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侍御宅

门向沧江碧岫开,地多鸥鹭少尘埃。

绿阴十里滩声里,闲自王家看竹来。

0

诗文译文

侍御王家的宅院,

门面向着碧蓝的沧江和山岭。

这里的土地上,鲣鸟和鹭鸟居多,尘埃很少。

绿荫下,听着滩涂上的涛声,

宁静地坐着,自得其乐地欣赏王家种植的竹子。

诗文赏析

《题王侍御宅》是唐代李群玉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王侍御的宅院景色和宜人的环境。

诗中描述了宅院门向沧江碧岫敞开,使得清新的江水和青翠的山峰一览无余。宅宇所在的地方远离尘埃,几乎没有尘埃的污染。这里的地势低洼潮湿,吸引了许多鸥鹭飞来栖息。整个地区一片青翠,绿阴十里。在这安静的环境中,无事可做的李群玉看着竹林,心情闲适自在。

这首诗通过描写宅院的环境,展现了宁静、幽雅的景色。诗人通过描述门向沧江敞开,将天地之间的辽阔和壮丽展现在人们眼前。几乎没有尘埃的宅院显示出宜人的居住环境。诗人的自由闲适的心态,让读者感受到宁静与恬淡。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十分宜人的居住环境,通过对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心情的宁静和闲适。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宜人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示了唐代的文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追求宁静生活的态度。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其他诗经

题唐马图

作者:王褒(明代)

题唐马图,明代,王褒,

锦鞯金铎舞倾杯,驿路相传换马台。零落黄尘鼙鼓歇,秪从图画识龙媒。

34

点绛唇·我辈情锺

作者:苏轼(宋代)

点绛唇·我辈情锺,宋代,苏轼,

我辈情锺,古来谁似龙山宴。而今楚甸。戏马馀飞观。顾谓佳人,不觉秋强半。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

15

水龙吟·昔时曾有佳人

水龙吟·昔时曾有佳人,宋代,辛弃疾,

昔时曾有佳人,翩然绝世而独立。未论一顾倾城,再顾又倾人国。宁不知其,倾城倾国,佳人难得。看行云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下、襄王侧。堂上更阑烛灭。记主人、留髡送客。合尊促坐,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止乎礼义,不淫其色。但□□□□,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22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宋代,王安石,

欲望钟山岑,因知冶城路。跻攀隐木杪,稍记曾游处。

红沉渚上日,苍起榛中雾。即事有哀伤,山川自如故。

2

题文先生启美手迹后

题文先生启美手迹后,清代,全祖望,

舍人称汛爱,偶尔狎怀宁。亦有番江彦,同调焦尾声。

抗词漳海狱,泣血下江兵。到底岐缁素,何曾混渭泾。

4

题饶世英所藏孤鹤图

作者:虞集(元代)

题饶世英所藏孤鹤图,元代,虞集,

海风吹月忆危巢,清夜梳翎雪堕坳。仙客不知犹是画,每听长唳向松梢。

64

次和常南陔方伯登慈恩寺塔原韵

作者:江开(清代)

次和常南陔方伯登慈恩寺塔原韵,清代,江开,

高岑久不作,苍茫挂余曛。蹑级继轩举,风雅今尚存。

泾渭清浊辨,日月东西奔。终南雪万点,五陵烟一痕。

隋唐没瓦砾,安问汉与秦。想其全盛时,陆海何纵横。

盖地起宫掖,接天闻歌声。陵谷变易久,孤塔凌苍雯。

或仗佛力大,竟与天寿并。时晴村舍密,烟霭暮云屯。

朔风送边雁,铃语四角惊。河声日南下,山势欲东倾。

巍然镇地轴,所望兹出群。高歌作金石,字字坚长城。

39

送祖七侄西归二首 其二

作者:张栻(宋代)

送祖七侄西归二首 其二,宋代,张栻,

故国非乔木,名家重典刑。飘零念吾党,寂寞抚遗经。

菽水知何病,芝兰要满庭。汝归应记取,为我话丁宁。

5

止戈堂

作者:朱松(宋代)

止戈堂,宋代,朱松,

高堂岩岩面势尊,洞见万井开重门。元戎务简玉帐静,缓带酌客娱朝昏。

忆初饿隶起篁竹,一啸千里来黥髡。将军揽镜媚巾帼,何异搏虎驱狐豚。

只今休父八州牧,身佩重寄忧元元。惊尘错莫羽书密,虽有美酒谁同樽。

沈机且复长辔御,沥恳何啻血面论。楼船一夕飞度海,汉家上将来天阍。

狂童束手赴烈火,雕戈不污妖血痕。坐谯饮至凯歌入,船粟往哺遗民存。

五兵包裹高阁束,止戈新榜真成言。便当频与方外吏,徙倚风月星河翻。

几年牡籥飞不守,河济逆气腥乾坤。知公快挽天河手,坐视黠虏方游魂。

权舆闽越聊小试,宁复久此淹遐藩。农桑万里望公等,愿见四海无营屯。

94

月中行 追补泰轩录事母夫人寿

月中行 追补泰轩录事母夫人寿,宋代,朱晞颜,

广寒折得桂枝回。嫫母惜多才。九重春色锦江来。

齐劝九霞杯。

玉堂有客移宫羽,歌词丽、总是诗材。我惭弱水隔蓬莱。

几许碧桃开。

44

元符万宁宫庆成颂

作者:赵佶(宋代)

