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钱唐有感)

残照西风一片愁。疏杨画出六桥秋。游人不上十三楼。
有泪金仙还泣汉,无心玉马已朝周。平湖寂寂水空流。

72

诗文译文

残照西风一片愁。

疏杨画出六桥秋。

游人不上十三楼。

有泪金仙还泣汉,无心玉马已朝周。

平湖寂寂水空流。

诗词中的意境是残照西风,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忧愁。疏杨画出六桥秋,描述了秋天疏杨下的六座桥,增添了一丝凄凉和萧瑟之感。游人不上十三楼,说明游人们不愿意登上十三楼,暗示了此处景色凄美而令人无法自拔的情感。

之后的两句\"有泪金仙还泣汉,无心玉马已朝周\"表达了金仙为汉朝而流泪,玉马则指周朝已成为过去。这里可能暗指了历史的变迁,以及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人事易逝的感慨。

最后的一句\"平湖寂寂水空流\"则描述了平静的湖水,在沉默中流淌。“湖水空流”的意象,与前文的忧愁哀伤相呼应,强调了诗词中的无助和倾诉的情感。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景象,以意境营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象征手法,作者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世之变的感慨与无奈,传达出浓厚的忧愁情感。

诗文简析

《浣溪沙(钱唐有感)》是杨舜举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浣溪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忧愁、哀伤和无助的情感体验。

诗文赏析

残照西风一片愁。

疏杨画出六桥秋。

游人不上十三楼。

有泪金仙还泣汉,无心玉马已朝周。

平湖寂寂水空流。

诗词中的意境是残照西风,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忧愁。疏杨画出六桥秋,描述了秋天疏杨下的六座桥,增添了一丝凄凉和萧瑟之感。游人不上十三楼,说明游人们不愿意登上十三楼,暗示了此处景色凄美而令人无法自拔的情感。

之后的两句\"有泪金仙还泣汉,无心玉马已朝周\"表达了金仙为汉朝而流泪,玉马则指周朝已成为过去。这里可能暗指了历史的变迁,以及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人事易逝的感慨。

最后的一句\"平湖寂寂水空流\"则描述了平静的湖水,在沉默中流淌。“湖水空流”的意象,与前文的忧愁、哀伤相呼应,强调了诗词中的无助和倾诉的情感。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景象,以意境营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象征手法,作者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世之变的感慨与无奈,传达出浓厚的忧愁情感。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表达方式,给读者带来一种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思考,触动人心。

杨舜举

杨舜举,金华(今属浙江)人。与父本然同出王应麟之门。与许谦有交(《白云集》卷一《游山》)。月泉吟社第三十六名,署名观我。事见《词苑丛编》卷一四引姚云文《江村剩语·杨观我词》。

其他诗经

壬寅春正四日晋郡小憩道中古庵信笔书此 其一

壬寅春正四日晋郡小憩道中古庵信笔书此 其一,清代,何士循,

平野丽晴晖,春风扇和淑。冈峦界昼明,山树杂红绿。

遥闻村鼓喧,近视儿衣簇。新年幸无事,对之悦心目。

篮舆此暂停,庵小堪容足。移几置诗编,对佛脱官服。

拭面瀹山茶,小坐忘尘俗。

59

春日客感

春日客感,清代,李周南,

畅好晴光感不胜,远游客等在家僧。生憎白发频窥镜,盼到黄昏早试镫。

久坐茶香浓似酒,苦吟诗瘦冷于冰。春来何事关情甚,两度松楸扫未曾。

27

游定水寺寄杜尧臣

游定水寺寄杜尧臣,元代,吉雅谟丁,

水纹藤簟竹方床,山阁重阴雨后凉。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机杼夜初长。

白鱼入馔松醪熟,红稻供炊笋脯香。云树芝泉随处好,一时清赏肯相忘。

35

观音阁

观音阁,清代,张文光,

孤鸟下云间,长松昼掩关。定香醒习梦,清磬落空山。

天地客同老,古今僧自闲。徘徊归径晚,林月白漫漫。

45

鸥波道人汉书叹

鸥波道人汉书叹,清代,全祖望,

绛云楼中十万卷,鸥波道人汉书最珍奇。晚以兼金归甬上,拟之江南国主挥泪别故姬。

周郎展卷三嗟咨,汉书卷首何无汉官仪。周郎斯言岂独悼鸥波,身世百感盖纷披。

一归海虞再甬上,名节递降难言之。平康故院争柳妓,晚来卖国同符契。

不独衣冠惭司隶,周郎掩卷刲羊祭。何不补写平陵之歌吊翟义。

82

旧闻台城辱井石上有胭脂泪痕久未之信今见之似是淋漓涂抹之迹失笑不已因成此句

旧闻台城辱井石上有胭脂泪痕久未之信今见之似是淋漓涂抹之迹失笑不已因成此句,宋代,张舜民,

平居已无奈,仓卒故难任。井上痕犹浅,水中痕更深。

问鳌何至此,下石尔甘心。不及马嵬袜,犹能致万金。

5

似春阁

作者:高登(宋代)

