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叟

一辞魏阙就商宾,散地闲居八九春。

初时被目为迂叟,近日蒙呼作隐人。

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闲论任交亲。

应须绳墨机关外,安置疏愚钝滞身。

0

诗文译文

一辞魏阙就商宾,

离开朝廷,投身于商山之间,

散地闲居八九春。

在这片宁静的地方,过了八九个春天。

初时被目为迂叟,

起初被人视为迂腐之人,

近日蒙呼作隐人。

近来却被称为隐居之士。

冷暖俗情谙世路,

对世事的冷暖和俗情非常了解,

是非闲论任交亲。

对是非议论毫不在意,随意与朋友交往。

应须绳墨机关外,

理应将束缚之物远离,

安置疏愚钝滞身。

让自己远离那些复杂的世俗纷扰,安然度过晚年。

诗文赏析

一辞魏阙就商宾,

离开朝廷,投身于商山之间,

散地闲居八九春。

在这片宁静的地方,过了八九个春天。

初时被目为迂叟,

起初被人视为迂腐之人,

近日蒙呼作隐人。

近来却被称为隐居之士。

冷暖俗情谙世路,

对世事的冷暖和俗情非常了解,

是非闲论任交亲。

对是非议论毫不在意,随意与朋友交往。

应须绳墨机关外,

理应将束缚之物远离,

安置疏愚钝滞身。

让自己远离那些复杂的世俗纷扰,安然度过晚年。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离开朝廷后选择隐居的生活。他在商山之间找到了一块宁静的土地,在那里过了八九个春天。起初,人们认为他是一个迂腐的人,但近来却被称为隐居之士。白居易对世事的冷暖和俗情了如指掌,但他并不过多地参与是非之争,而是与朋友们闲聊愉快。他认为自己应该抛弃束缚,将疏远和愚钝的事物远离自己,过上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选择远离尘嚣,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再受世俗之累。这与唐代士人的传统观念有所不同,但也反映了白居易个人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内心的愿望和态度,给人以深思。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其他诗经

绝交行

绝交行,宋代,高斯得,

男儿独立天地间,太华绝尖一何陗。

子房不肯下萧曹,伯夷本自轻周召。

往来舞袖拂云霄,醉裹扁舟凌海峤。

凤饥肯向鸡求餐,玉洁不与蝇同调。

山高路断客来稀,日晏廛空臂争掉。

穷涂李白友俗人,岁晚杜甫交年少。

前门长揖后门关,当面论心背后笑。

云门轻与凡耳弹,夜光莫怪儿童诮。

君平世弃政自佳,老子知希渠所要。

人间对面九疑峰,未许冲风鼓无窍。

59

与谢石秋、星楼、林湘畹、黄茂笙游冈山超峰寺中途遇雨 其一

与谢石秋、星楼、林湘畹、黄茂笙游冈山超峰寺中途遇雨 其一,清代,许南英,

游憩超峰寺,登车日已曛。暮天销薄霭,秋雨酿浓云。

老去思依佛,閒来欲与君。西风吹断雁,拭泪拜孤坟!

16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 来教谓从者云此地故少梅追念旧乐怅然兴怀复和一章昶亦奉和一章以答从者 其四

作者:庄昶(明代)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 来教谓从者云此地故少梅追念旧乐怅然兴怀复和一章昶亦奉和一章以答从者 其四,明代,庄昶,

人间一理万物凝,夏虫底用多疑冰。我曾烂赏万花国,每谓乾坤总形色。

梅花肯欲为公寻,江北江南皆可得。指灯为火谅不难,不然枉跨城东鞍。

万紫千红总佳兴,影响前头路空暝。高斋独坐几深思,此意我知公亦知。

74

仲春经筵

作者:弘历(清代)

仲春经筵,清代,弘历,

讲学文华例仲春,经书次第几端陈。夫乾易矣夫坤简,成物知焉成已仁。

紬绎从知位中理,赞参惟仰至诚神。漫言故事循礼典,修业辉光勉日新。

81

物外杂题八首 其七

作者:陆游(宋代)

物外杂题八首 其七,宋代,陆游,

高城今旷野,比屋昔朱门。道上传呼过,遥遥几世孙。

94

舟中望庐山

作者:王翰(唐代)

舟中望庐山,唐代,王翰,

宫亭风静镜光平,回望匡庐翠霭凝。宝剑插天青玉立,香炉照日紫烟升。

侵云鸟道还通谷,隔水僧房秖见灯。拟向中峰看瀑布,生憎高岫白云兴。

47

题文待诏风木图 其二

题文待诏风木图 其二,清代,全祖望,

我亦深嗟不造天,鲜民负疚自年年。朅来水阁山窗下,惭对慈乌孝鲤前。

剩有遗容传旧德,更无好梦到新阡。披图读罢空三叹,一片苍凉木末烟。

35

拟古十九首 其十八

拟古十九首 其十八,宋代,朱晞颜,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南金。感君千里意,致此百鍊精。

非无跃冶姿,诡异世所惊。宁逐炉锤巧,勿与冶人轻。

92

元舆试北苑新茗

元舆试北苑新茗,宋代,郭祥正,

建溪虽接壤,春末始尝茶。旋汲邻僧水,同烹北苑芽。

月圆龙隐鬣,云散乳成花。贡入明光殿,分来王谢家。

33

颂古四首 其一

颂古四首 其一,宋代,释守净,

析尽尸骸没一些,从兹遍界是那吒。直饶见得无纤翳,未免重添眼里花。

74

秋怀三首

秋怀三首,宋代,周麟之,

雨沐秋容净,云横天宇高。

溪流走城堑,木叶下亭皋。

兴引渊明酒,寒侵范叔袍。

清愁不能已,高枕诵离骚。

47

奉陪知府内翰至卞山有诗五首 其五 夜归

作者:程俱(宋代)

