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蜡梅)

一种岁前春,谁辨额黄腮白。风意只吟群木,与此花修别。
此花佳处似佳人,高情带诗格。君与岁寒相许,有芳心难结。

87

诗文译文

一种岁前春,谁辨额黄腮白。

风意只吟群木,与此花修别。

此花佳处似佳人,高情带诗格。

君与岁寒相许,有芳心难结。

诗文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蜡梅的诗词。蜡梅是一种在寒冷季节中开放的花朵,象征着坚贞和坚强。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蜡梅花的赞美,同时也借花抒发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慨。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蜡梅花为主题,通过对花的形象描写展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首句“一种岁前春,谁辨额黄腮白。”表达了蜡梅花开在寒冷的季节里,与白雪相映成趣的美丽景象。蜡梅花的花瓣黄白相间,给人一种清雅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风意只吟群木,与此花修别。”表达了蜡梅花与其他花卉相比的独特之处,以及诗人对蜡梅花的倾慕之情。蜡梅花在寒冷的季节中独自开放,风吹过时,只有它一朵花在吟唱,与其他花卉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孤芳自赏的形象传递了诗人对蜡梅花的喜爱和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此花佳处似佳人,高情带诗格。”将蜡梅花与美人相比,抒发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向往。蜡梅花在形态上与美人相似,具有高尚的情感和的气质。

最后两句“君与岁寒相许,有芳心难结。”既表达了诗人对蜡梅花的喜欢,也隐含了对爱情的思考。诗人将蜡梅花与爱情联系在一起,暗示了岁寒相伴的爱情难以结成良缘的艰难。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蜡梅花的美丽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蜡梅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借花抒发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慨。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意象的手法,将蜡梅花与美人、爱情相联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赵彦端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其他诗经

对城南池莲招曹南湖

对城南池莲招曹南湖,元代,耶律铸,

淩波延伫澹相留,应托微波怨未休。閒偃露盘如欲语,骤倾风盖却回头。

歌珠串脱横塘雨,醉玉香凝罨画楼。好在水仙繁会处,烂张云锦待仙舟。

17

己亥杂诗 其一七三

己亥杂诗 其一七三,清代,龚自珍,

碧涧重来荐一毛,杉楠喜比往时高。故人地下仍相护,驱逐狐狸赖尔曹。

86

蝴蝶儿

蝴蝶儿,清代,项鸿祚,

蝴蝶儿,小腰支,粉香零落翅双垂。晚风帘卷迟。

命短春三月,花寒瘦一枝。可怜不到梦醒时,断肠君不知。

58

【双调】新水令 楚台云雨会

【双调】新水令 楚台云雨会,元代,关汉卿,

楚台云雨会巫峡,赴昨宵约来的期话。楼头栖燕子,庭院已闻鸦,料想他家,收针指晚妆罢。

【乔牌儿】款将花径踏,独立在纱窗下,颤钦钦把不定心头怕。不敢将小名呼,咱则索等候他。

【雁儿落】怕别人瞧见咱,掩映在酴醿架。等多时不见来,则索独立在花阴下。

【挂搭钩】等候多时不见他,这的是约下佳期话,莫不是贪睡儿忘了那?伏冢在蓝桥下。意懊恼却待将他骂,听得呀的门开,蓦见如花。

【豆叶黄】髻挽乌云,蝉鬓堆鸦,粉腻酥胸,脸衬红霞;袅娜腰肢更喜恰,堪讲堪夸。比月里嫦娥,媚媚孜孜,那更撑达。

【七弟兄】我这里觅他,唤他,哎!女孩儿,果然道色胆天来大。怀儿里搂抱着俏冤家,揾香腮悄语低低话。

【梅花酒】两情浓,兴转佳。地权为床榻,月高烧银蜡。夜深沉,人静悄,低低的问如花,终是个女儿家。

【收江南】好风吹绽牡丹花,半合儿揉损绛裙纱。冷丁丁舌尖上送香茶,都不到半霎,森森一向遍身麻。

【尾】整乌云欲把金莲屧,纽回身再说些儿话:"你明夜个早些儿来,我专听着纱窗外芭蕉叶儿上打。"

91

忆昔四首 其二

作者:陈沂(明代)

忆昔四首 其二,明代,陈沂,

紫宸朝退下青扉,侍从花间过锦衣。金吐凤皇香不发,玉倾鹦鹉醉方归。

楹高甲帐云霞色,官冷牙牌冰雪辉。一自梦回天万里,长安空见塞鸿飞。

65

春雨四首 其三

作者:陆游(宋代)

春雨四首 其三,宋代,陆游,

胸怀阮步兵,诗句谢宣城。今夕俱参透,焚香听雨声。

60

木瓜铺短歌

作者:陆游(宋代)

