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檐溜潺潺朝复暮。

燕子衔泥,穿幕来还去。

素锦青袍知有处。

花光草色迷汀渚。

春不负人人自负。

君看流觞,只恁良宵度。

厌浥小桃如泣诉。

东风莫漫飘红雨。

0

诗文赏析

檐下水滴声悠扬,从早到晚不断响起。燕子衔着泥巢,来回穿梭在帷幕之间。高贵的人穿着华丽的青色袍子,他们了解这个地方。花的光彩和草的翠绿迷离在汀渚之间。春天没有辜负人们,每个人都对春天心怀自豪。请您看着那盛满美酒的杯子,只是为了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厌倦了洗浴的小桃花就像在诉说着悲伤。东风啊,请不要随意地吹落红色的雨点。

诗词表达了檐下水滴声的悠扬和不息,燕子穿梭的忙碌景象,以及春天的美好和人们对春天的自豪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檐下水滴声的悠扬和燕子穿梭的景象增添了生动感,而对花草的描绘则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美感。整首诗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活动,展示了春天的欢乐和美好。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而富有意境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对春天的热爱。诗人以流畅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活力。同时,诗词中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表达了对流觞良宵和美好时刻的渴望和珍重。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活动为主线,通过描绘细节和运用意象,使诗词充满了生动感和美感。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活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这首诗词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活动,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时光的热爱和向往。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其他诗经

九日 其五

九日 其五,明代,陈仁锡,

萝月转松色,水流无停川。胸怀忆耆旧,佳句倩谁传。

86

招道祖签判尝暑酎辱示佳篇纪事辄依韵奉和且约再冰酿云

招道祖签判尝暑酎辱示佳篇纪事辄依韵奉和且约再冰酿云,宋代,葛胜仲,

君不见兵火连年扰江汉,一介荩臣无断断。列城守将遁或降,那得捐躯颜与段。

鏖兵喋血八年间,西失平夏北折兰。奔军知是何鸡狗,坐想飞将张与关。

草莽臣谋未云获,且复浇愁倾大白。平时徒有扇障尘,一笑未辨须缠帛。

相邀聊共圣贤中,但愁烛跋鸱夷空。沉酣不畏轻出舌,惊惧悬知不入胸。

午夜醉归闻踏月,林影滩声助清绝。糟兵好向水村营,壑谷正为吾曹设。

儒生嗜酒多有之,高阳酩酊无所缺。莫言酌我慎无多,休弹贺若唱回波,腾腾相送入无何。

40

题史院壁四首 其三

作者:陆游(宋代)

题史院壁四首 其三,宋代,陆游,

白发无馀鬒,苍颜失故丹。旅游多败意,大屋每饶寒。

出畏霜侵褐,归乘日暖鞍。若非时得句,何以慰衰残。

53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六 石荅竹

作者:卢仝(唐代)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六 石荅竹,唐代,卢仝,

石报孤竹君,此客甚高调。共我相共痴,不怕主人天下笑。

我非蛱蝶儿,我非桃李枝。不要儿女扑,不要春风吹。

苔藓印我面,雨露皴我皮。此故不嫌我,突兀蒙相知。

此客即西归,我心徒依依。我欲随客去,累重不解飞。

知弟虚心亦待客,此客何以共报之。

31

途中旅思二首 其二

作者:鲍溶(唐代)

途中旅思二首 其二,唐代,鲍溶,

星出方问宿,睡眼始朦胧。天光见地色,上路车幢幢。

时物既老大,众山何枯空。青冥见古柏,寥朗闻疏鸿。

独步天地间,无因为君忠。白毛寻人忧,生此头发中。

跃马非壮岁,报恩无高功。斯言化为火,日夜焚深衷。

7

诗偈 其一二五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二五,唐代,庞蕴,

贝多叶里优昙华,万象皆如同一家。欢喜摘花不见果,吉祥采果不观华。

缘之本来元不识,法王呵之如稻麻。

93

春日侍宴望海应诏

春日侍宴望海应诏,隋代,褚遂良,

从军渡蓬海,万里正苍苍。萦波回地轴,激浪上天潢。

夕云类鹏徙,春涛疑盖张。天吴静无际,金驾俨成行。

戈船凌白日,鞭石耿虹梁。电举朝宗外,风驱韩貊乡。

之罘初播雨,辽碣始分光。麾城湛□□,□□□□□。

同文渐边服,入塞伫歌倡。

82

西江月·和锦全

西江月·和锦全,近现代,萧萐父,

史慧园圈参透,诗情缱绻升华。虎滩鸥彰美难夸。

花雨飞天漫洒。

莫对秋林弹雀,且忘荒寺听蛙。孤山雪里隐红芽。

岂向凤姨论嫁。

39

满庭芳 警世

满庭芳 警世,元代,丘处机,

百尺危楼,千间峻宇,艳歌出入从容。幻身无赖,何异烛当风。旧日掀天富贵,当时耀、绝代英雄。百年后,都归甚处,一旦尽成空。诸公。闻早悟,抽身退迹,跳出樊笼。念本初一点,牢落无穷。幸遇时平岁稔,偷闲好,消息圆融。忘机处,灵波湛湛,独镇水晶宫。

