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堂

德山无语归方丈,象骨低头入草庵。

大鹏一举九万里,篱边燕雀空呢喃。

0

诗文译文

德山无语归方丈,

象骨低头入草庵。

大鹏一举九万里,

篱边燕雀空呢喃。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宗僧人的景象。诗人以景物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于修行的思考和领悟。德山指代内心的修炼,方丈指代禅宗的道场,象骨低头入草庵则是描述僧人虔诚的姿态。接着,诗人以大鹏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抱负和追求。大鹏展翅一举,能够飞翔九万里,象征着追求卓越和超越常人的精神追求。最后一句描述了篱边的燕雀呢喃,传递了一种谦卑和自省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道路上众生普遍的困惑和迷茫。

诗文赏析

《讷堂》以深入浅出的意象和简练的词句,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和修行追求的思考。通过对禅宗僧人的描绘,诗人着重强调了自我修行和内心的净化,德山无语归方丈、象骨低头入草庵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虔诚和专注的态度。而大鹏九万里的壮丽景象,则象征了诗人对于追求卓越和超越常人的追求,展示了一种追求卓越和追求真理的高尚精神。最后一句描述的篱边燕雀的呢喃,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修行道路上困惑和迷茫的思考,传递了一种谦卑和自省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索。通过对禅宗僧人和大鹏的形象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内心净化、追求卓越和面对困惑的思考。这首诗词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邃的意蕴,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展现了宋代禅宗文化的精神内涵。

