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山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槛临溪上绿阴围,
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
山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
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
秋风斜月钓船归。
诗中描绘了一幅太湖恬静亭台的景象。亭台临水,绿荫环绕,溪水在山间高低蜿蜒,入眼的尽是一片翠绿。夕阳西下时,一座断桥上有一人独立,山中草木中隐约可见鸟儿依栖。在这清幽的游览中,人们才能感觉心灵的轻松,而只有在宁静的地方,才能体会到世间的精妙之处。等到夜深人静之时,他们将一同离开,靠在欄杆上,沐浴在秋风中,斜月映照下,扬帆驶船回家。
《太湖恬亭》通过描绘太湖上一处安静的亭台景色,展示了自然环境和人文情趣的和谐。诗中运用了典型的山水田园意境,以及王安石所倡导的以心灵宁静为重的理念。
首两句写出了亭台临溪的景象,溪水在山间蜿蜒流淌,绿荫环抱,给人一种清凉幽静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日落时的断桥和独立的人,凭栏而立,形成了一幅寂静而凄美的画面。山中的树木隐约可见鸟儿停栖,表现出山林的宁静和生机。
接着是诗人对清幽游览的描述,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没有烦恼的困扰。这种心灵的宁静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寓意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净化的愿望。
最后两句写出了夜晚的景象,人们在静谧的环境中相聚,感受秋风吹拂,倚栏而立,远眺斜挂的月亮,准备乘船回家。这里的钓船归还可以理解为回归平静生活的象征,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景写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宁静、清幽和内心自由的向往。它既是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也是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体现了王安石独特的诗境和审美观。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 其五 秋荷,明代,韩上桂,
当年学步试娇娆,此日残妆恨寂寥。风袭纨罗衣渐薄,露抛金粉气全销。
扁舟游女劳相忆,去国骚人枉见招。独守空房双蒂断,寸心谁为寄归潮。
句曲山朝真词二首。送真,唐代,陆龟蒙,
萦云凤髻飘然解,玉钺玄干俨先迈。朝真弟子悄无言,
再拜碧杯添沆瀣。火gW跳跃龙毛盖,脑发青青wT綷綷。
万象销沉一瞬间,空馀月外闻残佩。
栎口守风诗,南北朝,刘孝绰,
春心已应豫,归路复当欢。如何此日风,霾曀骇波澜。
倏见摇心惨,俄瞻乡路难。赖有同舟客,移宴息层峦。
华茵藉初卉,芳樽散绪寒。谑浪虽云善,江流苦未安。
何由入故园,讵即纫新兰。寄谢浮丘子,暂欲暇飞鸾。
淇上人戏荡子妇示行事诗,南北朝,刘孝绰,
桑中始奕奕,淇上未汤汤。美人要杂佩,上客诱明珰。
日暗人声静,微步出兰房。露葵不待劝,鸣琴无暇张。
翠钗挂已落,罗衣拂更香。如何嫁荡子,春夜守空床。
不见青丝骑,徒劳红粉妆。
前云居行寄元禅师,宋代,郭祥正,
忆云居,乃在汇泽西南修川之隅。山盘盘兮,石门屹立磴道绝,飞瀑万丈淙冰壶。
云沈沈兮方昼而忽暝,古木交错兮藏鼪鼯。攀崖欲上复自止,投险却忆骑鲸鱼。
崖向时复造平野,绝顶乃有百顷之膏腴。群山下瞰若聚米,殿阁枕藉非人区。
露华洗出太古月,桂子摇落阴扶疏。清风欲借羽仪展,秽念顿觉秋毫无。
老禅底事不度我,红日东上还驱车。如今正似武陵客,放舟已远嗟迷途。
青春一往二十二,白雪渐变千茎须。西来忽遇归飞鸟,青纸远寄黄金书。
灵茶香味胜粉乳,满箧所赠遇琼琚。玉川七椀吃不得,灌顶未识真醍醐。
南暹北讷惜已死,唯师秀出孤峰孤。潜深隐密自得所,岂不悯我栖榛芜。
倒影射岩犹入石,异日三椽容野夫。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 其二,宋代,韩驹,
马革包尸誓此生,岂知今日塞尘清。强随举子论兵要,直为君王下诏明。
老将犹能贾馀勇,少年未分怯先声。元戎十乘他时事,莫厌边亭夜报更。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