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藤编箧自番禺,锦袋罗囊尽不如。
乞与扬州贮诗草,行春谁怕雨随车。
蛮藤编箧自番禺,
锦袋罗囊尽不如。
乞与扬州贮诗草,
行春谁怕雨随车。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王禹偁将自己的诗稿编织成藤箧,与朋友惠藤寄送的情景。诗人认为这样的藤箧比起锦袋和罗囊更加珍贵。他请求朋友将这些诗稿保存在扬州,以便在春天出行时,不怕雨水随车而来。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珍视和对友谊的向往。诗人将自己的诗稿比作蛮藤编织的藤箧,强调了诗歌的独特价值和美感。与普通的锦袋和罗囊相比,藤箧更加朴素而真实,体现了诗人对纯粹艺术的追求。
诗人将这些诗稿寄给朋友惠藤,并请求他将其保存在扬州。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信任,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己诗歌的自信和对扬州文化氛围的向往。
最后两句“行春谁怕雨随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困难的勇敢面对。无论雨水如何,诗人都愿意在春天踏上旅途,继续创作和追求艺术。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和友谊的热爱,以及对春天和艺术追求的向往。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木兰花慢,近现代,刘凤梧,
泊雷阳雨霁,又箫鼓,送归船。正火耀渔灯,星明织女,野色笼烟。
湖边画桡乱点,怅波心月影忒孤圆。击楫凌波晚渡,伤心桃叶歌残。
相逢萍水意绵绵,斗酒藉联欢。看对峙梁山,千年牛渚,难障狂澜。
墨云更垂渤海,任长鲸吹沫自盘旋。一夕朱楼梦醒,倚栏犹怯征帆。
堂下芍药花盛开而芜秽不治太夫人课奴芟夷草莽饰以丹槛焕然一新感而成咏,宋代,洪朋,
江风飘已尽,庭树但苍翠。如何欻到眼,馀容殿春事。
恭惟太夫人,指挥扫芜秽。咄嗟丹槛开,芳蕤生意气。
矧乃叠石根,端有尘外致。何必风人萱,愿言树之背。
畴昔杂荆杞,只今照阶戺。吾人剪拂功,是事亦不细。
物理庶可推,倚杖一歔欷。
次韵卢直院题秀邸所赠春龙出蛰图,宋代,戴栩,
中兴断鳌四极立,黄河不动银河湿。
群龙作御翊天飞,岂有泥蟠初破蛰。
画家画甜难尽神,诗家诗苦空绝尘。
上圣调合二能事,从此角鬐成活身。
王门沉沉风铎语,妙舞停弯歌罢句。
放半祥光挟电生,知从所赐春龙处。
明朝黄麻出汉宫,草麻因赠玉堂翁。
见者传观互矜诧,我为指点开鸿蒙。
九州未画一丰草,龙豢於官犹在岛。
后来盛理称太平,麟凤不厌郊原小。
我原万物常安舒,泽焦润槁旱已拘。
百灵有职不相袭,昆仑日月自出入。
药圃五咏 其二 甘菊,宋代,方一夔,
楚客赋夕餐,经传不著名。野菊或杀人,神农著翳经。
此品甘且辛,丛生数千茎。分种不封囊,移根或盆盛。
啖茶摘其叶,觞酒啜其英。风霜振枯槁,气味老更成。
平生攻苦淡,矜此岁晚情。不独醒头目,吾其寄馀龄。
拟九颂 其二 通德门,宋代,程公许,
驰余马兮南北,慨永怀兮故国。岂乔木兮吾敬,繄世臣兮取则。
许史兮金张,煜煜兮煌煌。薰天兮富贵,达观兮秕糠。
水有源兮木有本,传不传兮天若吝。彼高密兮崇门,后何称兮子孙。
维指李兮蟠根,光万丈兮斯文。父子兮昆弟,面命兮叮咛。
闯户兮车不停轨,满堂兮烜朱与紫。顾所重兮未然,宁以彼兮易此。
佩礼义兮服诗书,保厥美兮久不渝。百世兮嗣守,张赫奕兮吾闾。
守一经兮范金石,宁郑公兮专通儒。
辛卯上提刑平寇歌,宋代,邢凯,
陈公筹策今子房,衣绣持斧征南方。亲督貔貅效深入,悉孛狗鼠无留藏。
二帅宣威既电击,群校贾勇争奋扬。束身来降三百寨,所馀一二犹陆梁。
平固恃险连百丈,僭拟官号熊与张。一朝骈首俱就缚,是谓擒贼先擒王。
捷书夜至连清昼,不闻传箭赤白囊。骎骎良民皆安堵,憧憧道路多行商。
妖氛顿扫卖刀剑,祥风初扇催耕桑。绍定四年调玉烛,薰蒸六合为金穰。
第功行封先指授,凌青溯紫将翱翔。元戎煌煌赐紫轴,裨将一一露龙光。
振旅归来神螺冈,笳鼓竞飞声洋洋。櫜弓载戢绿沈鎗,旄头星灭汉道昌。
雅宜饮至满浮觞,细柳烟笼春昼长。
拟古二首 其一,宋代,谢翱,
翔鳞化海凫,不化脑中石。人生弃井邑,寄处终为客。
常怀坟墓思,永夜良局蹐。秋风吹蓬颗,累累如布奕。
上为考与曾,下为叔与伯。岂无故鬼悲,翻念远行役。
服药得神仙,去后唯留迹。忽梦南游云,相逐孤飞翮。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