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年发皇太后册宝八首

作者:佚名(隋代)

孝奉天仪,信维休德。

发越徽音,礼文靡忒。

永保嘉祥,时万时億。

归于东朝,含饴燕息。

0

诗文译文

孝顺天仪,忠信维护道德。传播越地的美好声音,礼乐文化无可挑剔。永远保佑国家的吉祥如意,时刻保佑亿万人民。回归东方的朝廷,平安幸福,如燕子归巢。

诗文简析

《绍兴十年发皇太后册宝八首》是隋代的一首诗词,作者为佚名。这首诗词以孝顺天地、忠诚维护道德为主题,表达了对皇太后的孝道之情和祈愿国家繁荣昌盛的心声。

诗文赏析

孝顺天仪,忠信维护道德。传播越地的美好声音,礼乐文化无可挑剔。永远保佑国家的吉祥如意,时刻保佑亿万人民。回归东方的朝廷,平安幸福,如燕子归巢。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皇太后的孝顺之情和对国家繁荣的祝福。首先,诗中强调了孝敬天地和忠信维护道德的重要性。这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孝道和道德准则的高度重视,认为这是确保社会稳定和人伦和谐的根本。其次,诗中提到传播越地的美好声音和无可挑剔的礼乐文化。这表明作者希望将越地的美好传遍天下,并弘扬礼乐文化,以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接着,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吉祥如意的祈愿,希望国家长久繁荣,亿万人民幸福安康。最后,诗词以归于东朝、含饴燕息的形象作结,寓意皇太后回到东方朝廷,国家平安幸福,如同燕子归巢般的和谐安宁。

这首诗词通过对孝道、道德和国家繁荣的表达,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家国情怀的热爱和追求。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皇太后的敬爱和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期盼,彰显了崇尚孝道、崇尚美德的传统价值观。同时,诗词通过以东方朝廷为归宿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安定和谐的氛围,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文辞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隋代文人的才华和情感。

佚名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其他诗经

送景修之博兴二首 其二

送景修之博兴二首 其二,明代,林熙春,

东海此为邻,慈航问晓津。妖氛犹炽烈,馈饷倍艰辛。

应宿星车速,行春露冕新。圣明今综核,慎勿厌清贫。

18

【中吕】朱履曲 休只爱夸强

【中吕】朱履曲 休只爱夸强,元代,张养浩,

休只爱夸强说会,少不得直做的贴骨粘皮,一旦待相离怎相离。爱他的着他的,得便宜是落便宜,休着这眼皮儿谩到底!

鹦鹉杯从来有味,凤凰池再也休提,忧与辱常常不曾离。挂冠归山也喜,抬手舞月相随,却原来好光景都在这里。

那的是为官荣贵,止不过多吃些筵席,更不呵安插些旧相知。家庭中添些盖作,囊箧里儹些东西,教好人每看做甚的?

客位里宾朋等候,记事儿撞满杴头,不了的平白地结为仇讎。里头教同伴絮,外面教歹人扌愁,到命衰时齐下手。

六十岁逡巡轮过,便到者稀年应也无多,暗想人生待如何?古和今都是梦,长与短任从他,只不如向云庄闲快活。

弄世界机关识破,叩天门意气消磨,人潦倒青山慢嵯峨。前面有千古远,后头有万年多,量半炊时成得甚么?

正胶漆当思勇退,到参商才说归期,只恐范蠡张良笑人痴。腆着胸登要路,睁着眼履危机,直到那其间谁救你?

萧墙外拥来抢去,筵席上似有如无,奏事处连忙的退了身躯。付能都堂中妆样子,却早怯烈司里画招伏,知他那驼儿是荣贵处?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

82

大江东去 其十五 次苏韵,谢史恭甫寄惠竹椅

作者:夏言(明代)

大江东去 其十五 次苏韵,谢史恭甫寄惠竹椅,明代,夏言,

玉削湘筠,藤缕细、巧手掣成名物。多谢山人遥遗赠,列置高堂四壁。

清映水帘,凉分石枕,助炎天霜雪。银屏绣榻,看来未算雄杰。

有时徙倚轩窗,听雨听风,幽兴偏多发。坐对灵峰七十二,朝暮云烟兴灭。

携向园亭,白鸥相伴我,披襟散发。南楼弄笛,不用胡床待月。

99

寄内

作者:孙垓(清代)

寄内,清代,孙垓,

析桂炊珠颇不赀,衰年累尔苦支持。我家乞米寻常事,十万饥军待饷时。

42

答许询诗 其一

答许询诗 其一,魏晋,王羲之,

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泠涧下濑,历落松竹松。

98

杂兴

作者:李颀(唐代)

杂兴,唐代,李颀,

沈沈牛渚矶,旧说多灵怪。行人夜秉生犀烛,洞照洪深辟滂湃。

乘车驾马往复旋,赤绂朱冠何伟然。波惊海若潜幽石,龙抱胡髯卧黑泉。

水滨丈人曾有语,物或恶之当害汝。武昌妖梦果为灾,百代英威埋鬼府。

青青兰艾本殊香,察见泉鱼固不祥。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

千年魑魅逢华表,九日茱萸作佩囊。善恶死生齐一贯,祗应斗酒任苍苍。

50

彭山赠贯之

作者:胡宿(宋代)