奉陪知府内翰至卞山有诗五首 其五 夜归,宋代,程俱,

日入三籁息,群山郁苍苍。巾裾湿烟雾,宛转度涧冈。

涓涓暗泉鸣,冉冉松筠香。林梢吐纤月,露叶琐碎光。

归来叩禅扉,幽灯对绳床。相羊有馀适,笑咏白雪章。

99

花卿冢行

作者:谢翱(宋代)

花卿冢行,宋代,谢翱,

湿云模糊埋秋空,雨青沙白丹陵东。莓苔阴阴草茸茸,云是花卿古来冢。

花卿旧事人所知,花卿古冢知者谁。精灵未归白日西,庙鸦啄肉枝上啼,绵州柘黄魂正飞。

27

论诗三首 其二

论诗三首 其二,元代,元好问,

诗肠搜苦白头生,故纸尘昏枉乞灵。不信骊珠不难得,试看金翅擘沧溟。

21

圼县公并东判簿长司

圼县公并东判簿长司,明代,李延兴,

北方守令之才,几人得似贤侯者,炳烈声光动朝野。

金茎承露晓苍苍,玉树临风秋洒洒。惟茂恭与遂霸侯,也直欲蹑足青云攀逸驾。

三年理剧割牛刀,生齿林林沾惠化。风回芹沼汎凫鹥,水满稻田抽䆉稏。

花村社鼓林边挝,茅店酒旗烟外挂。啁啾丝管劝农归,杏花满街红扑马。

五弦清响奏虞歌,三峡崩涛翻邺瓦。去年上计如帝京,袖拂天香五云下。

竹马重迎郭伋来,和风欢谣腾苃舍。腾苃舍,扬休声,谈锋磊落肝胆倾。

往时辞家上策登辕门,奇气万丈横秋冥。六韬三略常在手,擐甲上马忼慨践虏庭。

黄金散众虎旅集,红旗渡海鲸涛平。只今太平不用武,狌鼯不鸣鸡犬鸣。

况侯岂弟爱百姓,东郊西社歌丰登。邑有倅,弼厥能,幕有长,赞厥成。

如此一时贤令佐,不若同气好弟兄。三花葳蕤月窟静,八窗窈窕冰壶清。

嗟宵人,藉培育,肮

69

芙蓉兔

芙蓉兔,明代,祝允明,

霜寒玉线乱秋衣,叶重花深草气肥。灵药更无人肯饵,素娥应道不如归。

19

石公晓起看日出月落

石公晓起看日出月落,明代,安希范,

我昔曾读弇州伯仲诗,盛称石公日月出没景最奇。

至今两歌犹脍炙,读之往往神先驰。登临自负颇豪逸,入山往往凌崒嵂。

每携短策冲残暑,屡上危峰观落日。缥缈龙山尽大观,未若兹游更奇绝。

昨宵醉月石公湖畔石,归卧山楼正酣适。醉消梦醒鸡乱鸣,照地馀光似霜白。

摩娑睡眼一搔首,瞥见朱霞射东牖。急起凭栏左右望,动魄惊魂叹希有。

湖光湛湛如凝碧,上下水同天一色。若木腾辉桂影寒,日月双悬如合壁。

羲轮渐远东峰翠,望舒西引如相避。金乌鼓翼玉兔顾,相望依依若相媚。

恍疑神女凌波来,双携明镜临妆台。红绡彷佛长裾展,绿縠纡徐舞席开。

又如宜僚弄丸呈巧技,上下回环终不坠。忽然两壁直如衡,不觉双丸若平置。

长风萧萧扬素波,晶盘隐隐呈青螺。遥看天际群峰色,处处岚消出翠蛾。

天地之间亦大矣,五湖不过三百里。乃知见性自无涯,日月升沉只如此。

倚槛徘徊默有,恍惚此身凌倒景。须臾日高月渐没,晓岚犹自侵衣冷。

82

白云洞

白云洞,明代,卢龙云,

岩岩翠壁倚天开,冉冉閒云度壑来。野瀑细流成曲水,石床积润带苍苔。

芳亭岁引看山屐,纡径时同避暑杯。贪赏夕阳天忽晚,又从云里戴星回。

17

酬黄工部平贼之作兼值时雨有感

酬黄工部平贼之作兼值时雨有感,明代,左国玑,

黄巾贼破雨萧萧,旱魃搀枪一日消。思妇解叹呜鹳垤,归军应湿画龙标。

沙清凯路歌偏壮,柳向营门色渐娇。况是赏筵灯火近,月明笳鼓醉春宵。

23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八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八,明代,释函可,

十月草木尽,孤松风萧萧。托根大壑中,争期干云霄。

罗岳鲜旧干,钟山恣狂烧。胡为深雪间,苍然自高标。

本非舟楫具,无烦雨露浇。造物信偶遗,谁能矜后凋。

放情规矩外,寝卧任逍遥。非图保天年,不材甘寂寥。

宁特顾者希,诟厉乃独饶。贞介乃其性,敢曰淩寒飙。

珍重匠石流,毋使斧斤劳。

4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