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用之

道用元未是,再至却须成。

但看西行日,归来一饷荣。

0

诗文译文

道用元未是,再至却须成。

但看西行日,归来一饷荣。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李用之的赠言。诗人认为,道德应该在年轻时就开始修行,但真正成为一位道德高尚的人需要经历多次的历练和磨砺。诗人以西行之日为比喻,暗示李用之在外求学或经历人生风雨后,回来时将获得丰厚的回报和荣耀。

诗文赏析

1.对道德修行的思考:诗人强调道德修行的重要性,认为道德需要从年轻时就开始培养,但真正成就卓越的道德品质需要经过时间和经历的检验。这种对道德的思考和重视体现了宋代士人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准则。

2.西行之日的象征意义:诗中的西行之日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生的旅程,指代离家求学或在外历练的经历。通过暗示西行之日,诗人表达了李用之在外求学或历经风雨后的成长和回报。

3.归来一饷荣:诗人以归来后的一饷荣作为回报的象征。这里的一饷指的是丰厚的回报或荣耀,暗示李用之将在成长和历练之后获得成功和荣誉。

《赠李用之》通过道德修行和人生旅程的意象,表达了对李用之的祝愿和对道德修养的思考。它展示了宋代士人对道德的重视和追求,同时也鼓励人们在人生的旅程中坚持修行,通过经历和成长来获得回报和成就。

其他诗经

酬欧文士嘉潜解衣相赠

作者:李英(未知)

酬欧文士嘉潜解衣相赠,未知,李英,

绿鬓妙才郎,高风古雁行。绨袍怜范叔,交谊见嵇康。

别业烟霄外,幽栖水石旁。读书长闭户,结客少年场。

65

【越调】天净沙 昨朝杨柳依

【越调】天净沙 昨朝杨柳依,元代,张养浩,

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若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年时尚觉平安,今年陡恁衰残,更着十年试看。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休言咱是谁非,只宜似醉如痴,便得功名待怎的?无穷天地,那驼儿用你精细?

7

月,唐代,张南史,

月,月。暂盈,还缺。上虚空,生溟渤。散彩无际,
移轮不歇。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正看云雾秋卷,
莫待关山晓没。天涯地角不可寻,清光永夜何超忽。

9

京兆安汾叟赴辟临洮幕府南舒李君自画阳关图并诗以送行浮休居士为继其后

京兆安汾叟赴辟临洮幕府南舒李君自画阳关图并诗以送行浮休居士为继其后,宋代,张舜民,

古人送行赠以言,李君送人兼以画。自写阳关万里情,奉送安西从辟者。

澄心古纸白如银,笔墨轻清意潇洒。短亭离筵列歌舞,亭亭諠諠簇车马。

溪边一叟静垂纶,桥畔俄逢两负薪。掣臂苍鹰随猎犬,耸耳駏驴扶只轮。

长安陌上多豪侠,正值春风二三月。分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主人举杯苦劝客,道是西征无故人。殷勤一曲歌者阕,歌者背泪沾罗巾。

酒阑童仆各辞亲,结束韬縢意气振。稚子牵衣老人哭,道上行客皆酸辛。

唯有溪边钓鱼叟,寂寞投竿如不闻。李君此画何容易,画出渔樵有深意。

为道世间离别人,若个不因名与利。红莲幕府尽奇才,家近南山紫翠堆。

烜赫朱门当巷陌,潺潺流水绕亭台。当轩怪石人稀见,夹道长松手自栽。

静锁园林莺对语,密穿堂户燕惊回。试问主翁在何所,近向安西幕府开。

歌舞教成头已白,功名未立老相催。西山东国不我与,造父王良安在哉。

已卜买田箕岭下,更看筑室颍河隈。凭君传语王摩诘,画个陶潜归去来。

87

酒舫

作者:刘攽(宋代)

酒舫,宋代,刘攽,

美酒留人饮,乘风纵客槎。秋潭夜深月,春屿雨馀花。

46

陪诸公游文雅台憩法云寺二首 其二

作者:汪藻(宋代)

陪诸公游文雅台憩法云寺二首 其二,宋代,汪藻,

向来卜幽期,此乐真隽永。行寻野航渡,俯玩云水影。

追随两玉人,妙语时灌顶。平生访古意,到此方一骋。

所欣俱秃翁,王事废朝请。且同陶渊明,莲社对宗炳。

晴轩纳野色,秋思浩千顷。忽惊梨枣村,身堕白鸥境。

飘零惬胜会,老大惜馀景。况当风露辰,病鹤最先警。

留连净名室,坐阅篆香冷。还寻野田归,草树斜复整。

有酒当再来,悠悠讵能省。

30

有感六首 其五

作者:严羽(宋代)

有感六首 其五,宋代,严羽,

陛下春秋盛,谦卑每责躬。得无劳圣虑,犹未定储宫。

付托关神器,乾坤在至公。早闻宣诏册,欢喜万方同。

84

挽周畏知二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挽周畏知二首 其二,宋代,赵蕃,

目疾初传剧,犹思碍读书。那知遽至是,此恨合何如。

我已鬓俱白,宁能世久居。吾人门户责,骥子总怜渠。

88

招谢居安

作者:朱松(宋代)

