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三千里,中宵算去程。困才成蝶梦,行不待鸡鸣。
马首摇残月,鸦群起古城。发来经几堠,村寺远钟声。
诗词《早行》是唐代诗人李咸用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晨出行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于离乡背井、追求梦想的坚持和决心。
诗中首句“家国三千里,中宵算去程”表达了作者离乡背井、远离家乡的决心。他视家乡和国家为家国,觉得无论家乡多远,他都要奔向远方,追寻自己的梦想。
接下来的两句“困才成蝶梦,行不待鸡鸣”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才能的追求。他相信只有经过辛勤努力和追求,自己才能变得出类拔萃,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并不等待天亮,而是在黑暗中开始早行,展现了他不畏艰难和追求进步的精神。
随后的两句“马首摇残月,鸦群起古城”描绘了早行的情景。诗人坐在马背上,马首摇摆,与摇摇欲坠的残月形成了鲜明对比。古城中的乌鸦群起,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最后两句“发来经几堠,村寺远钟声”表述了早行的路程。通过众多的山岗和村子,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诗人的早行十分坚决,不断超越山岗,赶到一个又一个村子。
总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早行情景,表达了对于离乡背井、追求梦想的坚持和决心,以及对于辛勤努力和追求进步的信念。诗歌的格律流畅,语言简练,富有节奏感。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色和诗人的行程,诗词中透露出一种向前不懈的精神追求。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酹月江·一九八○年十月悼念余志宏同志,近现代,萧萐父,
魂兮归欤,望嶷云湘水,投诗何处。七星坪前风日好,犹记叮咛挚语。
创业心期,分忧怀抱,指点攀峰路。护花匀露,园丁一片辛苦。
谁信五月飞霜,人妖颠倒,谤诼纷如蛊。烈火真金凝党性,浩气丹心难侮。
虎穴功辉,骊渊珠灿,虺域终尘土。薰风重谱,春兰秋菊千古。
初到东平得雨,宋代,刘敞,
少服逢掖衣,又为梁甫吟。谬膺东藩守,似慰畸人心。
宣布祗上恩,浚明肃官箴。治醇俗易美,事半功反深。
嘉雨苏旱苗,庆云结重阴。天将假民乐,我以开烦襟。
钜野会百川,东山凌众岑。庶几缓吾带,一一穷登临。
和李康侯屯田见寄韵二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
心为积仁唯岂弟,官因任直少升迁。处常自享荣期乐,早退皆输白傅贤。
官路风波今免矣,善人福寿固宜然。谪居未遂归田计,犹欲希风向暮年。
阮希圣新轩即席兼呈同会君仪温老三首 其三,宋代,郭祥正,
谁怜龃龉老明时,把酒寻春已恨迟。舟漾绿波飞舴艋,烟笼青瓦湿琉璃。
狂嗟李白驱鲸海,醉笑陶潜倚菊篱。争似隔林闻一曲,与君重赋杜秋诗。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 其一,明代,释函可,
学士行歌绩妇迎,惊回春梦起乡情。解将腰带文犀重,添得空门水月清。
云鬓已随秋雾散,舞衣应逐雨花轻。翻怜冢畔青青草,不及红莲碛上生。
上彭使君,明代,张璨,
昭代兴贤日,科名早擅场。谏垣曾抗疏,艺苑旧摛章。
博洽经偏熟,恢宏器莫量。立朝推骨鲠,为郡属才良。
越上宜刘宠,台中失范滂。双旌辞绛阙,一鉴照黄堂。
草映朱轮碧,花迎皂盖香。专城勾践国,衣锦买臣乡。
心捧天衢日,威收柏府霜。廉澄彻秋水,恺悌蔼春阳。
龚遂施为异,阳城抚字忙。圭璋传令望,奎璧灿馀光。
麦秀虽歌瑞,芝生耻奏祥。未誇东海尹,思继颍川黄。
鸳序终超拔,鸿声远播扬。九重增眷注,八邑遂耕桑。
凋瘵苏无迹,疲癃起有方。渐磨同化育,涤濯付安康。
巨海思舟楫,岩廊选豫樟。经纶终大展,九域颂虞唐。
塘上行逢友人顾愿作,明代,张元凯,
吴宫二月莺,啼乱金阊柳。游子长安归,春风吹鹢首。
鹢首重重桃李花,枫桥塘上故倡家。绿水依然绕阡陌,青楼忽听弹琵琶。
琵琶声出垂杨里,李延年家高髻姊。自言有客深自藏,落魄江东虎头子。
拍浮濡首酒池中,何为染指阿房美。平生痴绝将无同,我辈钟情乃如此。
相逢不赋子之还,对酒高吟娇女篇。兴来不用常杯酌,其奈囊空无一钱。
君不见马长卿,临邛一往有深情。又不见阮仲容,鲜卑之婢累骑从。
尝闻古人贵达节,区区礼岂为我设。少年行乐须及时,飞花转眼纷如雪。
还惜昂藏一丈夫,凭陵啸傲高阳徒。麟阁荣名常在不,首阳饿死何为乎。
羊氏女,明代,黄淳耀,
南风吹尘尘暗天,洛城犁作黄沙田。宫女如花委道边,金墉天人亦瓦全。
姗笑司马儿,轻薄时世贤。八字青蛾点新粉,半生博得新主怜。
君不见庞娥亲报父冤,孙翊妻杀戴员,健妇之名千万年。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