彭山赠贯之,宋代,胡宿,

彭山隔重湖,落日见孤塔。扬舲入空旷,烟树散鹅鸭。

山中老臞仙,万顷纤芥纳。乘风落珠唾,暝色远相答。

平生尔汝分,磁铁契已狎。万缘一笑空,个处无剩法。

方舟过谷隐,风雨寒霎霎。黎明带星归,尚及斋鼓踏。

临岐戒后会,梅熟新秧插。期我散缣楮,莫忘鸥盟歃。

67

夹竹桃花盛放诗以志别

夹竹桃花盛放诗以志别,清代,全祖望,

异哉岁寒姿,乃与群芳叶。一变入梅岑,疏影香猎猎。

再变入兰畹,有膏清足挹。三变入桃林,猩猩红一捻。

合之如互体,杂物乃相挕。分之如两象,同德自相接。

天巧过寄生,人功薄移贴。因思草木性,足入京焦箧。

遂以夭夭花,附兹猗猗叶。几疑美人虹,堕落君子牒。

毕竟岁寒姿,不随春偞偞。彼实则已殽,此箭乃稠叠。

贞心拒严霜,芳影拆秀荚。方酹花间鸱,已催江上屧。

惆怅别此君,刘郎长不惬。

11

杜门

作者:高登(宋代)

杜门,宋代,高登,

故人方谢客,为问意如何。

午枕清风足,夜窗明月多。

易招惟酒圣,难遣是诗魔。

一榻君家事,何妨独我过。

64

杂诗效阮步兵

作者:刘敞(宋代)

杂诗效阮步兵,宋代,刘敞,

浮云泱郁,迨天未雨。习习和风,长我稷黍。乾道变化,群龙以序。

元首永康,股肱是辅。其辅惟何,惟伊及吕。其康惟何,惟尧及禹。

我食既丰,我衣惟楚。无有后艰,既歌且舞。我徂何往,于彼淮滨。

俯玩其流,清波磷磷。扶摇起鹇,四海扬尘。孰能高蹈,独洁其身。

众人惑惑,贤者葆真。独寐寤歌,忘我贱贫。

5

次韵团练君侯新居二诗 其一

作者:朱松(宋代)

次韵团练君侯新居二诗 其一,宋代,朱松,

江村结屋老垂垂,诗乞桤栽手自移。他日南楼看鸱集,莫忘烟雨狎鸥时。

57

陈安止迁居三首 其三

陈安止迁居三首 其三,宋代,郭祥正,

彼美隐官隐,苍林映深屋。俗驾远庭除,佛像镇堂隩。

兰芷稍扶疏,荆榛已锄筑。沉思第一义,修持若砻玉。

觉城开迷云,魔军当破竹。接人有馀地,拔我出坑谷。

斋羞复招要,甘香蒸黍粟。永与膻荤辞,既饱精神肃。

石坐衬枯蒲,茶瓯泛新菊。醍醐灌诸顶,饥火灭空腹。

昔闻居士饭,一钵万人足。君若乘三车,愿为车下犊。

11

偈颂二十五首 其十八

偈颂二十五首 其十八,宋代,释普岩,

季春渐暄,鸟啼花笑。恒沙数见闻觉知,悉皆了了。

32

法驾导引

法驾导引,宋代,刘辰翁,

盘之水,盘之水,清可濯吾缨。我与盘山疏一月,黄花满意绕荒城。怀抱向谁倾。十之十,十之十,十十到千龄。我与盘山同一月,不占甲子後先晴。携手看升平。

17

閒居遣怀三首 其二

閒居遣怀三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

坐中有佳客,尊中有美酒。酒美客更佳,一醉亡何有。

醉馀送客去,新月挂疏柳。明日欲重来,已戒应门走。

80

有怀洪复翁入郡城纳金课

有怀洪复翁入郡城纳金课,宋代,方一夔,

故人东下濯沧浪,见说金沙作斗量。昔想万钱还跨鹤,晚知六博亦亡羊。

诗传剑阁烟霞藁,地入桐庐云水乡。潇洒满怀无处着,归程何况接新凉。

27

新安四咏 其三

作者:崔鶠(宋代)

新安四咏 其三,宋代,崔鶠,

我爱新安好,新安胜事多。秋容明远眺,夜响答清歌。

寺映离离叶,城通瑟瑟波。黄山敌嵩阜,三十六嵯峨。

43

次韵单徙提举

次韵单徙提举,宋代,李思衍,

百蛮冠带悉来庭,九处临关万雉城。

汉殿风驰十行诏,唐藩雷动众军声。

海涵春育民膏泽,雨施云行天性情。

听得老癃扶杖语,紫微垣畔泰阶平。

19

山寺送翁景芳归觐

作者:谢翱(宋代)

山寺送翁景芳归觐,宋代,谢翱,

弱云竹水湄,叶影碧离离。野别如秋梦,他宵独尔思。

林残西域果,钟动下方棋。可得朝还莫,相看长在兹。

94

奉题樵云吟藁以畀其子

作者:吴澄(元代)

奉题樵云吟藁以畀其子,元代,吴澄,

读尽樵云野叟诗,樵歌犹似入云时。歌声未共樵柯烂,底处樵家有此儿。

9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