招谢居安,宋代,朱松,

暗中摸索故难忘,客舍相逢话最长。更有异书分我读,只无名酒与君觞。

59

南雄昌乐驿

南雄昌乐驿,宋代,蒋之奇,

城东浈水碧渊洄,杨仆楼船向此来。我亦编蓬今下濑,拟寻韶石上崔嵬。

45

正心吟

正心吟,宋代,金朋说,

明诚道不离,知格无邪伪。

中正着吾心,毋为私欲蔽。

17

水调歌头 长寿新斋

水调歌头 长寿新斋,元代,元好问,

苍烟百年木,春雨一溪花。移居白鹿东崦,家具满樵车。

旧有黄牛十角,分得山田一曲,凉薄了生涯。一笑顾儿女,今日是山家。

簿书丛,铃夜掣,鼓晨挝。人生一枕春梦,辛苦趁蜂衙。

竹里蓝田山下,草阁百花潭上,千古占烟霞。更看商于路,别有故侯瓜。

73

燕子行

燕子行,元代,吴师道,

清江朱楼相对开,去年燕子双归来。东风吹高社雨歇,一日倏忽飞千回。

翻身初向烟中没,掠地复穿花底出。花飞烟散江冥冥,城郭参差满斜日。

无情游子去不还,短书寄汝秋风前。绣帘不卷春色断,空梁泥堕琵琶弦。

飞樯冉冉潇湘浦,春尽天涯路修阻。一夜相思柳色深,独上楼头泪如雨。

23

烛影摇红 次韵

作者:仇远(宋代)

烛影摇红 次韵,宋代,仇远,

中酒情怀,怨春羞见桃花面。王孙别去草萋萋,十里青如染。

不恨梨云梦远。恨只恨、盟深交浅。一般孤闷,两下相思,黄昏依黯。

楼依斜阳,翠鸾不到音书远。绿窗空对绣鸳鸯,□缕凭谁剪。

知在新亭旧院。杜鹃啼、东风意懒。便归来后,也过清明,花飞春减。

96

挽都良玉

挽都良玉,明代,祝允明,

曾为瓜圃平生传,今读东阳哭死诗。彫谢不禁前辈叹,风仪长系后人思。

林猿惊上新华表,鸥鸟来衔旧钓丝。轩冕知非公素愿,凤毛方占上林枝。

58

逼除过右史水村江山人同赋

逼除过右史水村江山人同赋,明代,李攀龙,

夜来北渚北风急,打头雪花大如笠。片纸东飞右史书,诘朝小作湖中集。

到门白鸟出高巢,系马南山迸人入。使君亭午未解醒,肃客登筵一长揖。

地僻兼无俗子妨,樽空况有邻家给。意气还须我辈看,功名但任儿曹立。

瞥眼旋惊青岁徂,沾唇莫放金杯涩。世上悠悠已自谙,即今不饮嗟何及。

醉听楚调起寒云,綵笔凭陵朱丝湿。平生多少伯牙心,此日因之寄篇什。

54

与卢次楩登大伾山

与卢次楩登大伾山,明代,李攀龙,

河朔风尘万里看,空亭天外一凭栏。夕阳忽送孤城色,高雪遥临白马寒。

何处浮云吞大泽,于时紫气满长安。我来欲著浮邱赋,此地因君老鹖冠。

34

次韵启南淫雨

作者:吴宽(明代)

次韵启南淫雨,明代,吴宽,

阳气涣不收,淫雨夜复昼。

倒倾怪盆翻,并集疑辐凑。

鸠妇频见离,蛇医颇遭诟。

日月何道行,雷霆半空斗。

顾无大药资,己彼太虚罝。

下堂褰裳齐,出户缩颈脰。

相忘鱼圉洋,并坐鸟栖宿。

不辨过河牛,时看挂树蜼。

乞浆岁在酉,祭社日惟戊。

民谣适厚诬,神赐诚大缪。

攸除荆室完,既潴白渠溜。

叵将瓿帟盛,强把桔槔救。

具棹防陆沉,移书缘屋漏。

因之悯大田,岂暇念灵囿。

荷蓑徒水耕,痔矰休火耨。

溪毛绕宅生,田稚几家茂。

灶沉或浮釜,墙覆乃失溜。

汤汤咸其咨,荡荡孰能救。

斯仓不成千,厥赋难至冓。

空闻田畯喜,亦笑楯郎怐。

积恶等贯盈,饮酒比多又。

极备固有由,太甚不可复。

往日害未消,今岁势仍骤。

槁项八口饥,疾首两眉皱。

神禹合胼胝,蒙庄念昏瞀。

地志费推寻,水经慵句读。

出门一壶随,俯井尺繘收。

花姬首夜膏,石丈齿朝漱。

彼苍有闻知,下土敢陈奏。

朝廷阙四门,刑罚谨三就。

听政厌衡石,祈年饰笾豆。

谁召淮吴灾,复致川广寇。

居人废锄犁,行者耀甲胄。

赤子困泥涂,苍生脱衣袖。

米价市上腾,钱神橐中走。

写帖颜腹空,题诗沈腰瘦。

况兹雨再零,绝类人多疚。

否塞求疏通,崎岖戒颠踣。

幸有客露冕,岂乏人衣绣。

发廪在斯今,为府合仍旧。

首从刍荛询,急向膏肓灸。

莫厚庶以宁,不佣遂全覆。

滂沱免月离,霡霂应春候。

因地修厥利,自天获多祐。

渐垦千亩连,卒致万家富。

吴沼尚无虞,蜀天底须諲。

顿如元丰间,不落贞观后。

永图幸勿忘,肤见奚足狃。

一挽康年回,吾邦即非陋。

19

古祠异迹为王廷秀寺正赋

作者:张弼(明代)

古祠异迹为王廷秀寺正赋,明代,张弼,

千载灵祠异迹存,传葩荐藻自晨昏。巫咸有语传神意,只福忠臣孝子门。

9

失题十二首 其三

作者:张弼(明代)

失题十二首 其三,明代,张弼,

姑苏翰墨风流地,道观高蹲没字碑。几问章缝浑未识,独摩苍藓立多时。

6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