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

老松如蛟龙,气夺百万军。

根蟠苍崖石,梢拂青天云。

山神护野火,地主诃樵斤。

魁然栋梁材,为之献吾君。

0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松树,以及它所具有的威严和伟大的形象。松树象征着坚韧和长寿,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表达高尚的品格和精神。诗人以蛟龙来比喻松树,突出了它的威势和气势。松树的根纠缠在苍崖石上,显示出其坚定的生命力和扎根于土地的力量。枝梢触碰青天的云朵,表达了松树的高耸和与天空相接的姿态。

诗中提到山神守护野火,地主称赞伐木工的劳动。这表明松树的存在对自然和人类都有重要意义。山神护佑野火,象征着松树的力量和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力量。地主称赞伐木工的斧劈,显示出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木材的珍视。

最后,诗人将这棵古松视为一种珍贵的贡品,准备献给自己的君主。这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敬爱之情,同时也突出了松树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展示了松树的威严和力量,表达了诗人对坚韧精神和珍贵品质的赞美,同时融入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系。通过与松树的联想,诗人抒发了对君主的忠诚和敬爱之情,以及对自然和劳动的敬畏和赞美。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其他诗经

宿峡口

宿峡口,明代,释今无,

今夜又依高峡宿,一年心眼且新鲜。风声入树猿应语,鹤影横江人未眠。

怪石看多追太古,微波寒渐起虚烟。吾生亦是无涯者,老去凭谁负此肩。

79

溪之滨

作者:周权(元代)

溪之滨,元代,周权,

小雨净川绿,玩心鸥鸟群。

拂藓憩幽磴,松花点衣巾。

禅扃杳何处,疏磬时远闻。

青烟湿山道,牛羊下斜曛。

71

卧病省署同邹继甫作八首 其八

作者:胡直(明代)

卧病省署同邹继甫作八首 其八,明代,胡直,

韶龄期学道,老去尚迷阳。日恐童心减,年惊旅鬓苍。

欲归匡岳去,重使故交伤。未寤人间世,何由应帝王。

7

玉楼春

作者:陈洵(清代)

玉楼春,清代,陈洵,

阑干面面堪垂手。清润园林花落后。移红换紫絮才多,晕色涂香波语秀。

东塘桃李西塘柳。胜地寻常随处有。当时一笑对春风,争免重来成感旧。

4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 警世有见识

作者:曾瑞(元代)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 警世有见识,元代,曾瑞,

警世

有见识越大夫,无转理楚三闾。正当权肯觅个脱身术,那的是高才处。

老孤,面糊,休直待虚名误。全身远害倒大福,驾一叶扁舟去,烟水云林,皆无租赋,拣溪山好处居。相府,帅府,那与他别人住。

肉撑翻鼎饕餮,士蚀损剑镆铘。诸公荣贵不曾绝,偏我如鸠拙。

命耶,运耶,穷通内分优劣。蜂衙蚁阵且略别,伴四季闲风月。老瓦盆边,无明无夜,盆乾时酒再赊。醉也,睡也,一任教花开谢。

受官厅暮雨残,待漏院晓霜寒。耽耽九虎隔重关,更险似连云栈。

左难,右难,牢着脚周公旦。功成名遂不退闲,真个是痴呆汉。梦里浮华,浑无多限,觉来时两鬓斑。试看,这番,又是个新公案。

老风情

莺花寨不受敌,雨云乡纳降旗。簪花人老不相宜,枉惹的人牙戏。

忏悔,罪累,要绝了鸾凤配。人心争奈不是木石,长感动思凡意。得遇知心,私情机密,有风声我怕谁。你任谁,问伊,硬抵着头皮讳。

自误

肉肥甘酒韵美,多一口便伤食。家传一翁淡黄齑,吃过后须回味。

恁地,老实,尚不可渔樵意。时乎命也我自知,无半点闲萦系。枕石眠云,蘧庐天地,正胡蝶魂梦里。晓鸡,乱啼,又惊觉陈抟睡。

劝娼

花刷子拽大权,俏勤儿受熬煎。又待趁风流成就了好姻缘,又待认没幸看钱面。

爱贤,爱钱,两件儿都从伊便。爱贤后谁强如李亚仙,爱钱把冯魁缠。敬富嫌贫,贤愚不辨,想苏卿也识见浅。当时你眼前,若选,谁后似双知县。

70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之作二绝句奉送兼简平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之作二绝句奉送兼简平 其二,宋代,陆游,