其他诗经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明代,黄圣年,

河阳车骑散重阴,羽猎声华在上林。望阙几年沧海使,出关今见白云心。

梅花江国行频见,春色龙池到已深。揽袂莫须三叠曲,垂裳方御五弦琴。

38

句 其二

句 其二,宋代,释守端,

不似大梅老,贪随鼯鼠声。

42

【十二月】 正月

【十二月】 正月,元代,未知作者,

年时节,元夜时,云鬓插小桃枝。今年早,不见你,泪珠儿,滴满了春衫袖

儿。二月

踏青去,二月时,则不肯上车儿。强那步,困又止,脱鞋儿,要人兜凌波袜

儿。三月

春三月,花满枝,秋千惹绿杨丝。才蹴罢,舒玉指,摸腰儿,谁拾得鲛绡帕

儿?四月

清和节,近洛时,寻思了又寻思。新荷叶,浑厮似,面花儿,贴在我芙蓉额

儿。五月

曾齐唱,端午词,香艾插交枝。琼酥腕,系彩丝,酒浓时,压匾了黄金钏儿。六月

炎天热,无限时,香汗湿凝脂。谁如我,看定你,睡着时,才敢住了白纨扇

儿。七月

金风动,玉露滋,牛女会合时。人别后,无意思,折花枝,闲倚定桐梧树儿。八月

中秋夜,饮玉卮,满酌不须辞。沉醉后,仰望时,月明儿,便似个青铜镜儿。九月

重阳节,秋暮时,为折傲霜枝。归兰舍,忆旧时,梦魂儿,飞入销金帐儿。十月

长思虑,长叹咨,烟外碧参差。或时诗句,或时词,写相思,无一个胭脂叶

儿。十一月

香闺静,憔悴死,玉壶内结冰澌。沉烟细,袅碧丝,断肠时,纱窗印梅花月

儿。十二月

十二月,十二时,无一刻不嗟咨。他来后,方则是,一团儿,香满了青绫被

儿。嘲女人身长

身材大,膊项长,难匹配怎成双?只道是巨无霸的女,原来是显道神的娘。

我这里细端详,还只怕你明年又长。嘲人桌上睡

难挂芙蓉帐,休题锦绣帏,误了他摆筵席。蟠蟠睡,款款偎,高卧得便宜,

上台盘的先生是你!嘲谎人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

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贪

一夜千条计,百年万世心,火院有海来深。头枕着连城玉,脚踏着遍地金。

有一日死来临,问贪公那一件儿替得您?嗔

怒纷纷心肠恶,气昂昂胆量粗,动不动撒无徒。忒嫉妒更狠毒!有一日命遭

诛,那其间谁来救苦?痴

不知无常路,不识有限身,恰便似睡馄饨。东走投西去,南行却北奔,枉做

世间人,比贪嗔颠倒又蠢。戒

莫作亏心事,休寻舍命因,难再得人身。问甚么腥和肉?管什么素与荤?只

要你认天真,一步步前程息稳。定

静里休作观,光中不见明,杳杳复冥冥。闻香不知异,对乐不听声,放下两

无情,才是个真常小境。蕙

看破无生事,参透悄然机,从些兔狐栖。大则瞒天地,小则入细微,除是自

家知,使唤的泥牛下水。叹世

叹贫富十年运,看兴亡一着棋,昨朝是今日非。绿草随春变,青山不改移,

白发故人稀,恰便似黄叶落东流逝水。日月双飞箭,光阴一掷梭,尘事暗消磨。

轻似花梢露,浮如水上波,贫富待如何?且放开眉间双锁。

过一日无一日,度一年少一年,又何必苦熬煎。论什么贫和富?管什么愚共

贤?头直上有青天,不觉的夕阳又转。嘲贪汉

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充,但开口昧神灵。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

似竞血蝇,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题情

解不开同心扣,摘不脱倒须钩,糖和蜜搅酥油。活摆布千条计,死安排一处

休,恁两个忒风流,死共活休要放手。

惹离恨香罗袖,送愁闷白玉瓯,花和月两风流。闹攘攘莺花市,乱纷纷燕子

楼,似这般几时休?憔悴了方才罢手。

模样儿还依旧,心肠儿转换别,全不似旧时节。海誓都不应,山盟空自说,

想起来暗伤嗟,好恩情不觉的罢也。

泪滴湿香罗袖,泪湮透白苎衫,娇士女俊儿男。一个心肠热,一个眼脑馋,

便死也心甘,俺为他他为俺。

情如诉,心似许,萦系杀病相如。人如玉,花解语,更通疏,知道俺风流受

苦。

桃腮嫩,杏脸舒,红紫间锦模糊。春将暮,风乱鼓,落红疏,谁肯与残花做

主?

61

赴集禧宫祈雪追忆从先皇驾幸泫然有感

赴集禧宫祈雪追忆从先皇驾幸泫然有感,宋代,欧阳修,

琳阙岧岧倚瑞烟,忆陪游豫入新年。云深晓日开宫殿,水阔春风飏管弦。

千骑清尘回辇路,万家明月放灯天。一朝人事凄凉改,惟有灵光独岿然。

48

月台夜坐二首 其二

月台夜坐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

日落片时许,星才数点明。须臾玉棋子,遍满碧瑶枰。

向晚垂垂雨,通宵得得晴。秋蛩伴侬语,苦底是谁声。

79

望谢家青山太白墓二首 其一

望谢家青山太白墓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阿朓青山自一村,州民岁岁与招魂。六朝陵墓今安在,只有诗仙月下坟。

36

晚春

作者:李兼(唐代)

晚春,唐代,李兼,

筠窗幽独静亡邻,坐睡从吾一欠伸。

绿树清圆宜静昼,孤花寂寞照馀春。

时拈柏子烧铜鼎,旋碾茶团瀹玉尘。

在昔刍尧犹足采,独惭无用养闲身。

100

送长沙守

作者:虞集(元代)

送长沙守,元代,虞集,

白发长沙守,循良又好文。近辞金马去,远有玉鱼分。

对竹听湘雨,开帘看岳云。汉廷思贾谊,一饭莫忘君。

35

竹杏沙头鸂鷘

作者:虞集(元代)

竹杏沙头鸂鷘,元代,虞集,

蛱蝶飞来石竹丛,罗襦曾试绣纹重。荷花啼鸟银屏煖,卧看窗间唾碧茸。

85

庶几堂

作者:刘敞(宋代)

庶几堂,宋代,刘敞,

闭门吾自足,况亦近墙东。滴滴阶鸣雨,梢梢竹过风。

绿苔侵杖屦,秋色近梧桐。高卧殊多兴,诗成寂寞中。

13

遣怀三首 其一

作者:刘敞(宋代)

