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枫林青,要出间椅槚。
尚思送行舟,系此木叶下。
云开星垂山,水荡月在野。
江空夜枨枨,泪复谁满把。
汀洲泥沙换,葭苇颜色假。
变迁斐然殊,感慨益以寡。
黄烟飞高桅,绛雪当道洒。
余春去不尽,并放湓浦泻。
岂无夜深弹,寂寞少听者。
尚有沙滩人,时时说司马。
,但可以通过对每个词句的理解,进行整体的和分析。
首句“萧萧枫林青”,表达了枫林在秋天的萧瑟之美。枫林的叶子逐渐变为青绿色,与季节的变化相呼应。这句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之感。
接下来的一句“要出间椅槚”,暗示了诗人要离开这个地方,离开身边的朋友和亲人。椅槚是一种座椅或草席,这里可能象征着离别的场景。
第三句“尚思送行舟,系此木叶下”,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前的思念和依恋之情。舟车启程,诗人仍然系在这片枫叶之下,意味着他的心还留在这里,对离别场景的情感挥之不去。
下一句“云开星垂山,水荡月在野”,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山上的星光和野外的月光映衬出自然的宁静和美丽。这里的山云星水月等意象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接着的两句“江空夜枨枨,泪复谁满把”,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感叹之余,内心的忧伤和悲痛之情。江空指的是江边的空旷,夜晚的寂寞和凄凉让诗人内心不禁涌起泪水。
接下来的两句“汀洲泥沙换,葭苇颜色假”,通过描绘汀洲的变化,抒发了对时光变迁的感慨。汀洲是河边的一片沙洲,泥沙的变迁和葭苇的颜色变化,象征着世事的变幻,表达了诗人对人事无常的深思。
最后两句“黄烟飞高桅,绛雪当道洒”,通过黄烟和绛雪的形象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凄凉和悲伤。黄烟可能指的是离别时燃烧的烟火,绛雪则可能象征离别时洒落的泪水。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变幻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离愁别绪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情离别的真情实感,通过这些描写,使诗词充满了离愁别绪的情感色彩,引发读者对人生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琵琶亭》是宋代诗人周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秋天枫林萧瑟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诗词中没有明确的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双调】沉醉东风 月底花间酒,元代,胡祗遹,
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避虎狼,盟鸥鹭,是个识字的渔夫。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赠妓朱帘秀
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一片闲情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
留题九江刘秀才西亭,宋代,郭祥正,
南出九江城,西下五老冈。倏然一径二三里,流水散漫桃花香。
桃花回环蔽深屋,犬吠游人人扣竹。青衣借问来何为,正是刘郎春酒熟。
刘郎不厌客,抚掌邀我曹。西亭有榻醉可卧,下临大江万顷之洪涛。
长帆出没送孤鸟,月飞不过哀猿嗥。
更爱双剑峰,正落南窗外。天公好仁不用武,太古光铓未磨淬。
谁怀邪佞心,见之胆应碎。淮山在天末,寒青亦相对。
微风时一来,松柏摇苍佩。顷刻神官驱黑龙,汹汹兴云变明晦。
地势虽高直可惊,酒行且止䏑休嘬。刘郎顾我笑,为言向苦悲。
阴晴非汝职,不醉将畴归。归来乎,频相过,西亭把酒共君歌。
缫车,宋代,邵定翁,
缫作缫作急急作,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捲丝雪满篗。
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著。
懒妇儿,听禽言,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秋风寒,衣衫单。
忧旱,宋代,周麟之,
老农病旱如膏肓,汲井灌秧秧已黄。
湖田半作龟兆坼,河渠断道不可航。
救旱不必焚巫尪,当去民害烹弘羊。
嗟哉销变此不务,龙川佛舍徒祈禳。
中兴天子食不遑,侧身感天天与祥。
霈然坐待三尺雨,拟赋云汉歌宣王。
鞍子岭,清代,张谦宜,
前岭下陂陀,驿路疑中断。峡转地轴开,山形又一变。
遵路复前驱,平芜睇远岸。驭者正扬鞭,冈阜重相见。
覆甑各低昂,菁葱而峭茜。一笑下长辕,徐行将过半。
回首望复岚,烟横如匹练。借问跨石鞍,何如马道栈。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