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紫衫儿。
影金领子,著得偏宜。
步稳金莲,香熏纨扇,舞转花枝。
捧杯更著迷膎。
唱一个、新行耍词。
玉骨冰肌,好天良夜,怎不怜伊。
柳树梢上翠绿欲滴,
金丝领子映衬其间,
穿上这紫色的衣裳,
恰到好处。
脚步稳健如金莲,
手持着香熏的纨扇,
舞姿转动如花枝。
举杯更使人陶醉,
唱出一段新的行耍曲。
她的肌肤如冰玉一般,
美好的天空,良好的夜晚,
怎能不怜惜她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形象,她穿着紫色的衣裳,领子上饰有金丝,整体装扮得十分得体。她走路稳健如同金莲一般,手中拿着香熏的纨扇,舞姿婀娜如花枝摇曳。她举起酒杯,更加迷人动人。她唱着新的行耍曲,吸引人们的注意。她的肌肤如同冰玉一般,美好的天空和夜晚使她更加动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女子的怜爱之情。
这首诗词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动人之处。诗中所用的紫色衣裳、金丝领子、金莲、纨扇等形象,都展示了女子高贵、典雅的气质。诗人通过形容她的舞姿和歌唱,强调了她的才艺和魅力。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美和怜爱,以及美好的环境所映衬出的她更加动人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女子的美丽与才艺,展示了诗人对她的欣赏和怜爱之情。同时,诗中也通过对自然和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优雅、宁静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过鲁山禅师故院世传师讲经雨花因题斯句,明代,薛蕙,
昔闻鲁山子,此地讲经年。长者开精舍,门徒聚法筵。
上方回锡杖,高坐发香烟。指点杨枝拂,翻披贝叶编。
辩才超正觉,慧照破冥筌。解脱周尘界,光明彻大千。
山川震十地,龙象见诸天。梵乐流云下,灵花蔽日悬。
我生惟率尔,彼岸转茫然。学道惭馀齿,寻师负宿缘。
绳床无虎卧,画壁有虫穿。隙网垂银树,阴苔缀石莲。
神灯风已灭,仙镜月空圆。随喜乖三会,含悽向四禅。
真乘仍自蔽,疑义竟谁诠。稽首西来意,非公那复传。
奉答汪于鼎赠予六十岁之作 其三,清代,屈大均,
岭海相期又十霜,无因笑语郁川阳。玉勾自可分兄弟,姑射何须应帝王。
瀑里云门三洞小,谼中石笋一天长。何时邂逅虬山麓,并坐谈经花满床。
题陈山龙祠,宋代,赵孟坚,
白龙生阳山,龙生龙母死。
於何藏斯陈,其说从古始。
岂伊冥邈中,而亦有地利。
季春旬八日,岁岁雨冥晦。
龙下大如柱,万目俨骇视。
谓龙来朝母,人胡不知礼。
邑人严奉供,神宫联梵寺。
龙君与龙母,居中堂殿位。
两庑香火谁,分祀及四子。
山腰有龙湫,泓澄一掬水。
水旱不涸溢,甘冽冷牙齿。
祷雨乞一滴,阖境得沾济。
昔年令君来,沥酒方奠启。
有物蜿蜓见,举体金色被。
巡沿上巾幞,驯狎了无畏。
令君端笏迎,迎入香奁裹。
诞四子如粟,久矣传神异。
逮置湫石边,倏与电俱逝。
或示梦画工,画龙要珠戏。
或载见蜿蜒,跃戏花壶际。
神灵及事怪,龚碑详纪记。
迎享送三辞,上轧骚章丽。
荔子丹蕉黄,罗池未专美。
余来击节诵,金石歌声曳。
迩年又喧传,其说更谲诡。
后殿方落成,将以奉大士。
一夕大风雨,巨石暗飞坠。
高高山顶来,直顿殿堂内。
端然一窦座,不篇亦不倚。
既无绳墨量,谁与安位置。
不知几鬼推,毋乃阴兵徒。
是为鬼龙力,其说信有以。
又云虎新过,泥沙印遗趾。
爬抓大木皮,画画有文理。
海山断不连,四望惟茅苇。
又无穴宅居,此物从何至。
有龙必有虎,神驱理或尔。
不然虎尊龙,墓前来伏跪。
想当清夜月,跟踡跼妥其尾。
谈玄与讯怪,更仆良未已。
笑呼金叵罗,一把诗肠洗。
数酌带微酣,长啸夺双袂。
径直上山巅,惟如履平地。
海神会我心,卷浪雪花沸。
中年脚尚健,有志聊丰喜。
下山猛捉笔,挥扫不停臂。
素壁两三间,掀舞龙蛇势。
觉衰呈汪桐阳教授四首 其三,宋代,朱晞颜,
平生判青白,好丑悬心胸。看朱忽成碧,转首今一翁。
绝怜窗底月,坐废诗书工。磨研正亥豕,反覆寻鱼虫。
当时擅轻俊,下目一纸空。天工忘听察,障此阿堵中。
文章不可恃,信足欺盲聋。欲求一匕药,刮膜开双瞳。
尝闻先达言,目与心神通。废书减思虑,远胜金篦功。
便当逐一散,挥弦送飞鸿。
江梅引·年年江上见寒梅,元代,姚燧,
年年江上见寒梅。几枝开。暗香来。疑是月宫,仙子下瑶台。冷艳一枝折入手,断魂远,相思切,寄与谁。怨极恨极嗅玉蕊。念此情,家万里。暮霞散绮楚天外,几片轻飞。为我多愁,特地点征衣。我已飘零君又老,正心碎,那堪闻,塞管吹。
悬瓠城歌,元代,李材,
我经悬瓠城,试作悬瓠歌。残灰五百载,悬瓠不复峨。
有唐中叶失驭将,退辱进危多诋谤。淮西孽雏手指天,百万官兵不敢傍。
长安市上昼杀人,司隶走藏魂胆丧。晋公一语破纷纭,意断心谋神莫抗。
谏书不到双阙下,诏检初成九天上。煌煌日月焕斧节,惨惨风云动鞬䩨。
殿前虓虎神策军,愬武通颜分玉帐。夜深雪花大于璧,悬孤城头血埋仗。
寒威方劲弓百钧,净影不摇旗十丈。已囚猰貐山更沸,再戮鲸鲵海无浪。
蔡人不识绯衣儿,剑气磨天大丞相。方城大将拜道左,犀甲金戈光炫晃。
凶嚚狡众五十秋,白日青天破昏障。儿童不遣避介冑,妇女争来沽绿酿。
入朝论功功有差,晋公之功无与让。英雄事往名器虚,慄斯嚅唲竟相尚。
外藩跋扈骄将侮,中禁深严嬖臣诳。山东何啻百少阳,秦苑洛阳随板荡。
我歌悬瓠辞,歌声颇悲壮。呜呼,唐之覆车将谁尤,后人吊古徒哀怆。
悬瓠城下流水流,悬瓠城边牧笛唱。悬瓠歌,歌已终。
君不见丰碑野火化为土,怅望文公及晋公。
登王文铭高明楼四景 其一 春景,明代,张子翼,
高阁临江俯玉寰,春宵乘兴此跻攀。窗分曙色玲珑里,山带晴云杳蔼间。
雨净绿杨穿别坞,舟移红蓼下前湾。主翁柏酒寻仙侣,时有莺笙入佩环。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