故。因之望故乡,更识亲闱处。

南山互牵情,凭阑目空注。

26

余常爱杜牧之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之句还山居适当此时讽味不已有概于余心者用为韵作十绝 其四

作者:程俱(宋代)

余常爱杜牧之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之句还山居适当此时讽味不已有概于余心者用为韵作十绝 其四,宋代,程俱,

青山如佳人,亦复美而艳。晴岚秀可餐,暮霭碧堪染。

37

山中次叶翰林韵 其一

作者:程俱(宋代)

山中次叶翰林韵 其一,宋代,程俱,

四山松桂拥高寒,腊尽阴崖雪未乾。发石开林穷鸟道,披榛寻壑见鲵桓。

50

春闺

春闺,明代,文徵明,

绿阴生寂昼迟迟,薄汗沾裳气力微。起傍曲阑垂手立,清风细细落蔷薇。

37

文江八景 其三 仁山拥翠

文江八景 其三 仁山拥翠,明代,邹元标,

仁山万仞插芙蓉,中有高人伴赤松。我欲从之不可得,他年结屋最高峰。

62

和栖贤山居韵 其十九

和栖贤山居韵 其十九,明代,释函可,

怀人几千里,每夜过三更。拥毳时同坐,沿阶又独行。

不堪鸭绿色,常作虎溪声。更有关心处,飞云枕上生。

50

葵轩诗

葵轩诗,明代,湛若水,

艺葵复艺葵,艺葵当前轩。葵心向我赤,我心与葵新。

何以与葵新,维以美灵根。心心同向日,君家多荩臣。

88

送陈仰坡景仁昆季八首 其二

送陈仰坡景仁昆季八首 其二,明代,张子翼,

少年昆季尽辉煌,自古元方又季方。宋氏风流今不远,苏家文史更谁强。

8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