鱼鼓声中白氎巾,南山笋蕨一番新。长安不是无卿相,林下平津独可人。

5

归雁

归雁,宋代,范仲淹,

稻粱留不得,一一起江天。带雪南离楚,和春北入燕。

依依前伴侣,历历旧山川。木叶程犹远,梅花信可传。

子规啼到晓,鹦鹉锁经年。应羡冥冥者,东风羽翼全。

35

七谏 其五 自悲

七谏 其五 自悲,两汉,东方朔,

居愁勤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隐三年而无决兮,岁忽忽其若颓。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身被疾而不閒兮,心沸热其若汤。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余年之未央。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鸟兽惊而失群兮,犹高飞而哀鸣。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无报?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凌恒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

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沾衿。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闻南藩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远举。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49

题风竹

作者:王翰(唐代)

题风竹,唐代,王翰,

月色不可埽,秋声何处闻。不应仙佩集,翠影乱纷纷。

57

诗偈 其十七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十七,唐代,庞蕴,

读经须解义,解义始修行。若能依义学,即入涅槃城。

读经不解义,多见不如盲。缘文广占地,心中不肯耕。

27

即事

即事,清代,全祖望,

十旬犹见彗,浃月累惊雷。更讶风偏烈,休言雹不灾。

天心方告警,帝德定无猜。辛苦陈丞相,封章出上台。

17

钝轩索题小照 其一

钝轩索题小照 其一,清代,全祖望,

风流公子重清门,衫袖都成书画痕。莫以华颠叹迟暮,依然惨绿映朝暾。

84

次韵陈溪山红梅三首 其一

作者:虞集(元代)

次韵陈溪山红梅三首 其一,元代,虞集,

冰雪肌肤染绛云,岁寒林下对吟身。先天气至浑如醉,初日光融转更新。

白发无能酬造化,金丹有道驻长春。少年莫笑诗成处,倾倒相欢忘主宾。

93

和谢师厚鸨诗

作者:刘攽(宋代)

和谢师厚鸨诗,宋代,刘攽,

君为田鸨吟,哀彼田鸨艰。无舌以自鸣,衔恨安所宣。

我徵古人诗,得之唐国篇。苞栩何足哀,悲在不得言。

君看鶗鴂鸣,众芳为不蕃。黔雷讵有知,奋此亦已偏。

万生讵可穷,孰能厌多闻。颇识鸟兽名,从子求诸田。

13

闺情 秋千

闺情 秋千,宋代,张玉娘,

瘦腰春病不成围,闲逐秋千荡画衣。香散天风兰佩堕,声摇环玉綵绳飞。

飘飖似跨双鸾去,闲雅宜从月殿归。无力尚怜扶不起,翠蛾犹蹙怨斜晖。

51

从军兴平

从军兴平,宋代,罗公升,

废墟起寒烟,饥鼠意自妥。

十年行脚处,重到无一可。

乾坤钟厄会,推择乃及我。

东皋两犁手,长戟三岁荷。

治丝惭益棼,杯水不救火。

穷山高马齿,华屋实野果。

平生疏懒报,岁晚困羁锁。

有如醉行人,日暮路益左。

未须说神仙,大福在无祸。

但当求蒲团,不须梦狨坐。

4

洞庭阻风

洞庭阻风,宋代,郭祥正,

南风吹炎蒸,岁望固已休。怒涛掀洞庭,信宿留归舟。

沙场万马放,大壑群龙投。阴灵孰尔职,曾无与天谋。

崩山作深潭,深潭变高丘。上天有号令,岂汝可自由。

朝蝇徒咂咂,暮蚊况啾啾。归兴邈以阻,触绪增新愁。

安得跨白鹿,山行肆悠悠。谁能守荒浦,泛险终何求。

1

春日杂兴 其十

作者:韩淲(宋代)

春日杂兴 其十,宋代,韩淲,

佛老多惰民,其书不如此。儒者读儒书,饮酒食肉耳。

古人之糟粕,不过一片纸。不读亦自佳,徒以资口耳。

28

送双井三哥

作者:韩淲(宋代)

送双井三哥,宋代,韩淲,

清暑钱塘舶趠风,潮随帆影度空濛。不妨放浪江山外,应笑驱驰朝市中。

年少绿衣宜养志,时平黄卷合书功。南来桐树彫零甚,喜子清扬趣不同。

9

题月禅师方丈

作者:蒋堂(宋代)

题月禅师方丈,宋代,蒋堂,

我到云房是有缘,坐移莲刻听禅诠。

江边异日人应记,吏部曾来见大颠。

5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