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

作者:柳永(宋代)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

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

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

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

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

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

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0

诗文译文

坠乱的头发无心梳理,紧锁的愁眉懒得描画,心绪凌乱,事事不顺。近来觉得无比憔悴消瘦,身上的金缕衣也显得宽松了许多。知道如今你这个风流的浪子,心里对我已直是视若等闲。我应该整理好美丽的容颜,这样地轻易辜负青春年华,怎能安心?

你又和从前一样过了相约的归期,既然这样,为何当初要骗我剪下一绺秀发相赠?等到什么时候你回来,我要把你紧紧关在家门外;等到你想要和我欢爱时,我要紧缠鸳鸯绣被,不与你同床共枕;等到更鼓已深,我才慢慢地问你,今后还敢这样无赖失约吗?

诗文注释

⑴锦堂春:词牌名,《乐章集》注“林钟商”。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平韵。

⑵坠髻(jì):下垂的发髻。慵:懒。

⑶愁娥:愁眉。

⑷是事:事事,凡事。韩愈《戏题牡丹》:“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阑珊:衰减;消沉。此指心情低落。

⑸新来:近来。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⑹金缕衣宽:意谓身体消瘦了。金缕衣,缀以金丝的衣服。此泛指漂亮的衣妆。

⑺认得:知道。疏狂:狂放不羁的样子。此指狂放的人。刘禹锡《题窦员外新居》:“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意下:心中。

⑻“向人”句:意谓若无其事的和别人说笑闲聊。诮(qiào):责怪。譬(pì)如闲:若无其事。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夫人可来积世,瞧破张生深意,使些儿譬似闲腌见识,着衫子袖儿淹泪。”

⑼整顿:整理。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⑽孤:辜负。孤为辜的本字。

⑾争忍:怎忍。白居易《华阳观桃花时》:“争忍开时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

⑿甚:为什么。赚:骗。

⒀剪云鬟(huán):古代情人离别,女方常剪发相赠。云鬟,女子如云的发鬟。

⒁尤云殢(tì)雨:比喻缠绵于男女欢爱。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三停来是闺怨相思,折半来是尤云殢雨。”

⒂绣衾:绣花被子。

⒃更深:夜深。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款款:缓缓,慢慢。杜甫《曲江》:“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⒄更:再。无端:无赖。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你这箇无端的贼吏奸猾,将老夫一谜里欺压。”

创作背景

柳永是一位带有浓厚市民意识的词人,他的许多歌妓情词,都以世俗的心理、趣味来描写爱情故事,充满了平凡、琐细而又甜蜜、愉悦的市民情调。这首《锦堂春》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词作之一。[2]词的具体创作年份暂不可考,因为此词内容涉及歌妓,故此词应该是作于柳永未出仕之前。

诗文简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主人公是一位对情人爱极又恨极的歌妓。词一开篇,“坠髻慵梳,愁蛾懒画”一组四字对偶句,直接表现这位妇女的精神状态,发髻已松散了,而她却“慵梳”;娥眉已经含愁不展了,而又“懒画”。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主人公没有心情梳妆打扮,似乎是与“悦己者”有关。“心绪是事阑珊”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描述她心绪不佳,消沉倦怠,任何事情都无心去做了。这三句由外到内,女主人公的行为源于心绪不佳,从而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凡事都打不起精神来做,不只梳妆打扮是如此。内里意兴阑珊,外则面容憔悴了,身体消瘦了。“金缕衣宽”,衣裳变得宽大了,便是身体瘦下去了的证据。古人每以衣带宽松表示身体消瘦,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词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句。

以上几句塑造了一个神情憔悴、心绪烦乱的女性形象,在写法上沿袭了唐五代以来对懒美人的类型化描写,与温庭筠笔下的“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很相似。但接下来的两句,就冲出了类型化的窠臼,成为“这一个”女子所独有的自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想来那轻狂的浪子一定又在外面若无其事地同别人调笑取乐,早把我丢在脑后了。女主人公之所以无心梳妆,消瘦憔悴,都是因为“疏狂”的他。“认得”表明她非常了解这个负心人风流轻狂的性情,也暗示了他如此这般也不是第一次了。用“这”字领出,有表意的功能,甚至起着强化的作用。这个“人”字是女子自呼口吻,用来表达女子怨恨的心情。至此,作者将抒情主人公思念怨恨的对象点明了,对方对自己的态度也已明了。

