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尧夫同前

作者:韩维(宋代)

朱弦四十昔尝闻,艺不论多贵绝伦。

少损新声放平淡,免教醉杀白头人。

54

诗文译文

朱弦四十昔尝闻,

艺不论多贵绝伦。

少损新声放平淡,

免教醉杀白头人。

诗中的\"朱弦四十昔尝闻\"表达了作者对尧夫多年不见的怀念之情。\"朱弦\"指的是古代乐器,用以象征友情的音乐。这句味着作者曾经听闻过尧夫的琴声,而这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艺不论多贵绝伦\"这句话则表达了作者对尧夫的艺术才华的赞美。作者认为,艺术的价值不应该被金钱地位所限制,真正的艺术应该超越物质财富,独树一帜。

\"少损新声放平淡\"这句诗揭示了作者对艺术的追求态度。\"少损新声\"指的是不断创新的音乐,而\"放平淡\"则表示作者追求一种平和自然的艺术风格。作者希望艺术不被过度修饰和矫饰,而能够展现真实和平淡的美。

\"免教醉杀白头人\"这句诗是对尧夫的嘱咐和祝福。作者希望尧夫不要因为酒色之欲而荒废了自己的才华和人生。\"白头人\"指的是年迈的人,作者希望尧夫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艺术的热情,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困扰。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艺术的珍视,以及对平淡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友人的琴声和表达自己对艺术的态度,作者呼吁人们珍惜真实平凡的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和平淡的审美追求。

诗文简析

《再和尧夫同前》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尧夫的再次相聚之喜悦,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平淡的态度。

这首

诗文赏析

朱弦四十昔尝闻,

艺不论多贵绝伦。

少损新声放平淡,

免教醉杀白头人。

诗中的\"朱弦四十昔尝闻\"表达了作者对尧夫多年不见的怀念之情。\"朱弦\"指的是古代乐器,用以象征友情的音乐。这句味着作者曾经听闻过尧夫的琴声,而这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艺不论多贵绝伦\"这句话则表达了作者对尧夫的艺术才华的赞美。作者认为,艺术的价值不应该被金钱地位所限制,真正的艺术应该超越物质财富,独树一帜。

\"少损新声放平淡\"这句诗揭示了作者对艺术的追求态度。\"少损新声\"指的是不断创新的音乐,而\"放平淡\"则表示作者追求一种平和、自然的艺术风格。作者希望艺术不被过度修饰和矫饰,而能够展现真实和平淡的美。

\"免教醉杀白头人\"这句诗是对尧夫的嘱咐和祝福。作者希望尧夫不要因为酒色之欲而荒废了自己的才华和人生。\"白头人\"指的是年迈的人,作者希望尧夫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艺术的热情,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困扰。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艺术的珍视,以及对平淡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友人的琴声和表达自己对艺术的态度,作者呼吁人们珍惜真实、平凡的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和平淡的审美追求。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其他诗经

庐山歌

庐山歌,明代,李时行,

匡庐之山何峛崺,洪崖奔壑凌空起。灵源万古自天成,福地纡盘三百里。

群峰岧峣近日边,元宫下与十洲连。猿梯鸟道不可度,仰攀绝顶空云烟。

虎溪斜接朱霞岛,更向云端寻五老。碧草攒生不记年,琪华半落无人扫。

碧草琪华处处逢,祥烟时绕香炉峰。石镜光中回日月,锦屏影里出芙蓉。

逶迤瀑布飞寒玉,窈窕阴崖藏石屋。閒随野客采青芝,静对仙人调白鹿。

万丈飞虹跨石潭,天池龙去水流丹。九江风雨凝朝霭,七泽波涛起暮寒。

竹林梵宇知何处,空华自映娑罗树。神僧飞锡人不闻,惟有仙禽自来去。

登临回首值新秋,自爱名山览胜游。此去会应逢石髓,重来沐鹤住丹邱。

68

詶胡小山鹾台苦雨二首 其二

詶胡小山鹾台苦雨二首 其二,明代,董其昌,

川原弥望岸容移,警水愁霖若有期。自奏薰风回愠后,差疑繁露纵阳迟。

商歌曰□何当烂,步祷朱轮不用脂。采得歌谣腾黼座,笔端如画是流离。

26

幼点之官瓯宁雨夜见过有诗用韵和之

幼点之官瓯宁雨夜见过有诗用韵和之,清代,陈宝琛,

开过山矾又一春,经年池馆雨声新。别愁与水平添涨,诗梦随花黯化尘。

觞咏忍虚垂老日,溪山应识苦吟人。未须去后怜萧寂,鸥鹭江头尽切邻。

57

渔歌子·楚山青

作者:李珣(唐代)

渔歌子·楚山青,唐代,李珣,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

29

淳祐丙午讲礼记毕锡宴秘书省赐侍读少师郑清之以下

作者:赵昀(宋代)