似春阁,宋代,高登,

二阁宁独暖,万家方号寒。

何当放春去,和气满人间。

40

谢麪

谢麪,宋代,谢枋得,

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

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麪馎饦吾何忧。

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麪可报答。

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

65

题天池馆二首 其一

作者:刘敞(宋代)

题天池馆二首 其一,宋代,刘敞,

谁人画素屏,中座对沧溟。云气随蛟蜃,波涛涌户庭。

风高鹏解羽,天近客浮星。会有汤汤意,无琴亦自听。

89

和马先生留饮三叠前韵

和马先生留饮三叠前韵,宋代,赵公豫,

招饮醇醪破寂凄,夕阳掩映画楼西。狂澜就下偏维挽,峻岭难登每屐携。

自有珠光能射照,无嫌驭屈作悲啼。连朝拟订盘餐约,谁主僧庖代故妻。

93

江楼会饮对月

江楼会饮对月,宋代,赵汝燧,

层楼画栋淩霄汉,槛外江流百顷清。无一片云但秋色,放千里月到天明。

唤舟撒网鲜鳞美,击鼓喧汀宿鹭惊。坐上有人欢未厌,酒阑连釂两三觥。

17

山居

山居,宋代,陈必复,

接砌斜通径,缘篱矮结墙。

地卑蜗篆壁,山暖蜜分房。

过雨林亭静,落花春昼长。

幽居差省事,犹有课诗忙。

90

文叔入城夜半同斯远见过蚤作闻而赋之

作者:韩淲(宋代)

文叔入城夜半同斯远见过蚤作闻而赋之,宋代,韩淲,

西风胜士集,敲我月下门。醉语惊童稚,今晨能具言。

未知何许人,步武皆腾轩。顾非有逸韵,畴肯临丘园。

时予亦被酒,正尔飞梦魂。栩栩妙理熟,布衾清而温。

了不闻其然,醒来复何论。奇事既已失,踌躇黄叶村。

59

往回临安口号八首 其一

作者:苏泂(宋代)

往回临安口号八首 其一,宋代,苏泂,

高丽寺里访诗僧,懒上湖船独自行。行到寺前人迹少,不知傍有白云迎。

17

玉泉院荔枝轩

作者:杨朏(宋代)

玉泉院荔枝轩,宋代,杨朏,

曾观荔枝图,几费丹青妆。能红能紫亦能绿,不能写得天然香。

曾读荔枝谱,品品堪第一。较量滋味论高低,大抵闻名不闻实。

我疑真宰推化工,安排百果分番红。杏梅桃李不足数,先教碌碌随春风。

锦囊玉液相浑沦,百果让作东南元。别有真香与味色,一时分付荔枝轩。

65

再韵谢黎月罔笔墨丹砂之贶

再韵谢黎月罔笔墨丹砂之贶,宋代,萧立之,

今君好赐及层颠,怜我幽篁不见天。束缚遣前浮月窟,品题称绝重黟川。

药来南海增新价,剂入西窗煮晚烟。惟有吟哦相报答,为君涤砚试新泉。

49

水调歌头·鲸川四重午

作者:王旭(元代)

水调歌头·鲸川四重午,元代,王旭,

鲸川四重午,岁月若飘风。诗书万卷何事,白首课儿童。试把楚词高咏,更取清尊细酌,醒醉竟谁同。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丰。愧吾身,犹未脱,世尘中。还丹有诀谁悟,回首忆仙翁。我欲乘云归去,独与山灵晤语,修道倘成功。笑谢醯鸡瓮,白日看长空。

50

和杨仲齐韵 其三

作者:金涓(元代)

和杨仲齐韵 其三,元代,金涓,

渴饮空中露,饥餐石上霞。夜茶烹玉液,春酒酿松花。

自谓得仙术,不知老岁华。请看梳栉处,斑白照窗纱。

24

送何户曹之金陵

送何户曹之金陵,明代,李攀龙,

江上层台绕凤凰,石城秋色正苍苍。黄金不厌东南气,紫阙犹悬日月光。

帝谓何郎终傅粉,人传荀令本含香。即今起草从容处,转饷风流海一方。

83

懒石二首 其一

懒石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丰草长眠境独幽,无营终日傍林丘。任教说法通神理,不为生公强点头。

9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