木瓜铺短歌,宋代,陆游,

鼓楼坡前木瓜铺,岁晚悲辛利州路。当车礧礧石如屋,百里夷途无十步。

溪桥缺断水齧沙,崖腹崩颓风拔树。虎狼妥尾择肉食,狐狸竖毛啼日莫。

冢丘短草声窸窣,往往精灵与人遇。我生胡为忽在此,正坐一饥忘百虑。

五更出门寒裂面,半夜燎衣泥满裤。妻孥八月离夔州,寄书未到今何处。

馀年有几百忧集,日夜朱颜不如故。即今台省盛诸贤,细思宁是儒冠误。

85

候夜行师七唱 其五

候夜行师七唱 其五,唐代,陈元光,

戍楼西北望皇州,宿衙曾随上苑游。明月芦花迷曲岸,西风梧叶报清秋。

凤凰台上几声笛,鹦鹉洲边一苇舟。对菊渊明怀刺史,抛梭织女弄牵牛。

娟娟万里江河烂,耿耿孤星大火流。白雁远传苏武札,银鲈细切季鹰羞。

露悽霜肃吴砧捣,马壮兵强楚戍愁。报道四更笳鼓响,衔枚袭虏献俘囚。

17

十四日同人聚饮宝墨斋时予家秋蕙大放同人先过赏之即赋

十四日同人聚饮宝墨斋时予家秋蕙大放同人先过赏之即赋,清代,全祖望,

翁洲万寿香,实始见图经。剡原与天门,嗣出放晚馨。

吾鄞太白产,尤足发地灵。西风吹故畹,寒露长新茎。

耻为重也肥,堪拟夷之清。何期五沃土,遇此太瘦生。

老鹤倦不支,冻蛟怯难胜。亭亭疏影上,冉冉芳膏升。

态以羸愈媚,神缘癯更凝。男子谅难种,幽人长利贞。

闽兰虽竞秀,终自乏娉婷。弩张赵十使,剑舞黄八兄。

就中稍娇艳,鱼魫杂金棱。白羊乃秋葩,风格亦平平。

持以较此君,俯首莫敢京。嗟我亦秋客,纫佩多深情。

载哦晦翁诗,对之百感横。仗君为书带,腰围束不盈。

仗君为砚浆,池塘水不澄。且醉胡郎酒,花下共沉冥。

68

癸酉岁晚留上方观三首 其一

作者:虞集(元代)

癸酉岁晚留上方观三首 其一,元代,虞集,

灯前自了读残经,风入疏帘月入棂。坐到夜深谁是伴,数枝梅萼一铜瓶。

86

三峡桥

作者:刘攽(宋代)

三峡桥,宋代,刘攽,

三峡桥西路不通,水深石怪自蟠龙。一闻马足皆惊起,倏忽云遮五老峰。

56

秋夕二首 其一

作者:韩琦(宋代)

秋夕二首 其一,宋代,韩琦,

大暑丧馀酷,凉秋袪众瘥。歊氛随雨断,素景入宵多。

雁影穿池月,蛩声出砌莎。披襟予自快,楚泽任悲歌。

93

次韵勿斋蜡梅

次韵勿斋蜡梅,宋代,周端臣,

不怀南枝斗粉光,品题应合让苏黄。

融成蜂蜡千葩秀,散作龙涎几阵香。

立悟瞿昙真面目,坐忘姑射旧梳妆。

好风吹堕檀心句,白雪空惊寡和章。

9

松风楼篇

作者:徐玑(宋代)

松风楼篇,宋代,徐玑,

松声欲动风声催,细非笙簧大非雷。

松间便使无风起,亦有爽气如风来。

傍松作楼古为务,小着轩楹省斤锯。

楼低要与绿阴平,勿令高过松梢去。

52

同友人乘舟

作者:徐玑(宋代)

同友人乘舟,宋代,徐玑,

泽国自秋凉,乘舟入渺茫。

荷披沙渚碧,花乱暑风香。

山色含疏雨,蝉声带夕阳。

不知归路杳,相对有篇章。

41

减字木兰花·朝云横渡

减字木兰花·朝云横渡,宋代,蒋氏女,

朝云横渡。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54

晏公挽词三首 其二

作者:刘敞(宋代)

晏公挽词三首 其二,宋代,刘敞,

简易能容士,精诚乐与贤。如何五湖上,非复赤松年。

几几空遗舄,悠悠不问天。独应春辍相,令望故依然。

54

零陵忆弟妹

零陵忆弟妹,宋代,范纯仁,

感秋怀弟妹,憔悴客潇湘。他日常星聚,衰年隔雁行。

既盲难引望,垂老易悲伤。安得骑鸿鹄,高飞向汝傍。

37

悼玉溪 其二

悼玉溪 其二,宋代,张九成,

长年闻老病,终日拥柴门。冷落田文饭,凄凉北海樽。

功名看似梦,术业付诸孙。慷慨临终语,精诚彻九阍。

100

送马东玉朝散还朝

送马东玉朝散还朝,宋代,郭祥正,

秋空若明镜,云物莹可数。临高送远发,况复瞰牛渚。

崔嵬水帝宫,半出燃犀浦。桥基插波澜,王气逐龙虎。

归艎岂能留,两浆几欲舞。重光瞻舜日,群材入天罟。

聃聃马东玉,松柏耐寒暑。五载佐吾邦,大匠善规矩。

仁民而爱物,巨细各有补。宴閒集宾朋,风流照樽俎。

能诗又敏速,往往造险语。交章久荐达,名声动寰宇。

胸中蟠虹蜺,行矣须一吐。伊予百无堪,投老尚好古。

垂竿鱼未食,茹檗口忘苦。唯君最相知,称谓等鲍庾。

君归我何适,形影守溪浒。时寄一行书,焦枯望霖雨。

2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