淳祐丙午讲礼记毕锡宴秘书省赐侍读少师郑清之以下,宋代,赵昀,

鳌极开先已降衷,上天下泽礼居中。三才义理维持力,万世纲常建立功。

孔圣法言多纂辑,汉儒师学共修崇。经帷讲彻资群彦,克己工夫在广充。

58

初夏幽居杂赋七首 其六

作者:陆游(宋代)

初夏幽居杂赋七首 其六,宋代,陆游,

辟地剪蓬蒿,何曾叹作劳。药名寻本草,兰族验离骚。

北涧穿篱过,南山出屋高。回头看富贵,何啻一秋毫。

54

古诗五首 其三

作者:王翰(唐代)

古诗五首 其三,唐代,王翰,

日暮洛阳道,北山正嶕峣。高坟望累累,岁久青松凋。

为问葬者谁,云是汉唐朝。龟龙卧深草,文字半沉销。

凄风扑霜叶,阴云惨寒郊。颓垣隐狐兔,荒棘鸣鸱鸮。

千载雍门琴,令人涕泪交。

12

海珠寺 其二

海珠寺 其二,清代,全祖望,

菊坡不可见,硕得见文溪。又复五百载,吾将谁与齐。

孙枝遍岭峤,栗主傍招提。尚有残编在,寒芒映彩霓。

16

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 其五

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 其五,宋代,释普宁,

壬戌十月十六朝,虚空拳踢不相饶。等闲打破疑团后,大地黄金也合消。

18

和张赴供备 其二

作者:刘跂(宋代)

和张赴供备 其二,宋代,刘跂,

桓桓壮气敌阳秋,冒雪冲风不被裘。天子方修上林苑,戎王莫怕义阳侯。

34

春景 诗人命属花

春景 诗人命属花,宋代,刘辰翁,

红落胭脂井,香埋绛缕纱。诗人工掞藻,吾命属渠花。

心呕犹堪思,山颓尚念赊。吟残锦官里,醉倒玉皇家。

愈愿偿春酒,郊迷择婿车。江头颠欲死,已办鬓生华。

29

江西赵漕送丞相行状索挽诗 其三

作者:韩淲(宋代)

江西赵漕送丞相行状索挽诗 其三,宋代,韩淲,

任道崇儒素,虚谦不近名。门庭规以睦,涂路畏夫清。

世固推源委,人今孰统盟。皇明酬恤典,四表亦欢声。

19

寄敖器之

作者:韩淲(宋代)

寄敖器之,宋代,韩淲,

绝代敖夫子,春来定若何。新丰逆旅市,叩角饭牛歌。

汉相延东阁,成周在泰和。汇征调玉烛,小用亦金坡。

42

寄淮圣僧元肇

作者:韩淲(宋代)

寄淮圣僧元肇,宋代,韩淲,

风霜江浙又穷冬,瓶锡飘然寺寺钟。爵服岂能三事衲,轩车多欠一枝筇。

君先灵运当成佛,我比樊迟愿学农。想得禅家人不到,山门惟有白云封。

67

示儿

作者:韩淲(宋代)

示儿,宋代,韩淲,

士固贵诵说,人亦要力行。气质到深厚,心术尤分明。

贵贱易迁变,是非多战争。直宜刚且正,无复弱而平。

81

春日闲居 其三

春日闲居 其三,明代,李攀龙,

药饵休官懒,蓬高谢客深。浊醪殊解事,高枕自知音。

老大翻陵劲,文章岂陆沈。浮云终日在,潇洒竟何心。

88

喜薪夷病起

喜薪夷病起,明代,释函可,

拚是沙埋骨,欣闻息已苏。一毡吞未尽,双眼泪将枯。

又得吾良友,仍馀尔罪夫。从今知死易,镇日好相呼。

7

自挽二首 其一

自挽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可,

肠付饥乌肉付泥,勿为厉鬼闹东鞮。寒冰热铁家常饭,马腹驴胎尔稳栖。

心大不须皈净土,骨残倖免梦中闺。纤毫锐气销难尽,祇恐长天化作霓。

3

三月五日同曾惟馨郑世迪诸君游三山寺观白鹭洲

三月五日同曾惟馨郑世迪诸君游三山寺观白鹭洲,明代,湛若水,

公馀静扃户,倏忽已春暮。生意尚可观,诸子扣门告。

肩舆遵江曲,轧轧向何处?三山在天外,以远人莫到。

如彼幽深士,不入俗眼妒。鸡鸣迅宵征,近午起风雾。

将天秘神景,诫此浅士露。幽閤临长江,中洲蹇独步。

吾欲观逝川,于此巢云构。

67

春日桃华齐开子结如豆喜而赋之

春日桃华齐开子结如豆喜而赋之,明代,张子翼,

山斋无事学东陵,春日桃华次第生。忙引粉墙双蝶下,閒移蟾影一轮清。

谩誇陶令篱边采,肯负刘郎去后名。留得实垂甜似蜜,拟将芹曝献承明。

2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