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居处似天台,锡仗铜瓶对绿苔。
竹巷雨晴春鸟啭,山房日午老人来。
园中鹿过椒枝动,潭底龙游水沫开。
独夜焚香礼遗像,空林月出始应回。
高僧居处似天台,
锡仗铜瓶对绿苔。
竹巷雨晴春鸟啭,
山房日午老人来。
园中鹿过椒枝动,
潭底龙游水沫开。
独夜焚香礼遗像,
空林月出始应回。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高僧的住所,这里环境优美,宛如天台一般。在这里,高僧有他的锡杖和铜瓶,绿苔是这里的主要地面覆盖物。在竹林小道上,春天的鸟儿在雨后清晰的天空下啭鸣。在山房的正午时分,一位老人走来。园中的鹿穿过庭院,椒枝摇曳。在潭底,龙游动水沫。夜晚,高僧独自焚香,向逝去的祖师遗像致敬。当月亮升起时,高僧回到空林。
李端的这首《题云际寺准上人房》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美丽的山林景象,充满了禅意和。整首诗用意象丰富、句式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高僧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将高僧的生活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表现出了禅宗所追求的“自然”的境界。
总之,这首诗以其简洁、自然、清新的语言和,赢得了人们的赞美和喜爱。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尉迟杯(夹钟商,俗名双调赋杨公小蓬莱),宋代,吴文英,
垂杨径。洞钥启,时见流莺迎。涓涓暗谷流红,应有缃桃千顷。临池笑靥,春色满、铜华弄妆影。记年时、试酒湖阴,褪花曾采新杏。
蛛窗绣网玄经,才石砚开奁,雨润云凝。小小蓬莱香一掬,愁不到、朱娇翠靓。清尊伴、人间永日,断琴和、棋声竹露冷。笑从前、醉卧红尘,不知仙在人境。
【双调】清江引 少年身正值,元代,赵显宏,
少年身正值着春暮月,宴赏无明夜。一任锦囊空,不放金杯歇,明日落红多
去也。
纱窗外杜鹃声更切,啼满枝头血。离人哽咽时,风雨凄凉夜,明日落红多去
也。
【南吕】一枝花 咏庄宗行乐,元代,马致远,
咏庄宗行乐
宠教坊荷叶杯,踏金顶莲花爨;常忘了治国心,背记了《谒食酸》。镜新磨无端,把李天下题名儿唤。但传喧声口賴里喘。教得些年小的宫娥都唱,喜春来和风渐暖。
【梁州】听得那静鞭响燋燋聒聒,听得杖鼓鸣恰早喜喜欢欢。近着那独杨宫创盖一座宜春馆。则这是治梨园的周武,掌乐府的齐桓。向三垂岗左右、湖柳坡周遭,则见沙场上白骨漫漫,别人见心似锥剜。那里也石敬瑭前部先锋,周德威行营的总管?那里也二皇兄乐乐停鉴?这社稷则是覆盆硗梁江山,生纽做宋天下,结髦儿是狗家疃,投至刹了朱温、坏了黄巢、占得汴梁、刚得那半载儿忄匆宽。
【隔尾三煞】不肯省刑法、薄税敛、新条款,每每殢酒色、恋徘优,恣淫乱。国政民修心无叛,可惜英君十三,上石门寺里保驾,朱节儿镇谋十五载,朝属梁,暮属晋,刚挣揣得个散令伶官。
【二】内藏院本三千段,抹上搽炭数百般,愿求在坐一席欢。天子龙袍扇面儿也待团圞,贯金线细沿伴。它那里颤颤巍巍带着一顶爨巾,知它是何代衣冠。
【尾】迟和疾内藏库内无了歪镘;早晚,尚书省散了些火伴。守下次的官家等交搀,做杂剧那院酸,拴些艳段。我则怕长朝殿里勾栏儿做不满。
寄罗都事友章,明代,孙蕡,
梁侯昔在东藩时,分符帅阃兼左司。君为幕府贵宾客,咳唾一落成珠玑。
君年于我当父执,我才弱冠君六十。惠然下作忘年交,令我夜梦生撝挹。
灵鳌峰在江水边,清赏几时同周旋。题诗秋写凤林竹,载酒夜泛兰溪船。
兰溪溪水清如练,兴尽回船复开宴。水底潜蛟听凤箫,波心皓月摇秋扇。
梁侯权势盛莫当,偏裨小校皆为郎。惟君与我得礼貌,过者啧啧盈路旁。
别来风物何可道,华表青青但春草。我骑羸马走西东,梁侯去矣君亦老。
人生本是风花枝,升沉聚散何足悲。优游晚岁谢微禄,倘得从君林下期。
李古城索狂醒道人诗,宋代,罗公升,
狂风扇八区,一发不可息。
遂令地行人,颠倒忘南北。
道人留醒眼,谓得大慧力。
出门楚天高,万里寄两屐。
袈裟且不着,况作轩冕剧。
穷秋华峰哭,夜月牛渚笛。
是中岂狂者,狂者自莫识。
他年真醒时,为汝说皇极。
读嘉靖改元诏书并阅邸报臣敬作诗一首,明代,祝允明,
宫车昔晏驾,鸿宝归亲贤。元后上圣姿,神龙潜虞渊。
乘乾奉天祐,皇极建冲年。百辟迎代来,凝命居清玄。
皇风仁偃草,一日周九埏。震霆雨作解,赫曦清旻悬。
除凶力摧虎,猰㺄犴重键。击冥走鬼魅,好问广询延。
急治热愿濯,从善坂流圆。响答朝至昃,万几无停宣。
泰否一往复,乾坤随转旋。昔自尧舜来,神化无此前。
声休度百王,九庙光蝉嫣。天禄永无疆,圣治终始全。
臣诗属先驱,三灵赫临鉴。
谒韩蕲王墓,明代,吴宽,
家国何多难,推寻为蔡童。
嬴秦方逐北,周室竟迁东。
江左朝廷在,淮南驿骑通。
天终怜宋土,时则有韩公。
一剑横天外,诸酋在目中。
南云当箭镞,黄盖走艨艟。
伐越期成霸,于潜耻会戎。
萧墙狼跋尽,野穴鼠群空。
聚米筹三镇,开门待两宫。
齐王真济美,鄂国与争雄。
有诏从中制,惟诗咏内讧。
闲游嗟我独,和议约谁同。
殉葬长弓劲,题铭片石穹。
龟趺呈细刻,龙额表孤忠。
草树樵苏断,粢盛享祀丰。
神灵悬皎日,生气亘长虹。
异代今全盛,当论保障功。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