市民妇女比较注重现实的个人利益,不愿听人摆布自己的命运。所以,词中的女子并不因这个“疏狂”的年青人,而长久地沉溺忧伤之中。她要进行抗争,甚至可以采取各种报复行动。“把芳容整顿”,这是她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第一步。这句与开篇二句照应。由“芳容”一词可知,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容貌还是很有自信的。“恁地轻孤,争忍心安”,这是上片词意的小结,预示着她将要发泄一腔不平的怨恨。至此,上片在女主人公决心振作起来的时候结束了,这也暗示了下片词意发展的线索。

过片补叙浪子违约不归,骗取了她的忠贞,把怨愤之情推向了顶点。“依前过了旧约”,他又像从前一样背盟失约,逾期不归。“依前”说明他已不是第一次不信守诺言了。“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古代男女相别之时,有订立盟约,女子剪发以赠的习俗。赠发的意义是为了让男子见发如见人,另外还有以发缠住男子之心的神秘寓意。恼恨之下,她盘算着他有一天归来,要设法收拾教训他。

她的惩罚办法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将闺房的门紧紧关住,不让他进来。第二步:“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不让他进被窝,对他的要求不理不睬,以此逼使和要挟对方反省和屈服。第三步:“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她听任时间僵持中过去,等待到更鼓已深,也就是半夜的时候,才严肃地从头到尾、有条有理慢慢数落他的疏狂,要他悔过认错,还要保证此后不能再无赖爽约。这些都是女主人公爱恨交错、充满希望和快乐的想象,贴切人物心理性格,其描写的情景如同上演了一出夫妻之间斗气的轻喜剧。至此,全词嘎然而止,至于这女子是否会或怎么样实施她心中计划,词中不再多言。

这首词用代言体,摹写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细节刻画一气呵成,将她因爱深而恨极的情状写得淋漓尽致,声口毕肖。在这首词中,柳永塑造了一位与传统文人诗词中的女性迥异其趣的市井女子形象,她泼辣、自强、有手段、敢抗争。词的格调虽说不上有多高,但情真味浓,丝毫不涉俗套。由此词亦可看出柳永对风尘女子的了解和赏爱。[2]柳永在这里刻意用俗语写俗事,目的就是为了给“俗人”看。语言上,他主要用浅近的白话,甚至市井俗语,如“是事”,“认得”、“诮”、“恁地”、“争”、“赚”、“无端”等表现力很强的通俗文学语言。结构上,他主要采用市民所喜闻乐见的浅型结构方式,有细节、有情节,能够紧紧抓住读者。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其他诗经

寓兴十首 其九

寓兴十首 其九,宋代,张至龙,

夏月灌鞠根,见花在秋日。先时不施工,临花已何及。

38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三

作者:郑真(明代)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三,明代,郑真,

路转溪湾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谋。仙家剩有沧洲趣,画壁须烦顾虎头。

1

寄夫诗

寄夫诗,南北朝,陈少女,

自君上河梁,蓬首卧兰房。安得一樽酒,慰妾九回肠。

96

戒诗五首 其三

戒诗五首 其三,清代,龚自珍,

行年二十九,电光岂遽收。观河生百喟,何如泛虚舟。

当喜我必喜,当忧我辄忧。尽此一报形,世法随沈浮。

99

小舟

作者:邵宝(明代)

小舟,明代,邵宝,

东海西陲震泽东,杏花雨过藕花风。世间多少江湖险,不到蓬窗午梦中。

49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五 倾月

作者:陆游(宋代)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五 倾月,宋代,陆游,

种梧待凤雏,此计乃可笑。不如看月堕,与子舒清啸。

17

前有樽酒行二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前有樽酒行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虚堂雨过生凉飔,劝君一醉君勿辞。去年不知今岁事,明年万事今得知。

旧时扶床同戏儿,还乡问讯令人悲。冢丘累累在者谁,纸钱雨湿抱树枝。

君去六十有几时,更望七十何其痴。求师学道亦已迟,谢客努力从鸱夷。

58

幽事二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幽事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野馆多幽事,畸人无俗情。静分书句读,戏习酒章程。