元符万宁宫庆成颂,宋代,赵佶,

句曲之山,有居其颠。谁氏之子,象帝之先。启迪后人,淑修其身。

守静而笃,是为葆真。在昔元符,作室其下。经始勿亟,以遗来者。

我应受之,嗣绍厥绪。我仪图之,缮此栋宇。考彼宫宇,因心而友。

不日成之,克相其后。乃益其名,曰维万宁。书以揭之,用妥明灵。

道大无方,体用有常。以德则帝,以业而王。坐进此道,与道无极。

神之听之,洽此万国。

61

秋风

秋风,宋代,毕仲游,

天地东南远,秋风万里来。青云如漫语,白日会相催。

头带千茎雪,心阑一寸灰。说归归未得,江海路悠哉。

47

春景 介山

春景 介山,宋代,刘辰翁,

念旧情何及,逃虚理不还。不因求介子,安识是何山。

公子何恩怨,羁臣自险艰。巅崖苍莽外,烟雨有亡间。

就使身豺虎,宁当火蒯菅。年年寒食雨,天亦为潺湲。

62

送上饶皇甫宰

送上饶皇甫宰,宋代,徐元杰,

天下邑无不可为,在人忍耐自为之。

信能宁心办坚苦,事到难处天扶持。

民吾同胞痛癢切,何忍横敛类剥肌。

心诚求之若子保,人亦怀之如母慈。

上饶迩来号凋剧,苟焉称贷负赖随。

况多权官惨剥割,又肆席捲公化私。

吏奸得售科罚计,等第输钱与断词。

词人欲休休不得,充庭塞狱缠累累。

公来愤悱感动处,与认前时已贷赀。

谓令亲民民必及,民固可欺天莫欺。

民脂民膏供我禄,胡宁又割民膏脂。

催科仅仅欲逃责,毫分不忍科罚施。

奉公洗手附庸邑,一孔一粒归州司。

请俸有时不给用,月索庄课来助支。

屡典缗钱代月解,几回过我同攒眉。

听讼元不以惮烦,使之无讼而民宜。

相安田里閒耆保,懒出市廛讴耄倪。

日长喧雀堪罗设,星散饥乌靡孑遗。

花酣满县春风遍,草茂虚囹天意滋。

君之来也蹙頞告,蹈此汤镬出未期。

屡效渊明归去感,不求赫赫声名驰。

自甘阳城书考下,谁曰闷闷政术卑。

隐隐绰有棠阴地,忽乃遽及瓜戍期。

自上而下有公论,辕辙依依动去思。

吏卒将迎相告语,东君政化尤可推。

义居孝友能为长,睦族慈幼存成规。

里仁为美典型在,居家既理官可移。

此番政事行无事,默与古者气象追。

君今既展朝天旆,行人路上口成碑。

予岂栖栖为佞者,特告方来共鉴兹。

85

题韩晃沈本作滉画瀛洲学士图

作者:韩驹(宋代)

题韩晃沈本作滉画瀛洲学士图,宋代,韩驹,

咸阳中天开帝居,群公下直承明庐。长鞦短辔褒衣裾,苍头庐儿争走趋。

韩侯画此时无虞,瀛洲仙人乐有馀。我生不及贞观初,忽思十年身校书。

吟诗天街骑蹇驴,尔来戎马方驰驱。眼厌绣䘿蒙诸于,把卷未展先欷歔。

23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四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四,元代,元好问,

地僻境逾静,林疏秋已分。清溪一片月,修竹四山云。

37

寄胡敬文县尹

寄胡敬文县尹,元代,丁鹤年,

湖北衣冠蔼士林,十年兵革尽消沉。昆冈火后馀双璧,锦里书回抵万金。

凫舄趋朝天阙近,《霓裳》度曲月宫深。谁知海上垂纶者,去国长悬万里心。

2

琅琊王歌 其八

琅琊王歌 其八,明代,李攀龙,

新买五尺刀,摩挲不离手。但来看此物,军中谁更有。

65

柏茂蒲芳图寿周宪副

柏茂蒲芳图寿周宪副,明代,卢龙云,

早年三径遂鸿冥,柏实蒲香学制龄。直干长留千尺黛,灵根不断四时青。

乌栖朱博台中府,鹤舞安期涧畔亭。耆社只今尊洛下,太丘门更聚群星。

2

谕内教子

作者:张弼(明代)

谕内教子,明代,张弼,

四儿六岁五儿三,莫与肥甘习口馋。清白家风母我愧,诗书世泽要人担。

三餐白饭何须酒,一箸黄齑略用盐。闻说有人曾饿死,算来元不为官廉。

6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