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纤叹

刺刺重刺刺,唧唧复唧唧。

只解促鬓丝,岂能催妇纤。

纤亦何用催,有丝愿成匹。

今夏蚕薄收,巧手闲刀尺。

昨下急急符,三日立税籍。

箧中无余丝,红女泪双滴。

汝更催不休,使我不得息。

汝因贪与嗔,形化生股翼。

不特登我门,又入床下壁。

号我夜不眠,墐户无计塞。

何时清霜来,堀堁同一寂。

0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妇女在家庭中被催促劳作的场景。作者用纤细的丝线象征妇女的生活,通过重复的刺和唧唧声音,表达了妇女被不断催促的痛苦和束缚感。诗中的妇女感到无奈,她认为催促自己去做事情只能促使头发变白,却不能催动纤细的线变长。她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有所回报,但如今夏季的蚕丝稀少,巧手也变得无聊。她在过去三天里匆忙地办理税务,箧中已经没有剩余的丝线了,她的眼泪滴在纺纱的工具上。然而,催促她的人却不停地催促,让她无法得到片刻的休息。催促者由于贪婪和愤怒,化身为股翼生物,不仅登门造访,还进入她的床下。她呼喊着整夜无法入眠,窗户都无法堵塞。她期待着清晨的霜降临,希望这个世界能够恢复宁静。

诗文赏析

《促纤叹》通过简单而有力的语言,以纤细的丝线和妇女的生活为象征,揭示了妇女在家庭中承受的压力和束缚。诗中的妇女通过对催促者的描绘,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助。她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认可和回报,但现实却让她感到失望和绝望。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诗人通过描绘妇女的境遇,呼吁社会对妇女的关爱和尊重。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压抑而无奈的情绪,通过与生活中琐碎的细节相结合,使读者对妇女的处境产生共鸣。

这首诗词呈现了一种对妇女境遇的关注和思考,揭示了妇女在封建社会中受到的束缚和压迫。它通过纤细的丝线形象,将妇女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对于封建社会下妇女的关注和关怀,使得《促纤叹》在宋代的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他诗经

镜湖曲 其一

镜湖曲 其一,清代,屈大均,

白云何氤氲,流光不可掇。夜夜镜湖中,为予拂明月。

33

移居太仆街

作者:石宝(明代)

移居太仆街,明代,石宝,

从仕二十载,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转,无问喧与僻。

最后移阙西,地位更平直。趋鼓向启明,绕尽宫树碧。

城遥漏声杳,起望恒伫立。凭仗窗间禽,晨晦有消息。

迂慢恐非宜,取近愧寡力。暂借鹪鹩枝,岂敢望安逸。

38

赠性甫

作者:邢参(明代)

赠性甫,明代,邢参,

僦却楼居恣赏春,临溪更得采香蘋。一瓢醴酒常浮月,数箧遗书不受尘。

静语未尝关世务,醉眠多是任天真。耆年无恙贫无虑,绛帐传经喜有人。

93

顾亭之斋中看菊书赠二首 其二

顾亭之斋中看菊书赠二首 其二,明代,秦重泰,

粉白鹅黄浅间深,霜天常伴静中吟。何须比似陶元亮,萧淡偏宜养道心。

18

靖台随军入鹿耳门

靖台随军入鹿耳门,清代,施世骠,

僻峤潢池弄,王师待廓清。海门奔兕虎,沙岛靖鲵鲸。

壁垒翘军肃,朝暾画戟明。霜飞金雀舫,水涨碧波缨。

梐枑火荼列,铃钲鹅鹳成。峰头孤月落,帏帐正谈兵。

82

虞美人 有感,用李后主原韵

虞美人 有感,用李后主原韵,清代,张令仪,

匆匆霜雪蒙头了。细数欢场少。落花无语对东风。可惜光阴都付、泪痕中。

乌衣门巷今何在。回首斜阳改。羡它欧鸟不知愁。偷食水荭花底、逐波流。

55

会同寅赏莲花分韵得通字

作者:袁衷(明代)

会同寅赏莲花分韵得通字,明代,袁衷,

灵根来从太华峰,阿谁移入盆池中。曲栏低护冯夷宫,碧波恍与银潢通。

祝融秉令花正红,景象清胜濂溪同。昼长淡淡来香风,高堂静坐心神融。

蒋君设宴邀群公,衣冠腾集人中雄。琼浆满引醉碧筒,分题赋咏兴无穷。

况今九五飞真龙,同寅佐理期协恭。边鄙无虞百谷丰,坐令四海歌时雍,对花宴赏常相从。

27

剔银灯 次沈子山韵

剔银灯 次沈子山韵,清代,吴湖帆,

隔岸江风柔劲。金波浣花明镜。小槛寻诗,浮家浴礨,还照合欢鸾影。

沤歌遥听,心声送、双双呼应。经片雨、生凉却病。卷翠袖、香扶人醒。

待月廊边,移云障后,枕肩妒花头并。情多谁更。偏离绪、恼著无定。

99

贺新郎 其三 用前韵送杜叔高

贺新郎 其三 用前韵送杜叔高,宋代,辛弃疾,

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

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

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

南共北,正分裂!

