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吏隐亭

作者:苏轼(宋代)

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

昨夜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

0

诗文译文

纵横忧患满人间,

颇怪先生日日闲。

昨夜清风眠北牖,

朝来爽气在西山。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世间忧患的感叹和对于闲暇生活的羡慕之情。诗中描述了苏轼对于社会的纷扰和困扰的观察,认为忧患遍布人间,让人无处安宁。与此同时,他对于某位先生每天都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感到颇为奇怪,暗示了他对于自己忙碌的官场生活的不满。然而,尽管如此,诗人在昨夜清风轻拂窗前时得到了片刻宁静与安慰,而清晨来临时,爽朗的气息又笼罩在西山之上。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调表达了他对于社会繁忙和压力的思考和感受。诗中的\"纵横忧患满人间\"表明了苏轼对于社会的忧虑和困惑,认为忧患似乎无处不在。而对于某位先生\"日日闲\"的描写,则表达了苏轼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他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感叹和不满,使得诗词中透露出一丝愤慨和思考。

然而,诗人在昨夜感受到了片刻的宁静和安慰,清风轻拂北牖,给他带来了一种解脱和舒适的感觉。而在清晨的时刻,爽朗的气息笼罩在西山之上,给人一种明亮爽朗的氛围。这种景象和气息的变化,可以被视为对于苏轼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尽管他身处于纷扰的社会中,仍然能够从自然中汲取一些宁静和喜悦。

整首诗词通过对于社会忧患、对于闲暇生活的思考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的思索和对于内心宁静的向往。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的抒发,使得这首诗词成为苏轼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其他诗经

芦沟晓月图

作者:陈高(元代)

芦沟晓月图,元代,陈高,

芦沟桥西车马多,山头白日照清波。毡庐亦有江南妇,愁听金人出塞歌。

31

【双调】新水令 闺情

【双调】新水令 闺情,元代,赵君祥,

枕痕一线玉生春,未惺忄眼波娇困。别离才几日,消瘦够十分。杜宇愁闻,

无端事系方寸。

【驻马听】寡宿孤辰,岁晚佳期犹未准。旧愁新恨,镜中眉黛镇常颦。一庭

芳草翠铺茵,半帘花雨红成阵。雨声潺,风力劲,韶华即渐消磨尽。

【乔牌儿】绣针儿怕待亲,腮斗儿粉香褪。莺慵燕懒清明近,把闲情相逗引。

【雁儿落】被儿冷龙涎不索薰,人儿远龟卦何须问?路儿阻鱼笺断往来,心

儿邪鹊语难凭信。

【得胜令】静团扇掩歌尘,碜可可罗帕渍啼痕。急煎煎永夜难成梦,孤

另另斜阳半掩门。打叠起殷勤,不索向心中印。折挫了精神,风流病不离身。

【甜水令】这些时情思昏沉,姻缘间阻,相思陡峻。楼上把阑凭,见了些水

绕愁城,树列愁帏,山排愁阵,几般儿对付离人。

【折桂令】楚阳台剩雨残,忘不了私语叮咛,往事纷纭。寂寞兰堂,萧条

锦瑟,孤负芳樽。金花诰七香车前程未稳,紫香囊五言诗旧物空存。醒也销魂,

醉也销魂。怯残春又是残春,怕黄昏又到黄昏。

【离亭宴歇指煞】多情较远天涯近,东皇易老芳菲尽。无言自忖,难改悔志

诚心,怎消磨生死誓?强打捱凄凉运。留连宋玉才,迷恋潘安俊。行思坐盹,免

不得侍儿嘲,遵不得严母训,顾不得傍人论。荣华自有时,恩爱终无分,枉了把

形骸病损。他谎话儿赚韩香,我痴心儿忆何粉。

34

鞠歌行

作者:陆机(魏晋)

鞠歌行,魏晋,陆机,

朝云升。应龙攀。

乘风远游腾云端。鼓钟歇。

岂自欢。急弦高张思和弹。

时希值。年夙愆。

循己虽易人知难。王阳登。

贡公欢。罕生既没国子叹。

嗟千载。岂虚言。

33

句 其一

句 其一,宋代,杨万里,

露窠蛛恤纬,风语燕怀春。

72

小山堂赋荔枝酒 其一

小山堂赋荔枝酒 其一,清代,全祖望,

一瓮离支酒,迢迢自粤中。谁怜成粹白,几费擘轻红。

味以淡弥旨,香缘清若空。乍疑错着水,牵率谱诗筒。

67

中秋月二首 其二

作者:韩琦(宋代)

中秋月二首 其二,宋代,韩琦,

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悲欢徒自感,圆缺本无情。

天外有相忆,世间多江平。嫦娥难借问,寂寞趁西倾。

35

闻角

作者:韩琦(宋代)

闻角,宋代,韩琦,

古堞连云暝霭收,呜呜清调起边楼。雍琴垂泪虚情恨,羌笛残梅未胜愁。

数曲伴风吹戍垒,几番侵梦入宾邮。听来便觉春心破,素发生多不待秋。

82

送高学士知越

送高学士知越,宋代,钱惟演,

粉署为郎鬓雪侵,酒酣风驶惜分襟。

云迷水馆春旗润,树绕山城暝角深。

下担挂钩传密意,渡江桃叶听遗音。

孤莺啼罢芳心歇,倦翼因君忆故林。

63

逐伯强文

作者:刘敞(宋代)

