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裘父见赠二首

作者:曾协(宋代)

乡关重见慰余年,踉蹡迎门喜欲颠。

先遣好诗陈曲折,更搜余论尽中边。

尚勤药石论臣佐,莫向杯觞近圣贤。

杜口不言穷达事,知君客疾不难痊。

10

诗文译文

重回故乡,重逢乡亲的问候使我备受慰藉,他们迎接我时欢喜得几乎要摔倒。我先用一首佳作表达了我经历的曲折和辛酸,然后继续搜寻我心中的思考与感悟。虽然我还在医疗事业中辛勤工作,但我不敢接近圣人的盛宴。我守口如瓶,不谈论我的贫穷与富有,但我知道你客居他乡时的疾苦并不难以治愈。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曾协对于裘父的感激之情。诗人重返故乡后,受到乡亲们热情的欢迎,感到无比的慰藉。他用一首佳作表达了自己经历的曲折与辛酸,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诗人在医疗事业中勤奋工作,却谦逊地避开了与圣贤为伍的机会。他守口如瓶,不谈论自己的贫富,但他明白裘父作为旅居他乡的客人所经历的痛苦是可以治愈的。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感恩之情的真挚表达。诗人通过重返故乡的场景,展现了乡亲们对他的热情欢迎,使他感到无比的慰藉。他用\"踉蹡迎门\"的形象描绘了乡亲们欢喜的样子,形象生动。诗人先用一首佳作表达了自己经历的曲折和辛酸,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与心路历程。随后,他继续搜寻心中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敢接近圣贤的盛宴,守口如瓶,不谈论自己的贫穷与富有。最后,他深知裘父作为旅居他乡的客人所经历的痛苦并不难以治愈,表达了对裘父的关心和祝福。整首诗词以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展示了友谊的珍贵和对亲人的感激之情,给人以温暖和共鸣。

曾协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其他诗经

见云雷垂垂不雨怅然有作

见云雷垂垂不雨怅然有作,明代,李梦阳,

大梁城东云出雷,捩风拖雨故徘徊。黄鹂坐树深无语,紫燕衔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为早冢,不闻神女傍阳台。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来。

62

汉宫春 寿采庵

汉宫春 寿采庵,近现代,邓桐芬,

南极星辉,映秋姿凝澹,鲈脍杯深。称觞共倾桂酒,流水鸣琴。

筹添海屋,料年年、此日常临。歌古调,移宫换羽,动人曲艺诗心。

伫看清光更满,浸人家春树,词客秋林,龙蛇走笔立就,盈箧新吟。

当筵郁彦,数风华、佳什崎嵚。无量颂、辞陈天保,九如合表微忱。

11

塞下曲 其二

作者:张衡(两汉)

塞下曲 其二,两汉,张衡,

悠悠羌管动边愁,二月冰寒水不流。回首家园春色断,有人掩泪独登楼。

54

送张待诏知越州

作者:胡宿(宋代)

送张待诏知越州,宋代,胡宿,

长安厩吏驭花骢,竹使遥分浙水东。远势早推贤相子,任诚真有古人风。

稽山一镇居封内,阿阁三休耸禁中。长乐钟声偏怨别,何时同谒建章宫。

3

烛影摇红 淮南故将军家有歌妓,才容自许,

作者:虞集(元代)

烛影摇红 淮南故将军家有歌妓,才容自许,,元代,虞集,

愿一见公,竟不及见而卒。客有为以赋此曲者雪映虚檐,梦魂正绕阳台近。朝来谁为护重笼,云卧衣裳冷。应念兰心薰性。对芳年、才华自信。洞房春暖,换羽移宫,珠圆丝莹。板压红牙,手痕犹在余香泯。当时惟待醉翁来,教听莺声引。可惜闲情未领。但雕梁、尘销雾暝。几回清夜,月转西廊,梧桐疏影。

96

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

圣朝无阙政,贱子有私忧。盗贼何多报,边防益弛谋。

循良宜择守,德政合交脩。怀此言无路,公今近冕旒。

53

题沅陵县治廓轩

作者:赵蕃(宋代)

题沅陵县治廓轩,宋代,赵蕃,

昔我过此屋,四壁蔽莫窥。屋外何所有,榛草连污池。

今我重来过,壁去檐竹垂。榛草既除屏,洿池出涟漪。

檐前复何有,江上山参差。山穷望不穷,所恨眼力遗。

主人要命名,名汎境不随。昔闇今则廓,曰廓咸谓宜。

慨兹一室尔,系在治不治。除昏与致明,可不念已为。

游焉且息焉,舍斯复何斯。岂惟君是规,我亦因得师。

19

松江三首 其一

作者:朱松(宋代)

松江三首 其一,宋代,朱松,

尘缘挽我去渔矶,回首沧洲此愿违。偶寄一舟江上去,只无箬笠与蓑衣。

42

满江红 其一 客有索赋梅词者,余应之曰:自林和靖诗出,光前绝后矣。姑以此意赋之可也

作者:汪莘(宋代)

满江红 其一 客有索赋梅词者,余应之曰:自林和靖诗出,光前绝后矣。姑以此意赋之可也,宋代,汪莘,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

