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倦写诗词。
这个明因只自知。
一笔书开真正觉,三田般过的端慈。
回光返照缘观景,固蒂深根恰及时。
密锁玄机牢闭户。
唤来便去赴瑶
为什么不厌倦地写诗词,
这个明显的原因只有自己明白。
一支笔书写出真正的觉悟,
三田般的恩情久存。
回顾过去的光景,
深深扎根的感情正好适时。
玄妙的机缘像是牢固锁闭的门户,
唤来我,便去追随仙瑶。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诗人对于写作诗词的热情和执着,展现了他不断追求真正觉悟的精神追求。诗中的“一笔书开真正觉”表达了诗人通过书写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领悟。他坚信诗词是一种觉悟的方式,通过写作能够感悟到真理和生命的意义。
诗中提到的“三田般过的端慈”指的是师恩,意味着师父对于诗人的悉心教导和关怀。这种恩情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地,滋养着诗人的创作,让他的诗词能够茁壮成长。
诗中的“回光返照缘观景,固蒂深根恰及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顾和对于师恩的感激。他深知自己的创作才华离不开师父的指导和培养,正是师恩的深厚根基和时机的巧妙安排,使得他能够有所成就。
最后两句“密锁玄机牢闭户,唤来便去赴瑶”,通过隐喻的方式描绘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向往。诗人将诗歌创作比作开启一扇神秘的大门,而他自己则是被唤来的人,准备去追寻诗歌世界中的瑶池仙境。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写作的热爱和对于师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于诗词艺术的理解和领悟。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陇山歌送许天玉之官新安,清代,徐乾学,
陇山高高陇水流,陇西六月如清秋。萧关朝那近北地,酒泉张掖连凉州。
诸葛战争馀故垒,隗嚣宫殿成荒丘。绣衣按部求名马,都护行营擢锦裘。
数声羌笛落梅怨,一曲秦筝边月愁。许侯分符万里去,晓发青门拥驺御。
虞羽成名在此时,王尊叱驭看前路。京华故人折杨柳,欲行不行日渐暮。
我歌为作陇山词,目极轮台鸟飞处。
归朝欢·万里康成西走蜀,宋代,辛弃疾,
书不借出
万里康成西走蜀。药市船归书满屋。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雠天禄。好之宁有足。请看良买藏金玉。记斯文,千年未丧,四壁闻丝竹。
试问辛勤携一束。何似牙签三万轴。古为不作借人痴,有朋只就云窗读。忆君清梦熟。觉来笑我便便腹。倚危楼,人间何处,扫地八风曲。
齐州史君学士有游山诗学官诸生咸和史君又有诗二章赠之以刻石摹本示予因次韵 其二,宋代,刘攽,
终日尘劳駷辔还,乍临清济看群山。飞来独鹤应知倦,过去长云本自閒。
开国东西誇十二,待贤季孟哂中间。吟君诗句心萧散,旧观神明觉顿还。
饮马长城窟,宋代,赵汝燧,
乌骓马,紫游缰,戍夫一鞭天一方。揆程想过长城下,思古筑役摧人肠。
白骨如雪浸水窟,骨上犹带秦时血。雨打风吹宇宙腥,君渴莫饮救马渴。
衣适寒暄饭加餐,省酒戒勿离军门。雁来不惜数行字,雁回我亦寄平安。
自从君出与君别,怕听砧声怕见月。细思人生能几何,未卜彼此俱白发。
官有好爵与尔靡,万死一生方得之。不如更戍闻早归,百年邻里誇齐眉。
长安有狭斜,明代,王称,
长安有狭斜,车马相驰驱。被服纨与素,宾从閒且都。
金章何煌煌,旄节照四衢。借问从何来,云自许史庐。
炙手手可热,炎凉在吹嘘。岂无范驱子,亦有步矩儒。
一身困蓬藜,终岁空嗫嚅。秉躬信如矢,不悟世道迂。
在昔弦与钩,封侯死道隅。宁知此狭斜,径捷良可趋。
微生颇有尚,夙志誓不渝。念无此容颜,策蹇旋吾车。
巴子台,宋代,冯山,
早渡鸣玉桥,竟登巴子台。云林拥磅礴,磴道穷萦回。
古寺不足观,犹有南轩开。浩荡横深沟,逶迤环覆杯。
古人去我远,万事随尘埃。赤穴何渺茫,青山但崔嵬。
闻名不知实,此意空悠哉。乍到辄复还,石滑倦去来。
苟能厌耳目,未免劳筋骸。
醉乡十二首 其十二,宋代,郑思肖,
穷冬骄寒冻地裂,北望朔方常下雪。五台积古雪不消,鸟兽毛氄结冻血。
江南昔有酒如渑,蔗浆麟脯相凭陵。朝廷有道四海清,既醉凫鹥歌太平。
九土夜市彻天明,楼红陌紫喧箫笙。豪气一饮一千钟,唤得国里春风生。
千金少年百花眼,左右捧拥上天行。战鼓声多瓦欲飞,从此百姓无宁时。
龙遭鳝舞鼠变虎,恣意反覆弄风雨。如今寂寞不救饱,髑髅眼睛生秋草。
空欲拍弄百斛船,莫羡酿来曝背眠。何如我入壶中游,喝云开破天外天。
翠锦帏幕车渠土,八面雪白净无烟。水王双阙琼膏填,使得五行颠倒颠。
坎离媾春中央宫,俯现摩醯王王仙。手执乾坤万化柄,斟酌混沌壳中髓。
咽得半掬碧色云,夙根无明百杂碎。万绿俱空恬无为,四股馥郁红玻瓈。
自然氤氲太和身,融融泄泄先天春。形化为气轻于雾,飞御慈盼福下土。
金相朵朵鲜绿云,花甃綵衢跨空住。八十一天开玉殿,天天互透长生路。
憨涌醴泉雨甘露,孕牛产麟鳏蛟舞。九苞凤凰对舞鸣,钧天清戛云璈音。
敕取龙猛大士药,尽点大地变黄金。嫦娥搦弄团圆雪,抛向下界悬作月。
银光倒泼白泠明,笑吻霏雾飘香冰。戏掷火丸煎海乾,珊瑚万树红斑斑。
抱出懒雨活龙帝,拔髯痒鼻激喷嚏。鼻气环空挂白虹,垂脚东贯大荒东。
八八翠衫蓬莱儿,舞撒宝花双逶迤。千丈白眉老神翁,前导万从开天倪。
径出盘古顶外行,劫风浩浩空掀轰。呵暖为春吸为冬,浊世甲子刹那中。
数数老松化石了,篯铿小厮半刻夭。我之大醉八万四千岁,小醉三千六百日。
世上几回汉与唐,苦于争战悲獝狘。万国黔首行饭囊,鬼貌蓝色心茫荒。
狭步蹩躠膻埃里,蜉蝣拜天祈寿长。气浊謦欬不清响,啾啁碎声群争攘。
生来不识快活国,纷华外胜夺心王。昼夜火烧菩提树,背井索水吃且僵。
哨地荒年苦命活,籧篨戚施疮痍伤。贫者逼迫富者狂,一洼血气六贼戕。
眼望天上金银落,垒琼架屋铁筑墙。莫知仁义为何物,冷笑诗书今不香。
沉酗私欲反为醒,嫌说青山白云人。群昏鼾齁摇不觉,强语以道必生嗔。
忽笑大笑休休休,回视若辈愁如仇。挥手长揖永相谢,千劫万劫逍遥游。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