42

呈子肃三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呈子肃三首 其一,宋代,赵蕃,

坊静行人昼成绝,柳吹黄叶落毵毵。知君不作官居看,陋巷旧谙人不堪。

57

藏云寺酌泉

藏云寺酌泉,宋代,郭祥正,

不到藏云四十年,寺名重换屋新迁。清泠不变当时味,只有庭心一眼泉。

65

思乡

作者:赵鼎(宋代)

思乡,宋代,赵鼎,

何意分南北,无由问死生。永缠风树感,深动渭阳情。

两姊各衰白,诸甥未老成。尘烟渺湖海,恻恻寸心惊。

62

虎丘山

作者:蒋堂(宋代)

虎丘山,宋代,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顯。

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

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

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

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

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

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

巍乎屹宝阁,仰之目睛眩。

中有明光书,丽若日星烜。

三朝所秘藏,百灵共幽赞。

兹焉真福庭,瞻者皆色洒。

敻觉尘世非,恍如化城现。

塔顶拂彤霞,山脚环清甽。

北崖宿雪寒,东阜晨曦暖。

阴森岩腹空,诘屈廊腰转。

秋磬落云端,宵灯耿天半。

处者病恼蠲,来者钝根遗。

予膺邦寄时,所历游屐遍。

不领旌旗行,恐惊禽鹿散。

扪萝穷邃深,据槛望平远。

寻幽既欢欣,访古或兴欢。

葬金坟已隳,淬剑池犹漫。

冰霰凋古杉,朱丹浮断简。

珍重讲石存,讥凭鬼诗诞。

唐贤留风什,遗墨罗粉版。

险语悉冥搜,清景不可逭。

国朝有笔札,崖壁刻棱婉。

刀矟君谟书,龙蛇不疑篆。

二美贲禅扃,千古宗风愈恢阐。

迦陵觉音清,石室惊筹满。

自惟挂缨归,心与纷挐断。

每来寻香刹,常得峨野弁。

久留莲漏移,相接犀谈款。

露井汲云浆,冰甆试芳荈。

最怜草树春,几爱烟岚晚。

愿借一庵名,于兹修止观。

林端生色美新晴,楼阁依山若画屏。

石坐最宜人选胜,剑池潜想地遗灵。

僧窗松竹冬忧茂,寺路烟霞画亦冥。

自愧逾年假麾守,一回方得扣禅扃。

59

闲居

闲居,宋代,黄希旦,

草堂啸傲动经年,已把生涯付自然。谩费工夫披古籍,懒通名字谒时贤。

炉中闲养阴阳火,身外谁求子母钱。寄语王褒如著论,不同呼吸学神仙。

35

题采菊图 其一

作者:韩驹(宋代)

题采菊图 其一,宋代,韩驹,

黄菊有何好,且寄平生怀。遇酒兴不浅,无酒意亦佳。

此理谁复明,自昔寡所谐。空馀采菊图,寂寞悬高斋。

29

邳州哭

作者:谢翱(宋代)

邳州哭,宋代,谢翱,

邳州哭,井水竭,去年哭母瘴海热。今年此日来邳州,母死未禫子为囚。

邳州土湿泪长在,化为苍苔色不改,雨洗游魂归瘴海。

92

乌衣巷

乌衣巷,宋代,任希夷,

关车暇日劳挥尘,玉树春风自满庭。

欲问乌衣旧时事,静无秋燕有秋萤。

37

寄杨弟正卿

寄杨弟正卿,元代,元好问,

马迹车尘漫白头,苍生初不待君忧。且从少傅论中隐,尽要元规拥上流。

东阁官梅动诗兴,洞庭春色入新篘。归程未觉西庵远,夜夜清伊绕石楼。

69

春直奎章阁二首 其二

春直奎章阁二首 其二,元代,柯九思,

春来琼岛花如锦,红雾霏霏张九天。底事君王稀幸御,儒臣日日待经筵。

77

次韵孙太初秋夜汎月之作

次韵孙太初秋夜汎月之作,明代,文徵明,

烟敛依依树,鸥飞漠漠田。短箫吹夜月,高兴落江天。

远火摇轻浪,跳鱼惊过船。良辰不易得,吾敢卜明年。

3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