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尽后来、作者斗尖新,仍重叠。

离不得,春和腊。少不得,烟和雪。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

何事西邻春得入,还如东阁人伤别。总输他、树下作僧来,离言说。

14

上郑参政四十韵

上郑参政四十韵,宋代,敖陶孙,

吾闽天下选,人杰圣时蕃。

佐戴高前谍,承家裕后昆。

海六当剑立,洋屿焱鹏骞。

气色来回互,耆明有讨论。

蟠胸三万卷,落笔五千言。

地芥垂头拾,天瓢信手翻。

馀阴润桑梓,賸馥到兰荪。

白日骐驎坂,青春桃李园。

扬鬐方泽国,插羽已天阍。

伊昔昌能谏,于今弘独尊。

夙惊山有虎,已验鹿随幡。

带草书签丽,金华讲舌温。

履声仍独上,驿置愈争奔。

有客迷途甚,劳公倒屣烦。

请先陈失马,次第说投猿。

漳水头堪白,融峰泪几吞,

嵌崎辞故里,觚角见修门。

到递吴蚕宿,留交楚雁番。

忽通狂客刺,俄返独缧魂。

望禄蒲生节,随人柳折圈。

天高难发口,天高难发口,

地缩会移跟,一昨哄堂暇,

深知纳牖恩。印刓聊小靳,

緼束更能存。日者叨堂贴,

时哉会气元。敢言矜騕褭,

复自妒婵媛。末学应须授,

群经剩欲繙。恐因鱣发发,

复作兔爰爰。光范宽无燔。

天步曾留跼,皇心重改幡。

房奁非久秘,药笼会深掀。

豆栈能忘秣,樗材傥入抡。

略容偷廪稍,重议洗乾坤。

举邑多狺犬,深心寓祝(左犭右屯)。

老身难矍铄,疾眼久眵昏。

合浦珠无胫,丰城剑有痕。

事多惭蹇叔,议敢及臧孙。

馀日知安在,南村定北村。

92

清明日陈淳过访

清明日陈淳过访,明代,文徵明,

愁病春来次第加,清明寂寞类僧家。

留人野饭新挑菜,乞火邻墙旋煮茶。

晴日檐楹杨柳色,微风帘幕海棠花。

故人念我能相过,不遣良辰负物华。

73

哀烈歌,为许初娘作

哀烈歌,为许初娘作,明代,卢若腾,

哀矣乎!哀妇烈;烈妇之操霜比洁,烈妇之骨坚于铁。

烈妇之冤天地愁,鬼神环视皆泣血。幼承闺训本儒风,长遵礼义无玷缺。

结发嫁得名家子,有志四方远离别;别婿归宁依父母,晨夕女红忘疲苶。

世乱穷乡靡安居,豪家搀入争巢穴;瞥见如花似玉人,多衒金珠买欢悦。

不成欢悦反成嗔,罗敷有夫词决绝;夜深豪客强相逼,拒户骂贼声不辍。

一时喧哗邻里惊,客翻赖主勾盗窃;举家拷掠无完肤,女呼父母从兹诀:我死必诉上帝知,莫患仇家怨不雪!

千箠万棓不乞怜,甘心玉碎花摧折。哀矣乎!哀妇烈;

夫婿归来讼妇冤,妇冤不白夫缧绁。道路有口官不闻,半畏豪威半附热。

我欲伐下山头十丈石,表章正气勒碑碣;我欲磨砺匣中三尺剑,反缚凶人细磔剟。

时当有待志未伸,慷慨歔欷歌一阕。哀矣乎!哀妇烈。

89

新岁六日淩江驿新晴即事四绝句 其四

新岁六日淩江驿新晴即事四绝句 其四,明代,湛若水,

驿附十家村,虽贫尚可存。隔林闻吏语,贷廪落人门。

35

送杨总兵征西

作者:章懋(明代)

送杨总兵征西,明代,章懋,

山西名将好男儿,报国丹心一剑知。貔虎衔枚严号令,犬羊寒胆避旌旗。

九重雨露朝承诏,八阵风云夜出奇。此去西羌应坐困,功臣充国早班师。

92

三海岩

三海岩,明代,郑廷鹄,

层岩细雨岚光散,空洞微风草木幽。沧海浪痕生紫藓,青山蜃气结朱楼。

千年陵谷何多改,此日登临且共酬。黄鹤不知芳树晚,双双犹傍旧矶头。

32

观学愚先生遗像

观学愚先生遗像,明代,郑文康,

铜鞮太守斯文主,松谷先生后学师。及第文章存旧藁,过庭诗礼记当时。

功名到手烟云薄,忠孝存心天地知。前辈典型今渐远,仰瞻遗像一嗟咨。

12

季夏同家弟邀妙上人园游会大雨河涨

作者:温纯(明代)

季夏同家弟邀妙上人园游会大雨河涨,明代,温纯,

底事骤清凉,开襟共此堂。正逢甲子雨,况是水云乡。

说法风帆定,无机鱼鸟忘。一身天地小,吾亦爱吾狂。

3

柯詹事孟时挽诗

作者:倪谦(明代)

柯詹事孟时挽诗,明代,倪谦,

平步金门上玉除,龙头妙选振芳誉。瑶编每进青宫讲,彤管时紬石室书。

陆贽有才人共仰,贾生无命席空虚。旧寅大半伤凋谢,目断闽天泪满裾。

66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其十八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其十八,明代,陈邦彦,

漫道驰驱苦,翻疑览胜归。雨窗寒对瀑,海日夜生辉。

地迥临蛟穴,峰高碍鸟飞。颇闻骁果在,谁为畅皇威。

38

赠智林

赠智林,明代,释今无,

千僧座上此僧雄,为象为狮气尽空。印佩毗卢尊觉义,人如晋代得玄风。

花开富贵春为国,楼占云霞月作宫。一个路人无处着,却从君意问穷通。

3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