逐伯强文,宋代,刘敞,

皇皇上天兮,浩浩后土。厥生孔繁兮,其施甚溥。陶陶仲夏兮,草木蕃庑。

鸟兽孳息兮,我民乐胥。我民孔灵兮,上帝是仁。天子孔圣兮,百工日新。

上无秕政兮,下无悖人。邻里其集兮,乐哉欣欣。伯强何为兮,孰畀以政。

反世五福兮,持极以令。我民不怡兮,既丧其盛。白黑眩瞀兮,孰察其正。

谓寿反天兮,谓康反病。仁义无益兮,苟且为幸。嗟尔子强兮,其独何心。

绝世和气兮,俾民不任。上天孔神兮,大德曰生。天不可长罔兮,民不可久侵。

天诛诚加兮靡所避,雷公驱兮风伯逝,嗟尔子强兮何所诣。

南有蛮兮,为寇为逋。西羌戎兮,恃艰自虞。天子孔仁兮,靡焉毕屠。

子强往兮,代天伐诛。嗟中国兮,不可久留。子不去兮,颠倒思予。

56

杨彦文过

作者:刘敞(宋代)

杨彦文过,宋代,刘敞,

病起时节改,绕池飞脊令。宾交绝来往,门户常昼扃。

朔风捭阊阖,冻雨翻沧溟。泥涂垫后土,气象昏圆灵。

局促久增欷,据梧目思瞑。窅然顾环堵,嗒若忘我形。

夫子亦何事,羁旅复伶仃。孔怀在接淅,过我不遑宁。

岁晏绝晤语,谁当慰长醒。

39

闻陈伯育结綵舟行乐游湖戏寄三首 其三

闻陈伯育结綵舟行乐游湖戏寄三首 其三,宋代,郭祥正,

临漳多士冠南闽,况复高才更出群。笔下文章翻锦绣,坐中谈笑领风云。

美名合预青钱选,邪党今从白眼分。闻欲高亭张雅宴,寂寥应悯旧将军。

16

王丞相荆公挽词二首 其二

王丞相荆公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公在神明聚,公亡泰华倾。文章千古重,富贵一毫轻。

若圣丘非敢,犹龙耳强名。悲风白门路,啼血送铭旌。

80

杜宇

杜宇,宋代,刘应时,

花残叶密过芳春,江北江南烟水昏。

何处飞来恼归客,小窗梦破正消魂。

月蝗声在溪桥侧,雨后人行绿树村。

啼得崔郎肠欲断,桃花颜色怅何存。

94

宫词 其九十一

宫词 其九十一,宋代,张公庠,

南交司令已清和,满殿薰风日未斜。院院迎凉帘尽捲,金槃初赐御园瓜。

63

县斋秋怀 其四

县斋秋怀 其四,宋代,程公许,

春渠针绿秧,秋畦压黄云。积忧稍缓带,转手俄空囷。

况彼东人子,石田加灼焚。算缗方趣办,蒙袂须劝分。

谁为本根虑,天高闻不闻。

64

某顷知黄州墨卿为州司录今八年矣邂逅临川送别二首 其二

作者:韩驹(宋代)

某顷知黄州墨卿为州司录今八年矣邂逅临川送别二首 其二,宋代,韩驹,

盗贼犹如此,苍生困未苏。今年起安石,不用哭包胥。

子去朝行在,人应问老夫。髭须衰白尽,瘦地日携锄。

57

题滕司户虚舟庵和韵

作者:程俱(宋代)

题滕司户虚舟庵和韵,宋代,程俱,

万族同一海,至人乘桴浮。狂风鼓溟壑,安问蜃与鳅。

扰扰堕浊水,蚩蚩守藏舟。其谁善游者,动寂两不侔。

纷纶万境前,了了转处幽。爱君虚舟句,勿逐虚舟求。

徜徉曹掾中,聊作虚舟留。长维五蕴山,亦泳爱水流。

飘摇度夷险,不喜亦不忧。我乃蹇浅人,褊心屡招尤。

君心果空旷,永矣从君游。

96

知归庵

知归庵,元代,丁鹤年,

衮衮红尘未息机,斯人何事独知归。青山不辨将来计,白发徒嗟既往非。

谷日云霞随葛屦,沙头鱼鸟识荷衣。自惭潦倒江湖表,犹对旄丘赋式微。

15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五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五,明代,李攀龙,

锦帆南入楚云重,江上遥看衡岳峰。落日苍茫秋不断,青天七十二芙蓉。

51

侠客行为子与赠吴生

侠客行为子与赠吴生,明代,李攀龙,

本自吴越冶游郎,结交燕蓟少年场。长裾不曳朱门里,樗蒱大叫青楼旁。

被酒目摄羽林骑,拥金作使邯郸倡。弟畜灌夫,师事田光。

得意一言,失意一言。相怨一方,相慕一方。男儿过逢好惊座,世事握龊宁陆梁。

姓名何惜借轻薄,出处未须论侯王。亲知犹向隅,有钱徒充囊。

雠家犹戴天,有客徒满堂。猛虎可值,俗子莫当。平生片心照秋水,明日报恩还故乡。

6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