86

登滕王阁

作者:严羽(宋代)

登滕王阁,宋代,严羽,

高阁冯空浩荡开,当时遗迹几荒苔。烟含晚市悠悠见,沙带澄潭渺渺回。

此日登临分壮气,百年沦落忆雄材。可怜万古神交意,日暮荒凉一叹哀。

19

久雨

作者:刘敞(宋代)

久雨,宋代,刘敞,

祇忆风回雪,俄惊地出雷。沈阴连甲子,春事总归来。

湖水寒侵夜,江云去复回。开年厌卑湿,不待熟黄梅。

85

再送舟

再送舟,宋代,员兴宗,

公非不通险,任重载者浅。此去荷责轻,又得先归便。

12

偈,宋代,释守亿,

马祖才升堂,雄峰便卷席。春风一陈来,满地花狼藉。

82

刘资政挽词 其二

刘资政挽词 其二,宋代,沈与求,

志士长悲处死难,唯公勇决一言间。结缨季路空遗迹,投阁扬雄亦厚颜。

义烈峥嵘昭国史,忠魂寂寞閟家山。只鸡已负它年约,下客伤心两鬓斑。

42

维心方刊正三国史某以精笔遗之蒙饷大篇为谢气格浑然三复感叹漫依元韵奉和芜陋增愧

维心方刊正三国史某以精笔遗之蒙饷大篇为谢气格浑然三复感叹漫依元韵奉和芜陋增愧,宋代,沈与求,

诸豪雄誇剑芒铦,毛锥敛避收馀尖。椟间黯黮渴铜雀,案上爬沙枯玉蟾。

学堂山人有遗裔,笔力大可千人兼。掉头不肯书柿叶,酒酣起舞怒奋髯。

十年归坐溪口屋,傲视冠冕犹髡钳。

草玄草圣聊戏耳,如医识药信手拈。迩来直笔到三国,去取法度何森严。

眼中青白世矜异,皮里阳秋谁顾瞻。更怜中书今且老,鸡毛苇管争出奁。

悬知入手便狞劣,那复助子穷幽潜。我持妙颖急送似,标题珍重存华签。

势如执法贵心正,俗病要以此语砭。挥扫定见龙蛇走,紬绎何惮岁月淹。

须知笔意似人意,柔顺未必非凶憸。

46

亨泉词

亨泉词,宋代,程公许,

有閟兮寒泉,运而往兮几何年。地灵兮启秀,不我后兮不我先。

川媚珠兮圆折,莲吐岫兮便娟。坤文郁兮瑞世,所思邈兮西都之虞渊。

芳至今兮未沫,世载英兮昌维。其已考槃兮山之阿,龟何以兮食只。

筑之垣兮登登,忽而凹兮窈而深。累甓兮寻丈,刳木兮虚心。

木为仁兮仁者静,水阂险兮中不失信。矧生数兮土以培,固受命兮独也正。

孰牖兮孰窒,孰导兮觱沸。否倾以亨兮繄所遭,余何丧兮何得。

美人兮委蛇,泂酌兮永歌。昔泥不食兮匪我吝,今渫可汲兮湛不波。

韦绝编兮堂上,晤三圣兮惝恍。有孚兮坎习,不穷兮井养。

消息兮盈虚,道之体兮易之象。沛吾辀兮八荒,志拯溺兮靡遑。

鸡鸣喈喈兮霜月晓,纷纭归梦兮殷辘轳之下银床。

万家兮渴饮,渺千里兮相望。猿奚悲兮鹤奚怨,旱欲霖兮川欲航。

功成兮不居,媲彼泉兮有常。缨可濯兮沧浪,鲤可羞兮汉之姜。

修绠兮汲古,涴新学兮肺肠。美人兮归何时,乐莫乐兮旧乡。

83

次金东园农家杂咏 其六

次金东园农家杂咏 其六,宋代,杨公远,

四郊䆉稏高低熟,几处连耞澎湃声。妇饷区区无寸暇,绩麻犹趁月华明。

39

句 其五

作者:仇远(宋代)

句 其五,宋代,仇远,

风雨不出户,儿孙共读书。

2

述行言情诗 其二十三

述行言情诗 其二十三,明代,祝允明,

浮名虽或就,夙尚乃弥坚。漆雕有风期,恒虞终邈然。

英游并汇征,予犹畏争骞。兹辰更不伸,蚇蠖盘黄泉。

因知随时义,圣谟固昭然。

66

苏国博以考绩至迁官南大理复还金陵

苏国博以考绩至迁官南大理复还金陵,明代,卢龙云,

十年声誉满词垣,璧水传经道愈尊。报绩已从南国重,承恩新自汉宫蕃。

秣陵风月还相待,廷尉刑章定不冤。杯酒雄谈殊未悉,忍看离袂出都门。

7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