遣怀三首 其一,宋代,刘敞,

天道与性命,圣人罕其言。七十岂常士,游夏终不闻。

鞠躬慕仁义,或不免饥寒。奸雄何为者,往往为世贤。

倘复有真宰,无用预其间。

18

春日武昌南楼

作者:张埴(宋代)

春日武昌南楼,宋代,张埴,

客上高楼春已非,山花无语野禽啼。

未论老子从前事,且看涪翁以后题。

汴水悠悠云尽处,襄州漠漠月明西。

登临岂是为行乐,试倚长风听鼓鼙。

12

宫词 其六十三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六十三,宋代,赵佶,

绣栭丹栱尽瑰材,百步回廊锦帐开。万炬绛纱星粲粲,拱环翠碧下楼台。

98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 其十九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 其十九,宋代,俞德邻,

在昔盛壮时,为贫亦求仕。终然返故庐,谋道不谋己。

岂不忧饥寒,折腰固吾耻。左手招夷齐,右手揖绮里。

何必驷马车,策勋耀前纪。时行吾则行,时止吾则止。

行止未有涯,醉乡差可恃。

62

古意六首 其二

古意六首 其二,宋代,方一夔,

谁斧若木枝,铜干苍玉叶。年年来沧波,疑与溟渤接。

戏携赤玉舄,跨此寒岌嶪。飘然造殊庭,不用维与楫。

浩浩吹天风,凉气入衣衱。拍浮天汉滨,匏瓜芒熚熚。

黄牛不服箱,放绳掉长鬣。素娥不织裳,抛梭理香颊。

千年苍藓痕,机杼空妥帖。疑是娲皇土,藏去压归箧。

归来不知处,满目迷空堞。惟有卖卜人,知向天根蹑。

77

虞使君示春日喜雨六绝和韵 其一

虞使君示春日喜雨六绝和韵 其一,宋代,程公许,

相思一日似三秋,况是三年急景流。一笑玉华池上路,春风为我荡牢愁。

42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 其二

作者:韩驹(宋代)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 其二,宋代,韩驹,

马革包尸誓此生,岂知今日塞尘清。强随举子论兵要,直为君王下诏明。

老将犹能贾馀勇,少年未分怯先声。元戎十乘他时事,莫厌边亭夜报更。

3

闻仲嘉叔问继以职事行县道游茶山及诸胜境作寄一首

作者:程俱(宋代)

闻仲嘉叔问继以职事行县道游茶山及诸胜境作寄一首,宋代,程俱,

春风入山骨,毛甲亦已舒。晨熹被春山,草木清而姝。

况乃顾渚源,云关护灵区。阴崖气亦暖,瑞草先春敷。

金沙出清泉,甘冽滋芳腴。依依杨柳村,渺渺桑苧居。

前瞻大小寒,窈窕穷崎岖。飞流吐明月,转壑千雷车。

参天亡陈桧,霜黛郁不枯。当时临春地,变灭成榛芜。

安知岁寒质,千载独不渝。大中乾元字,入木蛟鸾俱。

薰风想佳句,奇踪典刑馀。独往三住翁,至今有遗墟。

真游岂易遇,庶或闻沉榆。饱闻东吴胜,欲往世累拘。

二子独幽讨,仙舟继篮舆。林间伯劳飞,茶篚春事初。

尚有北枝秀,明空雪千株。幽香发清夜,肝胆生冰壶。

王事既料理,清游亦忘劬。遥知山水间,快若纵壑鱼。

今我方禄隐,居然卧蜗庐。画墁固无役,反如著辕驹。

亦拟浮扁舟,乘春经五湖。收帆白蘋下,令子见潜夫。

9

山阴兰亭

作者:柴望(宋代)

山阴兰亭,宋代,柴望,

寂寂山阴事已尘,至今亭址尚嶙峋。

落花时节朝朝雨,插柳人家处处春。

曲水自流寒食酒,茂林无复永和人。

昭陵茧纸今何在,空有梅花点翠珉。

100

丙辰九月二十六日挈家游龙泉

丙辰九月二十六日挈家游龙泉,元代,元好问,

风色澄鲜称野情,居僧闻客喜相迎。藤垂石磴云添润,泉漱山根玉有声。

庭树老于临济寺,霜林浑是汉家营。明年此日知何处?莫惜题诗记姓名。

5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