药褚藏难见,棋枰算未成。悠然寄孤啸,吾岂固逃名。

96

新岁拜坟二首 其二

作者:韩琦(宋代)

新岁拜坟二首 其二,宋代,韩琦,

新岁斋前寂讼铃,不妨诹日展先茔。遥知陇树春方到,一见家山眼又明。

孝弟少期为俗劝,里闾乌足语吾荣。此行犹苦圭符累,名遂归来更尽诚。

94

作者:韩琦(宋代)

句,宋代,韩琦,

殷勤洗灌加培植,莫遣狂枝乱出墙。

39

送石枕与参政王给事

作者:杨亿(宋代)

送石枕与参政王给事,宋代,杨亿,

千古碧潭秋水骨,琢成孤枕冷于冰。因为江外朱轮守,得自林閒白足僧。

月幌光寒吞桂魄,暑轩气爽压梅蒸。奇章好尚非流俗,愿向萧斋代曲肱。

95

出山相赞

出山相赞,宋代,释普宁,

入山出山,何异何别。

六年所成,一时漏泄。

那堪满口嚼冰雪。

9

送耕存大参使日本 其二

作者:陈深(宋代)

送耕存大参使日本 其二,宋代,陈深,

陆贾初驰诏,终军已请缨。上方颛委任,南国诵威名。

挂席鹏风顺,敲舷蚌月明。阳侯应拱护,不遣海涛惊。

87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七十一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七十一,宋代,释普度,

老瞿昙,眼孔小。一星半星容不得,说迷说悟何时了。

衲僧分上那有许多般,雪晴海阔千峰晓。

57

宫词 其八十一

宫词 其八十一,宋代,张公庠,

冉冉残晖画阁西,宫人行乐恋芳时。遥闻索辇开黄伞,不尽花前半局棋。

40

故正议李公挽词 其二

作者:韩驹(宋代)

故正议李公挽词 其二,宋代,韩驹,

昔在昭文馆,从公侍赭袍。笑谈倾盖旧,风采照人高。

便欲参藜杖,那知奠浊醪。不堪西北望,松柏暮风号。

19

同赵子雍过朱元益耜乐圃

作者:程俱(宋代)

同赵子雍过朱元益耜乐圃,宋代,程俱,

秋风脱叶尽,弱质例可憎。乐圃森老木,深苍郁奔腾。

中有白眉子,貌古心亦澄。岁寒俪松筠,岂直朱丝绳。

篮舆一寻访,相携得良明。促膝对软语,沉忧释春冰。

丛编出奇踪,璀璨献与凝。雕戈及篆鼎,往往见未曾。

惭君倾佳酿,幽亭暮方登。但怪一林白,孤蟾自东升。

斯须接诗战,掉鞅苦不胜。羡子醉经史,吾方着弓矰。

白眼安取转,尊拳恐相仍。见子意已足,何须酒如渑。

60

泊钓台

作者:金涓(元代)

泊钓台,元代,金涓,

钓台耸插大江头,台下悠悠水自流。交友端居尊黼服,先生高尚只羊裘。

空山落日哀猿啸,断岸西风古木稠。极目登楼频怅望,白云飞尽碧天秋。

11

儿岭

儿岭,明代,李延兴,

月落荒村白雾收,晓行霜气袭貂裘。星连紫极龙光动,海入青天蜃气浮。

风壤渐通辽霫部,云山直接契丹州。皇皇北镇神灵在,好驭飙车到上头。

58

七夕

七夕,明代,卢龙云,

海宇新生昨夜秋,更当今夕望牵牛。时还三伏凉初至,天为双星暑渐收。

千里金风旋树底,一弯银月在云头。为桥浃岁知良会,停杼深更破独愁。

羁客异乡聊问夜,佳人何处共登楼。长生殿里徵歌管,百子池边侍冕旒。

儿女双针随俗胜,江山一舄为谁留。巧心未向天孙乞,拙政空先万众忧。

海静已逢丹燧息,天清时见紫云浮。步檐转觉炎蒸尽,倚杖徐看大火流。

无限赏心羁簿领,可怜秋色远沧洲。何时风月归谈麈,廖廓同为汗漫游。

5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